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都市情感>金字塔>第17章

  【你当时恶心坏了吧?】

  29.

  同事们第一次从陶然嘴里听到这个词,乐了。

  对于蒋新觉的新闻,他们倒是津津有味起来。

  他们找间清吧再聚,武耀林找驻唱乐队点歌,他们坐在卡座上,掏出手机就翻论坛看。

  “他不是才回来半年吗,怎么这帖子翻不完了。”

  麦可玫很轻松登录上去,说:“毕竟是董事长,在国外的时候大家也都关注着呢。”

  陶然端着杯果汁,静静听着乐队在唱武耀林点的那首《孤苦的人》。武耀林年纪比他们都大,更是比陶然大上一轮,都可以当爹的程度,他也没辜负他们的年龄差,真的像爹一样照看部门里的孩子,细心体贴。

  “哎哟,蒋董这履历,自愧不如。你瞧瞧,13岁做扶贫项目,这个时候我不得在哪里玩儿呢。”

  “不然怎么会是蒋董呢,他现在不也才23岁。”

  齐冬眼珠子转转,想到说:“就比小陶大一岁,要是来我们部里也是第二小的。”她笑道,“还是得宠着呢。”

  武耀林叹道:“年轻有为啊。”

  齐冬翻出上新闻的那张照片,麦可玫凑过去看,咕哝道:“搞不明白了,明明那么年轻,怎么就订婚了。”

  “这有什么不懂的,订婚又不是结婚,有钱人结婚了也算不上什么,潇洒日子照样过,你看看这不还写着‘疑似’吗,没有准信呢。他们青梅竹马也说不定,看看这张合照,郎才女貌,门当户对!”

  陶然手颤,杯子没放稳到桌面上发出不小的声响。

  门当户对,原来天底下都讲究这门当户对。

  齐冬将手机怼到从进门就没说过的陶然眼前,“宝儿你看看,你方才刚夸过的蒋董,是不是郎才女貌?”

  陶然将手机推远些,这才逼自己看清了那张合照。

  蒋新觉一身西装,风度翩翩,五官比当初那场生日宴上的还要硬朗立体,薄唇微扬站在夏小姐身旁,不同于财经杂志上的冷淡,这张合照说不清道不明的亲昵。

  当初,陶然想,当初他们连一张合照也没有呢,生日宴也是六年前了。他尚且都变成这副模样,蒋新觉又怎么会一点变化也没有。

  陶然低头笑了下,他听见自己说:“确实很般配。”

  齐冬收回手机,端起鸡尾酒,“小陶看起来很仰慕蒋董嘛,第一次见他夸那么多遍。”

  麦可玫无奈:“姐,你都把手机贴人家脸上了,他还能答什么。”

  “那平时小陶也不这样嘛。”

  武耀林摆摆手,“好了好了,明天还要上班,少喝点,学学小陶喝果汁。”

  “小孩子才喝果汁,陶然年纪小,喝酒才不正常。武老师,我们几十岁人了,还是小孩吗?”

  陶然闻言提唇笑笑,捂着自己冰凉的双手,目不转睛盯着台上乐队慢悠悠地唱歌。

  30.

  团建从中午聚到晚上,陶然帮忙将醉酒的部员全部安全送回家,才搭着武耀林的便车回到自己家。晚餐没吃多少,妈妈给他留了饭,他一个人坐在餐桌上开电视静静吃着。

  中央六台这个点是《野性世界》第六集,他在出公差的飞机上已经看过,他还是看得很入迷。清洗好碗筷后,陶然坐在沙发上发了会儿呆,换台去看财经晚间频道,直到广告插入才想起要去洗澡。

  财经访谈请的都是大人物,陶然记得清楚,蒋新觉上过两次。一次是《财经速递》第五期,全英文对话,陶然需要调一分钟回放才能找到那一集;一次是《财经速递》第三十四期,中文交流,陶然只需要十五秒就可以找到。陶然可以完整地将这两次访谈背出,甚至蒋新觉停顿的语序,哪一秒朝主持人看向的眼神。

  回国后不久蒋新觉接受《财经速递》的盛情邀请,坐到嘉宾席的黑椅上,他看着主持人,陶然透过电视看着他。

  主持人问:“听闻恒新近年来进军海洋生物科学领域,这对于很多小公司来说是一个指向准确的方向标,不知道贵公司是怎样的契机想起要发展相关领域?”

