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回来了,林如海身体虽然好了一些,但是依旧改变不了衰败,林如海的身体本来就不行了,只因为见到了心中最想念的人,心情好了,才显得身体好了一些,可是慢慢地,林如海的病情还是一天天地恶化了下去,林黛玉照顾了林如海一个多月后,林如海还是缓缓地闭上了眼睛,他要去找贾敏了,他这次离开,却是没有什么遗憾了。

  林如海去了,林黛玉哭得不能自已,好在苏旌和孩子寸步不离地陪着她。

  官玉过继给了林如海,那便相当于林如海的亲子,官玉上折守孝,结果自然是被皇帝夺情了,如今天工局都是官玉在管着,司徒琛自然没有办法让他这个时候回家守孝,但是司徒琛下旨,册封林如海为一品文渊阁大学士,享一品官员的规格下葬。

  林如海离世,林家的亲友自然是要上门吊唁,贾兰带着自己一家人来了,贾兰已经成亲,夫人娶的是李家的表妹,两人已经生了一个孩子,贾兰如今已经是进士了,但是却只是同进士,不过借助林家的人脉,如今倒也成了礼部的一个小吏,他已经有外放的打算了,在京城熬资历比较难升官,毕竟他只是同进士出身,离开京城去到地方,政绩攒得更多,也升得更快一些,到时候再调回京城资历也好看。

  贾兰的痛,贾琏和贾蓉体会得更深,他们两个毕竟不是正经科举出身,他们两个想升鸿胪寺卿和光禄寺卿并不那么容易,每次有机会,但是总是会错过,而且到了从三品官了,官员的位置变动就不会太平常了,他们想要升还得等上头鸿胪寺卿和光禄寺卿职位调动后才能有机会,而这个机会还很有可能被其他人顶替。

  不过贾琏和贾蓉还是看得开,到了从四品官了,已经算得上朝廷的中流砥柱了,原本他们两个也不是正经的科举入仕,如若不是因为之前林湖提拔他们两个,他们恐怕还围着家中的庶务打转,他们想再上一步,真的要看运气了,所以两人也不执着。

  对此王熙凤和秦可卿心里有遗憾,但是也是没有办法,只能督促家中的孩子更努力一些,希望家中的孩子们能够科举入仕,这样比他们父亲要走得更加的长远。

  林如海亡故,贾环、贾琮和贾蔷也来了,贾环如今也成亲了,娶的是他先生的女儿,如今是秀才了,至于贾琮,也成亲了,娶了贾琏一个朋友的庶女,贾琮念书没有贾环好,到最后也没能考中秀才,如今就帮着将军府打理家中产业,不过在贾琏的建议下,贾赦也给贾琮捐了一个官,只等贾赦去了,将军府分家,贾琮就可以自立门户了。

  贾蔷的情况和贾琮差不多,他成绩也不太行,贾蓉也给他捐了一个官,还帮他娶了一个小官的嫡次女,如今也在打理府上的庶务,贾蔷念书的时候认识了挺多的朋友,路子也走得宽了,不仅仅庶务打理得不错,自己也小有私产,不过他没有分家的想法,贾蔷不想分家,贾蓉也没有意见,只等他想分的时候再分。

  贾家出嫁的几个姑娘,探春因为和亲去了,暂时打听不到消息,迎春是嫁去了太常寺卿李家的嫡次子,迎春和这位李二公子也生了两个儿子,但是李二公子也是有姨娘的,还有一个庶子和两个庶女,迎春自己就是庶出,自然也不会为难庶子和庶女,只是亲近也谈不上。

  迎春和婆婆相处得也还可以,毕竟她不用掌家,只需要管好自己的小院就行,而且她性格平和,断不会和姨娘吃醋,至于姨娘,也不敢在迎春面前造次,王熙凤自然也是教导迎春如何对付姨娘的手段,只不过迎春性格温和,不如王熙凤手段那样烈,如若有姨娘敢恃宠而骄,迎春就另外再给李二公子找两个漂亮的姨娘,姨娘失宠了,迎春也不会打压,就好好养着,反正也不需要她来养,虽然有时候也很憋屈,但是迎春向来最能忍,所以,李二公子房里还算是和睦。

