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都市情感>长路而终>第8章 8

  喝茶结束后,余怀之问了一些问题,关于白天讲课Alexander有没有听懂。

  在学习上的交流,两个人又变成了老师与学生。Alexander确实有一些地方不明白,不过并不是在余怀之的课程,而是关于《红楼梦》。

  “I'm confused,Who is the man character in this story?(我很疑惑,谁才是故事主角?)”

  Alexander解读四大名著太困难了,刘老师放映的影片中,他看到很多角色。那些面孔看上去好像都一样的,连头饰都大同小异,这让他更分不清到底谁才是那个需要被特别注意的人。

  “Is that one with the red tiara?Or those gorgeous women in expensive clothes?(是那个带着红色头饰的吗?还是那些穿着名贵衣服的华丽女人?)”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余怀之向Alexander解释了群像小说这个概念,又为他举例了另一部同样著名的外国小说。似乎有一个例子就很好理解。接下来Alexander就是询问了一些关于名著中的细节问题,余怀之用中文为他一一解惑,他用翻译器听,这场交流一直持续到夜间2:30,两人大脑仍旧兴奋,不愿关机休息。

  “时间不早了。”余怀之看一眼手腕上的表,“我们应该去休息,明早还有课,不能迟到。”

  Alexander十分享受于和他在一起的时光,不太想要去睡觉,就顺口问他的表很好看,是什么牌子,百达翡丽还是劳力士?

  余怀之对这两个牌子都不陌生,但也仅限于初步了解。

  他将手表解下来,拿给Alexander看,对他说:“这只表不贵,上海牌复兴系列的一只,叫九曲映月。”

  Alexander将这只手表拿在掌心中观赏,是很漂亮的一只,基调为黑金交织,豫园的湖心亭与青松相称相生,金线雕缠,表盘之上没有数字,只有非常漂亮的一个标牌,上面写着“上海”,since1955。

  “你说的那两种名牌适用于企业家,不适合人民教师。”余怀之开玩笑,“像我们这种一辈子奋斗一套房一辆车一个幸福三口之家的普通教职人员,没有过多收入的前提下,大部分不会花很多钱去买一只手表。尤其还要用粉笔写字,表盘上要是落了灰,注意力就会被吸引走,影响正常教学思路。”

  Alexander对他的手表恋恋不舍,拿着左看右看,总觉得非常漂亮,很符合余怀之的气质。

  他不知道为什么,明明这个人身上没有花里胡哨的奢侈品,可他就是让人觉得很有钱,很高贵,一看就不是平凡的人。

  书中自有黄金屋,Alexander大概能明白一点。

  余怀之就是那个纵然两手空空,也能凭借一颗聪明脑袋走遍世界,不愁吃穿的人。

  他真的有一点困难,告别之后回到房间倒头就睡。

  第二天早晨7点,余怀之在外面敲门,告诉他要去上学。

  Alexander迅速换上衣服,去洗漱完毕,系好鞋带和余怀之一起上车。

  他昨晚睡得太晚,忘了给手机充电。

  屏幕上显示只剩20%的电量,老款黑莓电池又没有那么坚强,连充电线都是防耳机的圆形插头,想和余怀之共享充电器都有些困难。

  余怀之察觉Alexander在副驾驶发信息。虽然不知道联系谁,但他打字的速度很快。

  可能也是因为下边有26个字母全键盘,要比点触式的屏幕更方便些。

  “饿吗?”他的郊区别墅距离湖力大学距离不短不长,余怀之6:00就起了床,原想做早餐,叫Alexander一起吃,想了想,觉得他倒时差应该不会喜欢睡眠被打扰,于是就吃了自己那份,没有叫他。

  “湖力大学的食堂一直开放到上午10点,左手边的第三家专门供应交换生,饭菜是西式口味,你可以去尝。”

  “Did you eat?(你吃了吗?)”Alexander将手机收起来,问余怀之,“with me?(你和我一起吗?)”

  “我早餐吃过了。”余怀之告诉他,“我的生物钟很准时,每天6点起床,你昨天睡得太晚,所以没有叫你。”

  Alexander没有计较,问他早晨吃了什么。

  在听到余怀之说一杯豆浆,一片绵白糖馒头片时产生极大兴趣,勾着余怀之的手腕请求他明早一定要叫自己,他也想尝一尝。

  许多小洋人来中国后都爱上了这里的美食,余怀之对此并不意外。和Alexander约法三章,定好起床睡觉时间,对方也很高兴,透过玻璃窗看外面树上的飞鸟,感慨这里真漂亮,他热爱紫荆市,大道之上竟然还能看见山港,太美了。

  余怀之的suv停在大学门口,他下车后,不少学生开心的跑过来打招呼,管他叫“余教授”“余爸”“余爹”,他笑着挥手点头,嘱咐这群孩子没吃饭的要快一些,周三早上的饭最丰盛,还有好喝的奶香玉米羹,晚了就抢不上。

