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第85章 新话本《西游记之生娃》

  羽绒服的外套,依旧是用锦布制成。

  只是里面被缝成了一个一个的小空间,每一个小空间里面都装得有处理好的鸭绒。

  鸭绒十分轻巧,但膨胀的体积极大。

  所以等赵景澄等穿着羽绒服走上街头的时候,就跟一个个充了气的大胖子一样。

  赵景澄等也惊讶得很,时不时用手将自己身上鼓起来的位置按压一下,然后笑得哈哈的。

  “这个羽绒服,竟然比貂皮还要保暖。”

  貂皮大衣太贵了,哪怕是贵族想要买到都不容易。

  呆在家里也就罢了,但一但出门,冷风一吹,还是冷得飕飕的。

  但这个羽绒服不一样,穿着轻巧得很,又十分的抗寒。

  走一路,回头率实在太高了。

  莫少珩也看了看,的确保暖。

  本来还想着,等棉花种得多了,百姓就能穿上棉衣御寒了。

  结果,第一批棉花,却被偷偷用来制作棉甲了。

  说不得,这羽绒服还要先于棉花流行起来,他鸭绒多。

  路上,时不时有百姓往赵景澄他们身上打量。

  明明很新奇的款式,看上去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很奇怪才对。

  但百姓似乎都习惯了他们凉京时不时出现一些新东西,最多也就是惊讶而已,并没有太多的大惊小怪。

  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培养出来了呢。

  贵族也在看赵景澄等,心里想着,看上去好像真的不冷,说不得要给自己府邸的孩子买来穿试试。

  街道上,今天除了赵景澄等一群学生古怪了点,还有一群人也挺古怪。

  豆子的宣传队,已经穿上了小棉袄,和去年冬天不同的是,他们脑袋上还戴上了棉帽。

  就是那种军绿色的,耳朵两边多长两个跺跺那种棉帽,以前在东北地区特别流行。

  厚厚的棉帽,将最容易冻着的耳朵遮在帽子里面,看上去特别暖和。

  宣传队和赵景澄他们擦肩而过的时候,双方还好奇地往对方身上盯。

  莫少珩对豆子招了招手。

  豆子甩着小腿就跑了过来。

  莫少珩问道,“冷不冷?”

  豆子摇了摇头,然后道,“我今天帮招娣哥给别人送腊肉,回来晚了,差点都没有吃到饭,还是员工食堂的大叔去我们隔壁面馆给我端了一大碗面条儿。”

  “我还喝了一大碗牛骨高汤,特别暖和。”

  他最喜欢和他们家世子唠嗑了。

  “就是这个棉帽稍微大了一点,招娣哥说等我再长两岁,这帽子就更合适了。”

  边说边用手拉着帽子两边的跺跺,乖巧得很。

  莫少珩一笑,“这棉袄棉帽虽然暖和,但容易让人发热发汗,注意不要跑动,免得汗水湿了背感冒了。”

  这些小货郎都没有大人照顾的,小小年龄就得自力更生,像感冒这样的事情,还得他们自己互相注意。

  也亏得他们自己有药铺,伤风感冒好治。

  豆子开心地点点头,“我们走得很慢。”

  莫少珩揉了揉豆子的小脑袋,“去吧。”

  豆子这才开心地甩着腿离开,远远的还能听见宣传队如同小百灵鸟一样的声音。

  “要致富,先修路。”

  “讲文明,树新风。”

