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瑞鹤归>第82章 第八十二章

  早春乍暖还寒,风吹起来依然令人直缩脖颈。

  褚匪和赵凉越一前一后地走在长长的御道上,除开前面的两名掌灯内侍,其他官吏都隔得远远的——众人皆察觉到今天两位大人间的气氛不对,并不敢上前逮住问什么,连平日最爱揪着赵凉越不放的长孙坚和郑修也是远远跟着,静观其变。

  赵凉越从上马车到下马车,再到侯在午门等朝会,一路和褚匪没说过一句话,只是默默擦拭着自己的笏板。

  所以,褚匪突然驻足回头,赵凉越一个没注意就撞上他。

  然后,赵凉越迅速后退了一大步,忙道:“师兄抱歉。”

  褚匪皱起眉来,问:“溪鳞,你今天如此反常,到底怎么了?”

  赵凉越不敢抬头,只语气平平道了句没事,然后绕过褚匪往常泰殿走。

  褚匪不明所以地啧了声,扭头和看热闹的官吏们相视一眼,众官吏识趣地装作眼瞎。

  早朝过后,六部官员到暖阁将雨水后,一直到谷雨前的重大事宜商榷定下来,然后便是宣读外赴西南都护府协办的官吏,其中包括褚匪和赵凉越。

  离京的日子定在正月二十三,也就是七天后。

  时间紧迫,府衙有太多事还要处理和交代,褚匪和赵凉越每日都各自在府衙忙得昏天黑地,几乎没碰过面,这倒让赵凉越心里轻松了几分。

  但终归是要面对的。

  于是第五天的傍晚,赵凉越将处理完毕的一堆文书交给底下官吏,犹豫再三,还是提了个宫灯往宫墙西面的刑部府衙去。

  到门口时,正好遇到了急匆匆出来的刑部左侍郎万潜。

  万潜同赵凉越作揖,跟着的小吏也赶紧停下来跟着见礼,然后躬身时一个不小心,怀里抱着的卷宗悉数滚落在地。

  万潜喝道:“怎么这般不小心?”

  赵凉越弯腰帮忙捡卷宗,不经意见看到好几分卷宗都是五年前的,便问:“怎么突然查起这些旧案来了?”

  万潜是褚匪一手培养的左膀右臂,自是知道两人关系,也不避讳,直言道:“是在查一桩泖州的案旧。”

  赵凉越思忖稍许,问:“发生在五年前的泖州大案,莫非是郑氏贩卖人口案?”

  万潜道:“赵大人猜的不错,当年这案子还是褚尚书亲自去泖州查明的。”

  赵凉越闻言愣了下,道:“原来,那件案子是他亲自去的,我一直不曾知道。”

  五年前,泖州郑氏作恶多端,与官府勾结贩卖人口,瞒上欺下,甚是猖獗,整个泖州无人敢动。

  直到王讳出计让赵氏暗中动作,将那一出《浮逍遥》传遍街头巷角,终于掀起波澜来,

  然后,王讳托人往京都去了一封信,便有一人踏着风霜而来,雷厉风行,将盘根错节的势力快刀斩乱麻,抽丝剥茧找出郑氏和前泖州知州蔡林甫的罪证。

  但直到整个案子尘埃落定,赵凉越都不知道京都那个赶来为民请命的人是谁。

  不畏强权,一心百姓,功成拂袖去,不图财与名。

  曾经的赵凉越很想知道那人身份,

  再后来,光阴荏苒,世事无常,赵凉越终究只能将崇敬和钦佩之情藏在心底,将那人视为自己往后做官的目标。

  那怕他们连一面之缘都没有,却胜过千面。

  但世间的缘分总是玄妙难测。

  五年后的今天,如此普通的一个傍晚里,赵凉越已经不再执著于找寻,一名小吏失手掉落卷宗,那个人的身份却突然浮出水面。

  原来,他们的缘分早在五年前的泖州就开始了。

  “这也正常,赵大人彼时虽身在泖州,但是褚尚书是瞒着众人自行前往,来了招先斩后奏,事后又居功不报,故而这件事知道的人很少。”万潜说着想到什么,叹了口气,道,“实不相瞒,褚尚书是在查瑢歌的身份。”

  赵凉越收回思绪,道:“雪枋院的前身是槐峰所率的冬园,冬园和这件旧案干系很深,萧公子又曾是冬园的人,并在槐峰死后接手雪枋院,要是要查他身份,从当时的冬园入手确实最快。”

  赵凉越说着顿了下,让万潜自行去忙,然后往府衙里面走。

  “赵大人!”门口京墨一眼就看到了赵凉越,迎过来问,“可是有要事发生?我家大人在东面堂庑议事,我去通传一声?”

  “不用,不急。”赵凉越轻咳了一声,道,“我在这等师兄出来就好。”

  京墨一愣,疑道:“啊?”

  在京墨眼中,赵凉越认真做起事来比自家大人还拼,每次遇到朝中要事都是通宵达旦——现在马上就要离京,要处理的事宜多到头疼,按理说能让赵凉越亲自跑过来,只能是发生了什么要紧的事。

  但眼前的赵凉越不仅没有急事,而且也不急着见到褚匪。

  京墨便又试探着问了句:“堂庑那边议事还要好一会儿,赵大人先去尚书值事房坐会儿?”

  赵凉越道:“也好。”

  待褚匪和刑部其他官吏商榷完,已经是戌时。

  褚匪本来打算又带着一堆卷宗去户部府衙,然后在马车上看,不料一推开自己的值事房,就看到了静静坐在里面喝茶的赵凉越。

  赵凉越看到褚匪进来,不自觉轻咳了一声,将旁边京墨备着的茶递过去。

  褚匪接过茶喝了两口,桃花眼一弯,笑道:“溪鳞好些天不和我说话了,今天终于舍得来看看我这个师兄了?”

