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拍水边餐厅的剧组群没解散,现在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撤退了,就留着给他们这些嘉宾聊天联络感情聊聊八卦。

  所以大家有什么事都是在群里说。话最多的是尹思明,分享他回学校之后的各种奇葩经历,以及他每天不想上课的心得。当然了,分享最多的还是他和女孩们的合照,外加一句:爷超受欢迎!

  这种信息发给谁显而易见。然而陆芃对他这种幼稚行为置之不理,久而久之,尹思明也觉得没劲了。

  滑宇和符千帆属于里面话第二多的,每天聊来聊去,符哥长小宇短的,简直无话不说。

  所以,按理说,他捡漏了男主这种事,他应该一早就在群里嚷嚷了。

  “嘿嘿,我这不是想保留惊喜感吗?还拜托李导他们千万保密。”滑宇这段时间看起来自信了很多,果然多参加综艺还是有好处的。加上妆发的改变,他浑身的气质也有所变化。

  林琼觉得也不错,滑宇这个人看着没什么心眼,在娱乐圈糊了这么多年,是该否极泰来,时来运转。

  而且滑宇的演技还可以,在一众雷剧中可谓是力挽狂澜,难得能让林琼对他心软几分。

  “我和凌峰一个公司的……”滑宇说,“没想到他也出事了。”

  这个“也”字就很有故事感。林琼都不知道滑宇在这种公司到底算是好事还是坏事……总之很难评价。

  李萃见人都到齐,咳嗽一声:“行了,话不多说,未来两个月需要所有人互帮互助,都认识熟悉一下,说说对剧本的看法。这位呢是咱们的制片人……”

  他一一做了介绍,从制片人到副导演,剧务统筹小方,总编剧许青河,还有灯光和背景总设计总监。

  在这种正式场合,李萃的臭脾气和烟瘾都破天荒地收了起来,很有他做讲座时的风范。他让演员们畅所欲言,但制片人都在这里,显然是不给演员发挥空间的。

  剧本围读是仿照从前的舞台戏剧表演的习惯,但形式有所改变。角色不必朗读剧本,而是针对自己看过的剧本给出设计意见。一般这也就是走个过场,简单聊两天,吃顿饭,过几天就拜神开机。

  按理说林琼是不在围读受邀范围内的,连分场编剧都不够格挤进来谈想法。因此他是沾邹彦生的光,就坐在旁边听。

  滑宇因为是刚接触剧本不太熟悉,基本上是邹彦生说得比较多。

  “晟铭这个角色在后期不能是被压着打的角色,而应该是和徐翼势均力敌、一个在明一个在暗才比较有张力。”

  他毫不掩饰想要修改个人戏份的想法,这在业界也是正常的。多的是咖位稍高一点的演员自带编剧进组,然后开始大改特改边拍边改。邹彦生还算好的,他确实提出了一些剧本的优劣势,并且希望几位编剧能和林琼合作,抓紧时间改善。许青河不太能接受别人对他的作品指手划脚,借着这是围读,向邹彦生表示了自己的不满:“邹先生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可以对角色有自己的理解,但是对情节过分干预,这不太好吧。”

  他的眼睛望向一旁的林琼。

  林琼没理,等着邹彦生收拾他。

  “许编剧说得对,”邹彦生做出愧疚的表情,“我太看重剧的整体效果,也想着多帮点忙,分担拍摄压力,反而忽视了几位编剧老师的感受,很不应该。”

  许青河眼睛都瞪大了。这家伙什么意思,内涵他不顾全大局呗?

  其他人纷纷表示怎么会呢围读本来就是拿来给大家解决问题的嘛,许老师也真是的,好好说话,不要为这个吵架嘛。

  李萃差点笑出声,但不想在这个场合和许青河吵起来,努力忍住了:“彦生说得也有道理,大家有商有量的吧,视拍摄情况而定。”

  言下之意,吵吵什么,到了拍摄的地方,你们还是得听老子的。

  邹彦生露出松了口气的表情。“谢谢李导,也谢谢许编剧海涵。”

  许青河:“…………”

  许青河快要气死了。

  “邹彦生不就是想给自己加高光戏份吗……”许青河在围读中段实在忍不了出来打电话发牢骚,“简直神经病,请他演男主他不演,非要抢配角,现在好了,如他愿了,又嫌人设不够好,我早说过这些流量演员不能用,现在好了,请了个男主还跟他们是一窝的,我他妈哪是来开会的,我是来听免费相声的!”

  那头安慰了他些什么,许青河还在愤愤然:“为什么现在忽然有新注资?又是李萃搞的鬼?四五千万都不够他烧的?”

  “妈的,要不是看在……”许青河的话说到一半,听到对方的话,忽然愣住了。

  “什么?”

  第一天的围读结束,一群人商量着去哪儿吃一顿,晚上再找个地方消遣。

  李萃单独叫了林琼一声:“借一步说话。”

  林琼很意外,因为此前李萃对他的态度一直冷淡,那也许是李萃并不喜欢他这种工具人的缘故。

  “有什么事吗?”他直觉不是好事,事出反常必有妖好吧。

  但他还是跟着李萃过去了。李萃劈腿几个女演员,想必不会此时忽然改变性向,想潜规则他什么的。

  也不是他们两个人单独聊,制片人也在。不同的是制片人态度和蔼,但李萃的表情就严肃些。

  “是这样,目前剧组里还缺个分场编剧。”李萃说。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手还在下意识地往兜里摸烟,这是他有点烦躁的反应。林琼感觉他像是不太情愿的:“你意向如何?”

