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第83章 要致富,先修路

  镇西王府。

  赵景澄正拿着课本去他哥赵景行那里温习功课。

  赵景澄将脑袋耷拉在书桌上,望着他哥,“哥,你回来也不早说,不然今天带你一起去吃小笨鸡。”

  “哥,你要吃啥你一定要告诉我,没有谁比我了解我们凉京的美食了。”

  “你知道吗?那些诸国的商人,现在因为我们的美食,都不想离开了。”

  “我们商品的好处还没有名声远播呢,倒是我们的美食,现在那可是交口相传,美名远播,来了凉京,若不是吃一个遍,那简直就是白来了,他们现在在直接称我们那些商业街叫美食街,也就我们凉京人自己还在叫商业街。”

  他哥赵景行现在可没空听他一边擦口水一边说美食,正在看着手里的课本:“……”

  愣是反应了好久都没有反应过来。

  是他长时间呆在西锤没回来,现在凉京的课业都……变得这么奇怪了吗?

  好歹他曾经也是凉京出了名的品学兼优,但怎么这课本上的东西,他愣是看不懂了。

  实在没忍住,翻开一页,指了指,“这是什么?”

  赵景澄看了一眼,来劲儿了,“哥,你要是问别人,别人还真不知道,我们都还没有学到这里来,但……”

  “我们班有个叫范慎的,一天忒得意了,为了在老师面前挣表现,还专门偷偷跑去找南一开小灶提前学习后面的内容,想当我们班上第一,哼,以为我不知道。”

  “我岂能让他得逞,他能找南一教他后面的,我也能。”

  “哥,你弟已经不是以前的你弟了,我现在也是热爱学习的好学生。”

  嘴巴哔哔得不行,一直没有停下来。

  然后看了一眼书页,说道,“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赵景行:“……”

  赵景澄继续道,“哥,你知道南一吧?就是我们老师的嫡传学生,简直文武双全跟开了挂一样,自从他当众露了一手春秋指法,现在都传出小临江仙的名声了。”

  “他有个奇怪的小药箱,里面什么都有,除了什么银针,还有三角板,直尺,圆规,可好用了,还有一只钢笔,那钢笔太漂亮了,精致得很,平时都不借我们……”

  赵景行:“……”

  赵景澄说得累了,“哥,我去给你泡一杯儿蜂蜜茶,啧啧,我昨天从蜂箱里面割的,娘都说我现在泡茶厉害。”

  赵景行:“……”

  他甚至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他怎么听不懂,难道自家弟弟还是一个被埋没的天才,学问这么厉害?

  等赵景澄屁颠屁颠地泡了蜂蜜茶回来,赵景行随口问道,“你们明天学什么?”

  赵景澄歪着个脑袋,“明天我们约着下田摸螺蛳。”

  赵景行:“……”

  好像比以前更不务正业啊?

  ……

  第二日。

  莫少珩带着一行人去摸螺蛳。

  一群学生挽起裤脚,咚就往田里跳。

  莫少珩看得直皱眉,“小心,别割伤了脚。”

  一群学生腰间挂着个小笼子,已经在田里到处摸了,看着还有模有样的。

  田里面的水稻已经收割完,留下一些浅桩。

  “这螺蛳好像没长大。”

  莫少珩看了一眼,已经有桂圆大小了,这种田螺也就长这么大了,那种能长大一些的螺蛳,倒是需要再养养。

  赵景澄和范慎两人正在鼻子哼哼的,暗自较劲谁摸得多。

  莫少珩问道,“他两这又是怎么了?”

  平时关系不是挺融洽了嘛。

  “早上赵景澄见范慎买了奶茶,就跑去喝了一口,一口喝见底了。”

  莫少珩:“……”

  这两小作精还真是,堂堂凉京的小公子,为了一杯奶茶都能较劲上。

  莫少珩摇了摇头,以后他们就会知道同窗之谊到底如何的珍贵。

  田园风光,自有一番滋味,特别是时不时来体验一番,颇为有趣。

  就是天气稍微热了一点。

  在不远处的树下,搭建了一个临时的营地,若是觉得晒了,跑去搭好的帐篷里面躲一躲太阳,也是不错的。

  没多久,赵景澄和范慎又开始勾肩搭背了,“昨晚我哥回来了,我娘叫他给我温习课业,我哥表情可奇怪了。”

  范慎眨巴了一下眼睛,“我每次去我祖父那问作业,他每次也古怪地看着我,然后叫我滚蛋,我觉得我祖父都没以前喜欢我了,以前还恨不得手把手教我呢。”

  田里的螺蛳因为是专门养殖的,数量颇多,所以没有摸多久,一人就摸了小半笼子了。

  莫少珩让粗使的婆子搭了一个野炊用的灶台,然后道,“今天给你们做一个爆炒田螺。”

  他们今天本来就是出来游玩的,野炊就是项目之一,顺便看看田螺能不能收获了。

  现在看来,爆炒田螺这道街道美食,也可以准备上市了。

  这里离庄子不远,让人抬了些清水来,清洗田螺。

  清洗干净的田螺,看上去还挺好看。

  爆炒田螺的窍诀在哪里?

