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都市情感>余热>第98章 

  程砚没有让宋御留得太久, 他自己要上学,宋御也有课,等他完全好透不知要到猴年马月。

  宋御走得那天,舅妈他们刚好回来, 程砚觉得自己选的日子挺好的, 他去车站送了宋御, 回来之后略微失望了一点,感受到突然的孤单空寂,开始思念刚走不久的人, 直到重新浸泡在学海里好几天, 才慢慢缓了过来,找到自己的节奏。

  因为打架的事, 程砚在学校里瞬间成为了红人,这次性质太恶劣, 班主任气的不轻,主要是气别人把程砚打得太严重,看到他一脸伤时, 老班那个冷血的中年男人也挺心疼程砚的。

  学校为这事开了一个大会,严格批评了参与打架的人, 为了让同学们安分, 出了各种各样的规定,可能不能信守,那是另一回事了。

  被批评的几人早就老实了,被打得老实了, 可是学校老师并不知道, 他们早已经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等同的代价, 甚至更狠。

  程砚的脸上没有再贴什么, 伤痕也渐渐地淡了下去,可每次他接近别的同学,跟别人说话,他们总要问一声。

  “还好吗程砚?”李笑笑抽出试卷给程砚,目光落在他的伤痕上,微微蹙着眉。

  “快好了,没事。”程砚接过试卷,看了一眼说:“你写的好快,我才做了一面。”

  李笑笑说:“我周末写的,没来得及对呢,老师说这张不讲,我也没管了。”

  程砚上下看了一眼,然后往位置上回:“好,谢谢。”

  “客气啥。”李笑笑转了下手中的笔,埋头写题。

  教室里没那么吵闹了,大家自觉地控制着音量,后来老班过来,下达了一个任务,就是换黑板报,这任务给到了李笑笑,让她组织几个画画功底好的,出一期高考相关的,也是最后一期黑板报。

  李笑笑接下了这个任务,在下课时瞄准了程砚,带上沈韵,还有一个写字好看的赵一白,四个人在放学后的教室里加班加点。

  赵一白画技不行,学习不行,睡觉第一名的他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那一手好字,有时候就特奇怪,总会有这样一个现象,写了一手好字的偏偏是那不怎么写字学习的人,赵一白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所以他总嘲程砚的字丑。

  “往右边靠一点。”程砚在后面指挥着,赵一白踩在凳子上,手里提着粉笔,根据程砚的要求挪动着,“这儿?”

  “再往下面一点点,一点点就行了,对,好,可以写了。”程砚找好位置,看着赵一白潇洒地把「高考」两个字写下,自己则走到黑板的一边,画起了装饰的书籍,一只兔子在啃书,参考着沈韵给的设计图。

  李笑笑和沈韵在完成一个巨大的工程,她们在画长城,每一块砖石上都写着知识点,各科都有,融合在一起,经过修饰,毫不违和,长城画的很有立体感,上面的字体也跟着改变大小,是一副气势恢宏的黑板报,这期黑板报在老师和同学那里都大受好评,隔壁班都趴在窗户边看,本班同学则洋洋得意,十分自豪。

  主要功劳归沈韵所有。

  出完黑板报,程砚回了寝室,已经有人给他买好了饭,这两天都是关迪给他带饭,而关迪则是受人所托,并且心甘情愿。

  “你再晚一点回来,饭就凉了。”关迪晃着腿,在椅子边坐着,对刚回寝室的程砚说。

  “谢谢。”程砚回到位置上,他的三餐被关迪包了,而且包了一个月。

  “没事,拿人钱财给人消灾嘛。”关迪摇摇手,他就是宋御指定的那个人,两个人还加了联系方式,宋御实在给的太多了。

  “要不我把钱转给你吧,”关迪说:“挺不好意思的,带个饭而已。”

  “我不要,”程砚说:“听他的就是了。”

  要带一个月呢,这不是一件小事,起码不是关迪应该帮他的事,他拿点报酬没关系的,程砚觉得。

  具体宋御给了关迪多少钱,程砚也不知道,只听关迪说太多了,他不好意思收。

  晚上吃完饭,程砚在背书,老妈给他来了电话,受伤的事情老妈已经知道了,瞒不过去的,他不可能好几个月都不回家,只是跟老妈说打架了,老妈担惊受怕的,没见过他受这么重的伤,每天都要打电话来嘱咐他好好学习,跟朋友处好一点,不要再闹矛盾之类的。

