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千秋梦【完结番外】>第99章 九十九、登基

  女君登基前夕, 大长公主快马回京,强入天牢,一剑刺死犯事的楚王妃后, 又命人将尸首抛至荒野。忌惮于崔昭昭的军功与萧灼的京畿卫实力,此事虽说震惊京畿, 却无人敢问,只待女君登基那日, 想来燕王定会给百官一个交代。

  原先齐王与常玉已经约定发难, 可楚王妃已死, 因妒行刺楚王一事便等于戛然而止。燕王辅佐崔泠登位有功,本来他们都在忌惮, 生怕萧灼趁机索要楚州兵马,如今大长公主来这一剑, 无疑是将局面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这毕竟是杀母之仇, 隔着此仇, 新君崔泠与燕王萧灼之间必有罅隙。齐王原先以为大局已定,他只能偏安齐州, 静待京畿“意外”。或是小公主中途夭折,或是他豢养死士寻机下手, 到时候他便是崔氏皇族仅剩的一脉男丁, 这天下必会被人捧到他的面前来。如今京畿城出了这样的事, 他嗅到了一线转机。崔泠现在手中无兵, 父亲重伤昏迷, 楚州共有八万兵马,现在最缺的便是一个能够镇场之人。她若不想做燕王的傀儡, 能依靠的便只有她的这位王叔。

  就算崔泠没有选择他, 大长公主刚平韩州, 便捅出了这样的大篓子,定会忌惮他日女君势起,齐王也可以选择拉拢大长公主,将大长公主的兵马收拢麾下。

  齐王的如意算盘打得空响,常玉也觉齐王暂留京畿观望,远比女君登基大典之后就赶回齐州有利。

  熙平四年,八月初十,大雍迎来了第一位女君。

  工匠们只来得及将议政殿前的宫阶修整平坦,炮火轰击的余痕依旧明显,正如众臣都心如明镜,知道这场权位更迭其实并没有结束,反而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只是,已经站好队的,现下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比如刑部与工部选择了齐王,兵部、户部与吏部选择了女君,礼部还在观望,还在左右为难。

  与此同时,天子寝宫之中,崔泠安静地坐在铜镜之前,由着身后的宫人梳发。

  那宫人眉眼温婉,正是她的母亲金盈盈。

  崔泠望着镜中的母亲,虽说昨夜只是虚惊一场,可是,今日没有看见母亲之前,她的心一刻也没有停止忐忑。

  寝殿分内外两殿,银翠捧着天子衮服候在内殿殿门之外,整个内殿里只有这位梳发宫人与崔泠。

  “阿娘非走不可么?”崔泠舍不得母亲。

  金盈盈垂首梳发,将她的如瀑青丝竖得极是顺滑,认真道:“阿娘有阿娘的道,留在京畿城,帮不了你多少。唯有出了京畿城,天大地大,方是阿娘的用武之地。”说话间,她放下了木梳,细心地给她挽起了发髻,将鬓发一丝不苟地抚平,然后微微弯腰,抬眼望向了镜中的崔泠,“弦清,今日之后你便是大雍之君。千万人都看着你,等着你出错,所以,往后行事一定要谨慎,切勿冲动。”

  崔泠自然明白,那十二鎏珠的天子冕旒戴上之后,她双肩上担的便是一个天下。

  “儿谨记阿娘教诲。”

  金盈盈眸光微亮,不舍地给了她一个拥抱后,便将她扶了起来:“吉时将至,准备更衣吧。”

  “阿娘。”崔泠唤住了她,“我想问您一事。”在她的印象里,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母亲与姑姑素无交集,为何姑姑会愿意为她谋划至此,宁可背上杀人之名,也要换她一个新生。

  金盈盈猜到女儿想问什么,她也不准备隐瞒什么,毕竟楚王妃已死,慕容九当生。从今往后,她要当回那个爱得堂堂正正的慕容九,她的殿下,值得她如此坦荡的爱。

  崔泠觉察母亲眼底多了些许光亮,那光亮是她从未见过的灿烂。

  金盈盈双手合握崔泠的手,正色道:“她是我的心上人。”

