过了六七日, 宁磊终于醒了,事情发生这么久,笑笑头一次哭出了声。

  李小墨要去劝,被李大夫拉住了, “哭哭好, 哭过就没事了。”

  又隔了两日,李大夫送来了几车聘礼, 把李小墨和笑笑成亲的日子定在了一个月后。

  宁磊醒来后, 宁澜和笑笑说了她的婚事, “你要是不愿意嫁这么早,哥哥在镇上租个院子, 再采买几个人,你住到镇上可好?”

  “哥哥,我想离你和磊弟近一些,”对笑笑来说, 家人永远都是最重要的, 而且她一年后不论如何都是要成亲的,现在嫁了也好, 能常回家里看看。

  “好, 都依你。”

  笑笑要成亲的事传出去之后,宁爷爷和宁奶奶还找过来一趟, 说成婚的事情繁琐,他们愿意帮着张罗。不过是怕死了之后没有人送终, 宁澜三两句拆穿他们的小心思把人赶走了。

  宁爷爷这个人极自私极蠢, 坏事虽没主动做过, 但涉及到他的利益又要上来踩两脚, 落到如今这个地步也是活该。但他手里有钱有田, 日子还是能过的比大部分人都好。

  不过成亲的事宁澜确实顾不过来,好在阿奶和舅妈过来帮忙了。成婚前几日,明芳也从婆家赶了过来,寸步不离的陪着笑笑。

  “太瘦了,穿嫁衣不好看,笑笑要多吃点,”阿奶和舅妈整日变着法的帮宁澜宁磊笑笑调理身体,这段时间三人都瘦了不少,“宁澜和宁磊也是,这些全吃完,不许浪费。”

  “阿奶和舅妈也吃,”笑笑给两位长辈挨个夹了菜,“这些日子为了我的事,辛苦你们了。”

  “傻孩子,”阿奶摸摸她的头,“咱一家人不说客气话,你呀什么也别管,把自己养的好好的,等着做最漂亮的新嫁娘。”

  宁磊身体还虚弱,宁澜暂时让他放下读书先以修养为主,他要么陪着姐姐,要么跟着哥哥去作坊里。

  笑笑成亲到底是仓促了一些,准备嫁妆的时间不充分。这时老百姓嫁女必备的有六大件和七小件:

  六大件中只有妆匣、闷户橱、压箱底和子孙宝桶备齐了,木床和樟木箱都来不及。木床和樟木箱都需要提前很久准备,尤其是樟木箱,有些讲究的人家会从女儿一出生就栽种一颗樟树,到了适嫁的年龄打成一口木箱,等婚期定下再打磨上漆。

  七小件分别为痰盂,红尺,花瓶,铜盘和喜鞋,喜被、床单和枕头,另外还有成双成对的碗筷,这些倒不用费劲,很容易就备齐了。

  明面上宁澜给的嫁妆不多,若没李小墨的聘礼凑数怕是不够看。其实压箱底的有一张地契和三张五十两的银票。地契是宁爷爷的那五亩良田,一百五十两是宁澜现阶段手里能挪动的钱。宁磊日常攒下的几两零碎银子也全都放进去了。

  “哥哥,我有那一间点心铺就够了,不用再给我钱了,”笑笑不舍哥哥那么辛苦,这一百多两银子放进去他又得忙好一阵儿了。

  “哥哥还嫌放的少呢,本来还准备再给你攒一年的嫁妆,”宁澜归拢着嫁妆箱子,“受委屈了就回家哥哥说,知道吗?”

  “知道的,谢谢哥哥。”

  “还有我,”宁磊紧紧握着拳头,“他要是敢欺负你,我去揍他。”

  一旁的阿奶和舅妈都撑不住笑了,阿奶拉着宁磊的手,“我的傻孙孙,以后可不能他他他的叫了,要叫姐夫知道吗?”

