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引战成殇【完结】>第六十九章 功败垂成

  “又来一个。”韩充抱着手臂,懒洋洋道:“今天是什么日子,竟见着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太妃娘娘,真是稀奇。”

  陆太妃一向深居宫中,向来是只听其名,未见其人。

  不比太后整日操劳,早已是半老徐娘。这陆太妃依旧是动人心弦,行动果断,说话也是霸气侧漏。

  只见陆太妃指着韩充的鼻子,浑然不顾她太妃的形象,直接破口大骂道:“韩充你个贱人,害我侄子,还想盗窃我大奚江山,依我看铡了你都算是便宜你的。”

  韩充对陆太妃为人有些了解:在他看来,陆太妃无非是个性格泼辣的小女人罢了,此番闯入政事堂,无非是撒泼,构不成什么威胁。

  “韩充老贼,你方才不是说拿不出证据,你就是无罪吗?”陆太妃看着围在大殿的士兵道:“我看呐,即便是拿得出证据,你也未必认。”

  韩充不相信一个深居宫中的女人能把他怎么样,便夸下海口:“太妃娘娘,只要您拿出证据,我就立马退兵认栽,怎么样?”

  “……”

  “您拿得出证据吗?”韩充得意道:“你们两个女人口口声声说要杀我,我让你们杀,前提是拿出杀我的证据。一个证据都拿不出来,还要治我罪,我不得正当防卫一下啊!”

  陆太妃不紧不慢地走上殿阶,居高临下地看着韩充,冷笑道:“韩充,哀家要是拿出了证据可怎么办?哀家不仅有物证,还有人证!”

  陆太妃一脸胜券在握的样子,让韩充心里一颤,莫非是那批军火出了什么意外?

  太后显然也反应过来,陆太妃之所以有这个底气,那就说明从她眼皮子底下夺走那批军火的,是她的人干的。

  虽然不甘心,但也算是松了口气。还好是被自己人给劫走了,只怕落到别人手上,事情会更加棘手。

  陆太妃拍了拍手,大声道:“出来吧!”

  众人不约而同的转身向门口看去。先是一双黑靴跨过门槛,往上看去就是一袭干练的白衣,配上一副软甲;头发高高竖起,一个容光焕发的男子大踏步地走了进来。

  “景知瑜?”太后十分震惊地看着陆太妃:这个女人什么时候跟景知瑜有联系了?

  看到景知瑜完好无暇的出现在他的面前,韩充也颇感意外。只觉得景知瑜这人有点本事,竟然能从阿木尔手上逃出来,还能完好无损地站在他面前跟他对峙。

  看来当初就应该直接杀了他,现在站在他面前简直碍眼。

  “景知瑜,把实情说出来吧!”陆太妃命令道。

  景知瑜客气的行了个礼,当着陛下娘娘和满朝大臣道:“韩充野心昭昭,之前我得到太后许准,私自开设作坊制造军火,成品直接送到临安。后来因为一些原因,这个作坊落到了韩充的手上。他用我的作坊制造武器,不是送到战场,而是囤在作坊中。等时机成熟,他就转移走。

  据我的调查,发现韩充在南方一些地方都有自己的势力,再加上他那批军火和战场上丢兵弃甲的行为,就是叛国的表现。”

  景知瑜说完,陆太妃接着补充道:“韩充,哀家知道你会辩解,所以让人把那批军火都搬来了。”

  陆太妃又是一声命令,就有无数太监搬着成箱的军火,一箱箱地摞在政事堂外的院子里。

  接连搬了半个时辰,整个院子堆满了成箱的军火。

  景知瑜来到院中,随便打开一箱,拿出一枚火药弹,道:“景家作坊制作的军火,并没有按照制造局的标准,而是我自己定的一个标准。在作坊给出去的时候,我把这个标准也给了出去。即便是韩充你换了新人,但标准还是按照我的标准来的。

  而这,就能说明,这批军火就是你韩充私自制造,并且运往八闽。再结合我调查到的一些蛛丝马迹,只可以证明你有叛国之心!”

  韩充似笑非笑,抱着手肘看着景知瑜道:“我承认,我是有这个打算。但我这也是为了能将汉人的王朝延续下去。毕竟,临安被攻破是早晚的事。

  而我韩充,能建立一个全新的、一个足以跟北凌铁骑对抗的强大王国。到时候,我们丢失的每一块地,我都能一块一块的打回来!”

  “你放肆!”太后怒道:“大奚王朝在这片土地上延续数代,岂能容你这般割裂!”

  “我这是有先见之明,也只有你们鼠目寸光,看不长久!”

  “哼!”陆太妃嘲讽道:“哀家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把叛国说得这么冠冕堂皇!”

  “不论如何,韩充,现在人证物证俱在,这场审判终将是以结束你性命而告终!”太后接着陆太妃的话道。

  “哦,是吗?”韩充张开双臂,挥了挥手,围在四周的士兵亮出武器一步一步地朝在场的大臣靠近。

  “那请问是要我的命快,还是要你们的命快呢?”韩充得意的笑着,笑声响彻整个大殿。

  确实,殿内已经被韩充的人团团包围,即便殿内有禁军抵抗,但也难保证手无缚鸡之力的大臣的安危。

  就在这时,一个年事已高的臣子突然冲向其中一个士兵,一把抓住他手上的长枪,一边抢夺一边高喊道:“老夫不敢说为大奚做出什么贡献,但若要有人分裂我大奚,老夫第一个不同意!”

