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第70章 长安疑云

“陛下——”

众臣尚未及发表意见,唐俭已按捺不住,跳出队列怒视程咬金,眼中似欲噬其骨血。

程咬金挠挠脑门,心中纳闷:我何时得罪过这小子?

唐俭哀声道:“陛下,在下有一言相劝!户部如今已是囊中羞涩,此刻并非进军朔方的最佳时日矣。”

张寂忆起往事,确曾记得先前唐俭多次抱怨户部资金短缺。

然不久之前,五大家族自五姓七望中慷慨解囊捐赠灵石与物资。

于是张寂问道:“唐尚书,昔日五姓七望尚无钱捐出修炼资源,今日怎地便穷途末路了呢?”

满朝文武之中,凡属五姓七望者皆心头暗骂,陛下分明是时常想找机会贬低五姓七望。

上次你占了上风,得意个什么劲儿?

下一轮胜负未分,何须急躁!

唐俭胡须颤抖,连连诉苦:“陛下啊!一年所得不过千万枚灵石而已,而各项开支日益增大,户部只能勉力支撑啊。

“三司六院,唯独我户部犹如独木支大厦,这日子过得实在艰难。”

魏征忍不住插话:“唐尚书,我大唐日报社,无意从户部取用一丝一毫。”

唐俭面色稍霁,旋即又绷紧了面孔。

哼!

魏征小儿,竟敢轻视于我!

一个大唐日报社又能耗费多少灵石?

真正的大头乃是攻打朔方所需。

唐俭长叹一口气:“陛下啊!朔方叛贼竟然胆敢在长安散播妖疾,罪无可赦。然是否可待年底国库回笼岁收,明年再图进军朔方之事呢?”

此话入情入理,并非唐俭畏缩退避之举。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若无充足的补给保障,此战必然失败无疑。

无论出于张家圣的计谋安排,抑或是张寂自身的战略考量,挥师北向朔方,均被视为势在必行之举。

既然朔方在长安肆虐妖疾,天下皆知,大唐朝廷若对此束手无策,何以彰显朝廷之威严?又如何令亿万百姓对朝廷心生敬畏?

张寂细细剖析出兵理由,唐俭张开口,却又一时语塞。

如今,乾坤稳固,李唐王朝的敌手皆已灰飞烟灭。

唯有那北方叛逆势力,自隋末纷乱之世直至今日,投靠于异族tujue的颉利可汗麾下。

朔方之地,作为大唐未来征伐tujue,洗刷渭水之战耻辱的关键跳板,已然成为一块顽固磐石。

此刻,挥军北上讨伐朔方,既合天道大义,又能深得百姓之心。

然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资金匮乏。

张寂真人皱眉询问:“唐尚书,户部尚能筹备多少灵晶与粮食储备?”

唐俭紧咬牙关,重重跺地,应道:“真人,老臣竭尽全力,也只能筹得五十万枚灵石。”

“如此微薄之资,若非战事顺遂,朔方叛贼犹如豆腐一般不堪一击。”

“否则,前方浴血奋战的将士恐怕只能忍饥挨饿了。”

“只怕……”

后续的忧虑,在满朝文武心中已是不言而喻。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士兵们无粮无饷,而又置身沙场,哗变暴动将成为唯一出路。

届时,好不容易平定下来的李唐江山,恐怕将会再次陷入前隋的覆辙。

另外,那五姓七望是否会在关键时刻插手,也是难以预料之事。

李渊开国立业,与五姓七望共享天下权柄,这才造就了今日繁荣昌盛的李唐。

张寂并非太上皇,他不愿与五姓七望共同治理天下。

这是一个看似无法解开的僵局。

此时此刻,张寂若想制衡住五姓七望,唯有在大唐万千黎民之前树立起史无前例的威望,使得天下人心归附李唐。

如此,五姓七望才会不敢轻举妄动。

李靖等人,当然力挺进军朔方之举。

武将们揣摩到了张寂真人的真实意图,长孙无忌等亲王府的老臣,同样支持进兵朔方。

至于五姓七望的党羽,则各有各的盘算,并未给出明确的态度。

唐俭瞬间显得老态龙钟,他在心底下了决心,即便付出巨大代价,也要确保为真人挥师朔方提供充足的物资供应。

随后,他会引咎辞职。

但是,一旦挪用了他处的物资,待朔方之战过后,朝廷又该如何收拾这一烂摊子呢?

增税!

加重赋税!