  “哦,”宁磊闷闷应下。

  笑笑成婚要自己做几套被褥,这时族中的婶婶伯娘都会来帮忙,因此家里一直很热闹,不断了人。除来糖,笑笑还特地叫赵平送过来几样点心,每日备着。

  赵平头脑灵活,和笑笑商量后,以东家家有喜事为由,搞了折扣活动,点心铺生意又热火了一阵儿。

  成婚前三天就更热闹了,这天男方要催妆,按照习俗送来了花冠、销金盖头、花粉盒、嫁衣、脂粉等物品,女方也要回以喜袍、头饰、鞋靴等。

  成婚前一天,女方要派人去男方家铺房,也就是布置新房,挂幔帐、铺毡褥、陈设嫁妆器具。

  这一整天过完,宁澜无论如何睡不好觉,睡一会儿就会醒。第二天笑笑房里很早就传来叮叮当当的动静,宁澜也干脆起了床。只不过他到哪儿舅妈和阿奶都嫌他碍事,总撵他,最后只能坐下看笑笑化妆。

  全福人已经给笑笑开了脸,换上了一身大红喜服,腰身轮廓勾勒曼妙。头发梳成了高高的发髻,露出光洁的额头,搭上一个造型简约、点缀了许多小碎花朵的花冠,平添了一股明媚。妆容精致简单,眉间用颜料画了和花冠一样的小花,黛眉细而长,朱唇轻点,清雅自然。

  到了晌午,各家的婶婶嫂子不断了来看新娘,大家也不多逗留,看一眼,说两句喜庆的话,抓把瓜子糖就走了。

  午饭后族里各家主事的男人们就都过来了,站在门口等待迎亲的队伍。到了吉时,新郎带着迎亲队伍吹吹打打就过来了。

  随着礼乐声越来越近,笑笑已哭成个泪人,在喜娘的几次催促之下,才盖上盖头,由舅舅背上了花轿。

  离开前,李小墨特地过来给宁澜行了个大礼,“放心,我会好好待她。”

  新娘上了花轿要赏赐轿夫喜钱,轿夫才肯抬轿。到了夫家,家门口已经聚集了很多人,新娘下轿之前,有专人撒谷豆、铜钱、花、果等物,有辟邪驱灾求子之意。新娘下轿之后脚不能沾地,要走在红布上。

  进屋稍作休息,新娘要和新郎共同牵着系了同心结的红缎缓缓走近家庙之中,新郎用秤挑起新娘的盖头后,先拜过祖先和天地。

  然后要到中堂拜公婆,李小墨的父母已逝,两人拜了李大夫。

  最后是进入新房夫妻对拜,新娘站立于西方先拜,新郎站立于东方答拜。这时礼官要大声唱喊:日吉时良,天地开张,乾坤相配,大吉大昌,天造一对,大富大贵,地造一双,大吉大昌。

  对拜完毕,夫妻双双坐在床上,礼官抛撒核桃枣等干果和铜钱,嘴里还要唱念:一撒鸳鸯和配,二撒龙凤呈祥,三撒三元及第,四撒四季安康,五撒五世其昌,六撒同春长,七撒夫妻同偕老,八撒八马转回乡,九撒九九多长寿,十撒十全十美无双。

  之后就是结发仪式,新郎新娘各剪下一缕头发,系成同心结的样子,装入提前准备好的木盒之中。然后喝下交杯酒,婚礼仪式就基本完成了。

  ......

