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都市情感>杀风尘>第二十九章

  “要请戚寅衍?”季沉漪将手里的戏单看了又看,薄薄一张纸,几乎被他揉皱,“为什么?——别的不说,他根本不是凤凰台的人,这不合乎规矩……”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谭羡娣淡淡道,“一开始军需部的何部长叫人来把他的名字添上,我说过不合规矩,何部长——你认识吧,平平?非得让这位在除夕宴上露一露脸,亮个腔,说是长面子;把戏单送到大帅府以后,他的戏码忽然被人划去了,听说是二太太的意思——她与何部长的夫人情同姊妹,来这么一出,情有可原,是不是?招笑得很,刚刚我一进府门,就有自称是大海哥的心腹来提点我,说大海哥要在压轴前点他一点,非得让他今晚登这个台不可——他们神仙斗法,我这小民遭殃,你说说,我到底该听谁的?”

  为了今晚的连轴大戏,盛连山府上特意收拾出一个边角小院给戏班子用,回廊曲折,红的墙绿的瓦,檐上堆积着半透明的雪霭;院内被生旦净末的箱子填得满满当当,丫鬟学徒们穿梭其间,这里翻一件风头冠,那里找一柄偃月刀,往各个名角儿的房间里送,时不时撞到彼此身上,来不及抱怨,又开始急匆匆地清点髯口珠络。

  “那也不能是他——”

  “我还以为经过这么多事,你已经长进多了,平平。”谭羡娣临危不乱,端坐门口正中一把太师椅,四面八方的事朝她飞来,她一一挡回去,像个真正坐在虎皮金交椅上运筹帷幄的大将军,“这个给小文拿过去;《单刀会》在《四郎探母》后面,叫胡琴拉低点,邹老板今日嗓子不好;慧英呢?偏偏这时候闹肚子……叫程芝婴去,拖到她回来。噢,平平。”

  她连口水顾不上喝,转头又来跟季沉漪说话,“——哪个我都得罪不起。你以为我愿意同他再扯上关系?你是没见到戚仁东那副小人得志嘴脸。”

  前面传来一阵轰然的鼓掌与叫好,顿时盖住她的话音;原来是柳庆元演的张三爷耍完一出武戏,一支丈八蛇矛舞得风生水起、猎猎有声,往天上一扔、又以背剑式拿肘接住,博得个满堂彩。

  谭羡娣定睛望一望季沉漪,见后者不说话,只是把脸垂下去,轻轻叹气,“你自己好好想想。我说过,今年你满十八,我不再拘着你——说到底,你娘把你托给我,只是图个凤凰台的牌子响亮,我自知教导不了你,平平喏,别再浑浑噩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你有才华,要么为之生,要么因之死,你的路,总得自己走。”

  她和谭宝禧并非有血缘的亲姐妹,这句话说得却是异曲同工。

  季沉漪闷头应下,不知心里是什么滋味,很是茫然,漫无目的地在周遭忙碌人群中穿来穿去。来往的人映入他眼帘,但他恍若无睹,并不很在意他们究竟在干什么。登台之前是要禁水食的,季沉漪跟着没饭吃,只在早上啃了两口饼垫肚子,此时胃里饿得咕咕叫,想去厨房偷偷找些吃的,无奈人太多,他刚走到半路就被支使去帮忙搬道具,几个大武戏连着下来,要搬的布景也沉;好容易换台,胡琴师傅跟大鼓师傅又招他去跑腿拿弦拿鼓槌,其间迷了两次路,累得心烦意乱,要不是今晚实在意义重大,几乎就要翻墙溜走。

  除了满屋满院的人,更切身能感受体会的是,声音。他从前爱到菜市口练耳,如今只觉得府门内热闹远胜菜市。铙钹的声音亮堂堂、金灿灿,绕住各式弦音鸣锣,铺就热闹底色;在这一片璀璨的热闹上,招呼声、迎客声、闲聊声、咳嗽声与劝酒声交织错落,夫人们的牌局战得酣畅,还有几桌是时兴的桥牌和西洋棋,牌码磕到桌边,连同手上的镯子、戒指、手链、手表齐刷刷撞出一连串清脆又沉重金石之声。猩红的布裹着电灯,挑的花也是大富大贵牡丹水仙,一簇簇挤进丛丛的人堆。戏台在大厅正前方,方便四面的人都瞧上一瞧;为了显出大帅府的阔气,半天时间内足足搭出两层高,坐在前院中拼酒的客人也能毫不费力地看见台上黑衣短打小生屏住呼吸,一口气连翻十二个跟斗,云手作神仙三头六臂、四处瞭望状。

