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引战成殇【完结】>第二十八章 忍痛割爱

  等景知瑜出宫之后,漫无目的地走在临安城的街道上。

  尽管天色已晚,但街道两边仍有买卖东西的商贩。

  他们都知道,战争来袭,做不了生意不说,还要拖家带口四处逃窜,家里不屯点粮食和财物,只怕后面的日子不好过。

  走着走着,耳边忽然传来马蹄声。

  “景知瑜?”

  听到有人叫他名字,景知瑜抬头看去,只见马上一个英姿飒爽的男子正朝他招手。

  陆家的陆风华?

  “景知瑜,真的是你!”陆风华看清景知瑜的容貌后,立刻跳下马来,三两步走到景知瑜面前,冲他微微一笑,露出可爱俏皮的小虎牙。

  “陆风华。”景知瑜开口唤道。

  “哈哈哈!”陆风华拍了拍景知瑜的肩膀,乐道:“我们十几年没见了吧?没想到我还是能一眼认出你!”

  “你也一样。”

  紧接着陆风华将景知瑜拉到不远处的面馆,要了两碗素面后,陆风华便拉着景知瑜坐下,一个劲地嘘寒问暖。

  要说平江景家是太后母族,而临安陆家是太妃的父族,本来是老死不相往来,但景知瑜年少时在宫里陪伴过太后一段时间,便和经常入宫的陆风华混了个脸熟。

  景知瑜也没想到,两人十几年未见,居然还认出了彼此。

  “对了阿瑜,你怎么在临安呢?是太后召见?”

  “嗯,她想让我做随行的监军。”景知瑜如实道,他倒没必要瞒陆风华,反正以后还是免不了见面。

  “这是好事啊!”陆风华乐呵道:“我就说你当个商人太屈才了!不过你在朝中没权没势,韩充不一定会把你放在眼里。”

  “太后是怕韩充有叛逃之心,所以让我看着。再说了,如今朝中还有谁能撼动韩充的地位?多一个监军少一个监军也改变不了什么。”景知瑜无力道。即便他身居高位,恐怕也难撼动韩充的地位。

  见景知瑜一脸无奈,陆风华不由地握着拳头,气愤道:“韩充那厮着实过分,朝中有才者不在少数,偏偏要那个韩充监国理政!要我看,此等权臣就留不得!”

  陆风华声音极大,这一吼叫整个面馆的食客都纷纷看向他们。

  景知瑜担心有韩充的耳目,握住陆风华的手,小声开导道:“陛下年纪尚小,朝政总要有人辅佐。没了韩充,还会有其他像韩充那样的权臣上台。

  而且目前朝中,能有像韩充那样有手腕的权臣几乎没有。韩充若是倒台,朝中自然会像一盘散沙一样,各方势力各自为政。只怕那时候会出现一道政令,几家之言,难以决断。”

  陆风华知道自己刚刚失礼了,放柔声音、压低嗓音道:“所以你的意思是,朝中没人不敢不听韩充的话。大家意见一致,能确保行政效率。”

  景知瑜点点头,认同道:“虽说专权弊端极大,但现在是特殊时期,朝中运作要是出现互相扯皮的状况,只怕对大奚更加不利。这也是太后娘娘她一直忍着韩充的原因。”

  “又要仰仗韩充,又不得不提防他,真是为难太后了。”

  陆风华话音刚落,店小二便端着两碗面送了过来。

  “我刚从军营回来,又饥又渴,就不客气了。”陆风华端起大碗面条,二话不说就嗦起面条来了。

  景知瑜折腾了一晚上,胃里也是空空的,从筷筒里抽出筷子,大口朵颐地吃起面来。

  “唔……对了阿瑜。”陆风华咀嚼着面条,含糊不清道:“我明天就出征,反正你现在是监军,我正好带你一程!”

  景知瑜抬起头,放下筷子,笑道:“你是有心,但现在任命的文书还没下达,我想趁着这个间隙回平江一趟。毕竟……后面有些交接的事,还需我来处理。”

  “交接?”陆风华皱着眉道:“我记得你之前在做制作军火的生意,不会你要上交官家吧?”

  “嗯。因为不是朝廷直接管,所以有几次都被韩充钻了空子。”

  “韩充他也太过分了吧,你那些军火是要送到前线去的!”

  “总归是私家的,要是闹起来,韩充反而会反咬我一口。”

  “哼,就制造局那些家伙,效率极其低下,要他们造一个火炮,他们能磨叽到明年!”

  “……”

  景知瑜不再说话,只是对着面汤里自己的倒影发怔。

  “阿瑜,你……唉!”

  这样的局面下,陆风华也是束手无策。

  过了好半天,景知瑜忽地抬起头来,强颜欢笑道:“今晚多谢款待,我想明天赶回平江,打算今晚连夜赶路。”

  说罢,景知瑜站起身来,双手作揖,“陆将军,我们军营再见了。”

  陆风华也礼貌地站起身来,微微点头回应。

  翌日清晨,正好是秋冬时节,大清早天还没完全亮,整个江陵府被一层雾气所笼盖。

  城内,宋梁秋正看着地图,忽的听门外有将士来报,说是北凌大军兵临城下,蓄势待发。

  宋梁秋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一阵疑惑:北凌大军驻扎在距离江陵府千里的郊外,一旦他们有动静,斥候会立马传来消息,怎么可能会兵临城下了才报告。

  将军狄英解释道:“会不会是早上雾大,即便有人马调动,斥候也难以察觉?”

