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定风波>第21章 

  帐外号角争鸣,这是这个月内蒙古第十二次夜袭,赵无垠有点疑惑,蒙古军什么时候多了夜袭这种爱好?难不成新来的主子是个夜猫子,专爱在大半夜打硬仗?

  蒙古军此次南下采用的多是游击战术,即以少量的精锐军队四处捣乱,他们似乎不在乎是否能攻占土地,一心只在捣乱而已,简直像闹着玩儿一样。不过这种像苍蝇一样缠人的打法不失为一种战术,毕竟实在烦人。可是纵使他准备了十几年,赵无垠却总觉得北伐的时机未到,这是一种诡异而坚定的直觉,坚定到他不得不怀疑自己的判断。

  “袁将军呢?”是否趁此时机大举北伐,赵无垠想听听袁址的意见,毕竟袁址征战沙场的年头比自己年纪还要大。

  “袁将军战场上逮到了一位蒙古将领,正要和蒙古统帅交换我国的俘虏”,门外的小兵说。

  “俘虏?”赵无垠问。

  “是,是几个读书人,听说是南下进京赶考的时候被杀过去的蒙古兵逮到的。”

  这么一算,金陵城此时确实是在举行科举。袁址如果再晚一步,那几个穷学生十年寒窗苦读就算是白费了。

  “是从哪儿抓来的俘虏。”

  “京都。”

  沉甸甸的两个字压进他心里,溅起一片水花,往日京都种种回忆又浮现在他心头。赵无垠忍不住披上披风出了营帐。刚走没几步,就听见那雄鹰大半夜的在那儿叫唤,不知道是在那儿自娱自乐还是在喊冤。

  赵无垠忍不住走上前,弹了一下它的喙,雄鹰扑闪了两下翅膀,又安安稳稳找了个平衡。他扫了一眼食盆,见里面的食物吃得干干净净,嬉笑道:“你倒识趣,知道飞也飞不走,每天都不会饿着自己。啧,不过丢了这么久都没人来找你,看来你主人是不要你了。”

  雄鹰似乎听不懂他在说什么,目光温顺乖张的吓人,简直就像家养的鸟雀一样。说它蠢吧,它还真蠢,整天就知道咋咋呼呼的瞎叫唤,但是一想到这只鹰给他传信的那天,他又总觉得它其实没有看起来那么蠢。

  赵无垠解下绑在树墩上的麻绳,系在自己腰带上,手托着鹰放在肩上,打算顺便带出门溜溜,说不定能恢复恢复智商。

  当他开始走动时,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努力保持平衡,雄鹰也不再瞎叫唤了。

  骑上马,带领几个亲兵去往换俘地点。不远处士兵人手一支火把,大军照亮了半边天。袁址在正中央,正和为首的一名蒙古统领谈判。

  按说赵无垠出现,蒙古方会派出一位地位和他相差无几的人来迎接。然而从人群中走出来的那个人,一身一看就是装出来的温文尔雅,虽然穿了一身蒙古人宽大的袍子,却嗅不到丝毫蒙古人的狼性。眉眼弯弯,看起来文质彬彬、知书达理,唯有一双深不见底的眼睛让人心起寒意,像是一眼就能看进人心里去似的,好像任何的隐匿都瞒不过他那双明亮的眼睛。

  “这是我们蒙古国的座上宾,可汗最亲近的人,思勤公子”,那位统领用蹩脚的汉语介绍完,转而正要给思勤介绍赵无垠,思勤已经率先给马上的他作了个揖。

  “魏王爷,久仰大名。”

  赵无垠不动声色的盯了他一会,正要下马,他肩上那只鹰突然展翅高飞起来,情绪激烈的鸣叫着,拽的他整个人跟着往上一提。

  赵无垠抬头的一瞬间,思勤眼神冷冽的扫了雄鹰一眼,那刚刚还嚣张无比的雄鹰瞬间像是哑了火的炮仗一样安静下来,重新落在他的肩上,看起来乖巧又懂事。

  赵无垠眯起眼重新盯着眼前笑的一脸人畜无害的人,只觉得此人浑身上下邪门的很。他虽然没有看见,但刚刚确实感觉到了一股形容不出的压迫力量。

  思勤很会说,“换俘只是一件小事,何劳惊动魏王爷大驾。”

  赵无垠面不改色道:“我听闻里面有我们今年科举的考生,特来一会,寒窗苦读十年不易,若是错过岂不是误人子弟?”

  “王爷说的是。只是王爷来的突然,我家主子未来得及恭候是我们的不敬。达来亦是我国的勇士,我们蒙古人留着中原的书生也没几个用,不如各归故土,到此为止吧。”思勤自觉自己的一番话说得很中肯,但是赵无垠却仍旧面无表情的盯着他,像是在研究什么一样。

  “我有一事不明”,赵无垠突然开口说,“你是蒙古人?”