  “好!”王参谋长乐得前仰后合,大手一挥,便有管事的拿出一盘子钞票递到台边。黑衣小生谢了赏下台,接过季沉漪递上的茶润口,一面喘着气,嘻嘻地玩笑道,“季师弟,要不你等戏单子点完以后也来一段?今晚客人出手都大方,卯不准一夜能挣到一月的工钱。”

  “他?哪够格啊。”

  季沉漪还没回答,一个轻飘飘的声音就从身后飘过来。他转头一看,不出所料,是戚寅衍穿着一身油光水滑的毛皮大氅,笑盈盈地歪头看他。

  “柳师兄,你快去歇一歇。”季沉漪不搭理,对柳庆元说,“待会儿你还有一出《战马超》,就排在文师姐后面。”

  “哎哟,我说你柳师兄唱了这么多年,这种小事还需要你提醒?”戚寅衍见他不正面应付自己,侧过身冷笑,“也是,一辈子都没上过场的人,哪里见过这种大场面呢!”

  季沉漪在凤凰台这么些年,平日里虽说时常溜出去几天,可他不争不抢不挤兑,人也活泼热心,人缘正经挺不错。柳庆元想帮他回呛几句,但戚寅衍有备而来,今夜不但通身都是一副不好惹的华贵衣饰,身边还跟着两名卫官模样小弟,想来是何部长爱人心切,排自己近卫来跟着撑气派。有权有钱男人往往爱拿年轻美貌情人当做某种勋章炫耀,不是真心实意爱慕,只是用来证明自己仍旧廉颇未老、青春尚在,重获对流逝时光的掌控感,以此对抗肉体精神老去带来的本能上的恐惧。然而何部长此番情帜大张,居然像是对戚寅衍动了真感情了。

  季沉漪不愿在此时与他多纠缠,更不想别人因为替自己出头而惹麻烦,于是权当没听见,等柳宗元喝完茶,接回茶杯,头也不回地飞快跑回后台去了。戚寅衍见状,不由得十分自得,倨傲地扫视一圈,冷冷道,“哟,这是落荒而逃了?”

  可惜周围人各忙各的,并无人在意他的挑衅,他自讨了个没趣,撇着嘴轻蔑一笑,拉紧身上的大氅,剜了后台方向一眼,趾高气扬地走开。何部长早就知会过管家,专门给他布置一间离后台和大堂都不远的小客厅用作梳妆歇息,既方便更衣,又不用受旁人打扰。他笑着笑着,从走过的擦得明鉴照人的玻璃窗上瞧见自己的身影。人靠衣装,他的身影挺拔,招展,沉在一团黄金版幻梦的雾气里,瑰丽绚烂。

  一开始他并不是很甘愿。他年少成名,起点高,身家好,下九流里也分得出三六九等:他是没那么“下”的。

  他看着窗户上笑着的自己。德国的毛皮,三十大洋一尺;苏绣手工的丝质长衣,三个绣娘忙活整整半个月的成果;开司米围巾,何部长的心爱之物,港岛的叶总督送的,有钱都买不到的东西。

  “我想过凭自己……”他答应同何部长单独去看电影的前一天,喝多了酒,含含糊糊地对戚仁东说,“爹,太难了,我也想凭自己……我能力不够,只能认命,留给我唯一的选择就是靠别人。”

  他被军棍打出的伤好得很快,但他仍觉得背上道道疤痕隐隐作痛。有些伤一辈子都不会真正痊愈,他知道。在更早的时候,他决定抄下季沉漪第一个字的时候,那些上就已经在他的心口上了。