  要是换作之前,赵凉越只当褚匪犯病,满口胡言乱语。

  但是现下,赵凉越的感觉很微妙。

  赵凉越抬头,嘴唇翕动了几下,道:“师兄五年前去过泖州?”

  “看来溪鳞是来的路上遇到万潜了。”褚匪走过来准备挨着赵凉越坐,但又想到赵凉越最近习惯和自己隔段距离,便到隔了张桌子的椅上坐下,续道,“当时情况特殊,我便只身前往,但彼时确实没对冬园产生过别的怀疑,以为只是槐峰仗义,而我得道多助。”

  赵凉越问:“那现在可有查到萧公子身上的异样?”

  褚匪摇摇头,道:“瑢歌本身就是谍报的天才,查他谈何容易,不过他的身份确实有问题,而这个也是夜渊在查的。”

  赵凉越想到了之前那个玛瑙扇坠,默了片刻,问:“师兄,如果他确是故人,不想让你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呢?”

  褚匪淡淡笑了下,反问赵凉越:“溪鳞,如果是你,你想知道吗?”

  赵凉越愣了下,随即有了答案。

  老师和自己不过三年师生,自己便甘愿入了京都这场大局,更不用说褚匪生在京都,长在京都。

  恩师、血亲、同门,他们很多人都被十三年前的那场腥风血雨所吞噬,但在这京都的每条街巷,一砖一瓦,都还带着他们的影子。

  旧事触手可及,而故人已经远去。

  如果今日换作是自己,必定也是这般刻骨铭心,如若遇到故人的的线索,那怕只有一丝一毫,定要追查到底。

  赵凉越想到了些什么,看着褚匪面上的波澜不惊,转而问:“师兄,当年你能得知泖州郑氏的案子,是否是有人往京都送了一封信?”

  褚匪道:“正是,若非那封信,我不可能那么及时地赶到泖州,并迅速找出症结所在。”

  赵凉越又问:“那师兄可知是何人送的信?”

  “正是彼时郑氏的对家赵氏。”

  褚匪说完这话,倏地顿住,因为他看到了赵凉越眼眸中的别样情绪,那是一种对某种执念了然大悟后的淡淡忧愁。

  褚匪思忖片刻,心中突然有了一个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答案。

  赵凉越目睹了褚匪面上的平静顷刻如山崩塌,对他微一颔首,道:“师兄,当年那封信,是老师亲笔,然后由赵氏誊录送往京都的。”

  褚匪喉头抽紧:“真的是王老前辈……”

  是了,彼时的赵氏,不再是开朝的赵氏,整个士族多平庸无能之辈,和郑氏缠斗多年无果,但却能一朝看破时局,直击要害,并在满朝文武中地选择了他。

  他曾经以为,这不过是赵氏在缠斗多年后所得的契机。

  但如今看来,一切都太过巧合。

  “所以,”褚匪道,“五年前,真正来信让我去泖州的,竟是王老前辈。”

  “正是。”赵凉越说着对褚匪露出一个笑来,道,“师兄,老师一直知道是你,知道是你力排众难,查明了泖州那件牵连甚广的人口贩卖案。”

  褚匪默了默,问:“那他,当年可有对你提起过我?”

  “没有,我也是今日从万大人那里意外得知,不过,”赵凉越说话时,已经不自觉地靠近了褚匪些,道,“那封信送出前,我曾经问过老师,说仅凭一封信,如何能在短时间内找出一个能够并愿意破除僵局的人,老师只回了我一句话。”

  “那个人,他一定可以做到。”

  然后褚匪就真的做到了。

  满朝文武又如何?真正能够跳出世家士族之外,不畏权贵为民请命,并先斩后奏的朝中大员,也只有一个褚匪了。

  他是帝师王讳万里挑一选中的学生,是京都的天之骄子。

  他的老师,从来没有怀疑过他的赤城丹心。

  褚匪的眼眶已然微微发红,撑在桌上的手筋骨突出。

  “师兄,他是我的老师,更是你的老师,以前是,现在是,以后也是,一直都是。”赵凉越起身走到褚匪面前,道,“师兄,为何不敢叫他老师呢?他其实一直在远处注视着你。”

  褚匪只觉一语惊醒梦中人,抬头看向赵凉越,然后一把拉过他环抱住,紧紧的,然后将额头抵在他胸口。

  不知过了多久,褚匪声音喑哑道:“溪鳞,等一切事情结束……我们回泖州看看老师吧。”

  赵凉越道:“好。”

  夜已经悄然而至,值事房中一盏灯火朦胧,两人一坐一站相拥,拉出的影子长长的,叠在一起,像是要融为一体。

  赵凉越看着眼前的人,抬手想要落在他的肩上,最后却还是颓然放下了。

  春风过江拂桃花,幸能识君面,自古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赵凉越是个心思顶聪慧的人,他已经从最初的茫然和惊愕中看到自己的真心,并选择坦然接受。

  但他更知道,褚匪府上自有佳人作伴,那才是他的心上人。

  他对自己的照顾,掺杂着对老师的愧疚,掺杂着同门之谊,却独独没有半分风花雪月。

  所以,在从户部到刑部的长长甬道上,赵凉越已然决定将自己的这份心思埋藏心底,永远不见天日。

  往后余生,春华秋实,寒来暑往,无论江湖,亦或朝堂,他会一直依诺陪着他,只以师弟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