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在明朝当县令>第216章 习惯把手里的笔当成武器

不过大明的疆域实在是太广袤了。

目前大明正处于开创基业的巅峰时期,疆域北至奴儿干都司(今黑龙江),南到琼崖岛。

东抵鸭绿江,西至乌思藏指挥使司(西藏)。

和21世纪的疆域相比,也就少了北疆和漠北草原而已。

而且还收复了云南,使得这个西南边陲的省份第一次臣服于汉族统治者(元廷是第一个收复云南的中央王朝)。

所以这么幅员辽阔的庞大帝国,如果邸报刊发的十分频繁的话就会导致前一期邸报还没有送到偏远地区,新23一期邸报又已经出发在路上了。

而且封建王朝时期,哪有那么多需要通报全国的国家大事呐。

所以朝廷就规定了邸报刊发的时间是半个月一次。

虽然上元县距离应天府仅仅30来里地,但也是半个月左右才会有驿卒将邸报给送来衙门。

所以叶瑾有些懵逼的问道,“13天前才收到一期,但是除了宣告商税改革试点成功,朝廷准备扩大试点范围以外,并没有别的值得注意的消息,怎么,这些天朝廷又发生了什么大事了吗?!”

老朱似笑非笑的点了点头,“也没有什么大事,就是那些穷酸秀才们就像是吃了枪药一样,一个个上书要求对袁秀英等一干凶犯进行严惩,甚至还要求朝廷施以凌迟之刑,似乎不杀这个女子咱大明江山就国将不国一样,啧啧,还是你们读书人狠呐,众口铄金之下就将一个女子形容成妖女,而且还是必须千刀万剐的妖女,就连咱这种铁石心肠之人,闻之也于心不忍呐。”

凌迟?!

叶瑾的眉头一下子就皱了起来。

他知道那些读书人狠毒。

但是万万没想到,这些读书人居然会这么狠。

袁秀英谋害亲夫一案事实清楚,她确实犯下了该死的罪过。

但是她为何要谋害自己的亲夫魏大海,也是证据确凿的事情。

若不是魏大海此人行为暴虐,甚至十分变态的话,袁秀英这些受到封建思想茶毒的弱女子怎么可能会谋杀亲夫?!

但是这些文官们丝毫不考虑这一点,愣是将袁秀英等人抹黑成妖女。

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那种。

叶瑾真的好想当面质问这些人:至于如此吗?!

他斜着眼睛看着朱元璋。

你会于心不忍?!

呵呵。

你比谁都铁石心肠好伐。

正在纺纱的马皇后这时候动作也慢了一些了,脸色也变得有些难看。

不过她并没有开口说话的意思。

马皇后虽然知道袁秀英等人罪不至此,但是如何处置是朝堂诸公,是她的夫君朱元璋和儿子朱标才能决定

的事情,她一个妇道人家,是不能过问政事的。

这是马皇后认为自己作为妇道人家该有的本分。

“陛下和太子殿下对这件事是什么态度啊?!”叶瑾看着老朱问道。

老朱的态度十分重要。

因为这老头才是大明帝国最大的大boss。

他的一言堂几乎能够决定整个大明的所有大小事宜。

所以只要有他一句话,袁秀英等嫌犯别说不会遭受千刀万剐的刑罚,估计连性命都保得住。

就看老朱愿不愿意保她了。

不过老朱显然并不会为了几个弱女子就会和朝廷大部分文官对着干。

作为大明帝国的统治者,冷血的政治家,他从来不会在乎一个人的生死。

他在乎的是平衡。

懂得权衡利弊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

所以老朱淡淡开口道,“能有什么态度?!将所有奏折都留中不发而已,但是这件事已经越闹越大了,陛下和太子那儿也拖不了多久了。”

叶瑾微微点头,道,“我知道了。”

“那你打算怎么办!?是坐视不理,943还是上书朝廷?!”老朱好奇问道。

“侄儿打算将第三期报纸刊印十万份,然后免费发放给所有人,不但免费发放,侄儿还会派人将报纸送到江南各地,见人就发…”叶瑾看着老朱说道。

一边说,他一边站了起来,就往前院方向走去。

“这么晚了,你又要去作甚?!”老朱追问道。

叶瑾头都没回,大声道,“读书人不是用笔当做武器吗?!侄儿也是读书人,也要习惯把手中的笔当成侄儿的武器。”