  戚仁东没有说话,看着这个曾经以为会是自己一生的骄傲与荣耀的儿子,只是深深地叹气,叹出一脸衰老的皱纹与青筋。

  “不怪你,爹不怪你。”最后戚仁东痛苦地抹了一把脸,“怪爹没本事。”

  二十年前人人叫他戚老板,二十年后人人叫他戚班主,戚老板这个称号传到戚寅衍身上。戚寅衍长得不像他,像他早逝的发妻,在影影绰绰的灯光里,显得那么令人伤心。

  三天后,戚寅衍搬去了何部长的小公馆里住。回春风戏院时他特地让跟班买了万国饭店的西点做宵夜,七十个拿破仑糕点装在精美铜制点心盒里,整整齐齐,上面点缀的食用金箔、两颗糖渍樱桃和脆弱酥皮散发着令人食指大动的光泽,连看门老仆的小孙子都分到一份,吃得满手满嘴都是白花花、香喷喷的甜奶油,吮着手指跟在他衣摆后面直叫他“神仙哥哥”。

  他给戚仁东倒酒,眼神迷离,仿佛在微笑,又仿佛想大哭一场,“爹呀,我想通了,卖什么不是卖?卖唱、卖身段、卖笑脸、卖尊严,卖得出去就是成功,人人都是娼,谁又比谁高尚多少?”

  那晚他自己滴酒未沾,却似乎是醉得最厉害那个。何部长来借他的时候,他从车窗里伸出头,面色沉沉地看着春风戏院的牌子,觉得一切都是假的。

  杨海到得迟,他跟在刘局座一行人中间,手上抱着个穿唐装的小女孩。小女孩长得白胖可爱,扎着两个冲天炮,十分讨喜,双手抱着杨海的脖子,黑葡萄似的眼睛咕噜噜乱转。

  “哟,老杨,哪儿来这么个小宝贝儿?”何一恒一见他,端着酒杯迎上来,“你可来晚了啊,别又想躲,先罚个三杯再说——小宝贝儿,你叫什么名字啊?”

  他两个弟弟两个妹妹,虽说都是庶出,但何府的姨太太们待他都很好,他也乐得带小孩玩,一见到各房各家的表妹表弟小娃娃,总忍不住上去逗一逗。

  “我叫小金子。”小女孩在杨海怀里一板一眼问道,“你是谁呀?”

  “我是你哥哥的好朋友。”何一恒伸手,想捏她圆圆的脸颊,“来,叫声哥哥听听。”

  “他才不是我哥哥呢,他是我的大海叔叔。”小金子娇憨道,一听便是娇生惯养、被大人宠坏了的脾气,“我哥哥在那边——”

  何一恒顺着她指的方向一看,刘局座正带着亲眷跟一堆同僚们寒暄。

  “这是不是你那小嫂子?”何一恒眼神不好,但他素来爱靓爱出风头,嫌戴着眼镜有损自己英俊仪容,只得眯起眼睛试图看得更清楚点,“我怎么瞧着……像个男的?”

  杨海微微一笑,“不是像,就是男的。”

  刘局座背影高大,宽厚肩膀挡住身前一抹藏在防风兜帽下娇小身影。

  “不然以我哥的性子,他会不大操大办?”杨海说,“这可是他好不容易才追到手的……我那小嫂子,天天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宝贝得紧。”

  何一恒眼睛发直,竖起大拇指一比划,“……厉害厉害!没想到刘局座铁骨铮铮,也难过美人关嘛。我说呢,你府上新娶一位嫂夫人,竟然没声没息,平时也不抛头露面,原来是个男的,叫什么名字啊?”

