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引战成殇【完结】>第八十七章 山河动荡

  翌日清晨,北凌大军率先攻城。

  由十几个身强力壮的将士使用冲车撞门。起初还有守城的将士负隅顽抗,但面对敌强我弱的局面,很快就有人打了退堂鼓。

  冲车将城门撞开后,排在最前面的骑兵率先攻入城去。北凌铁骑,向来以纪律严明,杀伐果断而著称。从创建之始,就随大汗南征北战,屡破敌军,数立奇功。

  城门一开,一个个身穿铁罗圈甲,内层用牛皮制成,外层为铁网甲,甲片相连如鱼鳞,普通箭矢无法穿透,针对于偷袭,能有效防御。

  他们身下骑着良驹,也是头戴马铠,气势逼人。作为近战作战,他们选择的是有曲度的弯刀。这种弯刀在冲锋作战中更容易连续劈砍,加之刀刃锋利,招式出奇,对于用惯长刀的大奚军队来说,无疑是个头疼的存在。

  骑兵一马当先,后面跟着的也是精良的步兵。尽管北凌步兵不占优势,但派出去作战的步兵,个个都是训练有素,武功高强,装备也丝毫不输骑兵。

  原本步兵在北凌大军里并不被看好,只不过这么多年跟大奚的作战,他们的步兵实力也不容小觑。慢慢的,为了与大奚的步兵相抗衡,由额尔德带头,主张建立步兵团,一来可以与大奚抗衡,二来也可以增强自身实力。

  事实证明,步兵的训练还是很有卓效的。在一些近战的时候,这些步兵也能发挥作用,通过列阵来迷惑对方。

  毕竟在排兵布阵方面,他们着实不如大奚。不过十几年来的努力总算是有能够跟他们一较高下的实力。

  战争仅持续了一天,在这天傍晚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拿下了平江府。这场仗打得可谓是势如破竹,轻而易举。

  连续几场战争胜利,北凌大军乘胜追击,一路向南打去。短短一个多月,整个长江下游地区都在北凌的控制之下。

  眼看着就要攻入临安,大奚朝廷已然是乱成一团。不少官员已经打了退堂鼓,拖家带口逃离临安的不在少数。就连皇宫的宫女太监也是闲言碎语不断,一边说着大奚快要亡国,一边偷拿宫中的宝贝,为以后做打算。

  这倒也不能怪他们。墙倒众人推,什么事都没有比活着更重要。

  “启禀太后。”

  一个老太监跪在空旷的宫殿里。自从叛变的老嬷嬷被景知瑜让人秘密处死后,就一直是这个老太监负责侍奉太后。

  北凌大军即将打过来的消息早已传遍了临安,这时候宫里的太监宫女怠懒的怠懒,逃跑的逃跑,已经不似之前,还有大把的人伺候。

  靠在软塌上的太后缓缓睁开眼睛。短短数日时间,太后是肉眼可见的苍老了许多。以前保养得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现在两鬓已经明显斑白。再是因为大奚军队接二连三的败退,数名大将折损,她已经数日没有睡个好觉,得空眯了一小会儿,精神状态也明显颓废。

  一想到大奚的江山就要断送在她和慕琮手上,她这心里面就难受的慌。倒底是她当年做了错事,现在报应全都应验到她的身上。

  也罢,反正死后也是要坠入无间地狱,也不用再面对先帝以及列祖列宗。

  “何事禀告?”太后缓缓开口,语气从之前的急躁变为现在的平缓。很显然,照着敌人打到家门口的态势,她现在没有什么不好的消息是接受不了的了。

  “太后娘娘,刚刚陛下派人来报,说是陆太妃那已经准备海船往南逃了,陛下想带上您一起南逃。”

  “胡闹!”太后“腾”地一声坐起身来,怒道:“他是天子,天子守国门,才能定军心、定民心!现在一心南逃,只怕天下百姓会耻笑帝王无能!”

