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yin靡之音着实不适合让赵钰这样大的孩子听了去,魏瑜姝带着赵钰回了公主府。

  即使公主府很大,空房多得数不过来,魏瑜姝依旧安排了赵钰和自己睡。

  不过魏瑜姝的床可比赵钰的那张小床大多了,这一晚过于平静,赵钰心里已经看清了很多东西。

  魏瑜姝无法得知赵钰心里想什么,她只感觉到赵钰看她的眼神变了,哪里变了,她也说不上来。

  第二日一早魏瑜姝就以探望抱恙的“赵钰”为由进宫,把真的赵钰给送回去了,接下来魏瑜姝就静候赵钰佳音了。

  因久查秦家二少爷秦玉文的死因未果,龙颜大怒,赵成一气之下撤了主查本案的官员的职位,准备换人来查。

  其实要说此案,最难之处在于,怎样查,才能查出一个让皇帝赵成信服的幕后凶手。

  中京第一才女何婉如的爹正好就是负责此案的刑部尚书何光丞,何婉如与魏瑜姝交好,或者说中京大部分贵女都与魏瑜姝交好,除了极个别之外。其中何婉如和魏瑜姝的关系犹为亲密,几位中京相熟的贵女畅谈之间,何婉如私下给魏瑜姝透露了一点此案的进程。

  这案子,卡在了该不该搜查尸体身上找出来的一块令牌,此令牌乃赵襄的家臣所有。

  没过几日,赵成在朝堂上当朝宣布,直接封魏瑜姝为大理寺正,负责审理秦玉文一案。

  这个职位怪就怪在,它虽是正五品官职,但其在直接审理案件的官员中,地位最高。也就是说,赵成要魏瑜姝来接手这个案子,要她把此案查的水落石出,不受任何人的左右。

  朝堂之上群臣照例劝了劝,发现劝不动赵成,也就无话可说了。

  稍微有心的臣子都会察觉到一丝怪异,赵成给魏瑜姝封了官职,还命魏瑜姝插手此案,明显是要给魏瑜姝实权,那也就意味着,他已经把魏瑜姝纳入了可争夺储君的位置。

  大臣们一向是知道赵成宠赵望,但是没想到他会宠赵望宠到为魏瑜姝开先例。

  赵成从来就不喜别人提起公主争夺储君之位,也从来没有想过培养任何一位公主,因为他自己曾因和皇姐皇妹争夺储君之位而导致兄妹反目。

  而赵成这一纸圣旨一下,那就意味着,魏瑜姝将会成为储君的人选,大臣们就得重新审视魏瑜姝了,是做纯臣,还是站队,这都得看他们自己的选择了。

  赵成之所以下这道圣旨,无外乎其他。

  上次的刺客,他并非没有头目。

  大理寺查到了某位皇子头上,但是却瞒下了这件事。

  这令赵成十分愤怒,他的大女儿差点当着他的面死去,而大理寺的人竟敢这般大胆地瞒下了线索。

  赵成自认还没老,这些人就赶着侍奉另一位君主,这不是在盼着他死吗?

  后来他因为刺杀一案撤了大理寺一部分人的职,换了些新人进去,这线索也自然递到了他手上,这条线索是他考虑给大女儿一次机会的原因。

  但真正促成他给大女儿实权的,却是赵钰的一番话。

  赵钰每日去给言皇后请安,时不时就扶着言皇后在御花园赏花。

  一日,当言皇后问起赵钰在太学宫的近况如何,赵钰乖巧作答。

  言皇后很是满意,又向赵钰问起了太学宫的其他人,比如秦玉林。

  言辞间言皇后似乎很关心秦玉林,赵钰多嘴问了句。

  言皇后也拿赵钰当个知心小女儿,况且这话又不是说不得,她有意为魏瑜姝和秦玉林去向皇帝求赐婚。

  了解了些秦玉林在太学宫的情况后,言皇后也关心起赵钰的婚事:“钰儿,婉婕妤重病在床,本宫作为你的母后,你的婚事本宫也有权说上一两句,你若是有心仪之人,便同本宫说,若是那男子合适,本宫便去皇上那儿为你请赐婚。”

  赵钰轻咳几声:“多谢母后,只是钰儿这身子自己知晓,不愿拖累他人。”

  言皇后一脸心疼地拉过赵钰的手,轻拍她的手背:“唉,钰儿无需过多担心,母后一定为你寻一家温润如玉的公子。”

  赵钰满目神伤:“钰儿体弱多病,不奢求其他,只望日后的驸马莫嫌弃钰儿,也不因恶疾休妻,钰儿便知足了。”

  言皇后皱眉,这七出之一确实有恶疾这一条,这样说来,若是她的望儿因刺杀而落下的病根未好,那秦家小少爷不会因此苛待她的望儿吧,那秦家少爷虽风评不错,但如今秦家四子,死了两个,若是另一个在战场上再出点什么事,那秦玉林不就成了秦家独子?