  蒋新觉稍作思忖,朝主持人看去,陶然看见他嘴唇扬起,微笑道:“我们恒新一直以来积极响应全球发展战略,绿色生态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也是恒新追求的目标,开拓海洋生物领域是我们迈出的其中一步,也不会是最后一步。至于契机……我想恒新先于诸多企业发展的原因,莫过于我学生时期认识的一位好友,他非常热爱海洋,我从他身上了解到许多海洋知识,以至于日后恒新对于国家政策变化可以采取及时的战略调整。”

  蒋新觉的眸色很深,深得容易让人沉醉其中,特别是曾经被他用那双眼睛深情款款注视过的陶然,总是不自觉被他吸引,好像这样就能从数码屏幕里,蒋新觉的眼睛里看到自己的影子。

  时隔多年蒋新觉又一次展现了他对文字运用的巧言令色,他将喜欢海洋的什么都不是的陶然包装成他“学生时期的一位好友”,可他转念一想,蒋新觉的学生时期比他要长,也许真正相识的好友里也有热爱海洋的,先入为主的思想不好,蒋新觉并没有巧言令色,只是陶然自己多想。

  不意外的,每当陶然胡思乱想的时刻,就会发生不太好的事情——

  他迟到了。

  到公司的时候已经十点,昨晚他躺在沙发上睡着了,醒来时电视已经播放到只属于早上九点的《金融热线》。

  他全身酸痛,脸上还有好大一片红印子。他进了电梯,脑子里一直想着昨天看的一群群海洋生物,在发呆。

  电梯“叮”的一声,他以为到了,电梯门缓缓打开,抬头却看见蒋新觉站在那儿。

  陶然愣了,立刻低头扶了下眼镜。

  陶然昨晚在电视上回放的访谈主人公,步履从容地走进只有他们两个人的电梯空间,电梯门关上后,一切声音都被阻隔。

  事已至此,陶然只得打招呼:“蒋董早上好。”

  蒋新觉抬手看表,十点二十七分。

  “陶然。”他喊。

  “嗯。”他还记得他名字。陶然习惯了被忽视,也习惯了低头。

  “上了哪所大学?”

  陶然瞳孔收缩,垂在身旁的手握紧又松开。他只是惊诧于蒋新觉可以轻易提起过去。

  “没有。”

  “什么?”

  “我辍学了。”陶然抿抿唇,继续说道,“……高二下的时候,就不读了。”

  “为什么?”

  “因为我有病。”

  “……”

  陶然眨眨眼睛,现在的蒋新觉还记得他,他也记得蒋新觉,虽然他笨,但他还是从蒋新觉那里学到了可以不代表在一起,做爱也不代表谈恋爱。这挺好的,妈妈说初恋就是用来长记性的,他得到的就是这个么?

  “蒋董。”陶然脱下眼镜,镜框的光泽从他耳后滑到镜片上,他很慢地开口,“有个问题想请教你。”

  “说。”

  缓步上升的楼层,陶然第一次觉得电梯这么慢。

  陶然说:“以后……跟我在一起的时候,是不是觉得很痛苦啊?”

  说完他瞬间感到不对,蒋新觉甚至不把他们的关系划分为“在一起”,又怎么会痛苦?

  蒋新觉插着裤袋,没有回答他。

  毕竟五年前,不,从六年前开始,他们都把蒋新觉对陶然无动于衷的追求当作宽容,那蒋新觉为了他迟来的自知之明,想必是忍耐许久。

  “其实你也发现了,还是女人好操,男人……”陶然突然笑了下,“你当时恶心坏了吧?”

  蒋新觉此刻才皱起眉头,警告他:“陶然。”

  陶然伸手按了按眼尾,脑子里又涌起一群海洋生物,撞得他头晕,“我到了,蒋董。”

  作者有话说:

  在我的手稿里,他们只有相遇之后的内容,只有陶然在饱受折磨,以及一个不算饱满的结局。看完的同学跟我说,为什么不能加上他们之前的故事,我也想,陶然的苦痛不是没有原因的,所以我设法将他们的前期写得很甜很美好,以至于两个人到五年之后依旧念念不忘。

  蒋新觉随便他说丧气的话语,直到最后才警告他——那句话陶然说完双方都觉得不对,一是用女性来作比较是对女性的不尊敬,二是他不希望陶然贬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