  “娘娘息怒!”老太监立马磕了个头。他知道太后这是在气头上,不敢抬头,也不敢再说话。

  “你去转告……不,哀家亲自去见陛下。”

  太后刚站起身,却因为体力不支又跌坐了回去。

  看到太后无力的倒了下去,老太监赶紧起身一路小跑到太后身边,将她给扶了起来。

  “娘娘,您这一天都没吃东西了,先用膳再过去吧。”老太监心疼道。

  太后点点头表示赞同。她现在的确是体力不支,别说是去教训皇帝了,就是去见皇帝也是个大问题。

  “你先去传膳,把皇帝叫过来一起吃吧。”

  “是,奴才这就去。”

  老太监搀着太后来到桌边坐下之后,就离开去传膳了。

  战争以来,太后主张节俭,膳房的饭菜都是昨天剩下的。老太监看太后身体虚弱,忍不住让人多熬个药膳,一并给太后送了过去。

  热腾腾的饭菜已全部摆上桌,皇帝才不慌不忙地走进太后的寝宫。

  “见过母后。”慕琮简简单单的一句问好,之后便靠着太后坐了下来。

  慕琮刚一坐下,太后一声呵斥又吓得他立马站起了身。

  “听说你想跟陆太妃南逃?”即便是体虚,太后的声音依旧苍劲有力,吓得慕琮不敢开口说话。

  “你可知道,你身为天子,在国家有难的情况下,应该……”

  “应该坐守龙椅,以定民心!”慕琮抢话道:“母后,道理儿臣明白,只是这国门眼看着就不保,为何不去南边建立一个新政权呢?反正朕还是皇帝,也没给慕家丢脸。”

  “啪!”地一声,太后将那只盛有药膳的碗给砸了出去。不仅把几个伺候的宫女吓了一跳,就连慕琮也默默地低下了头。

  “你以为你去了南边,你还能当皇帝!”太后气急败坏,要不是身体不允许,她真恨不得给慕琮一巴掌。

  “就算当不了皇帝,那朕也能保住一命。母后,如果北凌大军真的打到临安,占领了皇城,朕和母后落到北凌人手里,那还有活路吗!”

  “大不了就殉国!”太后决绝道:“我们是大奚皇室,宁做刀下魂,也绝不苟且偷生!”

  “……”

  这顿饭最后以不欢而散告终。

  几日后,原本还算平静的皇宫突然变得不平静。起因是今早慕琮去御花园散步,却意外失足落水。人虽然是及时救了上来,但依旧昏迷不醒。

  一时间,皇帝的寝宫外跪满大大小小的官员,他们都是得到消息以最快速度赶到皇宫的。

  皇帝失足落水可不是件小事。只不过比起调查是意外还是人为,众人更关心的是皇帝能不能醒过来。

  当然,这么大的消息自然也传到了额尔德的耳中。天子落水,昏迷不醒,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件好事。

  可以假借献药探望之名,光明正大的把军队带入临安。希望能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拿下临安,占领大奚皇宫。

  很快二皇子谢格可利就以皇子之名送了一封拜贴,说是心系大奚皇帝,特地来探望。

  探望是假,引兵入城才是真。太后岂会看不穿他们的心思。只不过现在朝堂难再一心,就连自己一手提拔上来的袁伯明也是主张带着陛下跟随陆太妃南逃。

  殊不知,皇帝失足落水本就是陆太妃刻意而为之。她原本是想着,等北凌大军打来,她就带着自己的儿子乘船离开到南方建立新的王朝。自己的儿子就是新帝,而她就是太后。

  只可惜慕琮知道了她的计划,一心想要她带着他们一起南逃,直接触碰到了她的底线。

  知道慕琮不能留,反正也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陆盈才趁着慕琮去御花园散步的时候,让人偷偷推了皇帝使其落水。

  没想到慕琮命大,竟然被救了回来。一旦他醒过来,她这些努力全都功亏一篑。

  几家欢喜几家愁,每个人各怀鬼胎。无数双眼睛盯着那宝贵的皇位,一时间皇宫里也是乱成一团。

  皇帝昏迷,太后独掌大权,不顾朝中大臣的反对,行使监国之责。

  当时谢格可利送来的拜帖,太后代表大奚拒绝接受。谢格可利也倒有耐心,又送了一次,但再次被太后给打了回来。

  几次被拒绝,谢格可利也渐渐有了脾气。本想率兵攻城,但被额尔德给拦了下来。

  “越是到最后一步,越是不能着急。”这是谢格可利听额尔德说过最多的话。

  额尔德一改之前强打猛攻的打法,这一次倒反而向大奚示好。知道临安被围困数日没有粮食,额尔德不仅让人送粮送菜,还让人在城郊搭棚施粥,救济困难百姓。

  这种打一巴掌再给个枣的做法,看似不仁道,但对于临安城普通百姓来说,却是来之不易的恩惠。

  如今朝中官员山下不齐心,宗室内斗严重,已经无暇顾及百姓生活好坏。这下额尔德赐予恩惠,给足了临安城百姓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这么一对比,不少百姓的心在开始动摇。

