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第71章 灵石国债

身为户部尚书,唐俭向陛下直言部内困难,一是担心陛下尚未体会治理国家需知民间疾苦,二是担忧朝中诸位官员骄奢淫逸,肆意挥霍。

对于张家圣的责难,他没有为自己辩解的必要。

承认自己的失职,也罢!

张玉阳悠悠然说道:“实则,天宝司掌天下财源,大乾帝国的各项开支几乎皆由天宝司负责。”

“然而,天宝司仅依赖每年的田租灵石收入与少许商贸灵石税,在朝廷急需资源之时,其力难免显得捉襟见肘。”

仙凡之间的贸易税收,又岂止这些呢?

因抗击瘟疫之策所积累的一丝好感,如今也近乎消耗殆尽。

唐逸轩问道:“敢问万年县令可有高明见解?”

“方才不是提过了么,仙宝券啊。”

唐逸轩满脸不解:“前辈,恕晚辈孤陋寡闻,不知仙宝券为何物?”

“仙,即指朝廷;宝,指的是契约之责。简而言之,便是朝廷发行仙宝券,让百姓购入。”

此言一出,唐逸轩瞬间头皮发麻。

身为天宝司尚书,他受限于时代局限,对所谓仙宝券的确一头雾水。

然而,经张玉阳一番解说,他立刻领悟到其中的关键所在。

唐逸轩瞪圆双眼,皱眉斥道:“不可行!朝廷竟欲向黎民百姓借贷,岂非荒谬至极?”

“此举置朝廷威严于何地?”

“此事断不可行!”

他的忧虑并非无理。

如此一来,朝廷的颜面将荡然无存。

一旦开了这个先例,李家王朝的动荡纷争恐怕也将随之而来。

一个连修炼资源都要仰仗百姓的朝廷,离灭门之灾亦不远矣。

张玉阳无奈摇头:“能否容我将话讲完?怎会有让朝廷向百姓借钱的道理?这不是自掘坟墓么?”

唐逸轩愤然道:“刚才万年县令所提及的仙宝券,不正是这个意思吗?”

“老夫还未老眼昏花,不至于连这话都听不明白,无需再赘言。”

张玉阳淡笑一声:“您真的不愿继续听下去了吗?”

“不愿听了!”唐逸轩拂袖转身,便欲离去,不再踏入万年县令府邸半步。

张玉阳却不急不躁地道:“且慢,待我去一趟天宝司,以县令身份尝试拜会尊驾上官唐逸轩唐尚书,顺便详谈一下仙宝券的具体事宜。”

“我说,明日您怕是要被迫致仕回乡了吧?”

唐逸轩停住脚步。

哼!

竟敢威胁老夫?

身为天宝司尚书的上官,老夫岂能受你这般言语左右?

卑鄙之徒的棋子,老夫不做也罢!

既然如此,看你如何玩弄这个愚笨的皇家血脉,让他永世不得回归皇族!

不过,唐逸轩倒想听听这个卑鄙之徒的私生子会如何狡辩。

卑鄙之人,你以为满朝文武唯有魏征敢于直言进谏?

今日,老夫也要让你见识一下老夫的傲骨节操!

念头至此,唐逸轩挺直腰杆,站在原地未动。

张玉阳对此并不在意,心想自家父亲的朋友怕是没有一个是寻常人。

还是保持镇定好了。

随后,张玉阳开始详细阐述仙宝券的实质。

“仙宝券,首要并非钱财,而是一种国家信誉的表现。”

“其次,发行仙宝券并非单纯向百姓借贷,而是引领百姓共同走向富裕之路。”

唐逸轩冷笑一声。

仙宝券还能带来富裕?

简直是胡言乱语!

骗鬼去吧!

“你休要以为我不信,发行仙宝券需经过精密的计算,并确保其额度在可控范围之内。而且,仙宝券的回馈利益同样需要精确计算,否则朝廷恐怕会陷入亏损境地。”

“自当如此,也不能令购入仙缘宝券的黎民受损失。其中,务必有一番公正明智之取舍。”

“除此之外,并非任何人都能随意取得此宝券。”

“欲购仙缘宝券者,需立下严明根基的要求。”

“一:三代之内灵根不清者,不得购买。”

“二:品行恶劣者,不得染指。”

“三:与仙缘宝券发放有所牵连的亲族,亦不得购置。”

唐俭险些笑出声。

竟然还有不允许别人买的事?

谁要是买了,谁就是不懂修炼之道的愣头青!