  那地位可就不同往日,她的望儿招了亲家少爷为驸马,二者地位若是相差不大,那望儿只怕是危险了。

  赵钰装作听言皇后喃喃自语,才惊觉自己皇姐的处境,小声询问言皇后。

  言皇后慎重考虑了很久。

  而赵成在花园后面听完了,过了会儿才出现。

  众人下跪参见赵成,赵成屏退了其他人,和言皇后单独逛了会儿御花园。

  赵成本就想多留魏瑜姝几年,再加上上次刺杀的幕后主使让他震怒,但他却不能下狠手去惩罚,只能小惩大诫罚了几个无关痛痒的小官,也没法将幕后主使揪出来。

  他迟迟未立储君,许多人都已经按捺不住,若是他再不做点什么,只怕是他这几个孩子都保不住。

  他的大女儿不能和秦家联姻,秦家四子死了两个,秦玉林绝对不会再留在中京,于情于理,赵成都不能让秦玉林做赵望的驸马。

  而中京其他子弟,有不少优秀的,但赵成都不满意,恰好大女儿的身体也不好,只是练了一两年的武功,也不见得真能练好。

  赵成心疼大女儿,不愿她远嫁,更不愿她受夫家欺负,但魏瑜姝已经十六了,再不招驸马,只怕是朝堂上那群人是真的要开始递折子了。

  但若是魏瑜姝有官职在身,那么她就相当于是储君的人选,那么她的婚事就不会那么快被定下来,甚至可以自己选择。

  大理寺正看似实权很大,但只能在中京管事,给了魏瑜姝一些实权,但并非兵权,纵使她算是储君人选,但无兵权在手,争夺皇位还是非常困难。况且,这次的秦玉文一案,必须得由一个非皇子党来调查,并且不会被任何一家皇子所打压。魏瑜姝若是早早招了驸马,那么她便是赵睿一党,但她如今没有招驸马,并且还有官职在身,那么她便不再是自己胞兄的附属品。

  赵成本想着利用官职让魏瑜姝留几年,然后等她身子骨好利索了,观察几年,自己心里的储君人选也差不多定下来,培养好了,到时候再撤了魏瑜姝的职位,然后为她招驸马,自然而然地夺了魏瑜姝争储君的机会。

  赵成想得很完美,但他怎么也没想到,对储君之位虎视眈眈的,远不止他的皇子们。三位公主,没一位省心的。

  魏瑜姝在公主府接到圣旨,第二天走马上任,更是在早朝上身着女官独有的朝服,笑容满面。

  这案子是由大理寺在审,魏瑜姝是此案的直接负责人,她更是改变了案子细节的人,虽各方施压,但她安坐如山,丝毫不受影响。

  朝堂之上,所有人都没料到魏瑜姝会被授予有实权的官职,群臣不敢妄自揣测赵成圣意,但也有胆大的,看着这朝堂形势巨变,心里起了别样心思。

  言家人本是全力支持赵睿,毕竟言皇后的人不支持赵睿还能支持谁。可现在不同了,除了赵睿,她们还有别的选择,那就是同为言皇后所出的赵望。

  赵睿尚未出宫建府,文采虽好,但究竟做起实事来如何,作为君主如何,这都是不好说的,况且他还没参政。

  几位皇子里,参政的就只有晋王赵襄,如此一来,也确实平衡了晋王在朝中的势力。

  不过赵成接着没多久,又给赵睿封了个职位,兵部侍郎。

  这下子,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赵成这是要开始选拔储君了。

  大臣们一把辛酸泪,劝了好久赵成早早定下储君,现在赵成终于肯着手定储君了,虽然有一部分是秦家秦玉文之死推动的,但也算达到了她们想要的结果。

  秦玉林在自己兄长尸体被发现后,有许久没来太学宫,之后魏瑜姝接手了此案,他便又回到了太学宫。

  赵钰重新见到了秦玉林,秦玉林整个人清俊之色不减,但眼神疲惫,像是受了很大打击。

  秦玉林在木桌前跪坐着,埋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忽然,他瞧见了桌上书里似乎夹着什么东西,一翻开,发现书页里有一张白纸,纸上写了几句宽慰他的话。

  看字迹,秦玉林一眼就认出了。

  这是赵钰写的。

  秦玉林看向赵钰,赵钰身板挺直,望着先生。

  秦玉林将信纸收好,藏进书里。

  宫中赵钰的小动作鲜少有人看见,魏瑜姝的眼线暂时还放不进太学宫,那毕竟是众皇子公主修习的地方,若是她放了人进去,只怕是会招惹猜忌。

  魏瑜姝不知宫中赵钰和秦玉林的关系发生了她不知道的改变,她正头疼地看着暗卫递上来的书信。

  信中暗语写道,西北边关秦家三少爷重伤,派二少爷回京求天子开恩,令秦三少回京救治,结果二少爷被人截杀,三少爷重伤被耽搁了时间,久治不愈,落下了残疾,一双腿算是废了。

  秦家四子,只剩下秦玉林一人完好,那么他必将是秦家人的最后希望,也将是秦家军的下一任将领。

  他若是偏向哪一位皇子公主,那么此人便会稳坐储君之位。

  魏瑜姝曾经也在言皇后身前听过言皇后有意无意地提起秦玉林,似乎是想为她招秦玉林为驸马。

  如今看来,言皇后已经鲜少提及秦玉林,莫不是怕她权势过大?

  自古以来,兵权才是最重要的,就算魏瑜姝坐到了大理寺卿的位置,没有兵权,她也是白搭。

  虽让赵钰为她谋得了有实权的官职,但这秦家四子废了三个,这也是令魏瑜姝没想到的。

  远在边关的人,变数太大。

  至于秦玉文之死,魏瑜姝先是把最后能查到的东西直接给了赵成,再是在赵成的授意下给了一个明面上的结果。

  秦玉文死于邻国齐国安插在中京的暗探之手,目的就是为了废掉秦家三子,好由此打击秦家军,进攻越国西北边关。

  魏瑜姝在尸体上动的手脚被她当作证据呈给了赵成,至于赵成怎么想怎么做,那就看他对魏瑜姝究竟有几分信任了。

  作者有话要说:小狼崽是真的狼,今天又是虽迟但到的一天哈哈哈

  感谢在2020071122:12:572020071223:46:4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时光断痕、阿政政、婉儿飞不起来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20瓶;宫脇小樱花、叮咚、橙澄10瓶;双er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