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全球华夏>第236章 朱高炽的谋划

朱高炽见杨浦已经说到这份上了,自己也站了出来。

“父皇,自古以来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不如我们释放一些善意,让他在东洲称王吧。”

“这些人既然愿意追随他,就让他们去。”

说着,他还连连给朱棣使眼色。

朱棣领略到了他的意思,这是有事儿?

他把注意力从杨浦身上转移了过来。

“好了,把他们先收监了吧,让朕再想想,你们退下吧。”

没过多久朱棣回到了乾清宫。

随后朱高炽也紧随其后跑了过来。

看到朱高炽后,朱棣坐了下来。

“炽儿你有话想说?”

朱高炽点点头。

“父皇,朱允炆没有出现前,我们还可以说他死了,但是现在整个大明差不多都知道了他还活着。”

“这时候我们大肆诛杀,只会造成很坏的影响,让百姓认为我们朱家容不下人。”

“而且即使杀的再多,也挡不住有人倒向朱允炆的心思,断不了这些人暗地里资助朱允炆。”

“而我们现在也不能再派兵追杀他了,那样残害亲族的名声就落在了父皇头上,对父皇的威望会非常不利。”

“当年李世民杀了李建成,被骂了多少年?”

朱棣闻言点点头,这也是他担心的。

朱高炽继续道。

“但是如果我们放任这些人暗中联络其他顽固分子追随朱允炆,势必会壮大朱允炆的力量。”

“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他会死灰复燃,给我们一个突然袭击。”

朱棣皱起眉头,不能杀,杀了会让很多人离心离德,也不能放任,放任就会让朱允炆成了气候。

也控制不了朱允炆,因为据说东洲非常大,只怕耗费无数,也很难抓到他。

朱高炽看着朱棣纠结的模样,心里有了谱,继续说道。

“既然朱允炆和大明内部顽固分子的联合已经不可阻挡。”

“父皇,我们不如趁机将朱允炆从暗处逼出来。”

朱棣惊讶的看向朱高炽。

“怎么说?”

朱高炽抿嘴笑了一下。

“如果我们给他封王封地,再把这些顽固分子给他送过去。”

“父皇,你说,到时候他是从深林里出来呢?还是继续隐藏起来呢?”

朱棣明白了过来。

“你这是阳 谋?”

“他出来接收了这么大一群人,就很难再隐藏起来了。”

“他不出来,就会让这些人寒了心。”

“不管如何都对我们有利!”

“好小子,你这招厉害。”

朱高炽摇摇头。

“不止,父皇,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可以让那些在大明内部隐藏的很深的顽固分子暴露出来,因为他们要想恢复自己的特权,就需要获得朱允炆的支持。”

“在现在的大明,再也没有他们的出路了,朱允炆是他们唯一的机会。”

“我们送过去的这些人是榜样也是试金石。

在这些人和朱允炆在东洲稳定下来后,他们就会行动。”

“而朱允炆要想开发东洲,也需要很多人的支持,而这些还隐藏着的顽固分子就是他最好挣取的对象。”

“他们一走,大明不但进行了一次排毒。”

“也让这群人失去了在大明境内的根基,成了无根浮萍。”

“虽然会带走一点财富,但是失去了大明,他们就无法短时间内继续获得更多的财富。”

“而开发东洲还需要大量的财富,等他们的财富消耗完后,他们还是威胁吗?”

朱棣神情一喜,双手一拍。

“这一招妙啊,表面看起来朱允炆得到了很多,但是他失去的更多。”

“以后他要人无人,要钱无钱,还暴露了出来,再难成气候。”

“哈哈哈………”

朱高炽也跟着笑了起来,随后他双眼一眯又加了一句。

“父皇,其实还有一个好处。”

朱棣惊喜道。

“啊,还有?什么好处?”

朱高炽道。

“郑义现在也在向东洲发展。”

“你说,在物资匮乏的东洲,他们能够和睦相处吗?尤其是郑义还是让那些顽固分子失去特权的贼魁祸首。”

朱高炽隐隐一笑。

“如果我们再使一些手段,暗中挑斗一下他们的关系。”

“会怎么样?”

朱高炽放眼看向了东洲。

“如果我们再把一些桀骜不驯,野心勃勃的藩王勋贵也封到这里呢?”

“到时候,他们会不会打出脑子?”

朱高炽又回头看向朱棣。

“而为了获得大明的到支持,他们要不要依附于中央?”

“等到事情过去一段落之后。”

“再通过宗蕃院严格推行推恩制,这样一来,几十年之后他们的封地会越来越小,还能逃脱我们的掌心吗?”

听到这里,朱棣不得不给自己的儿子点一个大赞了。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赤裸裸的人性谋划,破局的难度非常大。

尤其是在生存环境非常恶劣的时候,内部的倾扎争斗是非常惨烈的。

太子的这一套下来,不但安排了朱允炆,削弱他的破坏力,清除了大明内部的毒瘤,获得了民心。

还算计了藩王勋贵和郑义。

可谓是一举多得。

“好,就按照你说的去办。”

“朱允炆一路蹈海到了东洲,那就封他为海王。”

“准其就地划地三百里就蕃,宗室留名,入宗蕃册。”

“准其招募属民入东洲。”

“另正式设立宗蕃院,管理蕃属地事物。”

“另,准汉王申河流域立蕃,赐汉王仪驾,仪船各一。”

“其他分封,待军改完成后再做打算。”

随着朱棣一系列的圣旨下达,坐实了朱允炆还活着的谣言。

北五府的报纸更是肆无忌惮的报道,甚至对朱允炆的逃跑路线进行了深入的报道。

更是有牛人,把朱允炆一路的遭遇写成了小说。

叫做《海王流浪记》。

北五府的报纸更是不嫌事大,连载了这篇小说。

最后郑义觉得还是要给朱棣一点面子的。

所以慢慢的,北五府的报纸开始对朱棣歌功颂德起来。

尤其是对朱棣把人放了的宽广胸襟,进行了大书特书,大有圣名无敌的架势。

同时也称赞了杨浦,夏原吉,太子等人威武不屈,敢于直柬的勇气。

更是针对杨浦对事不对人的风骨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

好官太少,引导一下舆论,进行一下报道,是郑义第一次把报纸作为武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