  湖力大学两大有名,除了他,就是食堂。

  大学生们嘻嘻哈哈走进校园,很快成群奔向食堂,每个学子脸上都洋溢着开朗的笑容,风气很正。

  余怀之抬手锁车时响起来,拉开后座,从里面拿出一只崭新的单肩包,送给Alexander。

  “里面有笔盒和笔记本,上战场不能没有武器,进学校不能没有学习工具。这是送给你的见面礼,希望你的交换生旅行圆满。”

  Alexander不知道这些是他什么时候准备的,很新,款式也是最流行。

  看样子余怀之为了招待他下了不少功夫,估计是昨晚买菜时专程为他挑选,就为今天相送。

  “谢谢老师。”单肩包挂在肩上,Alexander很喜欢,将包放在胸前拉开拉链,看里面的东西,“我很喜欢,It's so cool.(真帅气)”

  余怀之无家无子,他是丁克主义,从来也没想过自己哪日要做父亲,对养小孩这件事简直漠然到过年都回避的程度,见了小朋友不会主动接触,被催婚催育更是充耳不闻,油盐不进。

  若叛逆也能满减,光这一点,他能四十变二十,再变十岁,零岁,然后一路按照听不懂人话的模式将人生倒流。

  送给Alexander的礼物是询问了女售货员,买的流行款。

  看Alexander如此喜欢,余怀之也松一口气,觉得幸亏听了她的,否则他实在不会挑。

  单肩包里似乎还有一个赠品。

  余怀之昨日付款时没留意,Alexander翻翻看看,看见下面那只一手拿着三叉戟的凶巴巴鲨鱼娃娃,瞬间眼睛一亮,向他模仿了一个同款表情的站姿。

  “This is so funny,I like it.(这个好玩,喜欢。)”Alexander真没想到余怀之还送他一只毛绒玩具,一耸肩膀,“I haven't received a present in years, thank you.(我很多年没收到礼物,谢谢)”

  余怀之对他的说法有些不大相信:“你的家人应该不会送这样幼稚的礼物。”

  说实话,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里还有个鲨鱼娃娃。

  而且Alexander不懂中文,他懂。

  一只鲨鱼拿着叉子——这寓意往坏的方面想一想,是品牌方无心之举,还是故意弄了一批恶搞周边,专门制作的“鲨叉”,来博人一笑?

  Alexander没有再继续回答关于家人送礼物的问题,在门口碰到了其他交换生,就和人一起去食堂吃饭。

  这个时间大家都来上学。Alexander又是交换生团体中最受欢迎的那个,大家都喜欢他。

  很快,后面来的同学也追上小部队,把他簇拥在中间有说有笑,混熟一片。

  齐百川和何子欣前后脚到学校,余怀之拿着教案在前面走,两人看见他追上去,问他吃了没有,今天几节课。

  湖力大学校园非常大,从门口走到汉语言的教室,足足需要两公里。

  最初建校,老校长是把汉语言学作为主力系,放在离门口最近的教学楼,后来报这个系的人越来越多,都是奔着余怀之去,导致其他系的学生嫌教室远,纷纷选择逃课,及格率降了一半。

  教学组没办法,新教学楼盖起来就把余怀之的汉语言系弄到那头,其他系往前边移,这才解决学生们的逃课问题。

  真正求知的人,不畏坎坷。

  何况连余怀之每天都要走上两公里去给大家上课,学生们年轻力壮,又怕什么?

  “余教授,那小少爷还挺好带吧,昨晚没说难受什么的?”齐百川问。

  余怀之笑道:“Alexander很好,他适应能力很强,没出现任何问题。”

  “本来以为他是富家小少爷,是最难缠的一个,没想到反而他没找事。”齐百川叹口气,跟两人说,“你们不知道,美术系韩教授说寄宿他家的那个will昨晚一夜都不肯睡觉,非吵着让把他送回去,他不想在我们这里待了,不习惯。”

  “应该是分离焦虑症吧。”何子欣说,“我当年刚去外国留学也是迫切的想回来,后来习惯,就没那么闹腾。”

  “现在这些孩子跟以前不一样,被家长娇惯的太狠,很难定义好坏。”齐百川说,“别看我自己是个富二代,比起这些小屁孩,我都算是忆苦思甜的那种。”

  余怀之对于小自己十来岁的人的话题,没办法完美介入。

  他对齐百川和何子欣来说,像长辈,像前辈,像教他们的老师,唯独不像同事。

  好像也没人把他当同事。整个大学的人对他毕恭毕敬,大概是觉得余怀之站的太高,又出过那么多图书,还都是国家出版社来找他约稿子,所以很难将自己排到那个咖位。

  云巅并不美好,至少对他而言,俯瞰终生的滋味其实等同于孤独。

  一道无解的题,曾经被解开。

  后来那个人走了,他的心门再一次封闭,直到昨夜和Alexander彻夜长聊,才终于重新打开。

  他想真心交友,而事实看上去除了Alexander,没有人愿意真正与他站成一排。

  ——他们,更多是想要把他高高的供养起来,只要不坠落,怎么都行,唯独交心最不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