  一是体现在一个爆炒上,二是料汁,可以说,爆炒田螺的口感好不好,八分看料汁炒得好不好了。

  值得一说的是,现在炒锅已经在凉京开始流行起来了。

  别说贵族家庭,连普通百姓,很多都改了灶台,买了炒锅。

  这和商业街的炒菜行业的兴起还有大豆油的大量使用脱不了干系,炒菜独特的鲜香入味,实在太深得人心了。

  百姓不可能每天都下馆子去吃,时间一久,也大概了解了一些炒菜的诀窍,于是干脆自己安排上了。

  凉京城中,每到做饭的时间,总能听到锅里面滋滋的炒菜声。

  莫少珩现在爆炒的这个田螺,更是需要热锅热油。

  等将洗好温水烫过的田螺倒进锅里面后,那油烟猛然升腾,气氛一下就来了。

  爆炒一番后,需要加点温水闷一下,然后收汁。

  等出锅后,就是一锅味道绝美的爆炒田螺了。

  一群人看着还在冒热气的田螺:“……”

  可……这怎么吃?

  全都是壳。

  这就不得不用到一件神器了,牙签。

  细小尖锐的牙签,往里面一戳一挑,肉直接就出来了。

  往嘴巴一放,浓烈的味道掩盖了腥味,加上田螺独特的味道混合在一起,虽然肉少,但那滋味绝对是最上等的美食。

  再吸一吸壳里面的汤汁,味道就更绝了。

  一开始,一群学生还是带着尝试的心态,可学着莫少珩的样子,小心翼翼地吃起来之后,整双眼睛都亮了起来。

  “这田螺的味道好特别。”

  “明明肉很少,怎么味道这么好吃。”

  莫少珩一笑,很多食物,都不是以肉多肉少来判定好不好吃的。

  加上,炒田螺这种街头美食,本就更受年轻人喜欢。

  一群人小嘴嘴吃得都停不下来。

  本就是一群小公子,吃饭的礼仪深入骨髓,哪怕一手拿着田螺一手牙签,看上去也斯文得很。

  别有一番趣味。

  “这要是放在我们凉京卖,买的人估计都得排好长的队。”

  “我们凉京的百姓,现在都会经常消费了。”

  “老师,我们在炒点,这一锅都不够我们吃。”

  莫少珩:“……”

  莫少珩本打算是今天一天就在田园上玩,结果,下午的时候,突然有皇宫的宫人来了。

  “圣人金召,召少师即刻进宫。”

  莫少珩都愣住了,竟然是圣人金召。

  圣人金召一出,即便是躺在床上或者已经死在了床上,都得抬去给圣人看一眼才行。

  莫少珩皱了皱眉,什么事情竟然这么紧急?

  不敢耽搁,直接向外走去。

  别走边吩咐随行的队伍,让他们护送这些学生回城。

  他肯定得先一步了,不能等这些学生一起回去。

  二就是让庄子上抓紧摸螺蛳,将这道新菜提供给凉京百姓。

  莫少珩骑的快马。

  等进了宫,到了勤政殿,却是一愣。

  因为既然是圣人金召,肯定是十分严重的事情,莫少珩以为,圣人定召见着大臣一起在商议。

  结果,竟然只有圣人一人。

  正在疑惑,圣人就道,“南离那边负责联络的探子传来消息,不出一年,就需要我北凉军队协助。”

  莫少珩眼睛都缩了起来。

  当初圣人和九思公秘谈如何合作的事情,莫少珩虽然知道,但其中如何联络如何行事,却是不知道的。

  三年了,南离那边终于有消息了。

  圣人继续道,“司徒剑南已经牢牢掌控住了南离三分之一的兵权,虽然只有三分之一,但有顾九思有柳归尘的支持,实力不可小觑。”

  莫少珩点点头,“到时候,九思公和柳归尘只需要登高一呼,将司马可尧未死,当年被迫害的真相道出,南离必定大乱。”

  “若再有南一亲自盖了玉玺的讨贼缴文,失去了道义的亲王,未必能得到剩下的人的全力支持。”