  林琼:“……但我是邹先生的个人编剧,我们有合同在先,这个我没法自己做决定。”

  “这不冲突,”李萃说,“你可以继续作为私人编剧,主要跟邹彦生的个人戏份。分场稿这边算我们单独的合同,按场结账,一场五千。算你打两份工。你们签的不可能是卖身契吧?”

  林琼:“五千?你们计划拍多少场?”

  这部剧目前计划拍三十五集,假设一集二三十场,随便一个分场编剧就能拿这个钱,也太舍得下本了。

  “……”李萃说,“你这是嫌少?”

  “没,这倒是没有……”林琼心说写一集就赚十五万这种好事怎么会嫌少。

  “那不就得了,这事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编剧栏挂名,你知道多少人……”

  旁边的制片人咳嗽一声,李萃收了声音,说:“邹彦生很看好你,所以我们对你也有点好奇。我看过你的履历,你第二学位是从戏剧学院拿的,对吧,那就是说,你有结业作品。”

  林琼:“嗯。”

  “但你的实际经验就到这里,只到这里。这种水平,按理说是没法写分场稿的。不过,”李萃又咬咬牙,“考虑到目前的情况,如果你有这个意向,就给我们一份你已发表的作品。我们会考虑你的情况,给你二十场左右,也就是差不多一集的戏份……必须你自己操刀,而且必须过关。”

  林琼:“哦……”

  他不是不心动。李萃导的精品剧,他的名字能挂在编剧栏最末端,也是一种认同。

  但他就是觉得太突然了,严重的违和感包围了他。不管是李萃这个态度,还是剧组突然缺一个“写二十场的分场编剧”,都让他有种极其不适的违和感。

  制片人感到头疼,温和地对林琼说:“只是一个提议,你可以好好考虑一下,我们都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锻炼机会。”

  林琼按下那种淡淡的不适,点头说:“我回去和邹先生商量。”

  邹彦生听了觉得不错。“不管对方是什么目的,对你来说是只有好处的。”

  “问题就出在这里,”林琼强调,“对我来说只有好处。”

  邹彦生:“是有点奇怪,但也不算罕见。”

  “他们连我从前的作品都没看过。”林琼拔高音调。

  “我也没看过你从前的作品啊。”邹彦生笑道。

  “那又不一样。”

  林琼说完,忽然意识到哪里不对。他看见邹彦生亮闪闪的眼睛,骤然结巴起来:“他、他们也不够了解我。”

  “也是呢,” 邹彦生说,“不如问问他们原因?”

  “如果他们想说,找我的时候就说了。”林琼百思不得其解。

  难道是许青河?

  不会吧。许青河也不至于爱他爱到这个地步。力保他来挂名?这舌头得练出马甲线才能舔出这个境界吧?

  何况许编剧现在眼高于顶,说他嘴硬逞强也好,说他真情实感也好,他确实不会像从前一样,把林琼吹着捧着。

  邹彦生见他神色变来变去,也猜测过是不是许青河在里面起了作用。不过,不管怎么样,剧组是不会拿分场这种戏份来开玩笑、或是捉弄人的。从演员到工作人员的时间都很宝贵,拍摄时恨不能争分夺秒,李萃会启用林琼这种新人应该也慎重考虑过。

  只要是对林琼未来发展有利的时机,他都会希望林琼去抓住。

  哪怕给林琼提供机会的人是许青河。

  李萃给的考虑时间还挺充裕。围读的三天时间里,林琼左思右想,也没想出拒绝的理由。

  就是说,有什么好考虑的?

  他可以确定绝不会是许青河在中间运作。以许青河的个性,就算真的是他做的,也不会做好事不留名,绝对要敲锣打鼓舞到他面前来,巴不得他感恩戴德,跪谢总编剧大人的施舍。

  难道说是像凌峰事件一样,真的突然有分场编剧做不了,所以临时拉他凑数?

  好像只有这个解释说得通。

  林琼把大学时的雏鸟作品翻了出来。

  那是一篇短话剧,在京林戏剧学院的毕业戏上排过,后来林琼参加工作,无瑕顾及这个剧本,把它卖给一个导演系的年轻小导演拿来拍微电影,还拿了一个小奖项。

  微电影限于经费不足,被轻微改编过,但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改编,比如男主小时候爱吃的糖,从五毛钱的真z棒强行换成了唯一的赞助商提供的啵霸奶茶。剧本注明了他是版权方,他又保留有初始剧本,拿来交差是足够了。

  只是七年前的东西放在现在看实在有点辣眼睛,林琼没有勇气多看。他甚至觉得李萃看完之后,会后悔给他开出一场戏五千的价钱。

  还好邹彦生没看过这个鬼东西也愿意当冤大头。

  林琼心想,他的运气其实一直不错的。

  可邹彦生却主动问:“你打算把哪部作品给李导过目?《早莺》?”

  林琼的表情跟见了鬼一样:“草,你怎么会知道这个东西?”

  要知道这个戏虽然注明了林琼是原作者,但叫林琼的非常多,光是那一届的戏剧学院就有两三个,还都是女生。

  邹彦生是之前还说没看过他的作品,这么短的时间靠什么来锁定他的?

  狩猎时刻吗?!

  作者有话要说:

  小邹:我有小玉京雷达。

  琼:倒也不需要这种东西(冷漠)

  咦,这个人,不仅不双更,更新时间还越拖越晚了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