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方案

  亨利八世承认回答玛丽·博林的那些问题时, 他未经过深思熟虑。

  可是令他吃惊的是,当他脱口而出——如果确实没有子嗣,那么就让姐姐玛格丽特和玛丽的后代继承都铎王朝的王位——突然感到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解脱感。

  自己只所以接受不了阿拉贡的凯瑟琳成为妻子,一方面, 因为她是哥哥的妻子, 心理上过不了这一关;另一方面, 也是忌惮与她结合, 会像《旧约·利未记》所预言的无嗣。

  这几年,他的心情并不轻松,毕竟娶了兄长的妻子,在人伦这一块, 心理上过不了关, 在上帝的眼中、在世人的眼中, 都是罪恶的;而《利未记》上关于无嗣的警告, 也像一块石头一直压在心头。

  他承认从亚瑟口中得知了诅咒之后,心中一直蒙了一层阴影;亚瑟的死, 更是将这种恐惧放大了数倍。

  宫中的人都知道,他厌恶生病、衰老和死亡,廷臣们生病时都自觉躲他远远的。其实厌恶不假,但称之恐惧可能会更真实。

  尽管可以忘情地狩猎、狂欢和运动,但内心深处仍深受诅咒的折磨, 被一种可能无嗣的恐惧所占据,日日夜夜不得解脱。

  可就在脱口而出的那一瞬间, 他感到一阵轻松。

  毋庸置疑, 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责任总是很沉重, 责任从来就不是轻松的。

  可如果可以不去在乎这些责任, 内心也是真的轻松。

  其实, 他不相信与玛丽结婚会没有后代;也许和阿拉贡的凯瑟琳会无嗣,但是与玛丽,他就有一种直觉,不可能生不出孩子。

  反正最坏的情况,也只是这样了吧。

  *

  玛丽·都铎公主坐在皇家高台的位子上,可以俯瞰大厅。她费力地在宾客当中寻找玛丽·博林的身影,发现并不容易找到,心中松了一口气。

  很难想象,如果凯瑟琳王后不在、而博林家的女孩坐在国王身边是一副什么样子,自己恐怕会羞辱和尴尬得吃不下任何东西。

  还好,国王目前并不打算让玛丽·博林凌驾于王国的所有贵族之上。

  现在,她坐在亨利八世的右边,她的丈夫萨福克公爵坐在国王的左边。舞台上的哑剧表演是红衣主教奉献的节目,宾客们全都其乐融融,至于最上面坐的是王后或是自己,好像并没有多大区别。

  没有谁是永恒的,玛丽·都铎心想,自己也曾是法兰西的王后十羣一⑤②耳七五②叭一,曾坐在法兰西宫廷最受推崇的位置。但,荣耀总有一天会消失。

  亨利八世的心情看起来很不错,他饮了一口酒,探过身,对她大声道:“我想封小亨利·布兰登为第一代林肯伯爵。”

  玛丽·都铎一开始没反应过来,亨利八世又重复了一遍,她才激动地问:“真的?”

  亨利八世点了点头。

  玛丽·都铎与丈夫萨福克公爵对视了一眼,心中有点疑惑,国王这突如其来的恩典,难道是为了回报自己这个圣诞节留在了宫廷?

  虽然她注意到亨利八世与玛丽·博林并没有过多的互动,两人在一起也仅仅不过跳了一支舞,但她还是敏锐地发现,亨利八世的那种喜悦是前所未有的,是与往年凯瑟琳王后一起跳舞时所没有的。

  *

  主显节(1月6日)过后,沃尔西主教为亨利八世带来了教皇克莱门特七世的一封简函。

  简函中,他承认亨利八世的理由是正义的,他许诺会签署一份委托书,授权托马斯·沃尔西主教以英格兰教皇使节的身份审理亨利八世的案件、并做出裁决;一旦沃尔西主教做出了裁决,他会予以确认。

  他以最高主教之名承诺:无论如何,他都不会撤回对托马斯·沃尔西的公开委任,不会把此案提交给圣轮法院[1]审理。

  亨利八世看了简函,心情大好,但不免还有一丝怀疑:“梵蒂冈的行政部门处理文书速度慢是出了名的,不知道这份委任状什么时候才会送达。除非这份委任状已经被送至英格兰,否则我还是不放心。”

  沃尔西主教回答:“现在教皇急于邀请英格兰加入‘科尼亚克神圣同盟’,他不会有意拖延的。一旦我裁决了陛下与阿拉贡的凯瑟琳的婚姻无效,教皇予以确认并发放了废黜诏书,我会用金盘子将它呈给您。”

  “太好了!托马斯,我就知道没有你办不成的事情。委任状送达后,你准备怎么审理此案?”

