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快穿之主神系统>第35章 2.11 登基

  武帝驾崩第七日,便是新帝的登基大典。

  按照祖制,这登基大典本应在先帝驾崩第二日就举办。可君长恒驾崩是个意外,时间上太过仓促,仅仅一天的时间,百官根本来不及准备,只得将登基大典延后。

  能在十日内举办登基大典,那都是君泊璟本人要求典礼一切从简的结果。

  正式登上帝位之前,先要去祖庙祭拜天地先祖。

  朝服厚重,皇帝的龙袍更是庄重威严。一通流程下来,等君泊璟坐上那龙椅时,已然出了一身薄汗。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君泊璟坐上了那盘算已久的位置,接受着文武百官的朝拜。

  这个位置着实算不上舒服,但他甘之如饴。

  “众卿平身!”

  随着新晋大内总管的吟唱,百官起身。

  武帝二年,周武帝崩,谥号怀武皇帝。

  同年八月,弟泊璟登基,改年号武为成,号成帝。

  武帝在位的时间实在太短,在位期间也没有太大的功绩,自然得不了什么太好的谥号,最终能被史官记录下来的,也只是‘怀武’这样的平谥。

  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减免赋税,新封朝臣。

  这些都是历代帝王登基时的流程,如今君泊璟成了皇帝,从宗室过继了几个孩子也实属正常。

  只是武帝驾崩得仓促,在位时间又太短,朝堂上的格局自然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但令文武百官有些意外的是,成帝竟会让镇国公那不成器的儿子做了新的镇国公。

  大周的镇国公不算爵位,只是个一品官职,并不存在世袭罔替的说法。如今君泊璟无故之下,给那不学无术的齐彦之封了个一品官职,朝中自然是有人反对的。哪怕是曾经与镇国公交好的朝臣也不例外。

  而最先反对的,却不是丞相、太尉、御史中丞等人,也不是六部尚书。而是……

  “微臣以为不妥。”后排,一个毫不起眼的五品小官站了出来,“齐彦之此人无才无德,在民间也算不得有能之士,如何能当得起镇国公一职。”

  此话一出,朝堂上下静可闻针。

  就连吏部尚书都忍不住回头看了眼。

  万万没想到,他们吏部还能有这么脑子不够用的人物。跟新帝硬刚,讲话这么不客气,也不知是该敬他是个勇士,还是该骂他一声傻哔——

  而正在谏言的文选司郎中站在大殿中央,还不知同僚投来的目光是何意义。

  他此次站出来说话,背后也没有什么别的目的,无非是齐彦之得罪过他罢了。

  可这位文选司郎中,就这样大大咧咧地打了顶头上司的脸,就差直接说皇帝眼瞎……

  站在他身边的官员都默默离远了些。和这样没情商的家伙站在一起,可万不能被他牵连了。

  听了文选司郎中的话,君泊璟面上也没恼,而是似笑非笑地问了一句,“可还有哪位卿家觉得不妥?”

  原本还有一些大臣想要站出来反对,此时也不敢出声,生怕被成帝的怒火波及。

  见没人再有意见,君泊璟无视了那位文选司郎中,将此事盖棺定论。

  文武百官松了口气。

  没关系,不是什么大事。只要不打仗,镇国公这个位置谁坐都行。他们只要确保,在与北狄打仗之前,把齐彦之从镇国公的位置上拉下来就行。

  殊不知,君泊璟早已将各方反应看在了眼里。

  *

  凌子钧接到圣旨时,整个人都快裂开了。

  他先前一直以为,君泊璟让人给他送过来的小纸条只是个玩笑话,便也应了下来。

  可谁能想到,对方真的想要让他做镇国公。

  君泊璟究竟在搞什么鬼?

  他哪里懂得行军打仗、排兵布阵?

  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嘛!

  老镇国公给宣旨的官员塞了些银两,将人送走后,看自己儿子的眼神都变了。

  “彦之,你最近是不是去拜什么神佛了?”老镇国公目光灼灼,显然是将自家儿子的变化与神佛扯上了关联。

  要不然,儿子怎么会突然变得这般优秀。

  凌子钧双手捧着圣旨,还在傻眼中,“……爹,我不懂行军打仗,更不会排兵布阵。你说皇上为什么要给我官职呢?”

  此言一出,老镇国公傻了眼,“难道不是你用才能征服了皇上吗?”