  “我哥哥叫阿文!”小金子小孩敏感天性,本能地察觉到他话里对自己哥哥并不十分尊重,噘着嘴嚷嚷开。

  “——叫李昱文。”杨海追加回答完整姓名,念完最后一个字突然有片刻失神,像是府南河上风起南吹,吹过七年的岁月幽微。

  一九二零年,他刚满二十周岁,生日宴上吃完最后一口长寿面,就被刘局座丢到蜀地卖洋酒洋烟。彼时他的继父——上一任老刘局座退休三年,权柄移交到自己亲生儿子手中;他的生母久居内宅,对继子亲子之间的龃龉无能为力,只能在每回见到他时垂泪握住他的手,安抚道,“阿海,多听你哥哥的话,毕竟——毕竟你们是一家人了。”然后偷偷往他手里塞几块银锭。

  刘局座看他不顺眼,明面上兄友弟恭、一派和气,实际上不肯放一丝钱权给他;洋货生意听起来油水足,是金簸箩,然而蜀地偏远,他人生地不熟,当地官员得了刘局座授意,不敢对他怠慢,却并不搭理他四处结交游说,权当他是刘家不受宠二公子,被发配流放到封地。杨海不是正规军部人士,只能拿着老刘局座的名帖,顶住白眼、讥讽、暗地里的流言,每晚打听当地商会高官在何处宴饮聚会,疏通小厮进门罚酒赔罪,忍受四面八方鄙夷眼神如针如刺、如芒在背,试图推销出自己一星半点存货。酒又辣又苦,比当面扇在脸上的拒绝更辣,比午夜梦回时流进嘴里的眼泪更苦。笑脸僵得发硬,一晚上下来,脸颊都笑得发痛,但他不敢放弃——开弓没有回头箭,他不抓住机会,灰溜溜回到沪城,一辈子被刘局座踩在脚下,学习花园门口大黄狗,高兴时赏口饭,不高兴打骂几句,不至于冻死饿死,可好不到哪里去。

  那几年风气较世纪初松动不少,外贸兴起,洋人工厂商行处处开花。他靠一身压进地里仍坚硬筋骨,加上一张三寸不烂之舌,拉来几张利润微薄订单,逐渐地也能在本地说上几句话。在民间,最有利可图生意是服装厂制革厂,褪下马褂布裤,人人爱美之心大盛,男男女女都寻求色彩亮丽款式新颖衣物点缀作心里安慰。杨海嗅到商机,卖掉三分之二烟酒盘下大批生产线,招兵买马,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笔。他在西南盆地打开局面,每天只睡三个小时,天不亮就开始看制衣打板样图,中午一边吃几口冷饭一边继续考察各地时装,忙到脚不沾地,然而乐在其中,因为那年好雨时节,锦官城绿明红湿处,花重叶疏,他认识了阿文。

  阿文姓李,比他小三岁,是他手下第一制衣师傅,李夫人的长子。李家世代为皇朝权贵穿针引线,缝制娘娘们披肩上栩栩如生七彩凤尾、皇子们朝服上煜煜生辉孔雀翎毛,李夫人闺名珊珊,继承一身家传好本领,早年离异,在府南河边独自支撑一间小成衣铺,养育出如同河水一般,同样清灵毓秀阿文。

  杨海听闻李家传世手艺,一连七天提厚礼上门拜访,许诺大笔金钱豪宅,李夫人不为所动,她见过太多富贵带来的家破人亡秘辛。阿文的父亲贪图她家族阔绰,甘愿入赘,起初夫妻恩爱,待她生下阿文后逐渐露出真面目,赌光半壁家产还赌输一生志气,沦为成天烂醉、游手好闲混混,还在酒后挥拳朝向她羸弱身躯。她舍掉祖宅祖产,豁出半条命,终于和离,从此只想安安稳稳,在乱世中偏安一隅。第七日是周末,杨海又被婉转拒绝在门外,一转身,看到从杜甫草堂中学校下课回家阿文,穿着黑色校服,高龄毛线外套,手里拎着粗布书包,背着夕阳,河畔的风将他梳理好的黑发吹得乱蓬蓬,露出下面秀美额头。

  “阿文,今天这么早回来?”李珊珊听到声音,出门迎接爱子,“饭还没烧好,你先吃点饼干垫一垫。”

  “没事,妈,我不饿。”他应声,声音也脆生生,像咬下第一口朱古力饼干,连指尖碎屑都忍不住舔得干干净净,那样流连,“你先忙你的吧。”

  他一面走,一面自以为隐蔽地偷偷用眼尾余光打量杨海。

  “杨先生,不好意思……”李夫人见他还在,抱歉道,“我们孤儿寡母,实在是当不起您的好意。况且我去上工,谁来照顾文仔?您请回。”

  杨海看着阿文薄薄双唇,白净脸颊,还有男生很少见漂亮双眼皮,突然福至心灵,“阿文今年几岁?再过两年,要不要去大学进修?”

