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山河永固>第90章 较人心

  边关迟迟没有故岑的消息传回,很快,晏谙便从京畿戍卫营调好了兵马,携带着充足的粮草物资准备出发了。

  出征的前一天晚上,皦玉特地来见了晏谙一面。他缠绵病榻有些日子了,总也不见好,太医院束手无策,如今瞧着,脸色仿佛更苍白了。

  晏谙见了他,皱着眉起身将窗子合上,免得寒风吹进来将他冻坏了。

  “夜里这么凉,你不早些休息,这么晚跑来做什么?”

  “我知道皇上这些日子忙,不是今晚,您大抵没时间见我。再说术士大多要观星,这个时辰不算晚。”皦玉今天精神尚可,还有心情跟他开玩笑。

  “还观星,”晏谙训孩子似的,“你如今的身板,风一吹就透了,省省罢。”

  “即便这段日子我在生病,但依旧可以算得准。”

  晏谙有些好笑,“怎么,占卜是你的招牌,生怕朕砸了是吗?到底对你身体不好,朕不需要你算,回去吧。”

  “真的不需要?”皦玉歪了歪头。

  “不需要。”晏谙桌面上铺着大启的堪舆图,详细地标注着京城和地方各州府的位置,皦玉来之前他就正在看这个。

  “占卜出来你也不听?”

  “不听。”他原本也不怎么信这些,说是要将这孩子留在身边为他占卜,其实除了替故岑求的那一卦,他从未吩咐皦玉算过什么。

  “我卜的卦不会出错。”皦玉有些执拗地道。

  晏谙像是被缠得受不了了,终于抬起头,注视他良久,末了轻轻地说:“朕知道。”

  “那么接下来——”

  “接下来的步数,”晏谙截过他的话,“执棋者心中自然分明,不需要借助占卜、卦数、天相。”

  皦玉好奇道:“皇上,为什么你可以这么笃定?”即便他的占卜从未出过错,他都不曾如晏谙这般胸有成竹过。

  晏谙说:“因为朕知人心。”

  人心吗?皦玉垂眸,无声地念着这两个字。

  师父只教他卦象占卜,没有教过人心。

  晏谙看见少年眸中掩着说不清的忧虑,他张了张嘴,似乎想问些什么,但到底没有问出口。

  皦玉从晏谙那里回来,彻夜未眠。夜晚有些冷,他便裹着被子站在窗边向外张望,满天星子排列成他看不分明的形状,倒映在他眼底,化作朦胧光晕,就像某种他从来看不懂的东西。直到深蓝色的夜幕逐渐变浅,星辰隐匿在晨光中消失不见,似乎遥遥传来军队的呐喊,还有马蹄带来的嘈杂声响,那是晏谙出征的信号。

  皦玉如梦初醒一般,揉了揉熬得通红的双眼,丢下被子跑到桌前,摸出占卜用的铜钱。

  当啷、当啷、当啷……

  三枚铜钱一次又一次地落在桌上,翻滚、跳跃,归于平静,又被抓入掌心重新掷出去……皦玉从来都没有把一件事算过这么多次,他天赋异禀远超常人,他占卜得那么准,从来都没有算错过……

  他又着急又委屈,蓄着眼泪最后一次将铜钱丢出去,还没来得及看清展示出来的卦象,喉中便涌上一股腥甜,猛地呕出一大口血来。

  皦玉仓皇掩着唇,绝望地看他依赖至极的铜钱躺在鲜血里。

  “老师!京中刚刚传来的消息,皇上出征了!”宋暨拿着信急急忙忙地跑过来传达,一进门便发现晏诩竟然也在屋子里,忙补了个礼:“世子殿下!”

  他们如今所处的沂州是祯王的封地,世子晏诩正是祯王的儿子。

  晏诩笑着瞥了宋暨一眼,对正跟他对弈的安怀元道:“你不是说你这个学生挺稳重的吗?”

  宋暨闻言,一下子局促不安起来。

  安怀元失笑:“他也就冒失这么一回,正巧被世子您撞上了罢了。”说着,他看向宋暨,“你方才说什么?”

  “哦,”宋暨连忙道,“皇上已经御驾亲征了,要亲自驰援边关!”

  安怀元很淡定地“嗯”了一声,是意自己知道了。

  宋暨见他波澜不惊的,仿佛早就预料到了似的,不禁道:“老师你……怎么是这个反应?”

  “那我应该是什么反应,”安怀元笑,“边关的战事嘛,不是咱们该操心的事情,难不成要怕京中没了皇上坐镇,在沂州被王爷和世子为难?”