  眼看着额尔德在百姓心中地位大增,谢格可利看得也是眼红。额尔德越得父皇重视,他也就越难把控。

  这样的局面又维持几天,随着皇宫一声噩耗传来,打破了这僵局。

  最早发现皇帝驾崩的是守夜的小宫女。她早上伺候皇帝用药的时候,就发现慕琮身体已经凉了。可怜的小皇帝最后还是没熬过来。

  皇帝驾崩,国丧还没来得及准备,临安城的百姓就已经自发的大开城门,将北凌大军迎了进来。

  皇帝都驾崩了,再挣扎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了。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可靠的统治者带领他们过上好日子,其他的已经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了。

  得知北凌大军入城,皇宫再无安宁。宫女太监能跑就跑,不能跑的自发的躲起来,尽量避免灾祸。至于王公大臣,早就离开皇宫,要么带上金银细软和自己的家人出城,要么登上陆太妃一早让人打造好的海船,准备出海。

  皇帝驾崩后,太后失去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众叛亲离,再加上陆太妃早就对她怀恨在心,也根本不会带上太后一同逃命。

  偌大的宫殿里,最后只剩下已经驾崩的皇帝和守在皇帝身边的太后。

  这时,宫门被老太监推开,只见他缓步走到太后跟前,面露难色:“娘娘,都走了。”

  “哀家知道。”太后无力道。

  “还有,额尔德已经进入皇宫,您要不要避一避?”

  老太监多少也知道他们心狠手辣,就怕太后落入他们手中,恐怕得吃苦头。

  只见太后理了理自己的衣服,重新拨弄珠钗,让自己尽量保持一个天下之母的端庄模样。

  “哀家不会逃。哀家生是大奚的人,死是大奚的鬼。”

  说完,太后拿出准备已久的匕首,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当是时,一个飞镖飞来,将那柄匕首给打了下来。

  太后一惊,朝门外看去,只见刚刚动手阻拦她的居然是阿木尔。

  “太后娘娘,义父想请你去一趟政事堂,请吧。”阿木尔对着太后做出了个“请”的手势。

  对于阿木尔的话,太后依旧无动于衷。她不慌不忙地捡起匕首,想要再次自尽,却又被阿木尔给拦了下来。

  “您先别着急,到时候会给您一个痛快的。”阿木尔说罢,亲自将太后带到了政事堂。

  政事堂内,额尔德负责手站在龙椅前,额尔德将谢格可利和达木图巴支走,政事堂内几乎全是额尔德的亲信。

  看到整个皇宫这么空荡,额尔德就意识到这场战争没有彻底结束。为了防止他们东山再起,必须斩草除根,除掉所有大奚的皇室。

  现在宫中只剩下谈太后,她是唯一的突破口。

  等阿木尔将人带到之后,额尔德走下殿阶,很是客气地向她问了声好。

  “哼,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太后丝毫没有领情。即便国破家亡,她也要表现出不屈的气节。

  尽管她曾经是一个小家子气的人,但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后、太后,她的气质也在跟着改变。宠辱不惊、端庄大气,都是这些年磨练出来的,在很额尔德对峙的时候,也丝毫不逊色。

  “太后娘娘,我尊您一声太后,自然不会拿你怎么样,您若是配合我们,告诉我们皇宫里的人都去哪了,我不仅会给您一条生路,还会让人好吃好喝的伺候您,给您安享晚年。”

  “做梦!”

  即便猜到陆太妃害了皇帝,但好歹陆太妃的儿子是大奚王朝唯一的继承人。只要还有最后一条皇室血脉在,大奚就还能重现辉煌。牺牲她一个不打紧,她不能拿最后的皇室血脉开玩笑。

  “义父。”阿木尔走到额尔德身边,耳语道:“要不要我撬开她的嘴。”

  “不用。”

  额尔德环抱着双手,看着气势逼人的谈太后。她那气场是无人能比,不过她的样貌,倒有些眼熟,可他一时却想不起来究竟是像谁。

  再三思考后,额尔德对阿木尔道:“先把她看管起来吧。”

  紧接着额尔德走到太后面前,语气坚定道:“大奚,我们是势在必得。没有你的帮助,我们照样能杀出一条血路,将这天下收归囊中。谈太后啊谈太后,这江山很快就会改名换姓,到那天,我会让你亲眼看见!”

  卷三京城风云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