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都市情感>当局者迷>第32章 32

  事务所把精力转到图书馆投标之后,袁祝察觉到办公室里一些明显的变化。原本跟在沈鹏屁股后面的年轻建筑师们转而在李天清手下忙活,依旧是热火朝天的劲头,只是一边高楼起了,一边高楼塌了。

  往常沈鹏在事务所挑起什么话题,总会吸引很多人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比如有一回沈鹏又在炫耀他在国外时候的事情,不知怎么的提起他去伦敦的事儿,还秀出来好多照片,招呼大家去看。袁祝听了不禁来了兴趣,走到沈鹏电脑边上一搭眼就看出来了是她学校附近的泰晤士河热门旅游景点。兴许是大家对伦敦很感兴趣,所以有这么几个人凑过来,沈鹏就在大侃特侃伦敦这伦敦那,仿佛伦敦是什么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的仙境。

  张梦睫跟袁祝爆料过,沈鹏虽说是海归,但其实只是读硕士的时候去英国的巴斯大学交换过一年半,根本连一纸英国的学历学位证明都没有。可就是这一年半的短暂经历,似乎让沈鹏三十多年的人生只剩下了这十几个月,他张嘴闭嘴讲得事儿全是“我在英国的时候如何如何”。袁祝大多数时间不胜其烦,但细一琢磨或许只是人家享受那段国外学习的经历,所以总拿出来回忆回忆。她刚去伦敦没多久的时候,和国内的同学朋友聊天,也是张嘴闭嘴帝国理工怎样怎样,过了好一阵她才扳过来自己这个无意中炫耀的毛病,不再拿帝国理工说事儿——讲故事的声音要是太大了,势必会吵到别人。

  这点袁祝还真是猜得八九不离十。沈鹏其实去过许多国家旅游,半本护照几乎都贴满了签证、盖满了印章,但他之所以常常“炫耀”在英国读书的经历,一方面是因为他确实还挺喜欢英国的那种“范儿”的,另外也是因为他当时为了能去交换读书,和家里闹过很多不愉快。沈鹏同父异母的哥哥去了瑞典之后就地结婚定居,坚决不回国继承家里的生意,把他爸气得半死,所以坚决不许自己另外一个儿子出国留学,生怕老了老了,两个孩子全翅膀硬了飞走了。沈鹏磨他妈妈磨了很久,才最终促成自己出国读书的事情,所以他极其珍惜这段来之不易的求学经历。

  自打沈鹏从纺织厂酒店出差回来之后,不知是大家手里有工作停不下来,还是有意无意地冷落他,总之现在沈鹏再提起什么话题,只有周围一两个人会搭茬接个话,然后说个三言两语,话题就戛然而止了。

  袁祝站着说话不腰疼,她在事务所时间最短,所以觉得不必要把对沈鹏的势利眼表现得这么明显,谁还没个落魄的时候呢,不过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罢了。更何况,她不过是这件事务所的匆匆过客,所以不必要跟着卷进事务所里任何可能的人事纷争。“憎恨是人之常情。为了确定自我和找到动力,人们需要敌人”。她理解,在一个团体内,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点出来一个“反面典型”,要么冷落这个人,要么欺负这个人,总之有这个人的存在,就仿佛人民群众就枪口一致对外了,而要是没了这个反面典型的存在,人民内部矛盾就成了主要矛盾,所以团体里的反面典型具体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角色必须有人下场出演。

  这段时间,高瞻赶了好几个大学建筑系讲座的场子,李天清带着人热火朝天的忙项目,张梦睫手里总有做不完的杂活,胡亚仓和一帮年轻人在工地里监工催进度,似乎只有沈鹏一夜之间变得无所事事,无论哪项工作他都插不上手了,本来可能挺有实力的一个人,突然就没着没落了。

  没准儿如果沈鹏性格再讨喜一点,可能也不至于这么天上一脚地下一脚的,或许真的是性格决定命运吧。

  这天下午袁祝泡茶的时候,李天清和几个年轻建筑师在数控切割机边上忙活,沈鹏一个人对着电脑不知道在干什么,于是袁祝突然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大家有没有要喝奶茶的呀?”

  文文以为袁祝是要点奶茶外卖,便特别积极地回应。袁祝其实是在烧水泡英式的红茶奶茶,喊文文把杯子拿过来,胡亚仓口味则很独特,问袁祝还有没有内蒙的咸奶茶。三言两语之间,袁祝拿出来自己的各种茶包,给文文准备了一杯焦糖味的红茶,给张梦睫和事务所里另外两个女建筑师泡了洋甘菊茶,给口味独特的胡亚仓冲了一杯极其普通的伯爵红茶,给李天清泡了一杯柠檬味的茉莉花茶,给吴子涵倒了一杯冰雪碧……基本上在工作室的人都人手一杯饮料,只有沈鹏没有多大反应。不过袁祝早就料定了沈鹏会喝一杯红茶奶茶,于是走到沈鹏的位置附近,“沈工要一起喝个茶吗?”——袁祝叫张梦睫“张老师”,叫李天清“李老师”,唯独叫沈鹏“沈工”。

  沈鹏见袁祝还算友好,回说,“我自己来。有什么好的私藏吗?”