  “莫要血口喷人,我不会。”晏诩煞有介事地敲了敲棋盘。

  宋暨不打扰他们对弈,自己退下了。

  待房中只剩下他二人,安怀元执了枚棋子落下,“我知道世子高义。”

  “原本我父王也不会,他虽被逐出京城,却从未生出过不臣之心,对先皇如是,对今上亦如是,只不过是不想再沾染朝堂纠葛,只想远离纷争罢了。”晏诩道。

  “世子放心,我心中明白,皇上亦明白,王爷明哲保身本就无错,要怪,当怪当初那挑唆的奸人。”

  晏诩垂眸看着棋盘,轮到他了,但他却一时失神忘了落子。

  “父王常跟我说,过去的事情便过去了,每每我向他追问起当年的事情,他总是不愿同我多讲,问急了便要发火,是以这么多年,我总是一知半解的,不清不楚。”

  “其实,下官以为过去发生的那些事,在王爷心中或许仍旧是一道坎。”安怀元斟酌着言辞,“王爷不愿追究,也只是想保一家平安。”

  回到府上,晏诩便听传话的下人说父王正在找他,他硬着头皮去见祯王,一进门就看见桌上摆着家法。

  祯王冷冷地喝道:“跪下。”

  该来的总要来,晏诩知道父王是收到消息了,就算不被叫来,他也得自己来见父王。

  “你上哪里去了?”祯王瞪着儿子,他比瑞昌帝年纪小,也不过刚到知天命之年。

  “和安大人对弈了几局。”晏诩如实道。

  “你和他对弈?那京城来得安怀元是什么好应付的人物吗?你和他对弈,不得把沂州都给我输出去?!”

  晏诩试图狡辩:“安大人不是那样的人,儿子也没您想得那么蠢……”

  “那眼下是怎么回事?!”祯王气得从桌上抄起家法,“你这个逆子,还打算瞒我到什么时候!”

  “那您又准备瞒我到什么时候?若不是安大人据实以告,我现在都还不知道呢!”

  祯王见晏诩一副不服管教的样子,简直气不打一处来,“混账东西!你如今是在沂州!京中的陈年往事,就算知道了能有什么用?”

  “眼下不就正是时机吗?您身上的冤屈此刻不洗清,还待何时?”晏诩从地上爬起来,“我行的是忠君之事,本身并无异心,既然如此,何需瞻前顾后、犹豫不定?”

  “你当丞相这般好拿捏吗?皇上他登基不久,根基尚浅,年纪又轻,万一此计不成,你如何是好?”

  “那便当一次忠烈,尽到臣子之责!”

  晏谙走后不久,京城的寒冬便猝然降临,枯叶才从枝头掉落,还没来得及被风吹碎,便被冻进冰里。

  帝王不在,朝中事宜便都交由丞相及首辅共同处理。傅明海原本以为孔令行会造出什么棘手的麻烦,然而孔令行却表现得不怎么上心,许多事都没有插手,直到预备向边关补给的物资出了问题,因为傅明海发现,户部竟拿不出银子来了。

  孔修尧在廊下拍掉身上的雪,孔令行正在炉子跟前煮茶,见状递给儿子一杯取暖。

  “快过来烤烤火,你病才好了没多久,别又冻着了。”孔令行忽然想起什么,“去岁不是有人送了块墨狐料子,叫你拿去了吗?那个最是暖和,这么冷的天,怎么没见你穿过?”

  孔修尧掩饰般笑了笑,“不知被儿子收到哪里去了,可惜了那么好的料子。”

  “那倒也没什么,回头再买便是了。”孔令行也没放在心上,“又被叫去对账了?”

  “首辅喊去了户部不少人,将他们都扣下来算账。”孔修尧在氤氲的热气里抿了口茶,有些烫。“不过,再怎样也只是干着急罢了,父亲放心,他查不出什么。”

  孔令行却道:“查出什么也不怕了。”

  孔修尧一怔。

  孔令行眯起眼睛,“算算日子,晏谙也早就到了边关了,对上漠北那群蛮夷,饶是当年的端平侯,在断了补给的情况下也是死里逃生,他晏谙,又能撑多久?御驾亲征,哼,寻死罢了。”

  “今日端平侯推测,最晚年前,必须要将物资送出去。”

  “年前,”孔令行指节轻轻叩着茶几,“京畿戍卫营已经空了,皇宫里那两个禁军也成不了什么气候,那个叫故岑的,这一战败得好啊,将我的顾虑尽数消去了,我原本还苦于差一个时机,若是等不到,风险太大,如今,倒是拱手送到我面前来了。”

  他谨慎地道:“待边关的军报传回来,确保消息无误,便是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