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我在异世界召唤>第224章 常十万出击

“好的,大哥,你就放心吧!”周青拍拍胸脯,表示自己能行!

随后,薛仁贵走在最前方,朝着已经严阵以待的琰国大营中喊道:“萧将军,不如出营一叙?”

萧鼎来到营门上,朝着薛仁贵回道:“薛都督,我们两个,可没什么要叙的。”

薛仁贵耸耸肩:“既然如此,那本都督就动粗的了!”

薛仁贵朝着一旁的周青示意,然后转身便走了。

周青挥挥手,几名士兵当即脱下战甲,拿着几瓶酒和一个盾牌,来到琰国大营五百步之外的地方。

躲在盾牌后方,猛猛喝了一口酒,然后大声喊道:“萧鼎,我艹你妈!”

“你号称琰国大将,如今却如同一个绿毛龟一样蜗居在营,莫非你那发妻小妾,还真给你戴了绿毛?才让你变成绿毛龟?”

“如果你不行,那好说,我家祖上就是买这个药的,只要你喊一声爷爷,老子我便送你一副药,保证回去让你一柱擎天。”

“别说你那红杏出墙的发妻小妾,哪怕是圈里的母猪,都能怀上你的后代!”

“啧啧啧,说到这,管不得你家里养猪,原来你是好这一口啊!管不得你发妻小妾红杏出墙,原来是不想与母猪一棍,呸,什么一棍,你好像没这么大,应该是一针同用,这才在路上随便找了个汉子,给你戴了个帽子,再给你染上一个绿色。要不你回去看一看,说不定还能正巧碰上你发妻小妾正一同伺候别人呢!哈哈哈!”

胡觅实在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他手提长枪,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似乎随时准备从营门上纵身跳下。

然而,萧鼎却迅速出手,拦住了他。

“大帅,这群杂种如此辱骂您,您怎么还能忍受得了呢?”胡觅满心疑惑和不解地问道。

萧鼎伸出一只手,轻轻拍在胡觅的肩膀上,语气平静地解释道:“薛仁贵此举乃是故意激怒于我,企图引我军出营与其一战。”

“他既然已经做好了与我军交战的准备,那么想必早已精心谋划,做好了充分的部署。若我们贸然出营应战,恐怕会轻易落入他设下的陷阱之中。”

“可是......这实在是太过分了!”胡觅的眼神中布满了血丝,他恶狠狠地盯着营门下的那几名士兵,眼中闪烁着浓烈的杀意。

萧鼎无奈地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你身为军中大将,绝不能因一时冲动而让整个大军陷入绝境啊!”

“我......我知道了!”胡觅深呼吸了几下,试图平复内心的怒火,但他眼神中的怒气却依旧难以掩饰,仿佛在诉说着他并未真正释怀。

萧鼎见到眼前这一幕,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叹息。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其他将领们的脸庞,却惊讶地发现,除了寥寥数人之外,其余众人皆是一脸义愤填膺的神情。

萧鼎不禁感到一阵无力,他心里清楚,薛仁贵派遣这些士兵前来挑衅,其目的显而易见,就是要激怒自己或者手下的将领们。说不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就会有人按捺不住冲动,率领军队贸然出营,从而落入薛仁贵精心布置的陷阱之中。

然而,自己难道能坐视不管吗?眼看着大军的士气刚刚有所恢复,如果此时不采取行动去支援,恐怕会让士气再度受挫。可若是轻易出兵,又可能正中薛仁贵的下怀。

萧鼎在内心深深地叹息一声后,连忙高声喊道:\"本将军在此严令!任何人都不得擅自领兵出营,若有违者,待本将军回京之时,定当奏明圣上,废黜其一切官职,贬为平民百姓,并且将其子孙后代、妻子儿女全部没入奴籍!\"

萧鼎的声音如同惊雷般在军营上空回荡,带着一种不可违抗的威严。众将领们听后,纷纷面面相觑,虽然心中仍有不甘,但也不敢轻举妄动。

“明白吗!”

萧鼎见无人回应,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怒意,他提高嗓音再次吼道:“都他妈是哑巴吗!难道没长嘴?”