  阿文没料到自己忽然成为话题主角,迟疑地回头,好奇地望向他。

  他在这样的目光中努力找回自己引以为傲博弈话术,“蜀城虽说是个好地方不假,但论起教育发展,还是沪上更胜一筹。后生年轻人,去大城市长长眼界总是好的。况且近几年国门大开,沪上是第一口岸,机会多,如果能在那里扎根,往后说不定还能去西洋做事……”

  李珊珊犹豫了。她只想让阿文平安长大,可能去更广大天地,没有任何一个母亲会不为自己的孩子心动。

  阿文转过脸,小小声,雀跃道,“妈,我能去沪城读大学?”

  杨海自诩最会看人下菜碟,上至八十老太下至八岁小童,他都舌灿莲花,面不改色吹天说地,此时居然没来由语塞,想了又想,才郑重许诺,“不知,我还能送你去沪城最好的大学,跟着你最喜欢的老师,学你最想学的东西。每年都有洋人教会来组织学术交流,你想去英国德国法国,都可以。”

  之后李珊珊去服装厂做衣服,阿文乖巧懂事,每日放课后带着水果点心等她下班。杨海假装不经意,却次次推掉笙歌饭局,带他到库房厂房,四处乱逛。从阿文下学到李珊珊下工带他回家,前前后后只得三刻钟;这宝贵三刻钟,杨海同他去看刚刚从海外舶来,珍贵高价真丝面料,他手指细细瘦瘦,小心翼翼从红的黄的蓝的粉的色彩上滑过;又到皮革店去看工人们鞣制皮料,空气里都是炉火炽烧后特有的浓烈气味。阿文坐在工厂门口,两只脚在半空中一晃一晃,将自己想去巴黎,去米兰,学习最新时尚设计,带回来将家传宝藏发扬光大。杨海站在他身旁,头一次这么想帮除自己以外的人实现理想。

  后来蜀城生意稳定,刘局座召他去更南边做东洋人的生意。临行前他摸出一块玉佩,半个巴掌大,翡翠绿,水头十足,是老刘局座送给他母亲,他母亲又心心念念转送给他,想留给未来儿媳。“你还有半年毕业,到时候去沪城,我已经打点好关系,推荐信也递到大学办公室。如果我没能及时回来,你碰到突发事件,就带着这块玉佩到刘府,找刘夫人帮你。”杨海叮嘱,“放心,沪城一切有我,你和你妈妈今后不必再这么辛苦。”

  他想得好好的,有了蜀城的功绩,就有了第一缕底气。他有了钱,有了人脉,不知是老天爷格外开恩还是那两年合该他顺风顺水,东洋人很是满意,吃过几顿饭就签下大笔订单,工厂机械加足马力日夜不停超负荷运转,流水线一批批货从码头送上货轮运出,成为账簿上一季比一季更夸大数值。透过层层红顶商人白帽揩客,他还认识手握航线正缺货物的盛明烨,两个人一拍即合,在背对大陆方向洒三杯陈年白酒,代为歃血,指天为盟,发誓要披肝沥胆,混出个人样。

  又过一年,他带着写满似懂非懂东洋文字的支票与银装契单,坐豪车,穿洋衫,意气风发,和离开时的落魄模样判若两人。他的继父卸下所有职务,安安心心在家颐养天年,侍弄花草,不再过问风云渐起城内事。为他接风洗尘那夜,刘局座宴开半个小时才到,敷衍地夸赞几句这位便宜弟弟的功绩,迫不及待亮明自己真正来意:他要娶新人进门。

