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第84章 鸭绒羽绒服

  金殿之上,莫少珩慷慨激昂。

  “如今我凉京,商人满城,看似繁华一片。”

  “但臣近日发现,商人来我凉京,路途艰辛,满路都是荆棘。”

  “这严重阻碍了我凉京的发展,阻碍了凉京将货物销往诸国。”

  百官越听越清楚莫少珩在说什么。

  果然,莫少珩道,“继前年和去年,我凉京开展文明凉京和魅力凉京的活动之后,臣希望今年,我凉京能变成一个交通顺畅,四通八达的凉京。”

  众人都不由得抽了一口凉气,莫少珩该不会……

  莫少珩继续道,“所以,臣建议,修缮通往诸国的道路。”

  声音一落,都不等圣人反应,金殿上就热闹了起来。

  有人站了出来,“这不妥,我凉京才有好转,当稳步前行,根本没有人力和财力去修路。”

  众人也不由得点点头,修路,消耗虽然比不上修运河,但那花费也是十分巨大的。

  莫少珩说道,“诸位,修路的确花费巨大,但若是我北凉能用商业抵消这一部分花费的话,修路岂不是好事?”

  “诸位只见到了修路需要的人力财力,却没有计算一下,对我北凉商业增长的好处。”

  正有人准备说话,莫少珩直接道,“而且,我发现了一种新的修路材料。”

  “不仅仅能节约成本,而且,还能让我北凉的路成为天下最好的路。”

  众人:“……”

  天下最好的路?

  这口气是不是大了一点,哪怕他们凉京城,走马大道铺设的石板路,也不敢称什么天下第一。

  这还是城内的主干道,更别说城外的道路了。

  能有一条勉强能走的泥路都已经是十分不错的了。

  议论纷纷。

  莫少珩说道,“启禀圣人,臣已经在城外修建了这么一段路,不知能否派官员前去查看是否属实。”

  众人:“……”

  圣人也是一愣,他知道莫少珩想用商路来掩盖他们行军的目的,但说什么天下第一好的路,也是将他说得一愣一愣。

  如此重要的事情,或许别人还真以为是为了方便经商,但圣人怎么可能小觑。

  说道,“且让我们去看看少师口中这天下最好的路。”

  这也能打消那堆得老高,参莫少珩和参工部的折子。

  百官愣了一下,但也没有多想,因为他们自己心里也好奇,为何莫少珩能说出这般妄言。

  圣人和百官出行。

  凉京的百姓发现,这样的事情都不稀奇了,原本只在金殿之上的百官,这都是第几次一起出行了?

  等来到城门口,继续往前面走。

  也没有走多远。

  远远就看见前面有一条白色的东西。

  如同玉带,又如同镶嵌在大地上的一条河流。

  众人不由得一愣。

  但因为隔得还有些距离,看得不太真切。

  但他们也知道,他们凉京城外的道路,好像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不是工部最近拦得死死的那一段路吗?

  继续前进。

  前面的队伍已经发出了“嘶”的一声。

  连圣人的表情,都露出了古怪。

  他也仅仅是期待,莫少珩能弄出一条,勉强能行军的路线而已。

  结果……眼前的道路是什么?

  从未见过的白皙的地面,平整得如同河面。

  就像镶嵌在地面的玉石,那种既视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这……是路?”

  队伍已经哗然了起来。

  连圣人都不由得加快了一些脚步,等走到“玉带”的前面,这才看清楚这条路的真面目。

  太平坦了。

  难怪莫少珩说他修的路是天下第一的路。

  光是一个平坦,就无可匹敌。

  这样的路,甚至都不用试,都知道肯定没有半点的颠簸。当然,路,肯定是要试了。

  圣人率先踏上了路面。

  结实。

  那种触感奇妙到极点。

  百官也跟在圣人身后踏了上去。

  “这是我北凉的道路?”

  在他们的记忆中,哪怕是主道管道,也都是坑坑洼洼的。

  在上面跑马车,可不敢跑得太快,为什么?