  “哥哥,感觉家里空空的,”笑笑成完亲,舅舅他们也都回去了,家里一下子冷清不少,宁磊很不习惯。

  宁澜也不习惯,“叫阿北过来陪你好不好,我每日在作坊忙活,你下学了一个人在家怪孤单的。”

  现在宁磊很容易受到惊吓,晚上一点动静都你被吓醒,阿北虽然做不了什么,能和宁磊说说话也是好的。

  “好,”宁磊纠结一会儿也同意了。

  宁澜在宁磊屋里搭了一张小床,就让阿北搬过来了。宁磊上学时阿北还在作坊和方伯待着,到了下学的时辰就牵着小黑回来陪他。

  这天给作坊送柴的宁六叔送来了几根春笋,宁澜才恍然已经到了吃笋的季节了。

  三月春笋最为鲜嫩,清顾仲《养小录》中记载过:鲜笋老头差嫩者,以药刀切做极薄片,筛内晒干极,磨粉收贮。或调汤,或炖蛋,或拌于肉内,供于无笋时,何其妙也。

  宁澜自然也不愿错过如此时鲜,又特地抽出半天时间去挖来好些笋,大部分晒干,剩下的等笑笑三朝回门时做油闷春笋和腌笃鲜。

  吃笋需将外面的青衣全剥掉,再将留到笋肉上的皮刮掉。做油闷春笋要将笋切开后用刀拍几下,切成段。锅里放多一些猪油,热油倒入笋段炒透炒出香味,放入酱油、盐和糖调味,再加黄酒焖煮两三分钟,焖熟后再用大火收汁就可以了,整个过程中不需要加一滴水。

  做腌笃鲜则要将笋切成滚刀块、咸肉切厚片、瘦肉切块一起放到冷水中焯过。咸肉宁澜选的是五花的,所以他先将鲜肉和姜一起爆香,煸出油脂,再加水瘦肉块、笋一起煮,水开后小火煮四十分钟,加少许盐调味,再焖煮二十分钟即可。

  炖好的腌笃鲜汤白汁浓,咸鲜清甜,肉酥肥,笋脆嫩,是春季里特有的限定味道。

  回门那日一早笑笑和李小墨提着礼品就过来了,酒、鸡、糕点、果品、面粉、猪肉等等很是丰厚。

  “笑笑姐,我好想你啊,为了请这半天假,老师多给我布置了两篇文章,”宁磊上前将笑笑拉到屋中,亲亲密密地说着话。

  “我也想你和哥哥,”笑笑才一说话脸上就浮起两朵红云,叫人浮想联翩。

  “想姐姐了就去看她,”李小墨大大方方的,“以后下学和小书一起回家吃饭。”

  宁磊看看宁澜,宁澜点头,他才应下了。

  笑笑和李小墨来了好一会儿,陪客的宁守仁、宁守智和秦大哥才过来。宁澜把他们留在屋里和李小墨说话,自己去厨房忙活了,不一会儿笑笑也跟了过去。

  “哥哥,我来给你打下手。”

  “你剥笋吧,”宁澜递过去几颗笋问,“这几日辛苦吗?”

  这里的习俗,成亲后的第一天新娘子要早早起来给长辈敬茶。唐朱庆馀写过一首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就是写的新娘子早早起床,在烛光中打扮好,等待天亮好去堂前行礼的忐忑。

  敬茶不是件轻省事,族中的长辈要挨个敬,还要行叩首礼,当然受礼的长辈会回送礼物。

  成亲第二天,新娘子要亲自下厨做一顿饭,这顿饭要做的合乎婆家每个人的口味,才算得上贤良孝顺。大部分人家,并不会苛待新娘子,只有那刻薄的,会趁这天给新娘子立规矩。

  “不辛苦,就是有点不习惯,”笑笑轻声说,“夫君请了一个婶子打理家事,我每日也没什么要做的。”

  停顿片刻,又听见笑笑说,“夫君叫我喜欢做什么就什么,不必顾及。家里专门收拾出来一个小厨房,方便我做点心,有时他们看病人忙不过来,我也会帮忙抓药碾药。”

  “那就好,”宁澜这才放下心。

  宴席上,宁守仁、宁守智和秦大哥轮番上阵,灌了李小墨不少酒。李小墨知道躲不过这一遭,来者不拒全喝了,虽醉醺醺的,还保持着最后一份理智不叫自己失态。

  成亲一个月内新房不能空,当天下午宁澜只能叫阿南和知达把一对新人送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