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现在站在你面前的是谁?

  仅仅只是欺骗了始皇帝的扶桑岛上第一代天皇,齐人徐市?

  不不不,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在未来的时间中,在徐市有限的生命里。这位航海技术及水平就当世而言,确实鲜有出其右的方士同学确确实实的为帝国的向外扩张以及航路的开辟等种种,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谓是将所有的一切,都奉献在了帝国的事业之上。

  肝脑涂地呕心沥血,死而后已。

  堪称是007、996,为帝国奋斗之楷模。

  由此可见,坏了的人才不一定要扔。毕竟洗上一洗,说不定还是能够用的。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你确实有用、有能够被利用的价值。

  便如同虽然叫始皇帝猜知到了什么,却尚未被那帝王清算的李斯。

  又如同再度调整过心态,决定给大秦当狗的徐市。

  只要大秦足够强盛,那么便是当大秦的狗,又有如何?

  总不会较之以此前那提心吊胆,唯恐被天命在身的皇帝陛下一剑枭首、担惊受怕的日子更加难为。

  本应当成为这名为扶桑的岛屿上,万世一系之神武天皇的徐市于内心之中不断地对着自己做出说服和安慰。望向那岛屿之上,被发掘出来的银矿的目光,却是隐隐带着癫狂与扭曲。

  为什么我便没有发现呢?

  这本该是我的,是我的,都是我的!

  这是我的银矿!是我的财富!是属于我的一切!

  徐市内心滴血。

  只是当扶苏、江辞等望过来之时,却是再友好与谄媚不过。

  仿佛是在真心实意的为着这银矿的被发掘,以及帝国财富的增加而高兴。

  甚至是当场作文,以示我大秦帝国伟大皇帝陛下的天命所归,以及徐市本人内心当中对始皇帝崇敬、敬仰与忠诚。

  直叫在场的公子扶苏、姚贾、江辞等俱皆是眼角嘴角微微抽搐,万不曾想到徐市这浓眉大眼的,居然会是如此人物。

  但......虽然但是,这位徐先生以前似乎也不这样啊!

  此前同徐市之间打过交道,并且有那么一点私交的姚贾双目无神,只觉得自己的固有印象似乎受到了那么亿点点的冲击。

  毕竟高人也好,方士也罢,但凡是同神仙故事挂钩,并且想要招摇撞骗吃这碗饭。那么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不为世俗之物所动学会装样什么的自然是必须。

  装的真或是不真,以及你自身之品性究竟是如何尚且不去说。

  但那架子总归是要端起来。

  要不然又何以白里透红与众不同,在一众的凡夫俗子当中脱颖而出?

  这就是好像是我们的小江同学,虽然思维跳跃内心深处吐槽不断。可是不管如何,面上多多少少还是能端住的。

  该说不说,还有具有那么几分小小的、能够唬人的本事。

  所以方才能够保持一定的逼格,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而不至于掉马。

  虽然这其中或多或少的,离不开某位帝国皇帝陛下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及某些暗中的帮助和滤镜的加持。

  但多多少少,算江辞的本事不是?

  当然,本事不本事的同样不好说。只是之所以留着徐市的性命,确确实实是因为这位徐先生那堪称当世之最佳的航海技术。

  即便因为系统的影响,江辞可以选择相关人员并且点亮相应的航海技术。但做为一个复古守旧,遵循银河也是河的保守派,对于江辞而言,帝国的领土自然是越多越好。

  并不仅仅局限于这小小的扶桑之地。

  别的不说,至少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的美洲,那同中原大地一般拥有着同样皮肤以及发色眸色的殷商遗民,该当回归故土才是。

  帝国的开创与扩展需要如同张骞、班超一般的猛人,当然,考虑到美洲、澳宋等地与中原大地所间隔的茫茫碧海。将这样的探索者换成徐市,自然是未为不可。

  没有丁点问题。

  只是对于这一切徐市目前是不清楚的。

  这位人品其实并不怎么优秀的当代著名航海家、扶桑之国名义与事实上的天皇,在大秦的黑水龙旗以及玄鸟图腾之下,很快便回想起自己原本的身份,换上原本的服饰,用上原本的语言。