“如今朝廷剑指北荒之地,征伐所需的大笔元气石和灵谷,可考虑借由仙缘宝券的形式,自民间交换而来。”

“待战事平息后,在特定时日内,朝廷应与持有宝券者兑换,使得百姓手中的仙缘宝券得以兑现,转化为实际价值。”

唐俭按捺不住心中怒火,几乎要出口咒骂。

朝廷发动大战,无数元气石和灵谷耗费无算。

竟为北荒一役发行仙缘宝券,向百姓募款。

先前言之凿凿的仙缘宝券不仅仅是为了筹款,更是引导百姓走向修行富裕之路。

然而战事过后,国库空虚。

如今又要兑现宝券,朝廷自身尚且捉襟见肘,又有何钱财可供兑现?

张真人看出他的疑虑,立刻打断准备指责的唐俭,先行询问道:“唐大人,您是否认为战争定然会耗损财力,对否?”

唐俭冷冷地哼了一声:“自然!”

张真人长叹一声:“各位皆持此念,怪不得每逢战事后,朝廷总会穷困潦倒。”

“昔日,大汉仙朝荡平匈虏,何等雄霸,彰显我大汉天威。”

“然而,耗尽数代积累的庞大财富,也在这场消灭匈虏之战中挥霍殆尽。”

“由此,才导致民生凋敝。”

“匈虏虽灭,大汉仙朝之傲骨确乎挺拔,但也只能勒紧腰带勉强度日。”

“这一切,皆因当时的时代局限,致使大汉仙朝未能洞悉匈虏土地之下蕴藏的无尽宝藏。”

“否则,若是战事运作得当,又怎会导致穷途末路呢?”

身为穿越者的张真人,深知战争亦可成为修真门派发展壮大之道。

切勿忘记,那些掌控世界的武道大国,是如何崛起壮大。

每战必胜,每次都能捞得盆满钵满。

乃至没有战争的日子,他们都会因为囊中羞涩而痛哭不已。

虽然听起来颇为夸大,但事实就是这般道理。

唐俭听罢,心中愤愤不平。

靠战争也能发家致富?

简直是痴心妄想!

张真人不疾不徐地反问:“请问唐大人,北荒之地的邻邦是谁?”

这个问题还需要回答吗?

唐俭冷笑一声:“鞑鞨。”

张真人接着追问:“鞑靼拥有何物?”

唐俭以看待愚笨孩童的眼神瞥了一眼张真人。

真是个可怜的孩子!

鞑靼若有我大唐一般的丰厚资源,何必冒着生命危险,每隔三岔五便前来骚扰劫掠大唐疆域?

张真人摊开双臂,说道:“鞑靼乃是一片广袤的草原,草肥水美,极其适宜牧养灵兽。”

“故此,鞑靼之人餐餐食肉,身强力壮犹如蛮牛。”

“再看我大唐,耕牛乃是支撑国家根本的重器,不可轻易宰杀食用。”

编号6

“灵羊之肉,非寻常百姓所能供养,大多仍以修炼灵田为主。猪妖之肉腥膻难忍,唯有贫苦修士勉强食用。即便如此,仍有无数修士连猪妖之肉都无法负担。”

唐俭越听越是羞愧不已。

此话之中,已隐含朝廷无力之意,

身居户部仙令使之职,他的面皮不禁泛起热意。

“倘若能将草原上的仙兽牛羊引入大唐交易,突厥族群得以用仙兽交换所需,又怎会有修士还要仰仗大唐生存呢?”

“安稳修炼,不更为修士之道么?”

唐俭一时愕然。

竟有此种设想?

“如此一来,大唐修士便也能享用到平价的仙兽肉食,体魄自会强健,我大唐仙军定能无敌于天下。”

唐俭不自觉地反问:“草原遥不可及,又有何人愿往?”

话音刚落,他又面露惭色。

毕竟,商贾重利,只要有足够利润,自然不乏甘愿冒险者。

“欲前往草原从事那仙兽贸易,自是可以,只是需经过朝廷的仙缘考核,并缴纳一定的保质信物。”

唐俭眼中瞬间闪烁出精光。

商机显现矣!

张家圣洞悉其心意,无奈摇头:“唐仙令,你只适合担任户部小小仙吏,此言不虚。若户部仙令使唐俭在此,我们沟通起来岂不是更加顺畅?”

唐俭默然——

户部小仙吏之称谓,贬低了老夫;户部仙令使唐俭的身份,在这位黄公子眼中竟也有如草芥?

“你还是呈给你那位上级看看吧,你的领悟力似乎有待提升啊。”

唐俭接过那一沓厚厚的卷宗,突然警觉。

不对劲啊!

黄公子提及的是突厥草原之事,然而此刻朝廷正针对朔方之地用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