  为此,迎春的婆婆特别喜欢迎春,迎春也有了两个儿子,体面和保障都有了,迎春也不奢求其他的,就好好地守住两个儿子,再讨婆婆的欢心就行了。

  当然,迎春的大嫂就没有那么得婆婆地喜欢了,管家娘子负责的事情多,两个女人本来就有利益冲突,关系怎么可能好得起来,不过迎春大嫂和迎春的关系相处得不错,毕竟迎春的性格和顺,平时也不挑事,也不会和大嫂争权夺利,特别还有一个三弟妹在一旁做对比,大嫂就和迎春关系更好了。

  而迎春的弟妹和迎春的关系处得也还不错,迎春的弟妹是迎春婆婆的侄女,有婆婆撑腰,自然少不了为自己这房争利益,所以和大嫂关系很差,但是这位弟妹性子还有些善妒,见不得自己的相公找姨娘,反正三房每日都还挺热闹的,弟妹受了委屈就想找人倾诉,大嫂、二嫂和婆婆之间,她自然选择了迎春,而且迎春也不会把话说出去,她也放心。

  整个李家,只有迎春所在的二房安安静静规规矩矩的,至于说争夺家中的利益,自然有李二公子在,李二公子和迎春的性格完全相反,看似恭敬,但是自己这房吃亏了,那也是不肯罢休的主儿,反正整个李家,迎春在所有人心中,口碑都是最好的。

  至于惜春嫁去了刘翰林家,当初惜春是因为刘翰林家规矩重才嫁去的刘翰林家,等嫁进去之后便明白不是这么一回事,规矩重也只是针对于女子,对于男子,完全是另外一种规矩,她嫁进去之后才知道他相公早就有了一个通房姨娘,这个通房姨娘还怀上了,她才嫁进去五六个月,她就多了一个庶长子。

  惜春觉得挺讽刺的,明明她想脱离泥潭,特意选了一家规矩重的,没想到下面那样藏污纳垢,惜春本来性子就冷,在秦可卿的提醒下,只过好自己的日子,姨娘闹,就再多纳两个姨娘回来,这样的污垢之下,惜春连孩子都懒得生,反正姨娘能生,到时候把一个最优秀的记在自己名下就行了,反正她有自己的嫁妆也有自己的靠山,刘家也不能把她怎么样。

  惜春在自己的院子里开辟了一个小佛堂,整日吃斋念佛,即使刘公子来了她也懒得招呼,她现在的状况和出家为尼也差不了两样。

  刘家自然也知道是自家理亏,对于惜春的做法他们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再加上惜春说以后她会选一个庶子记在自己名下,刘家也没那么在意了。

  对于惜春的遭遇,林黛玉觉得疼惜,惜春妹妹怎么又嫁去了这样的人家。

  惜春也觉得自己是自找的,明明当初蓉儿媳妇都要给她另外挑人家了,她就看外面的人传刘家规矩重,她就单单的看了规矩重,结果就成了这样。

  “当初林婶婶说,人越是想抓住一样东西,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抓不住,是因为太过于执拗了,所以才会有这样的结局,我读了那么多佛书,却连这点都参不透,怪不得佛祖不肯收我。”惜春也有些迷茫。

  “惜春妹妹,有时候放下执念也是对自我的救赎。”林黛玉柔声劝道。

  惜春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可是执念又怎么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呢?

  不过她现在过得也不错,姨娘会来讨好她,庶子庶女们也会来讨好她,婆婆因为理亏也不让她立规矩,她有自己的嫁妆,家中没有人为难,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反而挺自在的。

  此次薛家也来了,薛蝌带着自家和薛宝钗一家来了,薛姨妈前两年已经去了,只留下薛宝钗和孩子继续跟着薛蝌生活,薛蝌如今也娶了媳妇,薛蝌媳妇自然是对薛宝钗一家不待见的,薛宝钗只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继续跟着薛蝌一家生活。

  薛宝钗如若要带着孩子离开薛蝌一家,花销就很大了,要重新买宅子,要重新买下人,还有置办宅子里的东西,都是不小的花销,虽然贾母离世的时候有分东西给他们,总共才几万两银子,至于薛宝钗自己的嫁妆,因为是在大观园出嫁,而且她的嫁妆就算是还给林家的二十万两银子,她根本就没有置办嫁妆,想起这件事,薛宝钗心里就十分的后悔,如若她当时多置办一些嫁妆,她手头也就能更宽裕一些。

  即使薛蝌媳妇不高兴,薛宝钗也只能假装不知道,而且薛蝌生意做得还不错,薛蝌本人不太介意照拂她们母子一二,薛蝌媳妇虽然不高兴,只要薛蝌不赶她们走,他们就可以继续住在薛蝌家中。