  跑太快,随便经过一个坑,都能将人掀飞出去。

  但现在这路,光是感觉,就给人一种畅通无阻的感觉。

  圣人都没忍住,直接道,“让马车来试试。”

  马车被驱来,圣人直接上了马车。

  等马车冲出去的时候,众人都不由得愣了一下,因为太快了。

  但马车上的圣人,竟然一点颠簸感都没有,那种通畅之感,是无法形容的。

  不一会人马车就跑得有些远了,众人这才反应过来,赶紧护卫了上去。

  从圣人脸上的惊讶,就能看出这路有多好。

  其他大臣在圣人下来后,也迫不及待到马车上感受了一番。

  估计也是第一次感觉“云霄飞车”一般的感觉。

  也是这条路并不太长,仅仅是用来展示,不然他们怕是要滴滴滴地不知道跑多远。

  莫少珩说道,“诸位觉得这路如何?若是我北凉的路皆变成这般,恐怕原本需要运输一月的时间,将缩短到十日。”

  路上少了阻力,马车跑起来自然轻松,不会像以前那么吃力,光是惯性都能让马省力不知道多少倍。

  “在先贤的书籍中有云,朝游北海暮苍梧。”

  “虽然不会如此的夸张,但将远远缩短我北凉各地城池之间的通勤时间。”

  众人:“……”

  莫少珩还真敢说,让北凉所有的路都变成这样?

  这路好啊,但他们也知道这是奢望。

  不过心里他就是不由自主的激动啊。

  光是想一想那场景,都让人有一种魂不归体的兴奋。

  那样的北凉,无数奔驰的商队走在天下间最好的道路上,那将是怎么一幅画面啊。

  莫少珩还在道,“等以后,我北凉四通八达,条条大道通凉京,诸位大人,你们还觉得这样的道路不值得修吗?”

  众人:“……”

  莫少珩又开始煽情了。

  连圣人在莫少珩每次煽情的时候都有些忍不住。

  说实话,就跟有魔鬼在前面不断的诱惑一样。

  就比如现在,哪怕理智告诉他们困难重重,但就是忍不住被莫少珩所描述的东西所打动,甚至想要不顾一切去实现啊。

  莫少珩说道,“如诸位所见,这就是我这段时间,携工部,携我的这些学生,做出来的成果。”

  现场,一片鸦雀无声。

  其实,无论莫少珩说的能不能实现,那些弹劾他的折子都不起作用了。

  哪怕是浪漫主义的幻想,但莫少珩也给他们看了一个伟大的畅想不是。

  畅想未必好,但若是没有畅想,就没有前进的目标啊。

  有人正准备说话,莫少珩也知道他们要说什么。

  说道,“至于修路的人力和费用。”

  “诸位且跟我来看看。”

  走到一堆准备好的沙面前。

  沙现在堆积成了一个“山”字形,在中间的位置挖了一个“凹”状,里面围着水,搅拌着灰色的粉尘。

  莫少珩指着其中灰色的粉尘说道,“这就是修路的主要材料,我称之为水泥。”

  众人不由得一愣,等等,这些沙子是修路的材料?

  不对吧。

  那白色的路坚硬,劳实,他们是亲自试过的,连马车都能在上面顺畅的奔跑,甚至都没有激起一丝的灰尘。

  也就是说,连脱皮都没有,这路怎么可能是沙子组成的?

  都说积沙成塔,但那塔也是一击必溃。

  这明显不合理。

  现在百官都在,加上议论纷纷,莫少珩一个人想要将想法传递给所有人,其实还是有些困难的。

  招呼了一声跟来的学生。

  一群学生已经笑眯眯地拿起本子,去跟各位大人解释了。

  “这个是水泥,神奇异常。”

  “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硬化,并能将沙,石头等胶结在一起。”

  一个胶结在一起,或许还让人听不懂,但往水泥路一指,大概就知道,胶结是一个什么意思了。

  “是不是特别神奇?特别适合用来修路。”

  “这都是物理和化学的结合,其中的学问深奥无比,我们老师说,这是实用科学和学问,我们以后都要尽量学习这种实用科学,才能我北凉快速发展起来。”

  众人:“……”

  说实话,他们依旧有些无法置信。

  莫少珩说道,“水泥的关键是石灰石,除此之外,泥沙各地都有。”

  “所以,我们仅仅需要的只是运输石灰石,而不再需要去搬运石头,打石头。”

  “而搬运石头和打石头,正好是修路时,最大的难点。”

  众人不由得一惊。

  也就是说,莫少珩解决了修路中材料的问题。

  这样,需要的人力和财力就大大降低了。

  莫少珩说道,“我最近去了很多矿山,我北凉这些矿山,其他矿石先不说,偏偏盛产石灰石。”

  谁说贫瘠的山头就一无是处的,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使用方法罢了。

  “我也派人去各地的矿厂打探了一下消息,也多有石灰石产出。”

  “也就是说,材料完全可以就近得到解决。”

  “我凉京四通八达地被这样的道路联通起来,并非没有可能。”

  有人道,“但即便如此,开采矿石,矿石研磨成粉,挖掘沙土,修建道路,依旧会消耗很多劳动力。”

  成本是降下来了,说实话,这已经是无法想象的好处了,但北凉穷啊,哪怕降低成本后的施工条件,也不具备。

  莫少珩笑了,“其实,现在秋收已经差不多了,也就是说百姓是闲下来了的。”