这时,赵毅第一个站出来回应道:“明白了。”紧接着,其他士兵也纷纷附和着做出答复。

萧鼎看着眼前的一幕,虽然表面上依旧保持镇定,但内心却暗自窃喜:“好啊,你们尽管骂吧,最好能骂得更难听些!”

他心里非常清楚,自己如此打压手下的将士们,他们内心的愤怒将会不断积聚。而当这种愤怒无法再被抑制时,便是他们出营与夏国兵马展开激战之时。到那时,军队的士气必然高涨,毫无疑问将成为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有一件事仍需引起高度警惕,那便是薛仁贵在战场上是否会布下陷阱或埋伏,故意激怒自己从而迫使己方主动出击。毕竟,这样的战术常常被对手所采用。

但幸运的是,早在此前薛仁贵率领兵马抵达之时,萧鼎便已派遣一批斥候外出侦察。这些斥候此刻正肩负重任,必须谨慎行动,以防落入薛仁贵精心设计的圈套之中。

想到这里,萧鼎决定叮嘱那些斥候务必要加倍小心,全面探查周边情况,确保不被敌人迷惑,避免中计陷入埋伏。只有这样,才能在即将到来的战斗中占据有利地位,取得最终的胜利。

与此同时,常遇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率领一万名精锐骑兵已经抵达和泉郡城之外。

和泉郡郡守惊愕不已,他瞪大眼睛看着这支突如其来的军队,脑海中一片混乱:“这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人马?而且此地距离边境尚有一段不短的路程,他们究竟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到此处的呢?”

时间紧迫,不容他过多思考,和泉郡郡守急忙派遣士兵前往关闭城门。然而,尚未等这些人到达城门处,常遇春已孤身一人风驰电掣般冲杀进城。

只见他手握一柄锋利无比的长枪,胯下骑着一匹烈性骏马,竟然单凭一己之力便拦住了守在城门处的数百名敌军。

“该死!为何城门还未关闭?”

和泉郡郡守怒不可遏,城外黑压压的敌军正汹涌而来,眼看着就要逼近城门,但城门却迟迟未能合拢。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焦急,当即亲自率领一千名士兵赶到城门,想要弄清楚到底出了什么状况。

可结果刚一下来,便见浑身浴血、宛如杀神般的常遇春正用那冷漠至极的眼神凝视着自己,其身旁则横七竖八地躺着一具具己方士兵残缺不全的尸首!

这一幕让泉郡郡守亡魂皆冒,他身体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手指哆哆嗦嗦地指向常遇春,但却因恐惧而不敢发出半点声音。

常遇春手中紧握的长枪仍在不断往下滴血,而他身后那一望无际如钢铁洪流般的一万骑兵已然风驰电掣般冲向城门!

此时此刻,泉郡郡守心知肚明:败局已定!于是,他毫不犹豫地选择放弃抵抗——因为他很清楚,若是负隅顽抗只有死路一条;反之,如果乖乖投降或许还能保住性命。

那些原本属于泉郡的将士们眼见黑压压一大片骑兵如此凶猛无比地冲入城中,心中最后一丝希望也随之破灭。他们纷纷丢弃手中兵刃,彻底丧失斗志。

常遇春命人将这些战俘严加看管后,略作思索,决定带上这些战俘继续前行,并率部马不停蹄地朝下一个目标——卫原郡进军。

一路之上,常遇春对这些战俘毫不上心,只是一味催促众人加速前进。就这样,他们披星戴月、日夜兼程,终于赶在夜幕降临前抵达目的地——卫原郡。

卫原郡尚未接获来自和泉郡的任何情报,因此并未采取防御措施。毕竟谁能料到,临泉郡的敌军竟然会如此神不知鬼不觉地兵临城下呢?