  凌子钧:“……”他一个现代人,就杀过几只丧尸,又没打过仗,怎么会突然有这方面的知识。

  就算是齐彦之本人来,恐怕也不太行。

  毕竟在镇国公家里,齐彦之也是基因突变的那一个。

  见儿子不说话,老镇国公多少人还是能够猜到一点的。于是他继续推测……

  “难道是皇上体恤,让我镇国公府不至于落没?”事已至此,老镇国公允许自己异想天开一下。

  他怕自己往坏处去想,能先把自己吓出毛病来。

  “没事的,爹你放心,儿子的命大着呢,没那么容易死。”

  成帝能让他当镇国公,当然不会是因为他有什么‘才能’。依凌子钧来看,对方无非就是想拿他当鱼饵,用来钓朝中有二心的臣子。

  君泊璟这是在担心。

  他想伪装出一副仁君的样子,自然不能动武帝留下的两位皇子。可这两位皇子偏偏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君泊璟又如何能不忌惮。

  他是在担心,朝中有支持武帝,支持这两个现在看起来还不成气候的孩子。

  如果不把这帮乱臣贼子给钓出来处理掉,君泊璟这皇位又怎么做的安心呢?!

  第二天就送过来的朝服,间接应证了凌子钧的猜测。

  若不是早有打算,尚衣局又怎会在圣旨下发之前,就开始按照他的尺寸,做镇国公的朝服呢。

  既然朝服已到,凌子钧也就没有了继续在家赖着的理由。第三日一早,便在卯时随着百官一同上朝。

  在一堆四十岁到七十岁之间的一二品大臣中,加了个嫩生生的凌子钧。那模样,真是要多显眼有多显眼。

  而凌子钧观察到了周围朝臣的年龄,心里哇凉哇凉的。

  上辈子,都到末世了他还要打工。这辈子到了古代,成了镇国公府的少爷,本以为可以舒舒服服的当个纨绔子弟,没想到还要给朝廷打工。而且看在座同僚的样子,他能在六十岁退休的概率不大。

  话说,在朝廷打工这事,不会是终身制的吧?!

  一想到有这样的可能,凌子钧浑身打了个哆嗦。

  好在他只是个任务者,

  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完成任务。到那时,他怎么也不会让自己再次沦落到当社畜的地步。

  等君泊璟到场的时候,凌子钧眼角撇着左右的官员,跟着他们行了个拜礼。

  原来平时上朝的时候,大臣是不需要行跪礼的。

  然而等到朝会进行到一半时,凌子钧真的很难忍住不去骂街。

  大早上五点开始上朝开会,四点就要起床,这群臣子就是为了在这掰扯这些狗屁倒灶的小事?

  什么丞相家的公子把御史中丞家的公子给打了,什么工部最近发现了更好的锻造方式……

  不是,有人打架了当然是要去衙门掰扯啊,在朝堂上逼逼赖赖的干嘛?还有工部侍郎,你们工部现在连打铁的资格都没有了吗?这玩意儿还需要请示?

  终于,在户部侍郎家的女儿婚后被礼部侍郎家的儿子欺负了时,凌子钧忍不住了。

  “陛下,臣以为,此等小事不应拿到朝堂上来说。臣寅时起身,卯时到金銮殿,不是来听诸位大臣的家事的。”

  没什么大事可以不来,也可以提早下朝,在这里逼逼叨叨的是要干嘛?上天吗?脸这么大。

  此言一出,正在掰扯的户部侍郎和礼部侍郎面上有些挂不住。

  户部侍郎这个被欺负的,先开了口,“镇国公还年轻,不懂得什么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家都不齐……”

  “季大人既然知道您的家都不齐,那还在这里狂吠些什么?”凌子钧才懒得与他虚与委蛇,开口就是怼,“在得知女儿被欺负时,季大人还有时间在这里掰扯这些有的没的,看来也并不如口中所说的那么急切。若是您真的着急,那为何到了现在,还不将你女儿接出了龙潭虎穴?”

  礼部侍郎一听,还以为凌子钧是站在自己这边的,也跟着帮腔,“镇国公说的是,谁知道季大人言语间究竟有几分真几分假呢?”

  “贾大人,您先别急着站在我这边啊。您连自己的儿子都管不好,我很难相信您能胜任礼部的职位啊。”无论是谁,只要是触碰到凌子钧起床气的,一个都别想跑掉。

  眼看着两位大人的面上也挂不住了,他一手提拔的这位新晋镇国公就要惹出乱子,君泊璟这才慢悠悠地抬手阻止,“镇国公,在朝堂上如此放肆,像什么话?还不快回你的位置上去。”

  君泊璟这一声训斥,语气甚为严肃。只是话语间,这雷声大有点小的样子,险些把两位侍郎大人的胡子给气歪。

  瞧见两人不服气的样子,君泊璟冷笑,“两位大人可知道,该如何解决你们的家事了?”

  见皇帝这般模样,户部侍郎和礼部侍郎如何猜不出,皇上也是有些厌烦了他们的事情。

  两人都不是愚笨之人,反应过来后,立刻识时务地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