  “斥候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眼睛不好使了,耳朵还不好使吗!”宋梁秋甩了个臭脸给狄英后,便头也不回地前往前线了。

  狄英朝着宋梁秋的背影啐了一口,满脸的不屑。

  “傲什么傲!”狄英不满道。

  宋梁秋爬上城墙的时候,太阳已经出来,雾气也早就消散。

  看清楚城墙外所谓的“大军”,宋梁秋差点笑出声来。

  带队的将领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小将,身后的将士一半骑兵一半步兵,撑死了一万多人。

  一万多人打他们二十万将士的城池,不是来搞笑的就是来找死的。

  看对方也就两三架天梯和几个投石机,再看看他们,火炮火器一应俱全,双方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宋梁秋算是明白为什么斥候探不到消息了,这么点人行军,又没带重型武器,难怪能趁着雾色躲过斥候的追查,一路跑到了城门口。

  不过他们来了,也只是送死而已。

  宋梁秋对着城门下的那个将领,满脸不屑道:“怎么就你个小年轻啊,是不是你们北凌将士被我们打怕了,不敢来了?”

  阿木尔盯着紧闭的城门冷笑道:“送死?宋将军,是不是送死,您待会就知道了。”

  “哼,口出狂言!”

  面对这种敌弱我强的仗,宋梁秋是懒得参与,随即召来狄英和江同宣,想让他们率军对抗。

  江同宣为人老实忠厚,上级下达命令就老实服从,不敢有违抗。而狄英就不同了,他一向自诩比宋梁秋要有能耐,宋梁秋能当上主帅,他狄英第一个不服。

  “妈的,这种小仗让我们打,自己打大仗,到时候功劳最大的是你,我们半点功劳都沾不到!”狄英愤懑不平道。

  “狄兄,消消火。”江同宣开口道:“城外的那个将军是丞相府的少主,看样子是第一次打仗,不知轻重,带这么点人来送死。狄兄若是能取下对方首级,自然也是大功一件。”

  狄英看了眼江同宣,直接破口骂道:“去,你个没种的,净晓得拍宋梁秋马屁!”

  阿木尔饶有兴趣地看着城楼上相互指桑骂槐的两人,喃喃自语道:“他们果真不和。”

  看到阿木尔让人推来投石机,宋梁秋脸色大变,也顾不上狄英的无理取闹,急忙调来负责军火的将士,准备火炮迎击。

  命令一下达,负责军火的将士踟蹰不前,一个个的面面相觑,不知该怎么解释。

  宋梁秋皱着眉头道:“怎么了,耳朵聋了吗,还不赶紧迎战!”

  其中一个胆大点的士兵小声道:“回……回将军的话,我们……我们没有火药了……”

  “没有火药是什么意思?补给还没来吗?”宋梁秋一头雾水道。

  他明明一早就从最近的夷陵府调运火药,怎可能会出现没火药的窘况?

  阿木尔不紧不慢道:“真不好意思,我带兵从蜀地而来,正好兵至夷陵,便借了个道,顺便把你们的火药给劫走了。”

  “怎么可能!”狄英不可置信道:“夷陵失守,怎么可能一点消息都没传出!”

  “夷陵府的守将可比你们要有觉悟多了。看到我们兵至城下,便乖乖地献城投降了。”

  “不好!”江同宣紧张道:“夷陵失守,阿木尔故意掩盖消息,估计是借道夷陵,攻打江陵南城门!”

  之前为了抵御额尔德的进攻,宋梁秋抽调了南城大半兵力支援北城。

  若是阿木尔真的率军去打城南,只要他们渡了长江,城北一旦被包围,他们是插翅也难逃。

  “报——”

  只见斥候跑上城墙来报:“将军,不好了!城南失守了!”

  宋梁秋听到这个消息后,脸色别提有多难看了。他再回头看阿木尔身后的军队,虽然只有万人之多,但他在城南,肯定派了不少士兵。否则怎么可能轻而易举地拿下城南。

  阿木尔紧接着规劝道:“要我说啊,你们还是直接投降吧!已经被我们包围了,再打也打不出个所以然来了。再说了,你们现在还有跟我们打的实力吗?没了火药,城中也就二十万将士,后方又没有支援,你们已经孤立无援了。”

  “投个屁降!”狄英怒不可遏道:“我今儿就带着二十万的兄弟跟你们拼了!”

  狄英说罢,刚要带兵出战,却被宋梁秋给拦了下来。

  紧接着宋梁秋的一道指令传下,差点没把狄英给气死。

  “传我的指令,全体将士,撤!”

  宋梁秋那一声“撤”字一喊出口,全体将士皆是一愣。

  “宋梁秋你什么意思?撤退,你疯了,让我们撤退!”

  “现在这个局势,城是保不住了。现在撤退,还能保住二十万将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退到岳州,还能重新布防,再打回去。”

  “退退退,一退再退,就像你这种打不过就跑的将军,怎么可能带我们打胜仗!那要是岳州也失守了呢?你就还往后退,退到临安才罢休吗!”

  “狄英!”宋梁秋捏紧拳头,忍着怒火道:“你嘴里就不能说个好话吗!如此莽撞不知轻重,只晓得带着手下弟兄送人头,根本不知轻重缓急!”

  “反正我就不走。之前在樊襄的时候就撤退了一次,现在退守江陵,我就是死,也一步不让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