  崔泠震惊当地,她从未想过会是这个理由。

  “我也是她的心上人。”金盈盈又道了一句,明明是同一桩事,在崔泠听来却多了一味甜蜜。

  竟是两情相悦,与她跟夭夭一样的两情相悦。

  “我们已经蹉跎了二十年。”金盈盈不求女儿可以理解,这事即便崔泠不理解,她也会坚持到底,“所以,我非走不可。”

  她的语气极是坚定,神色极为幸福,是崔泠从未见过的母亲。不知为何,崔泠只觉眼眶发烫,莫名的酸涩涌上心间。

  金盈盈轻抚她的脸颊,哄道:“弦清今日是天子了,天子可不能哭鼻子。”

  “她若敢欺负你。”崔泠声音沙哑,却说得决绝,“朕会给阿娘出气!”

  金盈盈含泪大笑,原以为会让女儿失望,没想到得到的竟是肯定,这份温情,深厚又烫心。

  “谢谢。”

  人这一世,儿女与爹娘说谢谢,并不稀奇。爹娘对儿女道谢,却是少之又少。金盈盈的这句道谢,蕴含了太多的不容易,也饱含了太多的感情。

  这次是崔泠捧住了母亲的脸:“阿娘若是去韩州还不爱惜身子,朕也会下旨责罚姑姑。”

  “傻不傻。”金盈盈哪里还忍得住眼泪,哽咽摇头,再次拥住了弦清。她这一辈子牺牲了太多,却从未得到父兄的庇护,没想到唯一的一次庇护,只出自长大的女儿。

  崔泠忍泪,轻拍母亲的背心,温声哄道:“待天下真正大定,朕一定会亲赴韩州,接阿娘回来享福。”

  “好。”金盈盈哑涩答话。

  银翠在这时候叩响了殿门,催促道:“陛下,吉时将至,还是早些更衣吧。”

  金盈盈吸了吸鼻子,暗笑自己怎的比女儿还要爱哭:“不哭了,都不哭了,今日是弦清的大日子,阿娘只想看见弦清意气风发的模样。”

  “好!”崔泠与母亲许诺后,便扬声请入银翠。

  银翠抱着衮服入内,与金盈盈一同伺候崔泠穿好帝服。崔泠望着镜中的自己,穿上这身玄衣衮服,看着衣裳上的五爪金龙,一切的一切仿佛有些不真实。

  “参见王上。”内殿之外,忽然响起了宫婢的声音。

  崔泠蓦然回首,颇有几分意外。这个时候萧灼不去议政殿镇场,反而绕道此处,难道是出了什么意外。

  “臣想亲手给陛下戴冠。”萧灼直接说明来意,她那身雪色王服白得耀眼,正如她这个人,不论在何处,总是让人移不开眼。

  银翠忍笑,不等崔泠吩咐,便主动将冕旒奉至燕王面前。

  崔泠不自然地瞪了一眼银翠。

  金盈盈将女儿的神色尽收眼底,眼底的惊讶一闪即过,她猜到点什么,却没有深究下去。若是她们不仅是君臣同心,还是另外一层意义上的同心,她们两人的这条路将会走得更远、更平坦。有些事不必点破,有些事也不必拱火,夭夭是个可靠的,弦清也是个聪慧的,这么一看,倒也算天造地设。

  “好银翠,越来越聪明啦。”

  萧灼夸赞一句,捧起冕旒,恭声道:“恭请陛下坐下,容臣给陛下戴冠。”

  “可要戴正了。”崔泠挤出一句话,当着母亲,她可不能像平日那般与萧灼厮闹。

  “诺。”萧灼轻笑。

  只见萧灼捧着冕旒走至崔泠身后,郑重无比地将冕旒戴在了崔泠的头上——十二道鎏珠微晃,崔泠抬眼望向镜中人,看着萧灼时,眼底涌动的是隐忍的情愫,看着母亲时,又多了几分坚毅。