  玉玺就在南一身上,亲王无法名正言顺的登基,其中一点就是他没有传国玉玺。

  “这时候也是人心最不齐的时候,也是亲王最薄弱的时候。”

  “南离一部分的百姓怕是也要哗变。”

  “这个时候,我北凉派兵压境,亲自护送南一回南离,他们是拦还是不拦,恐怕就足够让他们焦头烂额。”

  直接让南离的人站队,有了司马剑南的军队,有了九思公柳归尘,有了北凉这一个外援,南离那些墙头草,未必就都会站做出这等忤逆的事情的亲王一派。

  不得不说,以前亲王势大,很多官员选择了中立,南一处境尴尬,但偏偏亲王急于求成,又以为南一已经死了,皇室就他一个选择了,竟将三分之一的兵权给了司马剑南。

  圣人点了点头,这事情本就隐秘得很,所以他才只宣了和此事密切相关的莫少珩前来商量。

  在尘埃落定之前,定是不能有半点消息泄露的。

  这时,圣人却皱了皱眉,“但,这里有一个极大的问题。”

  “虽然离九思公说的时间还有一年之久,足够我们派兵前去南离边境。”

  “但一但派兵,南离必定心生警觉,时间一长,说不定司马剑南手上的兵权还会发生变动。”

  与南离接壤的边军肯定是不够,若是没有足够的兵力,就威胁不到南离亲王,就不能让那些中立派选择站他们这边。

  若是审时度势的中立派选择了南离亲王,这就麻烦了。

  “调兵时间太长,恐会生变,除非出其不意。”

  莫少珩也皱着眉。

  也就是说,得突袭的形式调兵,给南离来一个措手不及,也让那些中立派没有思考的时间。

  但,这几乎不可能。

  古时候不像现代,军队是用火车运输,用汽车运输,一股溜儿就能让无数人大迁移,数天就能穿过大半个国度。

  古时候行军,得靠脚步走。

  像这么大规模的调兵,时间一长,南离肯定会发现的。

  莫少珩皱着眉,“倒也不是没有办法。”

  “行军艰难,费事绵长,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因为道路太难走了。”

  “若我北凉有几条好路,也能让军队快速移动,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莫少珩抬头,继续道,“而且,我北凉现在重商,诸国商人来我凉京,商队爬山涉水,额外消耗的精力和金钱也颇多,我北凉想要发展商业,也的确需要几条像样的道路。”

  “若是有了方便的道路,车马运行无阻,来我北凉的商队就会更多。”

  这是一个良性发展,也是一个商业重国的基础。

  圣人犹豫了一下。

  莫少珩所言,他自然明白,商队运输,多是靠马车,对道路的依赖十分严重,若是道路好了,商队一次都能多带几辆马车行走,又能节约时间的话,效益自然高。

  可修路,特别是能供马车行走的道路,是需要一部分石子的。

  泥路很容易就坍塌了,或许为了一次行军,泥路自然也是可以的,但太不值得了,除非是修了之后能长久使用的商路。

  但,石子,一般来源于两处,一是河道附近运输而来。

  但北凉这样的石子太少了,运输也困难。

  二是,就近打石头。

  但困难是,打石头太费人力了。

  北凉正在修运河,哪里来这么多的人力和金钱。

  莫少珩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修路,除了石子,花费的金钱可不在少数。

  其实有了金钱,人力反而不是问题了,只要工资高,只要不是强行抓壮丁,是不愁找不到工人的。

  总的来说,也就两个难题,一,修路的材料,二,招工的钱。

  其实莫少珩现在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但只有一年时间,就实在有些紧迫了。

  莫少珩说道,“请圣人允许,将工部交由我一段时间,或许现在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圣人直接都愣住了。

  就算莫少珩是少师,但直接就借去一个工部?

  这怕是要闹得满堂皆惊。

  朝堂向来都是各司其职。

  但此事非同小可,关乎洵州六地的归属。

  思量了半响,最后答了一个字,“允。”

  莫少珩现在是少师了,按理,连小朝会他都必须参加。

  就跟上班一样,每天都必须打卡。

  只不过朝廷的官员吧,当官是主职,而莫少珩似乎将当官当成了副业,做生意才是主业。

  第二日,朝廷上,果然因为莫少珩暂领工部的事情,闹翻了天。

  不过,皇帝的专制这时候就显出了那么一点点优势了。

  圣人决定的事情,百官都反驳不了,这一向是圣人的作风。

  百官面面相觑,关键是,莫少珩他要一个工部是为了什么?

