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在明朝当县令>第220章 做好与全世界为敌的心理准备

“而且虽然咱是信佛的,但是你在此书中对道家的贬低也太明显了。加之之前你又因为弑佛得罪了佛门,现在是不是又想把道门推到自己的对立面?!真觉得自己是无敌大将军,敢于全世界为敌吗?!”

最近因为《西游记》刊发在报纸上,其内容太过于大胆,而且书中明显崇佛抑道,也遭至道门的不满。

所以最近弹劾叶瑾的奏章已经堆成山了。

不过因为有老朱父子庇护着,所以这些奏章暂时对叶瑾构不成什么威胁。

马皇后也知道缘由,所以也只是随口提点几句。

但是任由事态发展下去,造成群情激奋的话,老朱父子也都不好再保他了。

叶瑾伸了一个懒腰,无所谓道,“《西游记》就是一本小说而已,咱陛下不是说要广开言路吗?!他老人家胸怀天下,岂会连一本小说都容不下去?!”

“你以为那些御史言官真会拿《西游记》说事?!他们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还不是因为你把袁秀英谋杀亲夫一案刊登在报纸上,让那些文官被全城的百姓唾弃,他们不得不另辟蹊径,从其他方面寻你的不是。”马皇后叹了一口气,接着道,“孩子,你这样是不对的,就算是再有才干,但是也不能把全天下的人都给得罪了啊。”

“至少百姓是站在我这边的。”叶瑾微微笑道,“至于什么和尚、道士、纨绔子弟、穷酸秀才、甚至是其他妖魔鬼怪我都无所谓,只要百姓站在我这边就行了。”

““久民心所向是好事,但是民心这种东西太玄乎了,你要是想要依靠民心和这些势力作对的话,是得不偿失的。”马皇后说道。

她虽然常年在深宫之中,但是也深谙政治斗争之道。

确实。

自古都有‘得民心者得天下’,足以证明‘民心的宝贵。

但是‘民心又是最无用的东西。

任何一个达官贵人都不会在乎区区·民心’。

就比如说在21世纪,互联网上各种声音都有,甚至有些声音还会形成一股很大的浪潮。

但是这些声音就像是波浪一样,一个声音刚刚起来,就很快被另一个声音给覆盖。

这就是所谓的‘民心’。

人们都是健忘的。

或许在前一秒他们会惦记你的好,但是下一秒他们就会将你抛之脑后。

只有真正活不下去的时候,民心才会成为改变一个国家命运的致命武器。

不过马皇后又失笑道,“不过也无妨,只要有你郭伯父在,你就算是把所有人都得罪了也能护你一生平安,你为民做主的心总归是好的,咱不能浇你的凉水。”

“伯母您就放心吧,侄儿做事虽然冲动,但是并不蠢,我会知道分寸的。”叶瑾笑着道,拿起茶杯轻轻拍在桌案上,继续道,“咱接下来就不讲《西游记》了,讲《天龙八部》吧,如何?伏!”

小胖墩第一个响应,“好,就听《天龙八部》。”

