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引战成殇【完结】>第八十八章 建国迁都百待兴

  夏去秋来,十月初的时候,福安府的天气逐渐转凉,但也仅仅是在夜间,白天的太阳依旧毒辣。

  自从临安沦陷,陆太妃的海船一路向南驶去,最后选择在八闽建立新的政权。

  依旧沿用了大奚的国号,陆盈改称太后,扶持自己的儿子慕均当皇帝。选择福安府作为国都,并且很快就住进了福安府的一处宫殿内。

  宫殿面积虽不大,但靠近海边,景色宜人,又干净敞亮。对于逃难到此地的娇生惯养的皇室成员来说,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

  临海的渔村里,渔民的日子依旧平淡且安逸,丝毫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倒像是个世外桃源。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太阳敛去一身锐气,变得柔和温婉。日光不再强烈,落日的余晖柔和且绚烂,火焰般的殷红映衬这整个天空,海水也染上了落日的颜色。海风拂面,如同蚕丝般轻柔,吹在身上凉凉的,能扫清一身的疲惫。

  伴着落日,佟阳带着小六回到了海边的小木屋。赶了一天的海,收货倒不少。除去今天晚上吃的,剩下的倒能腌制起来,存着以后慢慢吃。

  这样缓慢舒适的生活,曾经遥不可及,但现在却意外的过上了,一切都太梦幻了。有时候佟阳还在疑惑,自己是不是活在梦里,梦境太美好,他一时舍不得醒来。

  “他们回来了啊!”

  木屋内,两个人面对面坐着,面前是未解的棋局,旁边是大开的窗户。

  “你心不在焉啊!”景知瑜抬头看向坐在他对面的苏元正,“不看棋局,怎么看外面了。”

  “这不在想下一步棋怎么走嘛。”苏元正收回视线,转而看向景知瑜。

  原本他作为延陵府知府,延陵府大乱的时候,他意外活了下来。苟活下来后,他决定回到临安再次投靠陆太妃。却在回去的途中遇上了从阿木尔手中逃出来的景知瑜。

  两人可算是难兄难弟,再加上相识已久,倒结伴同行,一同来到了临安。

  刚回临安没多久,北凌大军就直逼临安,皇城岌岌可危,陆太妃也在着手南逃的事。

  借着陆太妃的关系,苏元正在离开的时候,也带上了景知瑜他们。就这样,他们在海上飘了月余,总算是来到八闽。

  这之后呢,景知瑜带着佟阳跟小六在海边住下,而苏元正受陆盈的提拔,成为辅佐皇帝的太傅,也算是加官晋爵,前途一片大好。

  这升官之后,忙的事也就更多了。不仅要肩负起教育皇帝的重任,晚上还有一大堆政事要处理。天天超负荷办公,是个人都受不了。

  万般无奈之下,苏元正让人把袁伯明给请了回来。虽说皇城大变,袁伯明逃了出来,但此时袁伯明深感无力,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救大奚,便过上了隐居的生活。

  苏元正派人请了几次,最后自己又亲自拜访。说破了嘴皮子,才说动袁伯明出山,帮忙辅佐新帝。

  有了袁伯明的帮助,苏元正也轻松了很多。得空的时候还能来景知瑜这坐坐,品茶下棋,倒也清闲自在。

  “住在这边也有一段时间了,可还住的惯?”苏元正发问道。

  “说好听点,我们是大奚子民,不好听点我们是逃难到南方的难民。现在不愁吃不愁住,能过上安稳的日子,何来住不惯一说?”

  景知瑜这句反问,问得苏元正哈哈大笑起来,“这话还得是从你嘴巴里说出来。”

  “我说的不对吗?”

  “对对对!”

  苏元正一边赞同着,一边将手中的棋子下在了想下的地方。

  “你走错了。”景知瑜随即一颗棋子补上,一下将苏元正的路给堵死了。

  苏元正懊恼地锤了一下大腿,不甘道:“失策了啊!”

  胜负了然,景知瑜自顾自地将棋子拿下收到棋盒里去。苏元正一双深邃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景知瑜看了好半天,又道:“景知瑜,我问你,你有没有入仕的打算?”

  苏元正最终还是把这句话问了出来。一早他就想拉景知瑜入仕,只不过一直都没有合适的机会。如今大奚重建,正是广纳人才的时候,他是很想争取一下景知瑜。

  “啪嗒。”

  一枚棋子掉落在棋盘上,清脆的声响像警钟一般敲在了苏元正的心上。

  “你是知道的,我只是一介商人,没有多大的本事。”景知瑜将掉落在棋盘上的棋子捡起,“啪”地一声丢进了苏元正手边的棋盒里。

  苏元正不死心,再次劝道:“景知瑜,大奚迁都福安,一切都百废待兴。除了发展军事,再者就是经济民生的问题。你也知道大奚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海上贸易。重启船舶司,我跟袁伯明都是这么想的。”

  “所以你是想让我进船舶司?”景知瑜问道。

  “不仅仅这么简单。”苏元正把胳膊搭在桌上,欺身上前,神秘兮兮道:“是让你做提举舶司。”

  景知瑜听罢,脸色大变,又惊又气:“提举舶司掌管整个船舶司,掌控所有对外贸易和财务大权。这么重要的职位,你是怎么想到给我的?”

