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玄幻奇幻>暗杀敌国太子失败后>第91章 番外·锁仙台篇(上)

  开阳没有了当初在魔界那一晚的生疏。连亲吻之中替人宽衣解带的动作都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三两下已是赤裸相对,这使我很震惊,同时又在心里默默猜测起他在凡间时,那寝居内床笫间的细节。

  我抬肘抵住他的胸口,语中微喘,讥嘲道:“我道星君是哪里不同,原来下了一趟凡间,走了一遭轮回,是去修习榻上秘术了。”

  开阳低笑,鼻息洒在我的脸上。他一把扼住我的腕子:“一边要提防着不被你杀,一边又要小心着不能玩死你,我好辛苦。”

  我看着他的眼睛,淡笑,“色欲熏心,这便是你的命数。”

  “就没有什么奖赏么?”鼻尖已然相触,他低声又问。

  我心跳一滞,尽量带着笑,试探地说:“《百妖谱》载,我心口应有一枚妖核。不若剜出来送给你,刚好与天帝陛下交差,如何?”

  “哦?”开阳挑眉,手掌轻轻放在我的胸口,“心跳得这么快,是不是害怕了?”

  我张了张口,正要说些什么,开阳蓦地将吻压下来。

  “我不要那东西。”在间隙里,他说,“我要活色生香的玉孤辰。”

  暮色渐深,四下沉寂了。

  偶有挑水的低阶修士会行径这条小路,他们都是太清天尊的外门弟子,来自四海五岳,家世不凡。依稀能听到他们小小地抱怨着,抱怨这条路崎岖难行,求仙问道真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又有劝声起:

  “这些苦都是暂时的,功德圆满,飞升上仙,那不就是求仁得仁、逍遥快活了!”

  于是众人又都愉悦起来,像是受到了这句话的鼓动,再也不歇,重新挑起担子,边笑边行。

  喧笑声渐渐远去,开阳熄灭了所有光,凑着微弱的月色在昏黑里摸索。他已经很娴熟了,轻而易举开拓出了通往极乐之地的道路。

  过程虽很崎岖,但他却甘之如饴。

  .

  醒来已是翌日,落昀仙山天光清朗,竹叶萧萧。

  苍色的被褥微动一下,两人身上不同的熏香裹挟着一点儿淡淡的腥膻气味。我睁开眼,映入眼帘的开阳只穿着一件单衣,襟怀大敞。他一手揽着我,一手搁在额头上,遮挡从窗口斜入的日光。这个动作很好的表明,他此时此刻并不想醒过来。

  我不知晓现如今是什么时辰,但无论如何天上一日地下一年,落昀山的光阴漫漫如是,我们还有很多时日可以磋磨。

  其实我很怕有人因着公务寻我,那样我擅离职守的事很快便要暴露。但我又心怀一丝侥幸,总想着只是一日而已,不会有人的察觉的。

  我将手臂从被薄薄的被子里探出来,摸索着昨夜褪去的衣物。这时开阳转醒,他未睁眼,懒散地道:

  “不要回去。”他顿了顿,似乎怕我混淆了语义,便又补充,“先在这里住上几日。”

  他为了防范我擅自离开,索性将我的里外衣衫全数藏进乾坤囊里,连条汗巾子都不留给我……但我总归不能赤条条的,思来想去,忽然看到床头有一口大木箱子。念诀打开,惊喜看到内里摆放着几套半山道观里的弟子服。

  待到正午时候天光大亮,开阳再也睡不着,他撑起身,环顾屋内。我的目光随着他的视线一道起伏,只见着屋内陈设简陋,连洗漱架子都不曾摆放,唯有一套茶具,落了厚厚一层尘埃。

  开阳看着我临时穿着的弟子服,忽然道:

  “想吃点东西么?”

  .

