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都市情感>当局者迷>第25章 25

  目前半个事务所的建筑师还在武清的工地驻场,另外的建筑师们在急忙落实结构、水电、机电、图书馆学等方面的顾问,准备投标的材料。所以这天晨光中学组织的通气会,高瞻带着李天清和袁祝一同参加。本来这种事通常张梦睫肯定会跟来的,但是她因为妈妈突然中风住院,所以匆忙回了福建老家。高瞻琢磨着中学老师似乎以女性居多,便想带一个会来事儿的女员工一起来开会,扒拉来扒拉去他发现事务所里待人接物比较妥帖的女员工竟然是来实习的袁祝,于是就把她带过来了。

  通气会定在上午九点半在学校行政楼三楼的会议室举行,三个人约好九点一刻在行政楼门前碰头。

  袁祝除了大一教师节回来过一趟,之后这么些年就没再回过母校,她不知道校园内部变化大不大,更不知道图书馆有没有变样子。

  因为晨光中学附近停车位很紧张,所以袁祝坐上当年上学时候的公交线路晃晃悠悠地到了学校西门。虽然十多年过去,公交线路改了名字,但是路线和站点还是和从前一样。恍惚之间,袁祝希望自己能穿越回爸爸去世前的时空,然后在那个晚上无论如何都不要让爸爸去参加酒局,哪怕那是领导亲自攒得酒局,哪怕参加那个酒局或许能帮助老袁平调到更心仪的部门,减轻沉重的工作负担和工作压力,让有神经衰弱的老袁能轻生一些。

  登记访客之后,袁祝溜溜达达走过学校的初中部,绕了一下田径场,穿过两栋宿舍楼,到达了食堂楼边上的行政楼。

  袁祝比约定时间稍微提前了几分钟,到了东门附近等着高瞻和李天清。这两个人很准时,踩着九点一刻的时间到了东门。

  袁祝老远就看见万年一身黑的高瞻和他身边比他矮了半头的李天清,边打招呼边带着他们往行政楼走。进到会议室之后,已经有其他三家同行到了。因为建筑圈终究就那么大,所以大佬们互相都是认识的,于是各位大佬凑在一起商业互吹,顺便诉苦行业市场不景气。

  袁祝看到一个年轻的男老师正在往会议圆桌上摆名牌,便仔细盯着看有没有她认识得老师。校长还是张武军,她高三刚毕业,张武军就从副校长提成校长了。然后是李曦副校长,当时她是教务处主任和年级组长,袁祝当年因为参加物理学科活动,又是班级干部,所以和李老师有一些接触。袁祝见除了校长副校长这两个名字,其他三个名字都比较陌生,暗自感慨学校的领导和师资变化可真大。

  大概是快到九点半的样子,所有参与招标的六家设计单位都到齐了,区教委的领导和学校方面的老师也就位了。教委和学校方坐一边,设计方坐另一边,楚河汉界,形成鲜明的对峙。袁祝和其他一众设计方的小喽喽们坐设计大佬们后面靠墙的一排椅子上,地位差别显而易见。通气会正式开始,两边简单介绍之后,教委和学校领导们首先发言。袁祝听着张校长讲话,恍惚中仿佛回到了中学时代。

  教委王副主任还在口若悬河的时候,袁祝的手机屏幕蹦出一条消息,果不其然是杨西盼今日份的问候。袁祝觉得此情此景挺有意思,于是发给杨西盼一个自己的定位,和她刚刚拍得学校田径场的照片。结果杨西盼立马一个电话拨了回来,吓得袁祝赶紧按掉,杨西盼又马上发微信过来追问她为什么回学校了,袁祝如实回答。

  此时正好张校长和教委王副主任讲话结束,一个姓林的副校长开始讲起来图书馆改造项目的具体信息,袁祝赶紧集中注意力,没顾上杨西盼又回复了什么。她直觉地认为学校不会把这些讲话细节以文字材料的形式给设计方,以防设计方无意之间把材料传出去,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于是非常认真地写着笔记,仿佛自己是在上课的高中生。

  奋笔疾书中,袁祝不禁觉着这个林副校长绝对是语文或者政治老师出身,话多且密,信息点分散,车轱辘话有点多,但讲起来一套一套的挺唬人,绝对是写材料的一把好手。等林副校长讲完所有细节,袁祝一看手机已经十一点了,同时她还看到杨西盼半小时前发过来的消息,说他也要回学校看看老师,袁祝顿时有些莫名的烦躁。