  “也就是说,人力完全没有问题。”

  “问题在于,朝廷没有足够的钱招工。”

  这稍微让人有些尴尬。

  莫少珩继续道,“虽然说我们这水泥路是为了北凉的商业发展而修,但我们这水泥路也不能白修,朝廷也是花了大价钱的不是。”

  众人一愣,什么意思?这路修来本来就是给人走的,本就相当于是白修。

  莫少珩说道,“我们给商队节约了大量的运输时间,商队每一次也能运输数倍与以前的商品。”

  “我们给他们节约了成本,让他们赚取了更多的利润。”

  “那么,我们适当的收取一点水泥路的过路费,应该不过分吧?”

  过分吗?哪怕是在现代,也都是要收过路费的,更别说苛捐杂税更多的古代。

  再说,水泥路收费主要针对的商队,肯定是按照马车通过的数量来收取,这些费用也可以用作水泥路的维修。

  对本地百姓,反而没有太大的影响,他们只要不坐马车,这过路费就收不到他们头上,反而让他们依旧享受了这好路的福利。

  当然,能坐得起马车的人,应该也不会介意这么一点点的费用的,的确方便了他们不是。

  莫少珩已经开始在给百官和圣人算账了:“别看这过路费收取得不多,还要用来维护道路,但长久以往,说不定还能赚一点,只是这一个时间稍微久了一点,但我们的主要目的也不是通过这个赚钱。”

  而是激活商业,收取商业税,大头在这里,诸国作生意,都是会收取商业税的,而且还不算低,哪怕是在现代也一样,只不过改了名字,什么进口税,消费税等。

  众人:“……”

  也就说,他们修这路,不仅不会花钱,还……还能赚一点,还能促进商业,促进朝廷收入?

  虽然听上去荒谬了一点,但莫少珩他说得头头是道啊。

  若是真按照莫少珩说的施行,似乎……

  心里这股子突然沸腾起来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其实莫少珩也知道,想要在北凉各地都开始修水泥路,那是不可能的。

  就如同莫少珩所言,哪怕收过路费,也得非常长的时间才能回一点本钱,得不偿失,哪怕促进商业,那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

  所以,朝廷的前期投入还是不会少。

  只是未来可期罢了。

  莫少珩之所以一开始说什么,全北凉都修水泥路,不过是一个以进为退的说法。

  莫少珩将周围的人情绪都调动得差不多了,“各位大人,要不我们还是用以前的办法,我们先规整出来一两条道路修一修,先试点?”

  这样也能让朝廷不用一次性支付出去天文一样的数字。

  众人:“……”

  现在他们对莫少珩这个试点的方式也算熟悉了,比如义务教育,就是从凉京开始试点,等看到效果后,这才开始向其他富裕城池推广,然后再覆盖其他地方。

  这个方法的好处就是,哪怕施政错误,也能将损失降低到最低。

  众人议论纷纷。

  专门算账的官员,已经聚在一起飞快地算了起来。

  专门管理运营的官员,已经在推敲运营的方式了。

  朝廷其实就像是一个各司其职的大型的团队?

  莫少珩其实一点都不担心它的可行性。

  因为圣人需要这样的一条道路来运军队,不仅仅是现在需要,以后,若是发生什么战争,有了这样的道路,也能支援得十分及时,这对北凉来说,太重要了。

  就比如丢失的洵州,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消息因为道路艰难的原因,没有及时传回凉京,没能及时派兵支援。

  若是支援迅捷,南离想要夺取洵州,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当然,现在都是在用商业目的,掩盖着军用目的,毕竟这样的路还没有修好,到底会给北凉带来怎样的影响,别说其他诸国,连北凉自己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又过了几天,经过朝廷百官的推算,最终由圣人敲板,先由朝廷拿出这一笔钱来,修一条水泥路试试。

  这可亏得今年北凉各地,相对往年丰收了不少,加上朝廷现在做生意,陆陆续续也见到了一些收益,这才有了些底气,才没有朝臣出来说什么劳民伤财。

  当然,也是因为莫少珩将水泥路展示在了他们面前,这么好的东西自然没什么人能抵挡得住。

  至于修哪一条路线,如何规划?