  开阳也取出了一套弟子服,施仙法隐去容貌,带我去了太清天尊那道观之中。

  太清天尊门下弟子无数,分为外门与内门。半山道观则多数是外门弟子,仙妖神魔,但凡是想修道问仙,有一颗赤诚之心,天尊都不避讳他们的加入。而山顶道观内则是内门弟子,大多是出身高贵的天族后裔。也有不少刚飞升的仙官,想精进道法。

  我们停步在半山的道观前,推开檀木大门,内里人声鼎沸,欢声笑语扑面而来。一众年轻弟子你追我逐,个个眉目飞扬。手捧竹简的、玩闹的、舞剑的……应有尽有。

  我们迈步走入其中,这种氛围总让人觉得自己好似也能变得年轻洒脱,变得无忧无虑。昔日伤怀仿佛再也不见了。

  开阳牵住我,沿着曲折回廊飞快跑起来。一壁跑一壁回头笑:“师弟,用饭的时辰到了!”

  我一面惊于他怎么对这道观这般熟悉,一面又想起他幼时也曾跟着太清天尊学艺,大略也是个顽童,山上山下四处跑。

  回廊两侧的花枝上团簇着小小的淡黄色花朵,芬芳徐徐。而耳畔是快速掠过的清凉夏风,在这人头攒动的道观里,我们拨开人群,一路疾奔。

  略略回想,还能寻得记忆深处那个太辰宫里的少年隋风来。虽然那时的少年还为拔出高挺的骨架,但做派却是恣意潇洒,眼波回转之间满是朗朗气度,又藏有些小小的倨傲。全然不会为了仙妖神魔、三界纷乱而浮动出什么烦恼来。

  或许那才是真正的开阳,他也确乎毫无防备敞开心扉,去接纳另一个从前毫不相识的陌生人。却不料他的一腔热意终究错付。

  “师弟!”开阳暗笑,扯了扯我的腕子,“你在想什么?”

  直跑到无人之处,我才笑:“谁是你师弟!”

  “一夜夫妻百日恩!确实不是师弟,是发妻。”他停步,微微喘息,脸上溢满了愉悦之色。

  我顿时觉得好笑,也有心调弄他,便故意道:“哦?说是夫妻,却连洞房花烛也没有。原来开阳星君的夫妻名分竟然如此草率。”

  开阳默了默,若有所思却没回答。

  ……

  那几日我们一直待在落昀山里,白日伪装成太清天尊的外门弟子,在道观里蹭吃蹭喝。入夜便返回那一方小木屋,或者偷偷溜去山谷,在榕树下相拥而眠。大抵是因为三千红尘才是我的归宿,这几日我睡得很好,几乎要忘了许多从前令我心惊肉跳的真相。

  比如,我是妖孩。

  温馨的六日时光转眼而过。

  重返天宫,是因为司命派传音鸟前来寻我,言及武德星君特来寻我。

  武德星君也是位高权重的一职,他的儿子武吉却是个浪荡子,与龙子大打出手。武德星君自知儿子要被降罚贬黜,特意请我在天帝面前美言几句。

  我生怕他瞧出端倪,连忙马不停蹄重返天宫,开府门迎他入内。

  武德星君向我细细描述他儿子所犯之错,大抵是武吉为了一名仙姑,同北海的龙王三太子大打出手。那仙姑早已是三太子的未婚妻,错全在武吉。这是绝不可能网开一面的。

  我便提议他将功赎罪,或许能功过相抵。武德星君眉目一动,忽然开口道:

  “星君此处有一本《百妖谱》,载有诸妖来历。不如借我一用,若能为天帝除去几个大患,也好让逆子将功赎罪。”

  虽其子顽劣,但念及这位父亲的恳切言辞、拳拳之意,我便把《百妖谱》借给了他。

  谁知,正是这不经意的小事,却牵扯出了一桩大事。我当时也并不曾想过,这一举动能给开阳抑或是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我送走武德星君的时候,已是深夜。

  案牍公文堆了半尺高,想来是我不在的时候仙童送进来的。既无睡意,索性打开阅看。忽然帐幔无风自动,门前的兰草瑟瑟微抖。

  对灵力涌动的感知让我很快便察觉到——是有仙官不经由通禀,擅自降临我府内中庭。

  我狐疑地漫步出来,推开门,绕过曲萦的游廊。

  四下里诡异的寂静,蛙鸣如斯清晰。

  我不由警觉起来,停住脚步,朝四面八方环视。

  蛙鸣忽然停住,蓦地,一个沉魅的嗓音徐徐响起:

  “本君来提亲。”

  开阳这句啼笑皆非的话让我顿时放下了警觉,快步又往中庭走去。月色盈盈,我转过了一道弯,便觉有满苑的大红颜色刺痛了我的眼睛。

  “这是什么?”我定睛一看,竟然是十余口红漆大木箱,整齐排列在我的中庭里。

  “聘礼。”开阳负手走上来,“按照人间的规矩,三书六礼,三媒六聘,八抬大轿,十里红妆凤冠霞帔,明媒正娶!”他走到我身前站定,微微仰着下巴,“本君一个也不会少你的便是。”

  我一时语塞。

  我们便沐浴在如霜月色之中,四周傍从着这些笨重的大箱子,我不知晓内里盛放何物,虽然好奇,却又不好擅自打开。

  其实我并不喜欢这样大费周章、登门下聘的行径。总觉得这太过于招摇了。也许是神仙做久了,我渐渐也开始秉信万物自有定数。福报来得太早,也未必是什么好事。

  尽管如此,我心里还是忍不住,悄悄萌生出了一种莫名的欢喜。

  “星君以为,我凭什么会答应你。”我看他自信满满的模样,忍不住想笑。可又觉得此时笑他,实在是不合时宜。

  “你没理由不答应。”开阳想都不想,就答。

  他的语气十足认真,脸上神色亦格外正经。这又令我倍感惶恐——前生镜的事才过不久,现如今,我实在猜不到他又要闹出什么事来。我们仅仅是交往甚密,就已经要惹起非议了。

  “六月廿八是个好日子,不如就那日吧。”开阳笃定地道。

  廿八?在天庭?

  ……在帝赐仙府?!

  我脑壳一阵跳突地疼痛。尽管我很欢喜,但也实在没必要让他做到这个份儿上。

  为了打消他的念头,我只能故意板起一张脸,冷声道:

  “开阳……你是不是有病?”

  我左思右想——我是不是还该拂袖进屋,佯装恼怒?这样才好教他彻底打消这些荒诞的念头。

  脑子里正这么想着,谁料我的身体已经先于意识一步,反身往回走,连个多余的眼神都没给他。

  我一路忐忑地往卧房疾步返回,手刚推开绢木门,便有一个极强的力道自我身后掠来。开阳随我进屋,将我抵在门上,顺手插上门闩。

  “相思病。”他笑着道。

  我顿时感到无可奈何,只能在昏灯之下与他好言相劝:

  “天阙之内人多眼杂,不要闹。”

  他满不在乎地朝窗外窥了一眼,又回转目光低头看向我,诚恳地低声道:

  “你府中此刻无人。可以闹么?”

  ……

  这天上地下,或许真的有一个人能在我心中攻城略地,不断打破我固守的防线与底线。完全颠覆、占据其中。

  我环住他的脖颈,轻声在他耳畔道:“开阳,就当作是你欠我一场洞房花烛。”

  ……

  那个时候,我一直以为“洞房花烛”是伸手就能摘到的星闪,是低头就能掬起的月光。因此我对这四个字曾也满心不屑,嗤之以鼻。

  我们约定,六月廿八,在落昀山的山谷里三拜天地,做结发夫妻。两个月里开阳频频来寻我,从各个方面流露出对我的袒护之意。日子越近,我越发做贼心虚起来,甚至于白日里故意躲着他,生怕旁人又瞧出什么端倪。

  然而世事难料,廿八这日一早我便前往落昀山的山谷,大红衣袍、墨发绛冠。我无数次临水自照,整理着自己的装束,以期盼开阳到来的时候,呈现出最好仪态。

  我枯坐了太久,看金乌西堕,看鸿雁入林……直至月色洒遍大地,漫天星幕高悬。

  ……

  我终于等来了一件血衣。

  ----

  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