  思勤道:“是。”

  “哦……长得不太像”,随后也不等他解释什么,翻身上马,命令亲兵互换人质,这才掉头离去。赵无垠没走出几步,又回头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思勤与他对视,一团团迷雾笼罩在两人心里。

  他猜到了,思勤心里明白,赵无垠已经猜到雄鹰和他脱不了关系,那封密信自然也和他脱不了关系。还真是个心思敏锐的人。

  思勤看着赵无垠肩上的雄鹰,忍不住低声骂道:“蠢货。”

  “整队回营。”

  回到蒙古包,阿木古郎正在推算沙盘,他全神贯注像模像样的看看地图,又在沙盘上拿染红的秸秆标注一下。

  思勤走过去看了一眼沙盘,忍不住朝天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

  “不想打咱就回去,你老招惹他做什么?招惹了你又不去见人家,到头来还不是拿我当挡箭牌?”

  “谁说我不想打了”,阿木古郎反驳道。

  “你看看你”,思勤指了指沙盘,“你看看你这队伍分散的,哪里像是要攻城略地的样子,你这分明就是在四处捣乱嘛,打完了就跑,抢不过就还回去,攻不下的就一天天的硬攻,好得整点儿有技术含量的。还搞夜袭,你对胡刀铁骑搞夜袭,跟小孩子过家家有什么两样?自己送人头吗?”

  思勤已经对他彻底无语了,都懒得指出他战术上的错误。

  “你这是消耗自己的战斗力”,思勤十分无奈的说,“把战场当游乐场那也得看对谁,对付这样一支完整强劲的军队,不是你说四处捣乱就可以投机取巧取胜的,更何况咱们根本不缺兵力,不需要那些以少胜多的法子。依我看,现在根本不是打仗的时候,你忌惮他的胡刀铁骑,他也忌惮你的蒙古大军。咱们各退一步,蒙梁边境线安安稳稳的岂不甚好?”

  “赵无垠不会让边境线安稳的”,阿木古郎突然站起身背对着他说。思勤扫了一眼他渐渐攥紧的手指,心下也开始有点担忧:阿木这个疯子,不会真的要举兵南下吧?

  思勤内心正思衬着对策,只听到阿木古郎突然吩咐道:“收兵。”

  三日内,蒙梁边境线的蒙古军全线收兵。

  蒙古收兵以后,赵无垠担心这些考生错过开科考试,命左丘护送这批赶考的考生赶往金陵。

  他们走后,赵无垠掏出折叠好的作战图,打算和袁址商议一下北伐的事情。袁址似乎对那几个考生十分在意,竟亲自驾马护送到关口。等归来时,赵无垠就看着他拿起一面小白旗插在了一丛不起眼的土丘之中。

  “这地方可有什么特殊之处吗?”赵无垠问。

  “这是蒙古兵关押俘虏的地方”,袁址的表情有些悲苦。本以为征战沙场之人见过的死人不比活人少,对这一行行径应当是司空见惯了,赵无垠竟一时不解,不知道他是怎么分出那点怜悯之心给那些俘虏的。

  “是那些书生告诉你的?”

  袁址也不回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白纸黑字的信纸递给他。赵无垠接过扫了一眼,瞬间就明白了他的怜悯是哪里来的了。

  “好文笔,看来我们可能一不小心救了今年的金科状元了。”

  此信写的洋洋洒洒壮志激昂,有种厚重而悲愤的华丽感。让人看了恨不能立马提刀去和蒙古人干一架。都说“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岂不知书生一张嘴,胜过百万兵。

  “他叫什么名字?”赵无垠看着信品了又品才开口问。

  “姓叶,名子堔。他是京都人,就住在以前京城根儿底下。昨夜和他聊了一番,我都有些感慨。”

  “所以你是决定要北伐了?”

  “不打不行,再过个几十年,先不说后辈们都以为北疆十七城就是蒙古国的地界,最主要的是,那个地理位置实在太重要了,太行山与长城相连,天然的防线。我们不打,后代几百年也安稳不了,总有人要打。”

  “需要经过皇帝的同意吗?”

  袁址转头目光深沉的看着他,说:“多那一重麻烦做什么,你做了主不就得了。再说,陛下就算不同意,能拦得住我们吗?”

  赵无垠是有顾虑的,毕竟袁静还在宫里当“人质”。而且,北伐是大事,总要跟皇帝说一声,可万一皇帝不同意,他们也不可能丝毫不管皇帝的意思自主起兵。哎,想想都麻烦。

  袁址说:“无需想那么多,先皇说军权在你手就是在你手,装傻充愣大家分工合作互不干扰是眼下最好的状态,等事成,大不了找个机会辞官退朝即可。现在不是顾虑皇帝面子的时候,定元年间朝政为何腐败,不就是因为权利互相牵制人心顾虑太多了吗?大梁如今的局势,是需要一个能说话做主的人。那些人要的规矩和面子,等以后再给也不迟。”

  从理智上来说,袁址说的对。他们现在需要绝对的效率。如今蒙梁既然已经开战,大举北伐是最好的时机。

  营帐外雄鹰又在嘶鸣,仔细听,外面刮起了一阵大风,赵无垠掀开门帘一看,原来是它一直立着的那根木头架子给刮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