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在明朝当县令>第223章 一座隐藏民间的军火库

一直到几年前胡惟庸一案爆发之后,因为朱元璋借故滥杀无辜,株连功臣,李文忠看不下去之后就劝诫朱元璋,遭到朱元璋的厌恶,最后被剥夺了所有的军权,从此再无机会再上沙场。

这把宝刀从此也丧失了价值,李文忠知道徐达要常年征收燕京城,所以就将这把宝刀转赠给徐达。

今天居然从一个平平无奇的铁匠铺里又见到了这么一把宝刀,让李文忠见猎心喜,一时间心痒难耐。

不过他的那把宝刀可是用天外玄铁打造而成的,本身这把宝刀的材料就十分珍贵。

但是就是这么珍贵的原料,现在居然被人拿来锤炼成菜刀,简直暴殄天物。

哦。

不对。

这把菜刀的原材料并不罕见,就是普通的生铁,只是淬炼的法子不一样,所以打造出来的菜刀和李文忠在蒙元国库里得到的宝刀相差无几。

“店家,你家这把菜刀怎么卖啊?!”李文忠耍了一个刀花之后,一边将菜刀递给店小二,一边问道。

店小二接过菜刀之后才笑道,“80文,不过咱看二位客官应该不是出入庖厨的俗人,买一把菜刀也没有什么大用,小店里还有别的物件,二位要不再看看?`“!”

李文忠闻言大喜,赶紧道,“果真如此?!快拿来看看…”

店小二赶紧忙不迭的招呼李文忠和魁梧汉子进店,又是看座又是倒茶。

将俩人招呼妥当之后才去货架上把好几把腰刀、朴刀、小匕首,甚至弩箭等武器拿了过来,供李文忠挑选。

因为李文忠和魁梧汉子虽然穿衣一般,但是牵着两匹骏马,而且谈吐不凡,一看就是出手阔绰的豪客,像这种豪客店小二个把月都遇不到一两次,不小心招待才怪呢。

大明是不禁止武器的贩卖的。

不只是大明,应该说华夏古代朝廷基本上都不会禁止武器买卖。

蒙元除外。

蒙元是华夏第一个异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因为本族人口较少,是少数人口统治绝大多数人口,所以对民间造反严防死守,别说武器了,就连菜刀都只能是几家共用一把,而且还把菜刀用锁死在厨房里。

但是即便这样,蒙元的统治依然没有超过100年。

至于其他朝代,是从来不禁止武器贩卖的,不管是刀枪剑戟,还是斧钺钩叉,又或是锐棍槊棒、鞭锏锤抓啥的,只要你有钱都能买得到。

但是朝廷严禁甲胄。

在我国的冷兵器时代,有这么一条奇怪的铁律:民间严禁甲胄!

这个古代的逻辑就跟如今的米利国一样,不禁枪弹,却禁止防弹衣。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冷兵器的制造实在是太简单了。

如果老百姓想要造反,拎起一把菜刀都能杀官夺县城。

就像蒙元一样,全国禁止武器,但是依然没有逃脱‘胡人没有百年国运”的铁律。

而且古人有佩剑的习惯,所谓'剑胆琴心嘛,这既能提升逼格,也是身份的象征吃瓜群众才不会用一年或几年的瓜钱去换把剑呢!

所以全面禁武,成本太高,也不现实,那就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为什么要在民间严谨甲胄呢?!

因为在真实的战场上,铠甲的作用甚至更超越武器。

这么说吧,一般来讲,普通的刀剑,如果砍在铠甲上,几十下也难破甲,有这功夫,没铠甲的早被对方反杀了(也正因为此,为了破甲,剑演变成了刀,后来又出现了铁锤这种钝器)。

可以说,装备一身铠甲,等于在战场上多了几条命。

在古代,甲胄可不是一般大头兵能配备的,是身份尊贵之人的标配。

所以甲胄十分贵重。

通古斯野人在起兵造反的时候,也仅仅只有13副祖传的甲胄。

仅仅用了13副祖传的甲胄就换来了一个将近三百年的将来,这个投资和收益简直不成正比。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甲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努尔哈赤仅仅用13副甲胄就能够打下了一座江山,朝廷禁止民间持有甲胄也在情理之中。

大明朝和其他朝代相差无几。

民间不禁止武器的贩卖,但是禁止制造、持有、贩卖甲胄。

所以李文忠和魁梧汉子见到如同军火库一样的铁匠铺不但没有露出警惕的神色,相反见猎心喜,饶有兴致的把玩起手里的各种武器。

选了一会儿之后,李文忠终于选了一把称心如意的腰刀。

魁梧汉子也挑了一把弩箭和小匕首。

李文忠开口询问道,“久店家,算一算多少钱!?”

