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玄幻奇幻>谁是文仙>第208章 层次跃迁的真相

“是李讲的文灵!这是在层次跃迁!”

人们目瞪口呆,心底像是掀起惊涛骇浪。

这一幕何其熟悉,刚过去半个月不久,再度上演,人们当即就根据经验,认了出来。

“层次跃迁是什么随处可见的东西吗?为什么《白蛇传奇》又在蜕变?”

“这一次蜕变,怕不是要‘贯州’了吧?小说家圣道要彻底稳固了。”

“能出现‘贯州’级别作品的圣道,潜力惊人,可想而知,未来这段时间,小说这种体裁的文学,将会层出不穷。”

“你们的方向错了,该探究的是,为什么,一本不入流的作品,能在这么短的时间贯州!”

一言惊醒梦中人。

这句话,让许多读书人醍醐灌顶,忍不住深思。

是啊,若换作正常的视角来看。

不入流的作品,其实跟废纸没太大的区别。

根本没有人当其是一回事。

可为什么李讲的《白蛇传奇》明明不入流,最后却能抵达“贯州”层次呢?

这个问题引人深思。

因为,“贯州”与“不入流”之间的差距,宛若天堑,无比巨大。

直到过了一段时间,才有一位归隐的大儒,通过查询资料,从蛛丝马迹中总结出一种可能。

所谓的“层次跃迁”,其实远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神秘。

一部作品之所以能够提升层次,或许,跟阅读的人数有关。

这条猜测一出,震动了整个大唐。

其影响力,甚至能够与李讲那天,开辟圣道所产生的动荡媲美。

很多人震撼,就连世家都忍不住考量这种可能。

因为,直到目前为止,为了不让自身高高在上的地位遭到威胁。

很多世家,依然在秉持着“闭门锁书”的决策。

所以,《白蛇传奇》的接连提升,直接动摇了他们的心神。

“难道,文道这些年的衰退,百年内,除了《白蛇传奇》,再无‘层次跃迁’的真相,竟是这?”

终于,有人颤抖着声音开口。

“闭嘴!”

“休得胡言乱语!”

很多人制止类似的声音。

归根结底,这个猜测太大了,几乎在质疑各大世家这些年的决策!

这种言论,这种趋势,像是一记耳光,抽打在他们的脸上,笑话他们捡了芝麻,却丢了西瓜!

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

毕竟李讲这个前车之鉴就在这里。

《白蛇传奇》,短时间内,接连提升是事实。

鼎盛的圣人世家还能保持镇定,但那些没落的,就真的坐不住了。

短短几天的时间,居然有十几个圣人世家宣布,要将老祖的毕生所学,编订成册,以极低的价钱,面向百姓,公开发售。

这绝对是惊天动地的大消息。

别说是百姓了,就连世家都在震惊。

“这些没落的世家孤注一掷还能理解,毕竟谁不希望自家老祖的作品,能够在‘镇国’上更进一步。”

有人迟疑地发言,说:“可这韩沉世家,苏牧世家凑什么热闹?”

镇国之上,是天下知。

两者之间的差距,宛若云泥。

任何没落的世家的作品,若是能够提升到这个层次,绝对能够化腐朽为神奇,扭转乾坤。

一日之间,重归巅峰都不在话下。

不过这其中成功的概率有多低,无需多言了。

至少历史上,还朕从未见过有多少部作品,能从“镇国”提升到“天下知”的。

所以,在很多人看来,韩家和苏家的凑热闹,得不偿失,反而会让别人占了便宜。

但,很快就有人冷冷地说:“你从功利出发,这是看轻了韩家与苏家!”

“没错,两家之心,不在功利,而在文道!”

有人出面道,语气很不屑,轻蔑至极。

许多洋洋洒洒做分析的读书人听到之后,一张脸涨红成猪肝色。

那种滋味,太羞惭了,真是恨不得找个地方挖个洞把自己埋进去,丢人至极,无地自容。

继十几个圣人世家表态后,很快就轮到了一些知名的文人墨客。

他们本就出名,知道了宣扬作品,可能会有这么一层的好处之后,当即便决定也参与进去。

事情能够发展到这一步。

事实上,已经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的预测。

但没想到的是。

在临近第四期《长安报》发行之时,青州竟然传出了一道石破天惊的消息。

李讲宣布,从一月份开始,《长安报》将会与一些名门望族展开深度合作。

其中的圣道板块,将不再拘泥于刊登李讲本人的作品。

从今以后,李讲会有意向的,选择合作伙伴的作品进行收录。

至于第一个登报的,是圣师苏牧的代表作。

《三江赋》!

此言一出,天下大震。

所有人都傻眼了,听到这消息的第一反应,出奇的一致。

这怎么可能!

可紧接着,苏家便发布了声明,证明《长安报》所言非虚。

这下子,老百姓们都疯了,尤其是青州的子民。

还没到新年呢,家家户户就提前挂起了红灯笼,燃起了鞭炮。

百姓淳朴,不懂那么多,只知道李讲为他们又争取到了一则福利。

仅仅需要五十文,他们就可以读到好几篇圣道经典,而且还是附带注释的那种!

有这么一层保障在,完全不用担心因为自学而误入歧途,从而逐渐走火入魔。

“我们青州有世安侯在,这是我们所有人的福气啊”

“这我们就要感谢某些人,某些文院的有眼无珠了,否则的话,世安侯又怎么会成为我们青州人?”

“我宣布,从今以后,哪个青州人若是针对李讲,我就针对他们!谁也别想把我们青州的大好人逼走!”

“天啊,为什么《长安报》只在青州境内发售?我不服!”

“是啊,世安侯大人,快看看我们其他州吧,我们其他州的百姓,也想要用五十文钱读圣贤书啊!”

很多人在声援李讲。几乎清一色都是夸赞的好名声。

若单单就这样也就罢了。

偏偏很多百姓悍勇无比,仗着人多势众,公然在言语中夹枪带棒,明嘲暗讽“某些人”,真是把对号入座的气坏了。

传说,这几天,金家上下连笑都不准笑。

谁若是敢在这个关头发出笑声,迎来的绝对不是什么好下场。

而且,在金家,《长安报》简直就沦为了一种禁品。

别说是下人了,就连某些子弟敢买,照样严惩不贷,着实是气急败坏到了极点。

兰州,萧家同样也气得牙痒痒。

什么叫“某些文院的有眼无珠”?

他们连夜发布通告,遣词造句,极尽内涵。

“兰州文院,才学其次,德行在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