  程砚觉得自己的决定没错,这已经是快要好了的伤,如果老妈知道他被打到昏迷住院,恐怕几天不能睡着了。

  程砚知道了教训,也没有再那么莽撞,他上次听得急了,并没有衡量对方有几个人,什么武力值,脑袋一热就冲上去了,经过这件事他也长了点脑子,不会在明知打不过的情况下再跟别人硬刚,而且这几个月肯定不能再受伤了,一是为了训练自己的心态,成为一个不那么躁动的成年人,二是为了他的高考,他也不能再出任何意外。

  他做的很好,没有再和谁起争执,校园里碰见过几次打架的那伙人,也没有太多的眼神交流,都一言不发地从对方身边走过去,但有几次,程砚发现,他们的目光藏着一点闪躲和畏惧,不太确定他们在畏惧什么,只知道他们的气势并没有之前那么嚣张。

  还有一个人嘴巴下有烫伤,有疤痕,程砚知道那应该是宋御干的,宋御的手也有烫伤,他记得,不过后面再见面好了一些,这么严重的烫伤,尽管做了处理,也没有办法完全恢复了。

  每次想到这里,程砚就要难受,这也算是他一个不敢再莽撞的理由。

  每天的日子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没有任何新意和花样,自从他受伤以后,宋御回来的次数也多了,但每次都待不了太久,基本上就是今天回,明天走,因为休息天对程砚来说也很重要,日子越过越少,任务越来越重,后面他就不让宋御再回来了,虽然不是太远,但他并不想让宋御两个星期回来一次,来回地折腾,他知道他进入了职业赛,现在也挺忙的,加上自己的休息日里有做不完的题,他们真没太多的时间黏在一起。

  学校因为高考在即,每个月都会出模拟卷来测试学生,在一次次的测试卷里,程砚的进步空间已经没有那么大,他从最开始三四百分,冲到后面的六百分已经不容易,现在的每次测试,基本上能再高个二三十分,有时候会因为难度,或者自己还没掌握,吃透的题目,成绩下降,虽然下降的并不多,但每次下降都让程砚十分紧张惶恐,于是下降的那一个月里,他就更投入地与题海作战,更没命地折腾自己。

  最高的一次测试成绩达到了七百三十一分,也是全年级第一,那会他能感觉到每个人看到他的目光都变得不一样,从老师到同学,可他并没有为这些目光感到骄傲,他仍然谨慎,谨慎地走着当下里的每一步。

  他承认自己并不是天资愚钝的人,他并不是完全靠努力,他有扎实的基础,有父母给的还算机灵的头脑,才能让他的成绩跟上努力。

  他没有任何学习方法,他也没有看过网上高材生分享的学习方法,他只是一股脑地刷题,那是他自己总结出来的,最有效的方式。

  题海战术,就是让你熟悉掌握每一道类型的题目,刷的多了,自然就熟了,就像他现在看见试卷上的题目,都是熟悉的老朋友。

  凛冬已过,开春的天气逐渐回暖,冬季的假期一直关在家里复习,今天程砚想喘口气,他去了很久没去的黑八球厅。

  徐逸已经邀请过他无数次,可是程砚一直都说没时间,这次来,很多人都没有消息,颇为意外,黑八里有了很多的新面孔,氛围热火朝天的,应该跟当初他在镜头前提的一句训练场地有关。

  很多人对他都十分热情客气,尤其球厅的工作人员,那个姓刘的老板今天没有在,可因为程砚来了,刘驹也在不久后出现。

  “蓬荜生辉啊,”刘驹调笑道:“今儿什么风把您吹来了?冠军。”

  “省内而已。”程砚没有应承他的夸奖,站在球桌边说:“你的生意很好啊。”

  刘驹乐开了花:“全是你的功劳,你一句话,顶我打十个广告。”

  真没想到,一句话有这么大的效果,果然,人站的越高,能决定的事就越多。

  “拿了省内冠军后,日子很滋润吧?”刘驹说:“应该有很多家球厅找你做广告吧?怎么样?学校里也混的风生水起了吧。”

  “没有,”程砚并不是谦虚,如实回答:“学校里并没有多少人知道。”

  刘驹眯起眼睛,内涵道:“你们学校没通网?”

  程砚笑笑:“可能吧。”

  徐逸过来了,要跟程砚打,打之前还有要求,说不能玩认真的,认真地没看头,结束太快了,程砚也是来放松的,答应了,两个人玩起了娱乐局。

  “往下怎么走?”徐逸一杆进洞,扶着杆子看程砚,“进军全国赛?”