  莫少珩听着一笑,这宣传队不错。

  现在是冬天,百姓的活动其实比平时要少了,哪怕朝廷,冬日的事务都要少很多。

  不过,城外的水泥路,却是修得如火如荼。

  工部的人,这次是真的卯足了劲儿,莫少珩就经常看到工部尚书往城外跑。

  一般的事情,可不劳烦工部尚书亲自去。

  效果也十分的明显。

  凉京城门口,运石灰石,运泥沙的队伍,每一天都络绎不绝。

  修路的工人也是,如果站在城墙上往外面看,都能看到老长的队伍。

  工人们也特别开心,能够在冬日里面为家里挣一些补贴呢。

  招工和抓壮丁的区别就出来,一是压迫,让人深恶痛绝,一是给百姓提供工作赚钱的岗位,不能同日而语。

  人手足够,修建的速度就十分的快。

  每隔几日,莫少珩就能在金殿上听到工部尚书汇报一次修建的进度。

  其实,他不汇报,圣人也会询问。

  当然,圣人询问的目的,在意的并非是凉京城外这一段水泥路的修建,而是另外一段,那一段才是急迫需要的。

  莫少珩也在关注着,随便关注着南离的情况。

  在路修好前,南离不得有什么变数才好。

  还好的是,得到的消息都是风平浪静。

  冬日显得有些漫长。

  随着天气渐冷,愿意出门的人又少了些,都呆在屋子里面烧火炕。

  莫少珩现在也差不多,每天跑去赵棣的书房,因为赵棣的书房有火凳,跟沙发一样围了房间一圈。

  坐在火凳上,抱着抱枕看看书,悠闲得很。

  知南和知北,看着书房内的莫少珩和赵棣,竟然都感觉出来一股子岁月静好之感。

  当然不能往窗外看,窗外,南一正寒暑不坠地做着那一套广播体操,口号喊得响亮得很。

  知南和知北还找过南一比武,现在都打不赢南一了,不得不说,这小道士简直就是外挂一样的存在。

  南一边做操边看一眼院子中间丹炉。

  这口丹炉有些特殊,是按照莫少珩的要求,特殊打造的。

  外形十分奇特,八只青蛙驮着一只丹炉,每只青蛙的嘴巴就是出丹的位置。

  他今天练了不少丹。

  随着他跟着莫少珩学习炼丹的知识的增长,他也开始有些发现,他们药师一脉厉害的所在了。

  正想着,一颗干果就从天而降,砸在了他脑门上。

  南一看着地上的干果:“……”

  这种事情每天要发生无数次,但每次他都抓不到罪魁祸首,但他能肯定的是,他身边一定有什么东西,老是和他开玩笑。

  但,这毫无遮挡的天空,上面除了一只飞翔的大漠鹰王,什么都没有。

  此时,大漠鹰王的背上,药童正笑得露出两颗小嫩牙。

  书房内,知南和知北站在赵棣身后,犹豫了一下,道,“主子,圣人对太子之位犹豫不决,我们就真的不争取一下?”

  赵棣现在每天都会帮圣人处理很多折子,实行监国之权。

  看似威风无二,但谁都知道,也仅仅是代太子监国,并非真正的太子。

  知南和知北继续道,“现目前,也就五殿下势力庞大一些,也更有真才实学一些。”

  “但五殿下无心那个位置,也是众所周知。”

  “剩下的皇子,要么年龄太小,要么就是些……”

  后面的话没说出来,都是些酒囊饭袋,肯定也不适合当太子。

  也亏得是这小小的书房,他们说这话倒也不用避嫌。

  怎么看,也就只剩下他们主子最合适了。

  哎。

  但圣人,还有百官也是顾虑重重,因为他们主子没有子嗣,这北凉总归得有皇家子嗣传承不是。

  莫少珩看书的眼睛抬了一下,表情摸棱两可地道,“要不燕王纳个妾?”

  赵棣头都没有抬,莫少珩那性子他能不知道,说得好听纳妾,但真他有半点这个意思,呵。

  知南和知北赶紧闭了嘴。

  说实话,现在正是千载难逢的最好的时机,太子之位空悬,百官都在催着圣人立储。

  他们主子哪怕只要表个态,太子之位十有八·九就是他们主子的了。

  可是……

  莫少珩看着埋头看折子的赵棣,嘴角一笑。

  还挺知趣。

  他可不想和别人平分什么男人,哪怕仅仅是为了延续子嗣也不行。

  无论这个时代如何,他终是过不了他自己这一关。

  继续埋头看书。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一双手抽走了他手上的书,“天晚了。”

  莫少珩一愣,没想到看得入了神,居然就晚上了。

  这火凳暖洋洋的,的确舒服。

  莫少珩说道,“你的折子批完了?”

  说完嘀咕了一句,“圣人这是想当甩手掌柜啊,我记得一开始也就几本折子送过来,现在是越来越多了。”