  刘局座的原配在数年之前车祸遇难,他一颗心扑在建功立业上,如今好容易老树逢春,实在该阖家欢喜。可是杨海看到他脖子上露出一点红绳,坠着自己牵肠挂肚,晶莹剔透翡翠绿玉佩,如堕冰窟,浑身僵硬。他从家丁嘴里听完整个前因后果:阿文毕业后顺利考入沪城大学,带着李夫人不远千里奔赴而来。不等他安顿好,李夫人认识大学校刊主编,中年鳏夫金先生,才两个月不到,未成婚就怀孕,工厂要扫她出门。阿文想起临行前杨海的话,急急忙忙拿出玉佩当信物,问过四五六位路人,找到高门大院刘府,徘徊踌躇良久,终于鼓足勇气,上前敲门。一切进行到这里,尚算得体合理,可偏偏那一日刘老爷协同刘夫人到城外鸡鸣寺进香,阿文在门口等了又等,等来下班回家刘局座。

  杨海以为他足够拼命,便能得到想要的东西,何况他想要的并不很多。但他忘记时机同感情,永远出乎意料,永远难算清。刘局座结婚那天,他喝完喜宴上三坛莲花白,不等一双新人拜高堂,跌跌撞撞走出门,一头撞进浓黑的夜色中。盛明烨在芦月桥边小酒肆里找到他,他面前四盏空碗,不知是否有意象征四大皆空,喝到两眼发红,如同流泪以后又流血,像他今生唯一一点没托付出就已结束的爱。

  “老五,来,喝!”他大悲大喜,眼前人影灯影,统统模糊,看不清楚,脚步踉跄,手乱挥几次,摔碎半个碟子两双筷子,勾住盛明烨肩膀,硬着舌头大喊道,“我们一定,一定要——出人头地!”

  “……出人头地,出人头地。”他重复一遍,声音一点点低下去,仿佛一只中弹的野兽,在呜呜地哭。

  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杨海从医院病床上睁眼,深呼吸三次,又展现和平常一样,无懈可击笑容,“走啦,喝点小酒就来医院,我还要不要面子的?”

  盛明烨看着他,问,“你想去哪里?”

  “周记金铺,打副新首饰送给我新进门小嫂子。”杨海笑嘻嘻的,“我哥那么疼他,和他搞好关系,准没错。”

  “阿海……”

  “干嘛,心疼我啊?”杨海夸张大笑,“那下次的单多分我五个点的利润咯。”

  他挤挤眉毛,将脸上的笑容变得更真实一些,卖弄自己从沿海学来俚语,“食得咸鱼抵得渴,老五,这是我的命。”

  小金子人小鬼大,从小被宠爱过头,面对比自己大许多男性也不惧怕,“我饿了,我想吃面包!”

  “好好好,小祖宗,去小饭厅吃吧。”杨海把她交给身边佣人保姆,总算松口气,朝何一恒苦笑,“这小囡越来越重,我的老腰快断了。”

  何一恒搓搓手,左顾右盼道,“今晚可真热闹,我刚刚从西苑过来,那边摆了个台子,三个踩高跷的一边叠人梯一边喷火,还有两个扔铁环套木桩的;东苑更了不得,请了百乐门一众美女,各个盘靓条顺,跳完肚皮舞跳四六步,叶总督他们正搂着人又唱又扭呢,咱们也看看去?”

  杨海勉强一笑,“何部长何太太都在呢,你不收敛点?不怕你爸又停你零花钱?”

  何一恒满不在乎,“怕什么,过年嘛,还不许我开心开心?这么多人看着呢,我不过和朋友们一起乐一乐,有什么不妥?”

  “再说了,我爸自己都自顾不暇。”他咧开嘴,“你知道他捧上个男戏子吧?春风戏院的,还挺出名,他为了跟人家双宿双飞,专门在他那小公馆旁边又租了一间屋子,把自己平日里办公的东西都搬进去了,不知道的还以为那边才是正宫呢。我妈原本今晚都不想和他一起来,但是大帅的面子嘛,哪能不给……你别看他俩现在表面上和和美美、相敬如宾,实际上正怄气,进门之前才大吵一架,我妈骂我爸没个分寸,过年都要从外室赶回家;我爸说她一天到晚就知道打牌、正事不管……不过话又说回来,我妈十七岁就嫁给他当太太,富贵命嘛,能有什么正事干?”