舆论的阵地就是这样。。

如果我们自己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

从古至今,咱们的老祖宗从来都没有否认过舆论阵地的重要性。

就比如说成语词典里就有很多这方面的成语。

什么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三人成虎’、‘无中生有’、‘以讹传讹

这些成语全都表达了舆(谣)论(言)对社会,对个人的影响力是有多大。

但是从古至今,话语权一直都掌握在读书人的手中,舆论阵地自然也成为他们的主阵地。

都说了读书人用笔杀人,就是这个意思。

因为他们掌握了话语权,所以白的都能说成黑的。

只要是与读书人利益相违背之人,都会被抹黑成乱臣贼子。

古代那么多名称猛将,明明对国家队朝廷做了那么多贡献,但是依然被抹黑。

就比如说灭国无数的苏定方、刚正不阿的庞太师等等。

甚至连皇帝老儿都逃不脱他们的抹黑。

一百年后的明宪宗朱见深和明武宗朱厚照,就被读书人黑成了昏君、暴君。

特别是明宪宗朱见深,他登基称帝的时候大明已经被他爹朱祁镇折腾的不成样子了,外有蒙古大军叩边,内有流民大起义,妥妥的亡国之相。

但是朱见深硬生生的将亡国副本打造成了中兴局面,甚至还将东北女真人打得差点团灭,史称“成化犁庭’,让女真人一两百年之后才缓过气来。

就这么一个妥妥的中兴之主,居然被读书人抹黑成一个昏庸无道之君,甚至与万贵妃的爱情也被各种抹黑和戏谑。

难道皇帝就不能专爱一个女人吗?!

更何况这个女人还是陪伴他渡过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段时期。

如果说朱见深唯一的槽点,估计就是统治的后半期重用宦官和道士,服用一些用朱砂制成的丹药。

但是即便如此,也没有对大明造成太大的影响。

不过朱见深还不是被黑了好几百年?!

至于他的孙子朱厚照也同样如此。

亲率大军与蒙古人在塞外大战了几个月,打的蒙古人接近20年不敢南下牧马。

甚至朱厚照还亲自斩杀了一个蒙古兵。

由此可见战况的惨烈程度,连皇帝都亲自提刀上战场了。

但是就这么一场大战,也被读书人们抹黑的不成样子。

一场双方加起来二三十万的大战,己方的战果仅仅十几个首级。

所以这些文人的无耻程度,已经到达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了。

二三十万人参与的战争,就算是对峙状态,每天战损人数都不止这点人数,但是文人们就跟睁眼瞎似的,堂而皇之的就把全天下人都知道的谎言记录在史书上,让朱厚照成为了后世的笑柄。

所以大明对读书人还是太优待了。

等到我大清“夺取了天下之后,这些读书人全都变成了听话的顺民。

因为不听话的读书人都以文字狱”的方式掉了脑袋了。

我大清“才不会对文人那么客气呢。

不过叶瑾虽然再看不惯文人们的颠倒黑白,但是他也没办法像“我大清’那样建议老朱朝读书人举起屠刀。

作为一个现代人,要是连用魔法打败魔法’都做不到,他还好意思说自己是来自未来吗?!

与论阵地不是一直都掌握在读书人的手里吗?!

简单啊。

把话语权从读书人手里夺回来不就行了?!

那要怎么才能从读书人的手里夺回话语权呢!?

简单。

办报纸。

然后让全天下的读书人都习惯用‘报纸’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就等于是将这些文人的水平拉到和自己同一个水平线上,然后用自己的经验击败这些读书人。

这就是叶瑾的计谋。

赤果果的阳谋。

还是无解的那种。

所以他在老朱嘴里得知这些读书人居然打算用那么狠毒的法子惩罚袁秀英等人,就开始了自己的反击。

回到了县衙前院,叶瑾将袁秀英等人谋杀亲夫一案改编成了章回小说,然后又去公事房找到了正在处理庶务的姚广孝。

将手里的稿子递给他,吩咐道,““大师,把这篇文章刊登到最新一期的报纸上,然后让刊印房加班加点,以最快的速度刊印出十万份报纸出来~「。”

姚广孝一头雾水,问道,“大人,为何要刊印这么多份报纸?!咱们上元县的百姓都没有那么多人呢,而且成本也会增加不少。”

“钱财方面你不用担心,最近咱们县衙不缺钱。而且这一次咱们的报纸不卖钱,免费发放,不只是在上元县,还要派人去应天府,去江南各地免费发放。”叶瑾解释道。

“嗯?!”姚广孝更是云里雾里。

但是当他看到叶瑾递过来的稿子的内容的时候,瞬间就明白了叶瑾此番的目的是什么了。

皱着眉头问道,“朝廷对袁秀英一案已经有了定论了?!”

“最近有很多官员上书,要求对袁秀英等人施以凌迟之刑。”叶瑾面无表情的说道。

听到叶瑾这么说,姚广孝本来淡然的表情瞬间变得十分凝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