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在明朝当县令>第233章 敢情燕王朱棣也是叶瑾的又一个仇人?

隋炀帝不管是三征高句丽,还是修建京杭大运河,都是为了削弱世家大族的势力。

只是操之过急遭到反噬,最后丢掉了江山。。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不管怎么样,京杭大运河从隋朝一直到清朝,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洪武年间,更是沟通大明南北的交通要道。

因为老朱的这个老农民对海运和海洋贸易并不感冒,加之又有倭寇时常袭扰江南沿海地区,所以就下旨禁海,要求片板不得下海,但是大明北方不但是边防要塞,更因为小冰河时期常年干旱导致大面积缺粮。

想要维护大明北方的统治,就必须将粮食等物资从南方运到北方。

然后京杭大运河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当于是大明这个庞大的巨人的动脉血管。

就比如说徐达率兵北返,就十分依赖这条大运河。

淮安府乃是南直隶最北边的一个府,也是京杭大运河上的一个交通要点。

平时的话,这个交通要道市容繁华,人来人往。

特别是大河上有来来往往的大小船只等着南下北上呢。

不过这几天淮安府变成了一个大军营,守卫十分森严。

这是因为前两天魏国公徐达率兵北返,暂时驻留在此地。

城外的官道上,一百多骑兵簇拥着一个魁梧汉子疾驰而来,到了淮安府城门下之后,城门迅速被打开,然后这队骑兵匆匆就进了府城。

来到了府衙门口之后,这队骑兵全都停在了府衙门口,为首的那个魁梧汉子翻身下马之后,就带着几个贴身护卫进了府衙。

一直守在府衙门口的淮安府地方官员立即迎了上来,朝着这个魁梧汉子大礼参拜道,“微臣淮安知府王善义拜见燕王殿下…”

原来这个魁梧汉子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燕王朱棣。

朱棣瞥了跪拜一地的地方官员,挥挥手道,“都起来吧,本来本王是打算直接穿城而走,迅速返回应天府的,因为本王在某地多驻留几天,就会被朝中言官御史说成是勾结地方官府,有不臣之心…”

王善义赶紧陪笑道,“燕王殿下说笑了,呵呵,那些言官御史确实喜欢小题大做。”

“但是因为魏国公率兵北返,正好与之交汇在此处,若是本王不来拜见的话,又会被说成是没有孝道…”朱棣叹了一口气。

他见王善义等人接不上话,也没有继续说下去的欲望了。

挥挥手道,“该干嘛干嘛去,本王去拜见完岳父之后,还要尽早赶回京城呢。”

说着就抬脚进了府衙。

王善义等人赶紧躬身送迎。

朱棣刚刚进了府衙,就有一个身穿铠甲的中年汉子迎了上来,“殿下来了?!魏国公在府衙后院等着您呢。”

“刚刚您和这些文官多什么话呢,这些文官不都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吗!?”中年汉子又道。

朱棣背着手大步流星的朝后院走去,一边走一边说道,“陈大哥,这是我故意说给他们听的,咱就是要把话说在明面上,这样的话那些言官御史弹劾起来的时候,咱也好有别的话说。”

“特么的,这些言官御史真的是吃饱了撑着,天天怀疑这个怀疑那个,咱们在北戍边这么辛苦,还要担心来自朝堂的冷箭。”魁梧汉子说道、

这个汉子乃是徐达的心腹大将陈亨,而朱棣又是徐达的女婿,所以对朱棣自然十分亲近。

这时候,二人已经快走到后院了。

朱棣摆摆手道,“陈大哥你也不要抱怨了,这些言官御史和锦衣卫一样,都是父皇豢养的一群狗,所以他们到处咬人也是受到父皇的指示,只要父皇和大哥在位,咱和其他兄弟自然永葆富贵,所以他们弹劾咱最多就是有点恶心而已。”

说到这,朱棣的脸色一沉,冷冷道,“只是咱听说应天府这段时间出了一个强项令’,居然还敢当着所有人的面杀了我燕王府的管事,所以天下之人才会以为咱朱棣已经变得软弱可欺了是吗?!”

“所以这一次回应天府,那些言官御史再怎么弹劾咱都不所谓,咱必须抽时间去上元县碰碰这个强项令再说…”

叶瑾如果在场的话,一定会以手掩面。

敢情燕王朱棣,也是自己的又一个仇人?!

“呵呵。”这时候,府衙后院突然传来了一阵冷笑声,“若是你是抱着这个目的回应天府的话,老夫还是劝你

消停一点吧,那个强项令你还真惹不起,他可是连你爹都敢怒斥的主呢。”

朱棣已经听出这个声音是谁了。

不是自己的老岳父,魏国公徐达,还能是谁呢?!