  俯首帖耳。

  为帝国对脚下这座岛屿的占领以及宣称、统治,大开方便之门。

  极尽所能的提供帮助,以证明自身之价值。

  甚至将屠刀对准了那些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此前极是信任的土著与夷人们。

  于此同时,如火如荼的银矿挖掘行动同样在展开。

  等到岛上的诸多种种事宜做出安排,大船回返,出现在东海的码头之时,负责驻守当地的官吏与士兵们惊奇的发现,这一趟出海的收获,似乎远远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然后他们便被那一箱又一箱的银子晃花了眼。

  海外有山,山内有矿,有巨大银矿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很快便分散、传播开去,足以在很多人心中掀起狂风巨浪。

  更不必说,同样回返的还有徐市。

  替始皇帝寻找仙药,却一去不回不知所踪的方士徐市。

  诸多种种被加工和美化了的,虽然说法不一却始终围绕着皇帝陛下的伟大、海外的神奇、天命所归等的说法同样在江辞的过目之后被放出,大造声势。

  将世人的目光所吸引。

  叫中原大地之上的人们认识到,原来这四海之外,竟然存在着新的天地与世界。

  后世的史书典籍等种种从来不吝惜于耗费笔墨,大肆的描写这以替始皇帝寻求长生、寻找仙药的船队回到中原大地之后所受到的关注与盛况。

  但这一切的一切,仅仅只是个开始。

  是大秦的兵锋与铁骑,向着世界伸出触角的一小步。

  经由江辞画出的、简陋的世界地图在帝国的高层、在六国的遗老遗少,甚至是在民间被传播开来。同样被传递出来的,还有皇帝陛下广招贤才,将要向外征服、施行王道教化的声音。

  帮助秦人一统天下的军功爵制因为六国的被扫灭与荡平,因为当世人所知地界的被纳入帝国的统治范围与版图而失去生机与活力,开始变得不再能够适应帝国的发展。

  可是当新的版图被点亮,当那自海外所得的财富大摇大摆的一路被运送到咸阳,充斥沿途民众的视野充盈大秦的国库......

  又如何能够不叫人为人躁动?

  “尊王攘夷”、“奉王命以讨不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生活在这片土地之上的绝大多数人,不管是秦人还是原本齐人、楚人、燕人等,对于土地、对于中原大地之外的夷人,其实有着高度重合的看法及手段。

  更不必说,在东渡扶桑而后回转的过程中,在同江辞之间的交流与交谈之下,原本深受儒家思想所影响的长公子,俨然形成一套完整的属于自己的理论与看法。

  儒家的思想,法家的教化。这位长公子并未因为江辞的歪理邪说,并未因为江辞对夫子、对圣人之言那看似是一本正经实则胡说八道的解读而将自身原本的政见及想法完全推翻和更改。

  只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不断补充及创新,融合与吸收。

  并最终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与想法。

  【但,虽然但是,怎么感觉有中很强烈、很熟悉的既视感啊?】

  【外儒内法?霸王之道杂相许之?天人合一?大一统?我应该没有暴露没有说出什么不应该说的吧?】

  江辞眼角嘴角微微抽搐,有些无语。

  秦皇画皮,汉武铸骨。

  虽然对那些酸儒、腐儒并不感冒,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儒家的大一统等思想无疑是极好的。

  并不仅仅是维护统治。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同样能够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只是后世不断僵化和被扭曲篡改,所以形成枷锁。

  而天下一统,物理上的统一之外,思想的统一同样必不可少。

  只有这样,方才能够真正的长治久安,获得生存与发展、维系的土壤。

  当然这并不是说来自于后世并且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江辞会因此而受到震动,又或者将这位长公子视为天人云云。

  毕竟在不进行降维打击不使用某种足以改天换地思想的前提下,就算是这位帝国的长公子不曾自我更新、补充和完善想到这些。随着帝国版图的扩张和诸多种种的发展,江辞同样会打着或这或那的由头,一点一点暗搓搓的试图将这样的思想传播给皇帝陛下。

  扶苏之种种想法与做为,无疑叫江辞少了很多麻烦。

  但这并不意味着江辞便由此清闲下来,可以躺平。

  毕竟世界上只有一个大秦的宏伟目标,还仅仅只是显露与完成那冰山一角,并未曾被彻底的实现。

  那叫扶桑的岛屿虽然被打下了,但我殷商遗民,还在美洲的土地上不是?

  更不必说,那澳宋的领土,以及身毒等,尚且需要大秦天兵的解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