  “算不上好,有些茶包,沈老师过来挑挑呀。”——袁祝终是不忍总“沈工”“沈工”地叫沈鹏。

  沈鹏也来到茶水区,挑了包伯爵红茶,泡了一杯不加糖的奶茶。

  ”M&S的茶包其实蛮不错的,我在英国的时候常喝。”

  “哦是吗?那挺好,沈老师觉得不错就好。”

  袁祝和沈鹏正说话呢,高瞻出来找沈鹏,见大家似乎一边喝下午茶一边工作,便支使袁祝给他泡杯咖啡。

  高瞻来找沈鹏是为了谈离职这件事的。

  沈鹏也感觉到了咖啡厅项目投标失败之后,自己在事务所的位置变得有些尴尬,加上过年之前他介绍过来的实习生不负责任地离职,留下一堆烂摊子没收拾,他心里其实也过意不去。

  所以他前几天给高瞻发了邮件,提出来要辞职回连云港创建自己的事务所,他家有做进出口贸易的公司,回了连云港之后也正好也能帮衬着自家的生意。

  沈鹏和高瞻提了这事儿之后,高瞻客套地挽留了一下,然后象征性地答复说要考虑考虑。沈鹏这个人,高瞻还是挺了解得,家里有点钱,虽然性格上有点骄傲,处理和同事的关系不太成熟,但见得世面多,思维比较活跃,虽然不是老八校出身,但是做设计的能力和思想都还是有水平的。事务所刚起步的时候,沈鹏就加入了团队,现在已经熬成了元老级的建筑师,这么多年下来,沈鹏的成长高瞻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无奈事务所一直以来的最大问题就是留不住有野心同时有一些家底儿的年轻建筑师,所以有离职申请的时候,高瞻通常不强留,只是要求做好工作交接,然后大家好聚好散,所谓万事留一线,江湖好再见嘛。于是渗了几天之后,高瞻批准了沈鹏的辞呈,交待张梦睫抓紧时间招聘新的建筑师。

  高瞻喝着咖啡,十分坦诚地肯定了沈鹏的工作能力,也毫不留情地撕开现实,提醒他国内不是老八校出身的建筑师如果想熬出头,仅仅有一年半载的出国镀金是不够得,沈鹏家里有些家底,这是好事,要想办法用起来,助力自己的事业。

  沈鹏似乎没料到高瞻找他是为了苦口婆心地嘱咐他这些,诚恳地感激了高瞻多年的栽培。

  可能因为高瞻的性子太冷静清高,人们总觉得这个人不易接近,加上有过往的员工或者实习生在建筑论坛里发帖子爆料称远瞩内部拉帮结派挺严重,高瞻脾气不好,只偏爱清华帮的建筑师,远瞩的工作不仅996,甚至可以007,诸如此类的。更有甚者,有谣言说高瞻在圈子里口碑不过如此,实际水平不过尔尔……如果没有投身建筑设计事业的满腔热血,千万别去远瞩工作。

  其实这些爆料真真假假吧,不能说全是编的,但也确实水分含量过高。平心而论实事求是,国内这些由知名建筑师创建得事务所,有几个不是天天加班熬夜的?年轻建筑师晚上恨不得十点十一点才下班,但其实这帮做主持建筑师的大佬们可能熬得更晚。这个行业的工作强度就是这样的,挺不住的只能自行沉没,成为别人成功故事里“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具具白骨。

  另外,关于高瞻本人的评价,其实这种吐槽式的发言主观臆度的程度多,客观描述的程度少。比如,按说高瞻挺偏爱吴子涵的,但是吴子涵一次模型没做好被逮着了,被高瞻骂得狗血淋头,接着吴子涵转头就跟袁祝抱怨高瞻对他不好,不尊重他的劳动成果。武清工地出事之后高瞻看见洪秋林就糟心,但是他也还是帮着洪秋林写推荐信找下家,洪秋林亲口跟袁祝说他感谢高瞻给他留了面子。说白了,高瞻是整个事务所的支柱,他如果每天笑嘻嘻乐呵呵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谁还服他的管理、听他的调度?不摆出威严,不恩威并重,事务所估计早就黄摊子了。

  沈鹏的离职处理得十分安静。据说因为开建筑设计咨询公司有诸多手续需要本人亲自办理,所以他匆忙走人,甚至没来得及和高瞻吃顿饭。但是让袁祝挺意外的是,沈鹏找了个机会和她一起去楼下星巴克买了杯咖啡。袁祝平时跟沈鹏也就是点头之交,两个人在电梯里还真有点别扭,好在路上沈鹏率先开口,问袁祝是不是在英国待过。

  因为沈鹏马上就走人了,袁祝也不刻意隐瞒,直说自己在帝国理工待了四年,毕业回来张梦睫正好求她救个火,所以就过来实习一段时间,算是帮忙。因为不想让大家知道张梦睫靠私人关系招了实习生,也不想有不必要的大家关于她的讨论,所以一切保持低调,不大肆宣扬。

  沈鹏听了,惊讶的表情一闪而过。他不由得追问袁祝接下来的打算,袁祝十分坦诚,说实习结束正好赶上她博士后工作开始,两个活儿算是无缝衔接了。

  在星巴克,沈鹏一定要给袁祝付账,还用自己会员卡的积分兑了几块点心和布朗尼给袁祝,说猜也知道她爱吃甜的,袁祝没推脱,笑着收下,掏出手机加了沈鹏的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