  之后建筑方提问环节,高瞻相对来说很沉默,只是问了一下校方对改造后的图书馆具体功能的期望,而袁祝把其他设计单位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和学校的回答记成笔记,方便回去之后建筑师们有的放矢的准备标书。

  通气会结束后,校方在教师食堂提供了工作餐。

  正当与会的人纷纷往会议室外面走的时候,袁祝思前想后觉得还是有必要和李曦老师打声招呼,于是便在靠墙的地方等老师过来,而李老师刚才开会的时候也认出来了袁祝,她同样想着会议结束后来寒暄一下。

  两个人跟在其他人后面边走边聊,袁祝简单提了一下自己在等出国的签证,顺便做做实习的情况。高瞻和李天清在前面走着,没太注意到在后面的袁祝。

  教师食堂,张校长取餐之后恰好坐在了高瞻边上的桌子。

  “张校,这个小姑娘是我最后一轮当年级组长的时候带过的袁祝,您还有印象吗?”李曦边说边招呼邻桌的袁祝。

  “袁祝……哦,是不是李玉然她们班总参加物理竞赛的袁祝啊?我给她颁过奖状吧?”校长果然都是人精,十多年前的学生居然还能有印象。

  “张校长好。”袁祝尴尬地和张校长打招呼,又转过头尴尬地对高瞻笑笑,她完全没跟高瞻提过自己出身晨光中学的事儿,此时被当场拆穿,如同公开处刑。

  袁祝调动起她全部的求生欲,满脸谄媚的笑容,“张校长,我今天是跟着远瞩建筑事务所来参加咱们图书馆改造项目通气会的小员工,这位是事务所的合伙人和主持建筑师高瞻老师。高老师刚刚在江西做完一项废弃工厂改造成中学校舍的项目,这个项目业内评价非常好。而且高老师本人对待建筑设计特别用心,对待整个建造也特别负责,工作态度让我觉得和咱们学校的老师们特别像。”

  一时间袁祝语无伦次,把高瞻夸得天花乱坠,然后小心翼翼地坐在高瞻对面,低头扒拉餐盘里的青菜,高瞻脸上带着一丝意味不明的微笑,他推了推眼镜,只是客套地笑了笑,却没有接话。好在李天清很有眼色,笑着来了句“原来小袁是晨光中学的学生啊,难怪工作的时候这么优秀,用心还负责”。袁祝听了,抬头朝李天清感激地笑笑。因

  高瞻的眼镜片反光,袁祝看不清他眼睛中的情绪,她只能静静等待这位爷一会回到事务所之后的爆发。

  正当这时候,杨西盼和学校负责带教游泳队的体育老师一同出现在了教师食堂。杨西盼本来还想着打电话问袁祝要不要一起吃午饭,结果没成想直接在食堂遇见了。

  李曦自然也记得这个学校游泳队的中流砥柱,“哟,今天怎么这么巧,张校,我再给您介绍一下,杨西盼,咱们学校最早一批游泳特长生,在市里比赛拿过奖,您之后还给颁奖状来着呢。”

  李曦接着说,“哎,杨西盼、袁祝,你们是同届不同班吧,互相认识吗?”

  没等袁祝回答,杨西盼答到,“她告诉我她回学校了,我就跟着过来看看老师。”

  非常好。袁祝听着杨西盼这么回答,简直想把他从食堂踹出去。“她”告诉我,一定要这么故作暧昧地说话吗?袁祝觉得解释也是百口莫辩,不如闭嘴,于是接着陪笑。反正她和高瞻、李天清坐在一桌,杨西盼就算脸皮再厚也不会凑过来,只要一会吃完饭她趁杨西盼不备赶紧跑路跟高瞻和李天清回事务所,就可以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了。

  在一边当陪衬的高瞻冷眼看着杨西盼,他早就认出来这就是前段时间他在事务所楼下远远见过得年轻男人。

  此时高瞻憋着一股说不上来的气:袁祝隐瞒了她毕业于晨光中学的事儿。其实也不能算隐瞒,工作简历又不写中学的教育背景,所以饶是高瞻早就从张梦睫那要来了袁祝的简历,也只是了解到袁祝本科、研究生和博士念得学校。高瞻本就因为袁祝出身帝国理工大学而十分意外,这回又加上一条晨光中学校友的身份,他不禁好奇这个姑娘身上到底还有多少会让他惊讶的谜团。

  高瞻这个第六感还是挺准的,袁祝的经历确实比她写在简历里的丰富多彩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