  “玄州船舶司以前全是韩充的人,韩充倒台后,玄州船舶司也经历了场大换血,即便如此,船舶司内人心依旧不齐。如今正是恢复经济的重要时刻,我想让你当提举舶司,在内部进行一场革变,一些不中用的人就换掉,多提拔提拔自己人,尽快恢复贸易。”

  苏元正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景知瑜再不答应也说不过去。但景知瑜平心而论,他实在担不起这要职。几经变故的他早就看淡了一切,世道混乱,保全自己和家人才是最重要的。不想再被推到风口浪尖,反而会连累自己和身边的人。

  如今他在海边有个住的地方,吃喝不愁,也没有杂七杂八的事烦恼,这样的生活足矣。等世道太平下来,他再去出去走一走、转一转,看看挚友陆风华和月桂,还有惨死的高叔他们。

  景知瑜收好棋子,将棋盘折叠起来收到一边。紧接着起身做出“请”的动作。

  “你再考虑考虑!”苏元正心急如焚,再次劝道:“把船舶司交给你我们才能安心,你难道就不希望大奚尽快恢复经济、增强实力吗!”

  “我不做,自会有人做的比我更好。苏大人请回吧。”景知瑜再次下了逐客令。

  此时佟阳也进了屋,看到屋内的情景,便帮腔道:“苏大人,天快黑了。夜路不好走,趁着外面还有点亮,赶紧回去吧。”

  主仆二人你一嘴我一句,苏元正也拿他们没办法。既然软的不行,那他就来硬的。向皇帝请个旨,直接任命就好。到时候圣旨一下,他也不能抗旨不遵。

  “你这是怎么,竟直接对苏大人下了逐客令。”佟阳好奇道。

  “他想给我个大官。”景知瑜平淡道:“可我现在已经没了曾经的一腔热血,只想安稳度日,再者就是别让阿木尔找到我。”

  “我尊重你的意愿。”佟阳蹲在景知瑜面前,拉着他的手道:“你是我这辈子都会保护的人,你做什么我都会无条件的协助你。”

  景知瑜看着佟阳,这是相伴他快三十年的大哥,他对佟阳是绝对的信任,而佟阳对他也是十分的敬重。两人亦主仆亦兄弟,这种情谊已经刻在他们的心底,不会受任何外界因素而改变。

  两人说话的这一幕让小六撞个正着。本来是想找佟阳问他海货怎么处理好,却不料看到眼前这一幕,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也知道景知瑜与佟阳的情谊非常,只不过,他在佟大哥心里,究竟有没有一席之地呢?

  彻底闲下来之后,景知瑜就喜欢一个人呆着。要么在海边一坐坐一天,要么就在屋内一个人下棋。偶尔苏元正来了,才陪他下下棋,聊聊天。

  佟阳能看出,景知瑜这么反常,显然是还没从之前的打击中走出来。他身为局外人,本应比景知瑜还要想得明白、看得通透。只不过现在他也说不清楚景知瑜对阿木尔究竟是什么样的感情了。

  恐怕连景知瑜自己都不清楚,他对阿木尔是恨还是怕。至于其他的感情,景知瑜更说不上来。

  不过不得否认的是,他们被老何重伤一起养伤的那段时间,他是悸动的。只不过到现在两人的关系变成这个样子,属实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没过几天,苏元正再次拜访。这一次苏元正特地挑在佟阳出去的时候来的。毕竟自己是个读书人,佟阳要赶他走的话,他只能灰溜溜的离开。

  “又来干什么?”

  这次景知瑜倒没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下棋了,反而打了盆水,干起家务活来。

  只见他挽起衣袖,把脏了的布扔进水中清洗,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中途没看苏元正一眼。

  “我来,给你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我都不想听呢?”景知瑜拧干擦布,转身就擦起桌子。

  苏元正顺势坐到桌边的椅子上,锲而不舍道:“景知瑜,你不听也得听。我向皇帝请旨,但陆太后那不同意你做提举舶司。”

  “哦,那正好,反正我也不想干。”

  “这可由不得你。”苏元正接着从袖中套出一片布帛,道:“太后亲书。”

  景知瑜拿过布帛,上面赫然写着:命景知瑜为船舶司舶干。

  舶干是做什么的,景知瑜心里也清楚,无非是负责船舶司内一些日常杂物,并不掌握实权。

  “对于提举舶司,太后心中早就有了人选。是个异国佬,叫纳赛尔。在玄州待了有些年头,油嘴滑舌的,深得太后的心。只不过纳赛尔再好,他也是个异国人,船舶司里没自己人,我心里总是不安。所以我向太后极力举荐了你,给你弄了个闲散官职,进去后也好盯着纳赛尔。”

  “……”

  这回,景知瑜沉默了。

  这是陆太后的懿旨,他想不接都不行。还有就是苏元正的担心不无道理。许一个异国人这么高的官职,的确是件危险的事。就怕他动机不纯,借机在大奚内部挑起矛盾,陷大奚于水火之中。

  “陆太后她,怎么想的……”好半天景知瑜才憋出这句话来。

  “纳赛尔好一顿吹,太后耳根子软也就应了下来。再加上太后她本就不太待见你,让你做提举舶司的时候,太后明显不太乐意。”苏元正无奈道。

  景知瑜原本不想再与朝廷有过多纠缠,但在船舶司由异国人掌管的问题上面,他又与苏元正观点一致。

  “首先这懿旨不能违抗,再者舶干就是去打理日常琐事,倒是个清闲的差事。”苏元正接着给景知瑜施加压力道:“你赶紧接旨吧。”

  景知瑜攥紧布帛,心里已经有了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