  至于带着孩子寻求将军府的庇佑,薛宝钗是不敢的,分家后大房和二房闹得太僵了,大房未必欢迎他们,而且她就这么一个孩子当依靠,她也不敢拿孩子涉险。

  贾兰那里更别说,贾兰都是靠的李家,怎么可能会再接纳薛宝钗和孩子,至于贾环那里,银钱也没有多少,说不定最后还得让她贴银子,想来想去也是继续跟着薛蝌比较好。

  薛宝钗和贾宝玉的孩子叫贾蘅,书念得不错,再加上有薛宝钗督促,只要不走偏,应该是能从科举一途上走出来。

  看着昔日的姐妹都有了自己的生活,林黛玉心中也是感慨颇多,慢慢冲淡了她心里的悲伤,时间是一个好东西,不管是高兴的事儿还是悲伤的事儿,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变淡。

  林如海去世半个月后,苏旌就要带着林黛玉和两个孩子回福建了,毕竟他现在北洋水军的将领,此番如若不是皇帝特别开恩,他也是没办法亲自带着林黛玉回京城的,如今他们已经在京城待了一两个月了,实在没办法再继续久留。

  林黛玉又要离开了,京城众人只觉得更加的悲伤,此一别,想要再见,又不知道要过多少时日,相隔实在太远了。

  苏旌和林黛玉离开的那日,众人都去城外送别。

  “你小子要好好照顾我妹妹,虽然父亲不在了,但是黛玉还有我这个哥哥在呢,如若敢辜负我妹妹,我看我怎么收拾你。”官玉的眼睛红红的,他抓着苏旌的衣领,但是因为苏旌是武将,体格比官玉大了一圈,这一幕怎么看怎么滑稽。

  虽然是滑稽的一幕,但众人都没有笑,只觉得更加地伤感。

  “舅兄放心,我会好好照顾好我家夫人,绝对不会在外面花天酒地,我永远都只会有夫人一个女人,永远都不会让夫人受委屈。”虽然以苏旌的力气稍微一挣扎就能挣脱官玉的手,但是苏旌还是很认真的保证。

  官玉松开手,恶狠狠道:“记住你说的话,敢辜负我妹妹,我绝不轻饶。”

  “是!”苏旌连声保证道。

  “妹妹!你放心,你还有哥哥呢,这小子敢欺负你,哥哥会给你撑腰的。”对林黛玉道。

  林黛玉眼睛红红的,她笑着点了点头,心中感动极了,她明白为何哥哥今日离别之时又警告相公对自己好,这是让相公知道,她还有依靠,不许欺负她。

  一旁的迎春和惜春见状心里都有些羡慕,如若可以,她们也想要这样的感情,只是这样的感情终究是可遇不可求的,黛玉妹妹/姐姐这是真的遇到了良人。

  站在迎春和惜春一旁的薛宝钗看着这一幕,她捏紧了拳头,如若当初她不执念嫁给宝玉,会不会也收获这样一份感情,而宝玉如若能如愿娶了林姑娘,他是不是就能担负起身上的责任,不会出家?只可惜,一切都没有如果。

  “好了好了!时辰也不早了,他们要去赶船了,别错过了时辰。”林湖站了出来道。

  林湖此言一出,众人又难过了起来。

  苏旌扶着林黛玉和两个孩子上了马车,自己转过头来道:“诸位!后会有期,等日后我再带夫人回来与诸位相聚。”

  说完,苏旌行了一礼,然后翻身上马,带着林黛玉离开了京城。

  “阿弥陀佛!绛珠仙草要走了,你不去和她说几句话?”癞头和尚站在贾宝玉身边笑着问道。

  “她已经有新的生活,我又何苦打扰,只要她平安幸福就好。”贾宝玉望着马车行驶而去的方向道。

  “施主能看破便好!那你家里人呢?要去看吗?”癞头和尚指了指薛宝钗和贾蘅问道。

  贾宝玉再次摇头,“都有了各自的生活,何苦再因为我另外起波澜,我们走吧。”

  癞头和尚一笑,突然嘴里唱起了《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薛宝钗突然抬头,往唱歌的地方看去,她似乎看到了贾宝玉,她刚想叫人,人却突然之间不见了。

  薛宝钗脸上挂起了苦笑,这么多年了,他心中还在想着林姑娘吗?即使出家了,也想再来送送林姑娘,薛宝钗摸了摸贾蘅的脑袋,她只有她的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