  “再说吧。”程砚接杆,因为太久没玩,手感不够好,但基础水准还在,打了两杆也就找到了感觉,“目前不想那些。”

  徐逸围着桌子转,找寻合适的角度,进攻目标球,“现在放在你眼里最重要的是高考,什么也进不了你的心。”

  程砚默认,的确,在他这里,眼下最重要的就是高考。

  “你是我见过最酷的,”徐逸说,见程砚不明白,他不吝啬道:“跟很多年轻人不一样,上进就算了,做一行行一行,真的野。”

  程砚道:“那你是没在以前认识我。”不一样的年轻人吗?上进吗?不得不上进啊,因为前面是爱人和未来。

  “程砚,能不能答应我一个事?”徐逸问。

  程砚点头,弯腰打球:“你说。”

  徐逸看着他的身姿,和犀利的目光,欣赏道:“答应跟我做一辈子朋友。”

  他们现在都没有到那么好的程度,跟朋友一辈子什么的,在程砚这里只有赵一白是确定的,不知徐逸为什么突然这么要求。

  程砚说:“嗯?”

  徐逸坦诚道:“因为有个冠军朋友,很酷的啊。”

  程砚沉默几秒,随后笑开了。

  徐逸也在笑,并招呼他接球。

  这就是宋御说的……足够优秀的时候,所有人都想靠近你吗?

  台球的事情先放在一边,但职业赛那边的邀请却没停下过,寄到家里的信封,来家访的人,被老妈老爸知道,慢慢的,程砚打台球的事情就在街坊邻居里传出去了。

  三天两头来拜访的人已经让程砚藏无可藏,在电梯里遇见邻居,从一开始「吃饭了没啊」变成「能不能教我家孩子打台球」,有的孩子才四岁,家长就开始为他们做这种谋划了,程砚则只是礼貌一笑,说:“有空会带他们玩。”

  后来奶奶都知道他打台球的事了,是老爸告诉她的,这事在村庄里传开,不过传言一直都是越传越乱,老人家说不清楚,弄不明白,有说程砚是打台球的什么冠军,又说是篮球的冠军,后面越传越夸张,世界冠军都出来了,实际上程砚只是拿了个省内冠军,但总而言之,大家聊起那个程式开家的小孩,都会竖起大拇指,说什么有本事。

  而传言的主角并没有那么精彩纷呈的生活,枯燥乏味的学习都要压垮了人。

  “妈,我那双黑白色的运动鞋呢?”程砚在房间里翻翻找找,没看见,行李箱摊在一边,里面是收拾好的衣服。

  “在这呢在这呢。”老妈拿出他要找的鞋子,装好了放在行李箱里,对程砚说:“给你刷了,这鞋子质量挺好,穿几年了都没坏。”

  “嗯,宝贝着呢。”程砚把鞋子压好,行李箱里的东西不算特别多,他只是去两三天,去别的学校,进行他准备了一年多的高考。

  宋御送了他很多的东西,从鞋子到衣服,到一些房间里的摆件,小玩意,程砚能带的带着,能穿的穿着,就当做是吸吸他的欧气。

  出门时,老妈在耳边叮嘱了太多的东西,让他别紧张,稳定发挥就行,别给自己太大压力,考不好不会责怪他之类的,程砚没回复呢,老爸都听不下去了,摆摆手说:“得得得,说太多把他脑袋里这两天复习的知识都冲走了。”

  老妈这才作罢,趴在车窗说:“程程,加油啊,妈在家给你炖骨头汤喝。”

  程砚稀奇地说:“妈,你都好久没这么叫我了。”

  老妈狠狠揉了下他的脑袋,程砚捂着脑袋说疼,听了老妈几句忠言忠告,车子才缓缓开走了。

  程爸扶着方向盘,朝后视镜里看了一眼,后面程妈还没走,站在原地目送着,程爸对副驾驶的人说:“一句话,还得好好发挥。”

  程砚拉上安全带,低头说:“知道。”

  程爸欣慰地看了他一眼,“这两天升职了,正好,赶你回来,爸带你打高尔夫去。”

  “哇,”程砚惊叹道:“程总监现在这么高大上吗?”

  “必吁的。”

  老爸这一句东北话学的很像,车厢里浓浓的东北气息,程砚学着他爸的讲话,重复着这三个字,越说越来劲。

  他拿起手机,在充满加油鼓劲的车载音乐里,给宋御发了一条消息。

  ——祝我好运。

  不久,收到了回复。

  ——媳妇加油。

  程砚盖上手机,转头看外面快速掠过的风景,街角边站着不同身份的人,不同年纪的人,有人岁月静好,有人负重前行,他却再也不会迷茫,找不到去往的方向,也许来的时候,他是混沌且无措的,但这并不妨碍,他在关键的一年里,找到了本心和远方。

  明天是关键的日子,明天是很好的天气,明天是这紧张繁忙的一年,最后的一份答卷,它将决定他与他在哪里见面,在哪里相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