和后院的温馨热闹不同,县衙前院显得冷清许多。

现在已经是晚上了,所以整个上元县县衙除了值守的书吏、差役和门房,再无其他人。

如果是之前的话,公事房此时一定会漆黑一片。

但是自从姚广孝担任了叶瑾的师爷之后,每天晚上公事房的油灯都会燃到很晚。

今天晚上同样如此。

实话实说。

如果姚广孝不当和尚,而是入朝为官的话,他一定是一个能力出众的干吏,比叶瑾厉害多了。。

但是这个人是一个性子十分怪癖的人。

明明向往权力,想要实现心中的一腔抱负,但是偏偏又不去入朝为官,更没有归家还俗的想法。

所以这个人真的是一个很矛盾的人。

就比如说在平行时空里,姚广孝帮助朱棣靖难成功之后,依然选择在鸡鸣寺出家为僧,并没有过多干涉朝中大事。

当然了。

朱棣这个人也是一个性情中人,对包括姚广孝在内的跟随自己造反的所有功臣都很器重。760

姚广孝虽然在靖难成功之后并没有入朝为相,但是朱棣依然给足了他该有的体面,甚至很多朝中大事也是交由姚广孝处理。

每一次朱棣率军亲征,太子朱高炽监国的时候,姚广孝都会辅佐朱高炽治理朝政。

而在这个时空,姚广孝并没有选择投效朱棣,而是选择了胸无大志的叶瑾。

但是他似乎没有什么怨言,相反还主动承担了叶瑾在上元县的庶务。

每天虽然忙到大半夜也乐此不疲。

叶瑾自然乐的当一个甩手掌柜。

因为他太了解姚广孝的心性了。

此人抱负远大,只是暂时被困在上元县这个小小的池塘之中而已,所以让他处理上元县的庶务,他是一定会秉持公平公正之心的。

因为上元县的这些地主老财,或者是士绅资本家”们给的那点蝇头小利,真的不足以让姚广孝背叛叶瑾。

关键是现在上元县已经被叶瑾经营的跟水桶似的,水泼不进。

就算是姚广孝有心搞事情,叶瑾也会第一时间知道。

所以叶瑾很放心将手里的庶务全都交给姚广孝处置,自己也乐的清闲。

公事房内。

姚广孝看完一本公文之后,才有些疲倦的抬起头。

看到陈洲正襟危坐的坐在自己的对面,手里也拿着一张表格看的入神,不由得笑道:“陈书吏又不是像贫僧这样孤家寡人一个,为何这么晚了还不回家啊?!”

陈洲闻言,赶紧放下手里的表格,笑着回答道,“大师直接叫小子的名字就行了,小子虽然有家人,但是尚未成家,回家之后也没有什么事,所以索性将户房这段时间挤压的表格全都整理一遍,若是全都挤压到了年底,年度财务审核的时候会忙死个人的。”

“更何况,大人有言在先,说大师是有大智慧之人,要小子多向大师学学,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小子岂会放过?!”

“只是不会叨扰了大师吧。”

姚广孝闻言也笑了。

自己面前这个年轻人虽然天资愚钝了一些,但是勤勉好学,忠义可嘉,是一个值得栽培的好苗子。

自家主公的起点实在是太低了,根本笼络不了什么人才。

再加上性子太过于张狂,几乎得罪了全天下之人,更不会有人才前来投效。

所以能在上元县县衙替他培养几个人才,将来真要有一番作为,也不用为人才犯愁。

想到这,姚广孝就放下了自己手里的公文,问道,“年度财务审核是何意?!”

“这种审核制度是咱大人独创的一种审核制度,上元县的开支和收益都会形成表格,然后每一个项目都会在表格之中体现,每个月都会进行财务审核,然后一月一小审,一年一大审…”陈洲耐心解释道。

其实这种年度财务审核没有什么稀奇的,就是叶瑾引进了现代财务审核制度,用在上元县县衙。

因为上元县的收益和支出都十分巨大,堪称大明之最。

虽然这些书吏和差役都是叶瑾重新选拔上来的,人品等各方面暂时过关。

但是仅仅依靠人性,缺乏监督是明显不行的。

财帛动人心。

谁见到一笔巨款摆在自己的面前会不心动!?

所以叶瑾就引进了21世纪的财务审核制度,就是监督县衙里的人不要动歪心思。

如果真有人敢伸手的话,他也不会顾忌往日情面,下狠手处置。

所以这套制度才实行几个月的时间,就有十多个书吏被查出来有问题,然后就被直接关进了大牢里了。

听完陈洲的耐心解释,姚广孝忍不住赞叹道,“大人大才,这种监督制度他都想得到,若是能够推广整个大明的话,官场贪污腐败一定会被遏制住的。”

陈洲摇头道,“咱之前也是这样想的,但是后来问了大人,大人却说此法暂时不宜推广全国。咱就问了原因,大人说其他地方可没有这么多精通财务的人才,而且监督必须是外部监督才行,内部监督的话,再完善的制度都是白搭。”

姚广孝点了点头。

确实。

上元县经过叶瑾这么久的改造,与大明的其他地方格格不入。

所以贸然将上元县的一些制度推广全国,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结果。

不过财务方面不是自己擅长的,权谋才是。

所以姚广孝跳过这个话题,直接考校道,“大人这段时间又是创办报纸,又是在报纸上刊登话本小说,最近甚至还将袁秀英杀夫一案刊登在报纸上,又出钱聘请了上百个说书人专门去人多的地方以评书的方式传播此案,你觉得大人的此番作为意欲何为啊!??”

陈洲听到姚广孝这么问,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他隐隐觉得这是自己一个很好的机会。

如果把握住了,自己的人生或许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但是如果自己没有把握住,可能这辈子就会这么碌碌无为下去。

所以他深吸了一口气,脑子飞快的转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