  萧灼与金盈盈不约而同地笑了,眼前这位大雍第一女君,眉清目秀中多了一丝帝王之气,宛若天上明月,皎洁又高贵,让人打从心底喜欢。

  “恭请陛下摆驾。”

  萧灼与金盈盈恭身一拜,她还是忍不住悄悄多瞥了崔泠一眼,眼底满是惊艳之色。

  崔泠挺直腰杆,微微昂首,徐徐走出了内殿。她踏出内殿的第一步,灿烂的阳光自檐上倾泻而下,照得她玄色衮服上的金龙更为耀眼。她微微眯眼,迎着朝阳望向前路,这是她帝业的开始,也是她期许的盛世序幕。

  人人都以为这位郡主只是个病弱美人,没想到穿上衮服,戴上冕旒之后,竟会让人如此不敢逼视。仿佛她就是天生的王者,终是释放了她本来的圣人之貌,哪怕只远远地望上一眼,也会被她身上释放的王者风范折服。

  宫人们说不明白,也想不明白,只道这位女君远比先前那位更像人君。

  崔泠沿着宫阶一步一步走上,越是靠近议政殿,就越是血脉沸腾。重活一世,她为的就是主宰自己的命运。如今夙愿得偿,她穿过百官惊艳的目光,直视龙台之上的那把金灿灿的龙椅,她知道属于她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坐稳,是第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

  崔泠按捺着内心的激动,面不改色,是君王最基本的本事。喜形不于色,方能不被臣下轻易摸准心思,今日的朝堂还有一战等着她打。

  裴钰望着这位女君,竟是愣在了原处。若不是身后的礼部侍郎用笏板戳了他一下,他不知自己还要愣神多久。

  刘公公得意洋洋地走至龙台边上,高唱道:“新君至——”

  文武百官整齐跪倒,当即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声震天,朝堂之上,心思各异者,各有所思。

  黛黛与谢宁是满心期许,忍不住憧憬着他日的大雍盛世。齐王与齐王的官员们不过是虚情假意地行个礼,尤其是齐王多有不服,论起来,他可是崔泠的王叔,长辈跪拜一个小侄女,已经算是他给了她天大的面子了。崔昭昭垂首微微勾唇,最后还是弦清入主天元,定鼎京畿,她也能与阿九破镜重圆,她极是满意如此结果。

  金盈盈只是宫人打扮,自是进不得议政殿的,可听见里面山呼万岁,她听了也觉心潮澎湃,再次悄然湿了眼眶。

  她与昭昭未能做到之事,她们的弦清与夭夭会帮她们接着走下去。这种承继,不仅仅是血脉,更是理想,只是后者远比前者还要让她们热血沸腾。

  萧灼难抑喜悦,此刻的弦清,她自当有多少看多少,是越看越心动。

  崔泠端然坐下,沉声下令:“平身——”

  萧灼终是可以堂堂正正的抬眼望向她的陛下,那滚烫的目光有如她的名字,灼得崔泠的心弦微颤,心跳蓦地快了一拍。

  崔泠移开目光,转向众臣,这是她的登基大典,也是她开朝第一日,她必须严阵以待,看看那些官员准备给她来个什么下马威。

  齐王并没有立即发难,由着礼部尚书裴钰宣读新君继位后的大赦诏令与立储诏令。

  今日早朝尚早,大戏应当留至最后上演。

  熙平四年,八月初十,女君崔泠登基。登基之日,改元清平,大赦天下。后世评说明宗,常赞女君“力挽分崩离析颓势,政启大雍盛世篇章”。女君功在千秋,与日月齐辉,百年之后,谥号为“明”,是为雍明宗。

  ——《大雍书·明宗传》

  作者有话说:

  更文~

  君臣之道,只是开始,本卷还有最后一章,就开启最后一卷【四海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