唐俭决定承担这份恶名。

进军朔方之决策尘埃落定,满朝文武各自散去,各司其职。

唐俭最后一个走出太极宫,步履蹒跚。

就在此刻,一名太监突然走近,低声说道:“唐大人请留步,真人有命,让您寻访万年县男。”

唐俭惊讶地道:“真人此言何意?”

太监答道:“真人说,也许万年县男会有妙计,能够为进军朔方筹集足量的资金和物资。”

唐俭默然片刻,嘴角泛起一丝嘲讽:“呵,岂有此理!”

太监又提醒道:“真人还特别交待,千万不可泄露他的身份。”

在这个节骨眼上,你还在担心儿子会发现您身为帝王的秘密。

唐俭冷哼一声,甩袖离去。

太监不由得咂舌。

当着自己的面敢于表露出对真人不满的情绪,唐大人果真是魄力非凡。

只是话说回来,

在这贞观年间,朝中大臣的确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

……

与此同时。

长安城内。

一阵奇异的邪风吹起,坊间纷纷传言此事。但实际上,邪风真相如何,只需前往万年县衙便可见分晓。

新任的万年县男卢筠,竟遭逢tufei突袭,连同手下二十五名万年县衙的捕快,尽数丧生。

诡异的是,这些人不仅毙命,连尸体都不翼而飞……

编号57

绰号\"一阵风\"的修真飞贼,一支蕴含灵力的羽箭钉在了千年古县万年县衙的大门前。

箭矢之上,附着一封阵法加密的传书,详述了整件事情的始末。

一阵风欲向修为深厚的卢筠索要修炼资源。

卢筠身为朝廷钦点的命官,见到这名飞贼竟还胆敢公然挑战一位正道修士、堂堂县令的威严,不由得怒火滔天,随即调动手下衙役弟子围剿一阵风。

未曾料到,此番清剿行动却反而令自家势力覆灭殆尽。

幸好张家圣的府邸地处偏僻,四周罕有人烟。

途中,卢筠带领的手下虽被人目睹,但他并未声张此次行动的目的,以免牵连无辜的万年县民。

故而,凡目睹卢筠一行人马的百姓,无人知晓他们的真正行踪与意图。

诸多情报如平地惊雷般震动长安城内的修真界,将原本平静的修炼环境搅得一片浑浊。

除此之外,一则传言迅速流传开来,并且在修行者之间引发热议——传说中的一阵风并非寻常飞贼,实则是不久前,朔方某个邪修门派派出潜入长安,企图散布瘟疫之祸的叛逆修士。这批逃脱之人现正流窜于大唐疆域之内,诡异地选择了针对卢筠等人展开攻击。

更有甚者声称,无论他人是否相信,他们自己对此传言深信不疑。

……

离开皇宫之后,唐俭心想:事已至此,死马当作活马医吧。

于是,他换上了朝服,径直来到了万年县男张家圣的府邸。

此时,张家圣端坐于庭院中的仙鹤椅上,悠然自得地沐浴着阳光。

唐俭毫无客套,直接开口问道:“万年县男阁下,老夫今日特来请教,如今陛下欲挥军北伐朔方之地,然而户部的钱财与灵石储备捉襟见肘,您以为应当如何应对此困境呢?”

张家圣微微眯眼,甚至不曾抬眼看唐俭一眼,便淡然说道:“发行灵石国债。”

“灵石国债?”唐俭满脸困惑,从未听说过这样的词汇。

心中暗自思量:这老家伙定是早已得知我此行的目的,莫非是陛下提前与其有所交涉不成?

念头闪过,唐俭顿时觉得,这一切必定是陛下与张家圣早有预谋,意在令张家圣借此机会立下大功,进而认祖归宗,重振家族荣耀。

而可怜自己这位户部管家,竟然糊里糊涂地成为了他们布设的一枚棋子,甘愿为私生子的回归付出代价。

一想到张家圣在瘟疫一事上的贡献,唐俭无奈承认了现实。

至于那个什么灵石国债,他实在不敢抱有过高的期待。

唐俭故作诚恳地请教道:“请问皇……额,请问万年县男赐教。”

张家圣心中暗笑,这老头分明还是没把他放在眼里,否则怎会险些喊错自己的名讳,还想蒙混过关。

他含笑反问:“看样子户部已经囊中羞涩了吧?”

唐俭脸色一沉,感觉受到了极大的嘲讽。

张家圣又接着说道:“户部尚书大人近来是不是夜不能寐啊?”

这句话让唐俭险些发作,心想:老夫年纪大了,睡眠质量不佳不是很正常吗?

“户部缺钱,这分明是户部尚书未能妥善管理所致啊!”

唐俭满面羞愧,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