  沃尔西主教微笑道:“这就是我来的目的。我与我的顾问们经过了多番讨论,准备以‘公众诚信’为申诉理由,废除陛下与阿拉贡的凯瑟琳的婚姻。”

  亨利八世诧异道:“不用《利未记》作为理由?”

  沃尔西主教缓缓道:“如果用《利未记》作为依据,则不免要质疑教皇是否有特许近亲通婚的权力,质疑教会的律法是否可以在上帝的律法之上——会有损教皇的权威。在目前路德异教如此猖獗的情况下,教皇肯定不会认可任何削弱本身权威的做法。而且,《利未记》与《申命记》的内容有相悖的地方,一旦我方引用了《利未记》,对方必然会引入《申命记》,辩论起来会耗时很久,最后也不一定能得出定论。所以,我们最好暂时搁置这些神学的争论,依据别的理由。”

  亨利八世想了想,道:“那从‘公共诚信’怎么证明我和威尔士寡妃的婚姻是无效的呢?”

  沃尔西主教道:“是这样的,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的特许状豁免了阿拉贡的凯瑟琳与亚瑟·都铎的婚姻,但是他们的婚礼是在教堂举行的,并且大家都认为他们是名副其实的夫妻[2]。因此,陛下再与她结婚有伤社会风化,根据‘公共诚信’的原则,婚姻理应被禁止。而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的特许状未曾提及赦免‘公共诚信’的条款,也未能排除这一点的存在。”

  也就是说,教皇尤利乌斯二世虽然废除了阿拉贡的凯瑟琳与亚瑟·都铎的婚姻,但亨利八世与阿拉贡的凯瑟琳结婚仍有其它的障碍——也就是“公共诚信”方面的障碍,不管阿拉贡的凯瑟琳与亚瑟·都铎有没有圆房,因为公众已认为他们是真正的夫妻,因此亨利八世与阿拉贡的凯瑟琳存在着姻亲关系,所以他们再婚是违法的。

  这种操作的实际意义,在于把尤利乌斯二世的婚姻赦免看成是对一段并不存在的“关系”的废除,然后,再由这场婚姻仍存在的其它错误部分得出违反教会法的结论。这样,教皇的权威保住了,阿拉贡的凯瑟琳的名誉也不受损失,因为她一直宣称与亚瑟·都铎的婚礼未曾真正完成。[3]

  而如果用《利未记》作为论据,就要证明亚瑟·都铎与阿拉贡的凯瑟琳的婚姻已经坐实。

  而任何有关坐实的争论都意味着,必须在公开法庭上发表各种羞耻和不体面的证词!这将严重损害英格兰王室的形象。

  亨利八世也不希望阿拉贡的凯瑟琳遭受名誉方面的指责,虽然,他心底更倾向于她与亚瑟的婚姻是已经完成的。

  因为有一段时间,似乎大家都是默认她与亚瑟是同过房的;亚瑟死后,他没有被马上封为威尔士亲王,也是大家在等待她是否怀了孕的消息。

  但是确实没必要再去争论她与亚瑟是否已经圆房,如果按照“公共诚信”的原则,就可以宣布他与凯瑟琳的婚姻是无效的,那么这的确不失为一个良策。

  沃尔西主教又道:“如果依据‘公共诚信’原则,仍无法取得我们想要的结果,那么,就只能指控《尤利乌斯二世教皇诏书》无效了,因为教皇的特赦只能是出于非常紧急的原因,比如为阻止一个王国的毁灭而使用。在特赦亨利八世和阿拉贡的凯瑟琳结婚时,教皇尤利乌斯二世没有追问是不是有紧急理由。也就是在那种情况下,他是没有特赦权的,因此授予两人可以结婚的特许状是根本无效的。”[4]

  其实,现在回过头再看,教皇尤利乌斯二世也是勉强才批准的特赦令,因为从一开始他就不确定自己是否对这件事有特赦权;