所以朱棣嘿嘿一笑,赶紧推门而入,朝着院子里徐达大礼参拜,“老岳父,经年不见您老的身子骨~是否安康?!”

徐达大刺刺的接受了朱棣的大礼参拜。

他的长女徐妙云几年之前嫁给了朱棣,所以朱棣作为他的女婿,自己接受他的大礼参拜算不得什么大事。

更何况,连太子朱标见到徐达都要躬身行礼呢。

徐达在大明的地位是十分超然的。

现在的朱元璋还不是那个丧妻、丧子、丧孙的暴躁君主,更不是为了自己孙子的江山要屠戮所有的功臣、。

他现在虽然性格也十分暴躁,但是尚且还处于理性阶段。

除非是有真凭实据,要不然不会亲自动手杀人。

更不会屠杀和自己起兵造反,推翻蒙元朝廷的老伙计。

就比如说李善长,和逆臣胡惟庸勾结颇深,也对罢相怨念不已,这两年一直在暗地里搞小动作,老朱不都忍了吗?!

徐达挥了挥手,示意陈亨退出小院。

这时候,朱棣也麻溜的爬起来了。

听到徐达洪亮的声音,不由得喜上眉梢道,“看来这一次岳父返回应天府是很有必要的,您的声音洪亮,看来喉疾已然被宫中的御医医治好了。”

徐达示意朱棣坐下,给他倒了一杯清茶之后,才淡然开口道,“宫中那些废物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小病能治,这种盘恒多年的老伤病他们怎么可能治得了?!”

朱棣一脸怪异。

好吧。

宫里的御医确实都是一群废物。

不过不得不承认,这些废物却也是整个大明最好的郎中了。

不是他们治好的喉疾,难道另有别人?!

所以朱棣赶紧将心中的疑惑问了出来。

徐达淡淡开口道,“就是你口中的那个强项令。”

“叶瑾小儿?!”朱棣脸色微微一动,然后了然失笑道,“是了,此人上一次当众念反诗之后,就是因为敬献了防御天花恶疾的妙方,才让父皇和朝廷没有追究他,所以此人医术精湛实属正常。”

“也罢也罢,既然叶瑾小儿将您的喉疾医治成功,那本王就不找他的麻烦了,只是这种不知进退之人真不适合当官,父皇为何不让他进太医院当一个御医啊!?”朱棣又好奇道。

徐达斜着眼睛看着他。

看得朱棣有些头皮发麻,赶紧问道,“岳父大人,是小婿说错了什么了吗?!”

“你我本是翁婿,又都手握重兵,替朝廷驻守北方防线,按理说朝廷不应该有此安排,但是出于陛下和太子殿下的信任,才将你就藩燕京城,让老夫统兵驻扎燕京城,但是即便如此,不管是在燕京城还是在别处,老夫都让你要懂得避嫌,就是不想给陛下和太子殿下找麻烦,不让那些言官御史有话说,不过这一次老夫率兵北

返,本来要一路驰骋,速速返回燕京,但是却在淮安府耽搁了两三天,目的就是见你一面,你知道为什么吗!?”徐达认真询问道。

朱棣一脸茫然。

是啊。

平时自己这个老岳父为人谨慎。

在燕京城的时候,他可是连自家王府大门都不会踏进半步。

自己要见他也得去城外军营,以下级拜见上级的礼仪和程序才能拜见。

如果他想念女儿和外孙了,也只能让其在城墙上见上一面。

已经谨慎到这个地步了,前些日子居然传讯让自己来淮安府见他。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所以朱棣赶紧问道,“小婿不知,还请岳父大人赐教。”

“没什么好赐教的,只是想要当面叮嘱你几句话而已。”徐达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接着道,“其一,你乃是已经就藩的藩王了,往日里在燕京城大大咧咧倒无所谓,但是进了京城必须谨言慎行,不要给陛下和太子殿下惹麻烦。”

朱棣赶紧拱手道,“小婿遵命,定当谨言慎行,绝不给父皇和大哥惹麻烦。”

然后他咧嘴一笑道,“不过大哥和父皇都不是小气之人,就算是本王稍稍过分一些,比如说揍个把人,他们应该也不会当回事吧。”

徐达白了他一眼,没好气道,“李景隆再不成气候,也是你表兄李文忠独子,你要知进退懂分寸,明白了吗!?”

“哼,上一次叶瑾小儿杀我府上管事,还不是因为此人是被李景隆给撺掇的?!让我燕王府在应天府丢了这么大的脸,回去一定要和他好好算算账才行。”朱棣冷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