正当守城的士兵们盘算着晚上该如何消遣娱乐时,突然间,大地剧烈颤动起来。这些士兵并非久经沙场、身经百战之人,缺乏足够的战斗经验,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彼此茫然不知所措地对视着。

然而,队伍中还是有一些曾经因伤势而从前线退役的老兵。当感受到大地的震动时,他们立刻意识到这是骑兵来袭的征兆。他们毫不犹豫地朝着城门方向的守卫者呼喊道:\"赶快关闭城门!速度要快!\"

尽管大多数士兵仍处于困惑之中,但既然已有专人指挥,他们也只能稀里糊涂地听从安排。就在常遇春率领的骑兵即将抵达城门之际,城门终于被成功合上。

常遇春随后派遣手下押送那些从和泉郡俘获而来的战俘,将他们带到卫原郡城墙前。常遇春目光锐利地盯着那位和泉郡的郡守,冷冷问道:\"你想活下去吗?\"

\"想!\" 和泉郡郡守忙不迭地点头应道。

\"那好,如果你能让这卫原郡城门打开,本都督便饶你一死,否则,休怪本都督手下无情!\" 常遇春面沉似水地说道。

听到这话,和泉郡郡守脸色大变,心中暗自叫苦不迭。让他去劝降卫原郡守军,这不等于让他去当叛徒、当二鬼子吗?然而,当他接触到常遇春那冷冽如刀的目光时,所有的勇气都瞬间消失殆尽,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无奈之下,和泉郡郡守只得硬着头皮站起身来,深吸一口气后,对着卫原郡城墙方向高声喊道:\"卫原郡的兄弟们,我们是和泉郡的兵马,请你们不要再做无谓的抵抗了!快快打开城门,让这位军爷进城去吧!\"

常遇春闻言,不禁眉头微皱,面露不满之色,转头质问和泉郡郡守道:\"你就是如此喊话的?\"

和泉郡郡守脸上堆满了苦涩与谄媚的笑容,结结巴巴地解释道:\"那个……军爷,小的实在不知该如何喊话呀!平日里从未有过这般经历,实乃毫无经验可循啊!\"

常遇春听闻此言,面色瞬间阴沉下来,犹如乌云密布,额头上更是青筋暴起,隐隐有几道黑线浮现其中。

恰在此刻,卫原郡那高耸坚固的城墙上突然传出一声怒吼:\"放你娘的屁!\"

\"我卫原郡将士绝你口中那般贪生怕死之人!又怎会做出背叛主公、求取荣华富贵这般卑劣行径!\"

这一番话如同惊雷般炸响,震得在场众人皆是一愣。原本满脸悲愤与恐惧地望着常遇春的和泉郡郡守,此刻更是面如土色,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常遇春见状,嘴角却微微扬起,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他转头面向卫原郡城墙方向,高声喊道:“好啊!既然如此,那便给尔等一个机会。明日正午时分,如果卫原郡还不肯开启城门投降,待本将军攻破此城之时,定要血洗整座卫原郡城,鸡犬不留!”

“至于今日嘛……”常遇春目光冷冽地扫过眼前那群被吓得瑟瑟发抖的和泉郡守军,接着大手一挥,早已严阵以待的士兵们立刻举起锋利无比的战刀,手起刀落间,一颗颗血淋淋的头颅滚落地面。

随后,这些士兵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制出一架简易的投石车,将刚刚斩获的和泉郡守军首级尽数装填进去,奋力投向卫原郡城墙之上。

当和泉郡俘虏那一颗颗血淋淋的头颅如雨点般砸落在卫原郡城墙上时,守城的卫兵们不禁心头一颤,仿佛感受到了死亡的气息扑面而来。他们深知,这些头颅很可能就是明天的自己,会被敌人无情地斩下,并被当作示威的工具投向另一座城市。

然而,就在不久前,卫原郡郡守曾站在城头,激昂地喊出“卫原郡之人绝非贪生怕死之徒”的豪言壮语。这让士兵们心生敬畏,同时也倍感压力,谁也不敢轻易向郡守提议撤退或投降之事。

更为棘手的问题是,卫原郡刚刚派遣了一部分兵力前往支援临夏城,如今城内守军数量有限。面对来势汹汹、将近万人的敌军,他们真的能够守住这座城池吗?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疑虑与不安。

而在城墙后的卫原郡城里,居住着他们挚爱的父母妻儿。若是城门失守,不仅自己难逃厄运,恐怕家人也将遭受牵连,一同踏上黄泉之路。想到此处,许多士兵的眼神中流露出绝望与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