  疑惑,更加的疑惑,因为……莫少珩连朝都不上了,每一天都往工部跑。

  一开始也只是整天的在工部呆着。

  没过多久,竟然带着工部的人往城外跑,从早上出门,晚上才归。

  莫少珩那群学生,也一天拿着个本子,跟在屁股后面,嘴里念叨着什么,“物理,化学,石灰石,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

  一开始,莫少珩还仅仅是带着人在凉京城外到处转悠,但慢慢地越走越远。

  好几天才回一次凉京。

  都不用去打听,每一次回凉京,都是声势浩大,在城门口就能听到莫少珩那群学生冲得飞快,嘴巴里面还不停的叫唤着,“我的火锅,我的串串,我的冰淇淋,我终于回来了。”

  “这以后离开了凉京可怎么办。”

  这句话说出了凉京百姓,甚至来过凉京的商人的内心,一但适应了凉京的生活,再到其他地方,简直……无法忍受。

  凉京的生活方式,实在太舒适了。

  一个个看着,跟从深山老林回来一样。

  连小货郎看着都直接抓脑袋,“这是怎么了啊?好像……好像好几天没吃饭。”

  别说,莫少珩还真带着人去深山老林去了。

  特别是一些矿厂,最近挨个挨个的去了个遍。

  那日子,能有口饭吃就了不得了,所以别提什么吃好。

  这才有了一群学生一回到凉京就嗷嗷叫。

  矿厂,都是朝廷的生意,所以莫少珩去深山矿厂也没有多少阻碍。

  但这还没完,一回来,畅快地玩了一天之后,又开始往城外跑。

  每次回来的时间间隔都在延长。

  以前,莫少珩带学生出去上什么户外实践课,凉京的百姓也是知道的,但从来没见过这么奔波的。

  这份奔波直到,莫少珩带着一车灰白色的石头回来,才算结束。

  赵景澄他们本子上都密密麻麻写了好多东西。

  谁也看不懂,若是以前,写的至少还是字,现在变成了一些古怪的符号,比道士画的符还要深奥。

  路途上,莫少珩带着他们实践,空闲的时间正好教学,这倒是将断断续续的不少课程补上了。

  因为只教数理化,没有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课程干扰,进度还算不错。

  拉着一车石头回了凉京后,莫少珩和这群学生就差住在工部了。

  这次倒是没用多少时间,一群学生重新出现在了凉京街道上。

  他们都穿上了定制的小铠甲,带着队伍……巡逻。

  他们的官职现在是凉京队吾,职责是守卫凉京的秩序才对。

  人不大,却带着队伍,小模小样的,别提多引人注意,有时候和豆子带着的广告队擦肩而过,大眼瞪小眼,有趣得很。

  有熟悉地人会问,他们最近在干什么,搞得神神秘秘的。

  他们也仅答,在做大事。

  表情多少有些激动。

  因为,他们老师说,让他们畅快的玩几天,然后就要再次带他们上金殿了。

  而莫少珩,带着人,将凉京城外的道路封了一半,出行难免麻烦了一些,但至少还留了一半的道路,加上有工部的封文,一开始也没人敢说什么。

  但时间一久,自然会闹出一些问题来。

  比如凉京风向官,已经好几本折子参莫少珩扰民了。

  被参的人,当然不只莫少珩,还有工部的人。

  工部现在变成了莫少珩执掌,原工部尚书多少应该心有怨言的。

  但……不,工部尚书现在高兴得很,天天也往城外的道路跑。

  至于风向官的折子,无论是莫少珩还是工部的人,都没有人搭理。

  这太离谱了。

  朝廷的风向官,是十分特殊的一种存在,他们官职未必高,但他们是市井和朝廷之间的喉舌。

  风向官的折子,是民意的一种体现,一向都是牵一发动全身。

  莫少珩和工部,这是在无视民意?

  甚至暗潮都开始涌动了,不要以为,莫少珩现在就没有政敌了,哪怕仅仅因为他和赵棣成了亲,对付赵棣的人也会对付他的,甚至拿他为突破口,去对付赵棣。

  不过,也没等暗潮酝酿好,莫少珩直接带着一群学生站在了金殿上。

  这一次,不仅一群学生兴奋得脸都忍不住笑成了菊花,连工部的人脸上也实在没忍住,露出了激动的表情。

  满朝文武:“……”

  这是怎么了?

  怎么看都有些不合常理?

  这些天,参他们的折子听说都堆得老高了,若不是圣人压了下来,恐怕早问罪了。

  莫少珩直接出列,“启禀圣人,莫少珩暂领工部事毕,前来归还工部。”

  一片鸦雀无声。

  折腾了这么久,他们还没有看出个所以然,直接就完事了?

  还有,莫少珩可是带着他的那群学生上金殿的,按照惯例,怕是没这么简单。

  果然,莫少珩说完继续道,‘圣人,臣有本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