  以莫少珩的性子,这没日没夜的操劳,有什么好的,还不如每一天过得轻轻松松自由自在的。

  所以,他对赵棣是否争取太子之位,一直没有提出任何自己的意见。

  人各有志,也许赵棣就喜欢这种每日为天下计的感觉呢。

  赵棣不怎么干涉他做生意的事情,莫少珩自然也不想左右赵棣的志向。

  但现在吧……

  的确是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时刻。

  若是赵棣能当上太子,他们以后的日子肯定就能好过很多。

  莫少珩对这个问题其实也不是第一次思考了。

  问题在于,赵棣必须得有子嗣才能坐上太子之位,无论是皇室,圣人,还是百官,都绕不过这个问题,这是莫少珩不可能打破得了的一种规则。

  莫少珩看向外面院子中间的丹炉,到底要不要使用这个禁忌。

  ……

  晚饭之后,莫少珩将南一叫到了房间。

  最多一年,南离就会发生巨变,也就是说,最多一年,南一就要回南离了。

  虽然说,如果北凉和南离的关系缓和的话,北凉的商船就可以通过济河驶入南离,其实南离才是最适合漕运的国度。

  到时候要去南离找南一,也十分的方便。

  但是……终归不能像现在这般,天天带在身边。

  莫少珩对这个学生的感情也是十分深厚的,毕竟是从南一走路都蹒跚的时候就看着长大的,后面又经历了那么多事情,悉心教导。

  南一正在给房间内的祖师图上香。

  莫少珩看着也是一笑。

  他们药师一脉的门户之见很大,不会轻易教人收人。

  但门户之见也不大,只要不是在人为提醒下,自行给祖师上香者,皆可称为药师门人。

  莫少珩想了想,道,“南一,你跟我学了这么久的炼丹,其实,从本质上说,你还不能算是药师门人,因为你还缺一样东西。”

  南一都愣住了,他可是嫡传。

  莫少珩慎重了一些,“我们药师一脉,有一样视作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

  “甚至可以说,哪怕我们不学习任何医道,也必须拼尽生命也要守卫的东西。”

  “你可考虑好了接受我们药师一脉的天命。”

  南一抓了抓脑袋。

  天命?

  见莫少珩如此慎重,南一也正经了不少。

  他跟着少师学了很多学问,什么诗词歌赋,什么数理化都学。

  但从始至终,他都觉得他是一个郎中。

  这种感觉很奇怪。

  就像是从一开始,他就知道他会入这一行似的,甚至那什么皇位,都没有来得如此重要。

  莫少珩说道“人类太过自私,让太多的生物从这世上消失了。”

  南一疑惑地看向莫少珩。

  莫少珩直接道,“我药师一脉门人,必须有自己的药童,才能算真正的入了门。”

  南一还没有反应过来,突然一个干果砸到了他的脑门上。

  南一摸了摸,想以前一样,朝干果扔过来的位置看了看。

  本来也以为,和以往任何一次一样,不可能有任何的发现。

  可是……

  这一看过去,南一直接傻眼了。

  他看到了什么?

  在桌子上,一只人参,正插着腰对他吐舌头,调皮到了极点。

  戴着草帽,有手有脚,活灵活现。

  南一都以往自己看错了,使劲地揉了揉眼睛。

  然后一手指向药童,一边看向莫少珩,“少……少师,不得了,我眼睛花了。”

  “我居然看到一只会走路的人参,在朝我吐口水。”

  “人参儿都成精了。”

  莫少珩都笑了,“什么成精,这是药童。”

  对药童招了招,“过来让你小师侄看看。”

  那药童肚皮超前,双手叉腰,走到了南一面前,抬着头,望着。

  似乎觉得不合适,又爬到了莫少珩肩膀上,低头俯视。

  看着南一张大着嘴巴的傻样,摇了摇小脑袋,师门不幸,将手上的干果砸南一脑门上。

  南一这才反应过来,“该不会……该不会……”

  该不会以前在琴山上,甚至来了北凉,天天砸他的都是这人参精吧。

  这么说起来,他们还是老熟人啊。

  他以前路都走不稳的时候,这小人参精就砸他玩呢。

  眼睛铮亮铮亮地,“好……好神奇。”

  莫少珩说道,“这就是药童,我药师一脉的标志。”

  “作为药师门人,你以后也会有自己的药童。”

  “它是一种神奇的,不能别外人知晓的生物。”

  “还记得我刚才跟你说的我们药师一脉的天命吗?”

  “哪怕付出我们的生命,我们也要保证它们生存下去。”

  这一夜,莫少珩跟南一说了很多。

  药童太过神奇,会被人类自私毁掉,加上药童从不出现在非相关的人之前,它们热爱的是绿色的大自然,所以以后尽可能的保密。

  这就是莫少珩他们药师一脉肩膀上的责任。

  第二日,南一两个眼睛都是黑眼圈,因为没有睡着,昨晚上药童就在他房间玩跑酷,他想当成做梦都不行。

  甚至,后面,药童还掀开他的被子,睡在了他脖子的位置,用脚踢了他的脸好多次。

  太真实了。

  也太神奇了。

  心中也太激动了。

  莫少珩大概知道南一的心情,因为他第一次知道药童的存在后,大概也差不多。

  莫少珩给南一准备了一个小花盆。

  药童从身上分裂出来一根根须,插在了花盆里面。

  “以后,你每一天都要給它浇水,悉心照顾,不出一年,你就能养出属于你自己的药童,陪伴你的一生,成为你一生真正不离不弃的伙伴和朋友。”