“二位好眼光,这些可都是本店的镇店之宝,价格方面自然和菜刀不能相提并论。”店小二笑着道。

“别废话了、直接说多少钱吧。”李文忠不耐烦道。

“3贯钱。”店小二陪笑道。

魁梧汉子掏出了一叠宝钞递给了店小二,这才和李文忠站了起来。

二人正要离开铁匠铺,李文忠突然转身问道,“如此精湛的锤炼之法,你家县尊为何不上交给朝廷啊!事?”

店小二笑着解释道,“官府之事咱一个普通老百姓怎么会知道?!不过我家县尊老爷大公无私,连治疗疫病的法子都上交给朝廷了,这种冶铁的法子他老人家应该也不会藏私吧。”

“也是,不过咱也只是市井小民而已,这种朝中大事还是让那些官老爷们操心吧。”李文忠随意的朝店小二

拱了拱手,道了一声谢之后,这才带着魁梧汉子离开了铁匠铺。

虽然这几年南征北战,见惯了大世面,但是李文忠对上元县的繁荣和数量极多的商品,还是感到震惊不已。

特别是像雪一样的白糖,十分透明的玻璃瓶子,薄如蝉翼的轻纱,制造精密的各种机器设备等等。

简直让人目不暇接。

李文忠叹息道,“此子果然有大才,区区弱冠之年就将一座普通至极的县城治理的井井有条,而且还如此繁华昌盛,唉…果然天佑我大明呐,太子殿下宅心仁厚,乃是有目共睹的明君,此子又有治世之才,所以大明至少还能昌盛数十年之久。”

“而且这些玩意儿竟然全都出自于此子之手,有时候咱真的好想把此子的脑袋瓜给劈开来看一看,到底和咱普通人的脑袋瓜有什么不一样。”

“这些物件如此精密,若是拿去应天府或者江南各地贩卖的话,一定能值不少钱…”

673旁边的魁梧汉子笑着回答道,“应天府早就有商铺专门卖这些货物了,不过因为产量不高,所以都成了稀罕物了。”

“哦?!”李文忠有些诧异。

然后微微叹了一口气,才道,“咱果然是在府中待的够久了,整日浑浑噩噩,却不知道外间已经发生了大变化,所以再怎么样都不能与世隔绝,如果可以的话,咱也在上元县买一个宅子,就在此地隐居如何?!”

魁梧汉子笑道,“那敢情好,到时候小的来给你当管家兼护卫…”

两个人一边说着话,一边漫无目的的在街边瞎溜达。

看到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都会尝一尝看一看。

一直等到满足了好奇心之后才会离开。

此时二人的脑子里便只有一个想法!

这上元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那些制作精良,并且几乎可以说是能够为大明带来无穷好处的稀奇货物,到底是怎么搞出来的!

一直等到快要宵禁的时候,他们俩才选了一家街边的客栈,进入投宿。

等俩人进了客栈的时候,这家客栈也快关门歇业了。

所以随意的登记了二人的信息,店小二这才带着俩人去往二楼的上房。

进了房间,李文忠正是准备洗一把脸的时候却,发现这家客栈竟然将茅厕安置在房间里。

但是房间里居然没有任何的意味。

而且茅厕之中居然有一个奇特的“水井”。

这口‘水井”是用陶瓷制成的,旁边还有一个拉拽的开关呢。

每一次拉拽之下,都会有干净的水源从井口涌了出来。

魁梧汉子也是一脸好奇。

拉拽了几次之后,他就笑着道,“这个玩意儿还真的有些奇特啊,居然能将水从一楼送上二楼来。”说着竟然俯下身子用手捧了一捧‘水井’里的泉水尝了尝,接着道,“嗯,泉水冰凉甘甜,倒也不错。”

如果他将来知道这并不是‘水井’,而是专门用来拉屎撒尿的马桶的时候,会不会一刀剁了这家客栈的掌柜的啊?!

李文忠也对这个稀奇古怪的房间很好奇。

两个人就像是探宝一样在房间里探究了一会儿,等到街上已经没有了人,打更人敲响梆子的时候,李文忠

才将魁梧汉子赶去了别的房间,自己也上床睡觉了。

第二天一早,魁梧汉子就已经来到了李文忠的房间。

李文忠看到魁梧汉子全身湿漉漉的,不由得好奇问道,“你这是怎么了?!”

魁梧汉子无奈的解释道,“国公爷,此地真的很古怪,咱实在是有些摸不着头脑啊。”

原因就在刚才,魁梧汉子起床洗漱的时候,不知道茅房里的淋浴喷头怎么用,所以就把自己淋成了落汤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