  很显然,他的一番争抢换来的却是对方无情的一脚。

  那年迈的老人被一脚踹到地上,已经不得动弹。而那个士兵也没有恻隐之心,直接了结了他的生命。

  这突然发生的一幕惊呆了众人。皇帝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血,吓得直往太后身后躲。

  太后也没工夫痛骂皇帝“无能”,赶紧吩咐殿内的禁军将这些叛军拿下。

  与此同时,从外面又涌进来一些平民打扮的“士兵”。他们是陆家的私兵假扮的。即便身着布衣,他们个个身穿软甲,气势不输正规军人。

  气氛到了,想不打起来也难。陆太妃的私兵和禁军合力围剿韩充的士兵。

  除了身在高位的皇帝和两位娘娘有人保护外,殿内的大臣都是能躲就躲;能跑就赶紧逃走。

  有些大臣不愿躲也不想逃的,就拿起掉落在地上的武器和叛军拼命。一时间,殿内混乱无比。

  眼见着多方争斗,韩充也落了单。景知瑜拔出插在腰间的佩剑,绕到韩充的背后,准备偷袭他。

  擒贼先擒王,只要能拿下韩充,就能结束这场闹局。

  就在景知瑜找准时机准备进攻的时候,突然被一把弯钩状的武器给挡住了。

  听到身后动静,韩充立马警惕起来。当猜到景知瑜想要偷袭他,却被韩千挡了下来,立马吩咐道:“韩千,给我杀了他!”

  韩千虽然不想伤害景知瑜,但面对自家大人的命令,还是默默点头表示遵从。

  和景知瑜交手时,韩千知道景知瑜的功夫在他之下,而自己要取他的性命也是轻而易举。

  可对面的是景知瑜,他怎么也下不去狠手。而韩充也察觉到了韩千的异样,按道理来说,以韩千的武功很快就能把景知瑜拿下,岂会拖拖拉拉这么久却未伤他分毫?

  “韩千,你动作快点!解决掉他之后赶紧到我身边来!”

  韩充不断给他施加压力,他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个不留神,却让景知瑜占了上风。

  电光石火之间,只听“哐”的一声,景知瑜一个上挑将韩千手上不知名的武器给挑开,一个转身迅速变动身形,直接将剑刃抵在了韩千的脖子上。

  韩千输了,景知瑜丝毫不意外。他知道以自己的能力根本不是韩千的对手。若不是韩千打斗时分了神,他根本不可能近身韩千,从而将他拿下。

  其实韩千也是故意而为之。即便他分神,也不会弱到被景知瑜打败的地步。只是他看到韩家的军队占了下风,眼见着就要全军覆没。

  怎么都是失败,倒不如提前结束打斗,省得自己一不小心伤了他。

  韩充也察觉到大事不妙。既然打不过,他只能叫停正在打斗的士兵,让他们掩护他逃出去。

  韩充最后还是没能逃出去。

  拦住他的不是禁军,不是陆家的私兵,而是佛堂的几个和尚。

  最后是静真带着佛堂一众和尚将韩充和他的手下围住,一步一步将韩充逼到了虎头铡处。

  韩充看着面前的虎头铡,忍不住笑道:“看来,我埋伏在宫里的人,应该是被这些和尚给解决了。都说和尚不杀生,你们倒好,个个都是嗜血的和尚!”

  静真双手合十,道了一声“阿弥陀佛”后,解释道:“贫僧跟着太后来到政事堂,察觉到这政事堂附近杀气腾腾。想着这虎头铡专门镇压煞气,出现这种情况只可能是政事堂外还有你的人手。”

  “从政事堂内到政事堂外,都是你们韩家的人。你们到底是怎么渗透进来的?”景知瑜逼问面前的韩千道。

  木已成舟,韩千只好坦白道:“大人一早就在宫里安排了内应。后来大人被朝廷通缉,也考虑过自己不小心被抓的可能,就让我通知宫中内应,提前做好埋伏。

  最开始大人是想确保自己能顺利被释放,实在不行利用他们作为威胁,给太后施加压力。这次兵变也是我没想到的没想到大人这么沉不住气。”

  听了韩千的交代,景知即刻禀报皇帝,“陛下,韩千交代说,宫中有韩充安排的内应。这内应既然有把这么多人带到皇宫且不被发现的本事,很显然是宫里的老人。”

  陆太妃立马澄清道:“首先绝对不可能是哀家。韩充与陆家向来不对头,怎么可能还会帮着韩充?倒是……”

  陆太妃看向太后,显然是想将矛头指向太后。若是太后倒台了,皇帝就孤立无援,到时候她就能扶持自己的儿子登上皇位,顺理成章地成为太后。

  “陆盈,你可不要血口喷人!”太后立刻反驳道:“说不定那人就是你我亲近之人,只是他隐藏得深,你我都没能发现罢了!”

  太后紧接着又指向韩千,“韩千是韩充的亲信,他自然知道内奸是谁!”

  韩千摇摇头,道:“我真不知道谁是接头的。我只负责传递消息,一切都是她安排的,我一直都没见过她的样子。”

  听了韩千的交代,两个女人又陷入了沉默。太后一心想揪出那个内奸,而陆太妃只想借这件事打压太后。

  面对家国大业,她可以不计前嫌跟太后站在一起;但现在韩充失败已经成了定局,她便收起了那份好心,继续针对太后。

  之所以陆太妃如此痛恨太后,不仅仅是太后抚养的慕琮夺了本该属于她儿子的皇位,更是因为她发现了太后一个惊天秘密。

  此时被一群和尚包围在院中的韩充,无助地紧握拳头——他最信任的韩千在最后一刻靠不住了,现在别提离开皇宫了,估计他在皇宫外安排接应他的人,可能也已经围剿了。

  事已至此,他只能依靠最后的稻草。反正自己不能活着离开,死也要拉一个垫背的。

  原本鸦雀无声的大殿里,只听韩充的声音传了过来:“还等什么,赶紧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