  而自己与阿拉贡的凯瑟琳也是几经犹豫后才结的婚;

  当时国内也分成了两派,有赞成两人结婚的,也有反对两人结婚的。大法官兼坎特伯雷总主教威廉·渥兰持反对态度,而掌玺大臣兼温切斯特主教理查德·福克斯则赞同此桩婚事,两人还为此进行了辩论;

  这些足以证明当时就有许多人对教皇特许状的有效性持怀疑态度。

  “上个月(1524年12月12日),教皇国与法国、佛罗伦萨、费拉拉已经签订了条约,威尼斯估计马上也会正式加入其中。我听说,查理五世收到教皇该换阵营、与法军结盟后,发誓说‘他会报复作为本届教宗的教皇。有一天,马丁·路德也许会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查理五世不是自诩为最虔诚的天主教徒吗,怎么要与马丁·路德同流合污了!”亨利八世乐道。

  “一时的气话吧!”托马斯·沃尔西身为神职人员,对罗马教廷还是挺维护的。“陛下,如果您觉得没问题的话,我们就也要与教皇正式签订条约了。”

  “不签约的话,恐怕审理我的案子的公开委任状就永远不会送来吧?”亨利八世讥诮道。

  “应该是这样的。”

  “那就签了吧!”亨利八世道。虽然与弗朗索瓦一世成为盟友,令自己感到有些不快,但为了恢复婚娶自由,也只能先如此了。

  *

  托马斯·沃尔西同样怏怏不乐,虽然解决了国王的难题,但自己没有感到任何成就感,并且内心深处颇感不忿。因为他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他拒绝了查理五世的大笔贿赂,只为了国王能娶一位他的政敌家族的女孩,想到这里,他的心都要碎了。

  他接受了托马斯·克伦威尔的建议,对玛丽·博林释放了许多好意,但他内心并不赞成这桩婚事,她什么也没有,无法为国王和这个王国带来任何好处,想到亨利八世像个丧失理智的傻瓜一样,他就很不快。

  此外,那个走在玛丽·博林身后的黑头发野丫头,如今对他的态度更是嚣张到了极点,要不是看在她姊姊的份上,他真的会让她能离开多远就离开多远。

  他知道安妮·博林恨他,因为他拆散了她与亨利·珀西的好事,让她成为诺森伯兰伯爵夫人的梦落空。他简直可以预见,这个夜鸦一样的黑眼睛换生灵,在她姐姐玛丽·博林的面前,绝对不会说自己一句好话。

  他为自己的辛苦工作感到不值。

  至于诺福克公爵就更是洋洋得意,整个圣诞期间,他簇拥在亨利八世身边极尽巴结讨好之能。可惜,亨利八世对诺福克公爵的态度也和颜悦色到了极点,一切只因为他是玛丽·博林的舅舅。

  【作者有话说】

  注:

  [1]梵蒂冈设有三个法院,分别是圣赦法院、最高法院和圣轮法院。

  [2]《亨利八世时代》[英]A.F.波拉德 / 牛江涛 / 华文出版社 / 2021-10-1

  [3]《亨利八世与都铎王朝》【英】约翰·马图夏克(John Matusiak) / 王扬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2020-6

  [4]《阿拉贡的凯瑟琳:王室联姻、废后风波与英格兰宗教改革大风暴》[英]詹姆斯·安东尼·弗劳德 / 曾晔 / 华文出版社 / 2021-6-1

  关于《利未记》:

  它是《圣经》旧约的一卷书,主要的内容与律法有关,其中有颇大部分且含有预言性。

  它直接的目的就是颁布上帝的律法和原则,叫以色列人生活得像神的子民,又教导他们如何过洁净的生活,以及亲近这位圣洁的耶和华神。

  《利未记》记下许多律法条文,对于子民全部的生活都有原则或律例加以管制。另一方面,在旧约书卷中,没有一本书像《利未记》一样,把在基督里的救赎意义表现得那么清楚。

  ——以上引自百度百科。

  《旧约·利未记》第20章 第21节说:“人若娶弟兄之妻为妻,这本是污秽的事,羞辱了他的弟兄,二人必无子女。”

  而《申命记》上面则说,男人应该娶自己已故的兄弟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