  南一抱着花盆使劲地点点头,手上的花盆怎么也舍不得放下,估计跟马上要有儿子了差不多的心情吧。

  花盆中,已经不单纯是人参的一根根须了,它是一个生命,和他未来的责任。

  养药童,都是口口相传,因为怕被人看了去,连字迹笔录都不会有。

  他们燕王府,现在种了不少的药材,也正是养药童的一个好地方。

  除此之外,莫少珩还传了一张祖师图給南一。

  以后,南一也得负责起药师一脉的传承了。

  南一看着祖师图上面的老者,以及老者身边围着一群有手有脚的小人参,他以前还奇怪呢,祖师图上为何有这么奇怪的存在。

  他现在算是明白了。

  莫少珩又交代了一番就离开了,因为剩下的时间该药童交代南一了。

  至于南一听不听得懂。

  恩,反正莫少珩自己都从来没有听懂过药童咿咿呀呀地在说什么。

  很多东西超越了语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房间内,药童正插着腰杆训着南一。

  院子中,莫少珩也犹豫的将十几种药材嫁接在了一起,形成了一棵奇怪的新植物。

  赵棣刚好走了进来,“你这是种的什么?”

  莫少珩一笑,“这树叫子母树。”

  “你听说过子母河的故事吗?”

  “那写书的人,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听了子母树的传闻,竟然硬生生的改成了子母河。”

  “你说,我北凉就你和我两个男子得以成亲,这还是我们从下定下了阴错阳差的婚约的原因。”

  “但,就真的没有其他男子互相爱慕的存在了吗?”

  “或许是有的,或许还有很多,只不过这世俗不允许他们在一起罢了。”

  “最庸俗的理由,竟然是两个男子不能繁育子嗣,似乎世间的感情,就是为了繁育子嗣一般。”

  “但,如果我打破了他们的理由,这样的规定是否就不在是约束了。”

  赵棣都愣了一下,莫少珩在说什么?

  莫少珩也没有说什么,他得等这子母树长成参天的巨树。

  莫少珩又回房间写话本了。

  《西游记之子母河篇》。

  他得給所有人打一个预防针,不然太突兀地出现,一时半会怕会接受无能。

  《西游记》篇幅极长,哪怕莫少珩现在只准备写子母河篇。

  但要想让故事合理,逻辑通顺,所以前面的《西游记》篇幅也得写出来,不过是将九九八十一难的第一难,安排成了女儿国。

  有人或许说,《西游记》有推翻统治的嫌疑在。

  但那也是隐晦的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至少大部分人在看电视剧的时候,不会想到这个吧,都是为其中精彩的故事着迷而已。

  甚至别人作者可能真的就是在写精彩的故事,根本就没想那么多也说不定,谁知道呢,作者自己不承认,那么所谓的深意都是猜测而已。

  《西游记》实在太长了。

  莫少珩这一写,就写了好几久。

  等将《西游记》印刷出来,又过去了好长时间。

  市井中,豆子的宣传队已经开始吆喝了起来。

  “临江仙新话本《西游记之子母河》上新啦。”

  这一吆喝,可就热闹了起来。

  莫少珩以前写的那些话本,到现在还热闹着呢。

  只不过,太久没有新的作品,让好多人唉声叹气。

  可莫少珩作为北凉少师,也没有人敢让堂堂少师去写话本。

  所以这新话本一出,直接围了好多人过来打听消息。

  “我们图书馆门口就有卖。”

  “也可以去图书馆内借阅。”豆子赶紧吆喝起来了自家生意。

  莫少珩这次印的数量可不少,北凉的娱乐文学太少了,其实莫少珩若是静下心来,专门写话本都能赚不少钱。

  果然,几乎是一窝蜂的,好多人都去购买了。

  没过几天,整个凉京都开始讨论莫少珩的新话本了。

  以前,莫少珩写的那些言情小说,多少都有些狗血。

  但这一次不一样。

  四大名著之一啊。

  其实哪怕放在现代,谁能想到,古人的思想是如此的天马行空?

  想一想,这是数百数千年前的作品了,是不是就有一种,以往小瞧了古人的智慧的感觉。

  在现代,太过强调自己的成就和了不起了,甚至经常去诋毁古人。

  但若是仔细想想,古人的有些东西,难道还不够惊世骇俗吗?

  他们的物资生活未必有现代那么丰富,但在精神生活上,还真未必。

  一时间,神奇的内容,让凉京的百姓议论纷纷。

  “这和尚怎么叫三藏?天啊,还不会写的就是五大宗师中的东唐的三藏圣师的经历吧?不是说三藏圣师就游历到了未可知的佛国吗?”

  “三藏圣师的出生好曲折啊。”

  “哎呀,石猴子都成精了。”

  “还有,这个世上真的有子母河这么神奇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