  他话里话外还是护着自己的母亲。对于纳了四房姨太太、膝下还有不少私生子的何部长,杨海估计他最大的感激是对方钱权浩大,足够保他一辈子少爷生活。他不必长大、不必懂事、不比独当一面,如同他的母亲。

  “是,富贵命嘛,何必自找烦恼呢。”杨海道,“正厅还不开席?现在去别苑,我怕错过。”

  “不急,人都还没到齐。我数数,还差秦厅长,黎司长……明烨呢?他怎么也没来?”何一恒伸长脖子到处望,“我进门的时候都瞧见张秘书了,他们一起回国的,没道理张岩到了他却不出席啊?”

  杨海犹豫半秒,开口道,“大帅安排他去八营。”

  他话半吐半露,本想含糊过去,没料到何一恒昨日才从军部的舅舅那里讨几张大钞应急,将不为人知核心机密听个一清二楚,“八营……朱老总之前手下那批人?我听我舅舅说——”

  饶是他头脑空空,此时也知道要压低声音,窃窃作耳语,“里面有人通寇……半个月前截获的,一大笔军资挪到寇人账上,张秘书他们此番去东洋也有这个原因。八营营长原本就不是咱们的直系,城北那几里,铺开来,有异心的人数不胜数……”

  他努力回想自己舅舅皱着眉头对下属发表的长篇大论,言简意赅复述其中重点内容,“之前就派人去过,不是无疾而终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去年光是少校就去了俩,结果呢?一个大病一场,另一个更倒霉,晚上喝多了酒直接掉进河里淹死了……八营长说是意外,你信?这一直是大帅的一块心病,奈何八营人多枪多,又是老朱旧部,现在正是军心不稳的节骨眼,明着实在不好下手。前前后后想插进去的人都被收拾得鼻青脸肿的,还能站起来复命的都算是手下留情。”

  杨海面色凝重,想起两天前盛明烨刚下船就又全副武装带上一队近卫深入虎穴,不由继续叹气,“盛大帅是铁了心必须解决这个问题了。如今东南西北,处处都是争端,他怎么会容忍自己身旁有内乱隐患?朱老总态度暧昧,不好处理,很难不落人把柄。派明烨去同八营营长谈判,能和平处理是最好。……就看他能不能应付了。”

  何一恒不理解他真情实感担忧,反正打来打去争来争去,血都流不到他手上,轻松道,“放宽心吧,盛中尉——不对,是盛上尉了,你还不了解他?武能单枪匹马杀进杀出,文能长篇大论舌战群儒,我看这次是大帅为了堵下面眼热他又升官的老头子们的嘴,让他去平八营的几个刺头,等他顺顺利利回来,刚好公开宣布他荣膺上尉,有理有据,水到渠成。”

  “但愿——”

  “有愿皆成、有愿皆成,除夕嘛,观音大士玉皇大帝大发慈悲显灵,都能成真。”何一恒打了个哈哈,“说不定待会儿听完大戏,他就赶来跟咱们一起看压轴呢。”

  杨海无可奈何,同这位大心脏神经简单公子哥无甚深入讨论必要,明智地转换到后者最感兴趣八卦话题,“对了,他年前托我点一个戏子的戏,说是大小姐吩咐的。这人不知为何得罪了二太太,给他穿小鞋,踢了他的戏码,想让他丢面子;碰巧是大小姐的一位相熟,没办法,我来扮黑脸,希望二太太可别记我的仇。”

  何一恒好奇,“除夕大戏可是凤凰台接的帖子,我在前院看过,人家忙前忙后,唱得好好的,你同刘局座来的时候,还跳了一场加冠舞——谁那么没眼力见,让二太太给恨上了?”

  他回忆起那几个装扮靓丽的坤伶面容,嘿嘿笑道,“要是你不想扮黑脸,不如让我来,反正二太太总不能挑我的理。我最爱帮姐姐们这些小忙了,到底是谁?。

  “我起初也以为是‘她’不是‘他’,结果……还不得问问你的好爹爹。”

  “你胡说些什么?此话怎讲?”

  杨海手一扬,指向在垂花门口露出半个侧脸的戚寅衍,“喏,就他——何部长的新欢,春风戏院戚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