  莫少珩一笑,圣人自然会引导百官做出决定,哪怕和预期不同,圣人也会硬生生的掰过来,毕竟这第一条水泥路,它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快速向北凉边境运输军队,路线不能有误。

  当然,为了掩人耳目,是有一些虚招的。

  比如,这条道路明面上是要通往凉京的,所以从两头一起往中间修,凉京城外的道路也会修缮成水泥路。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眼皮子底下修路的话,容易看到效果,太远了,仅凭通报文书,多少是有些瞎子摸象的感觉。

  想一想,凉京城外就要有一条水泥路了,多少还有些激动。

  修路的事情,就完全交给工部尚书了,也算是莫少珩平白执掌了工部这么长一段时间的补偿。

  工部尚书现在可是跟打了鸡血一样,若说谁最支持莫少珩修路,除了圣人,恐怕就是工部尚书了。

  这是他工部何等的功劳啊。

  凉京城大招工又开始了,百姓的富裕其实就是靠有事情做有钱赚。

  朝廷的钱花给百姓,相当于藏富于民,也只有这样的国度,看上去才是富裕的。等这事盖棺定论,莫少珩又被赏赐了。

  不过这次没有升官,而是封赏了一些新开垦的土地。

  一是因为莫少珩升官升得未免也太快了,二是,水泥路才开始修,还没有看到最终成果不是。

  赵景澄他们也被封赏了耕地,或许也就那么一两块耕地,但和购买的意义完全不同,那可是朝廷因功劳而封赏的。

  等以后水泥路修好了,还会有其他封赏吧。

  不知不觉,都快要入冬了。

  一群学生,现在最喜欢的就是,手上拿着一包卤鸡爪卤鸭掌啃。

  连以前从来不吃内脏的赵御宁,现在都啃得有劲。

  没办法,太有滋有味了,加上身边都是一群怂恿他的吃货,一不小心就沦陷了。

  “现在东市我们卖的鸡鸭,有鸡爪鸭掌和脖子的,价格都要卖得贵不少了。”

  莫少珩也是一笑,这种小吃太流行了,导致百姓买的鸡鸭,都要少一些部件。

  “以前最不喜欢的爪爪,现在愣是火了起来,我们铺子天天都要卤好多,不然都不够卖,也亏得要过年了,百姓买鸡买鸭多起来了,我们每天才能供应出来这么多爪爪。”

  莫少珩想了想,道,“差点忘记了,其实我们还可以做一门子大生意。”

  一群学生一愣。

  莫少珩笑道,“现在每天杀这么多鸡鸭,量已经起来了。”

  “杀鸡鸭时的鸡毛和鸭毛让他们处理干净留下来。”

  正好冬天也快到了。

  而鸡柔和鸭绒可是好东西啊。

  用得最多的,应该是鸡绒鸭绒羽绒服了吧。

  鸡绒鸭绒鹅绒的羽绒服,在现代比起一般羽绒服价格是十分贵的。

  它们的好处就是,看似轻盈,但却十分的保暖。

  当然,鸡鸭是牧场的,所以这门生意也算是大家一起合伙。

  一群学生:“什么是羽绒服?”

  莫少珩一笑,“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莫少珩开始行动了起来。

  而最先弄出来的,却不是羽绒服,因为处理鸡绒和鸭绒比较麻烦,得杀菌去蛋白角质等。

  首先弄出来的有两件东西。

  第一,毽子。

  这种小玩具,简单,但它其中的乐趣却是无法估量了。

  现在,小货郎除了肥皂泡泡和陀螺,又有了新玩具了。

  对于普通小孩来说,凉京最大的乐趣三街之战他们只能看一个乐趣,虽然也看得开心到不行,但能有一些亲自参与的小玩法也是不错的。

  等毽子一出来,一群小货郎就玩疯了,捂着脸脸踢得哎呀哎呀的。

  快乐的笑声喜庆到不行。

  而小货郎们玩上后,凉凉的小孩自然也会跟风。

  凉京城,怎么看都是一座充满温馨和幸福的城池,那种画面感是十分冲击视觉的,特别是经历过很多苦难的老人,现在能看到这样的一幕,脸上的皱纹都笑得合不拢嘴。

  第二,鸡毛枕头和抱枕。

  因为经过这么久,凉京的火炕火凳的安装普及率已经十分不错了,抱枕也成了一种特别时尚的用品。

  莫少珩的铺子就长时间在收绣娘绣得好的布绢,用来做抱枕,漂亮异常,往如同沙发的火凳上一摆,是十分不错的装饰品。

  这样,也能让绣娘有些收益。

  以前的抱枕都是用其他布料进行填充,现在改成鸡绒,又是一种别样的感觉。

  还有枕头也是一样,这么泡酥的枕头应该也是第一次见吧。

  赵景澄等已经抱着抱枕,在那里睁大着眼睛挤压得起劲。

  心灵苏畅了,随时随地总能找到快乐的源泉。

  在入冬后没多久,羽绒服也弄了出来。

  莫少珩准备让赵景澄等先穿上街,试试百姓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