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恶途【CP完结番外】>第40章 四十·试试

  秦汉时云梦泽便在荆州,还要往南,云梦泽东西两侧与长江相通。据传,大小湖泊星罗、沟渠汊套棋布。然而历史更替,沧海桑田,变幻无常。水道转移,泥沙冲积,水道灭,平原起,湖泊缩,化作数个湖泊。

  时过境迁,水患连年,洪水泛滥,水流冲击,泥沙淤塞,上下游河床抬高,其中上游某处,星罗棋布的小湖细流再聚一齐、连成一片。最后形成一望无垠的湖泊,浩浩汤汤,无边无际。鱼翔鸭浮,莲香荷馨,富饶之域,称为“大湖”。

  于是上古云梦泽,如今变为湖泊或是平原,或大或小。大湖是其中一处,洞庭也属于其中一处。

  谢风雪和陈闻初跋涉两日多,来到了玉沙县,此处便是大湖所在之处,玉沙县就靠着大湖的一隅。

  他们在此处落脚,此处离洞庭不远,再走最多一百来公里,就能到洞庭,乘船向西横穿洞庭,差不多就要到飘渺谷了。

  此时已是四月,将近立夏,市面上有一批春黄瓜了。谢风雪想着去买几根来尝尝,于是拉着陈闻初上街了。

  卖黄瓜的是个老人,看上去应是五十来岁,按理来说,要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才是。

  谢风雪接过黄瓜,在衣服上搓了两下,掰成两半,分了半根给陈闻初,剩下半根直接往嘴里塞,咬了一口,清爽的黄瓜气味瞬间浸满了口腔。

  “好甜啊,真好吃。”谢风雪夸道,他只是习惯性夸赞一句。

  老人眼睛都快笑没了,开心道:“好吃就好……今年收成不好,我还怕卖不好呢。”

  谢风雪本来打算走的,见状就想着多聊一会吧。

  “您还种别的么?只种黄瓜?”

  “哪能啊。我们庄稼人,什么都种点,稻谷那是必须的,还有瓜果蔬菜,都会种点。什么好养活,什么好卖,就种什么。”

  谢风雪一边听他说,一边细细打量起他:穿着褐色的粗布短衣,方便干活的装扮,衣服上有不少补丁。不禁让谢风雪想起自己生活窘迫那段日子,衣服上也是打满了补丁。

  老人的脸是皱到一块去的,看上去像脱了水的树皮,枯黄枯黄的。两鬓斑白,整体带着灰。谁说岁月无痕呢?枯树一般的肌肤,深邃的皱纹,斑白的头发。

  “老人家啊,您贵庚啊?还在下地种田啊?”

  老人愣了一下,诧异地看了谢风雪一眼,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变成一副欲哭无泪的模样。他勾了一下嘴角,却很是勉强,他苦涩道:“五十二了!没办法,不下地,没粮食,没钱啊。不然没办法交税,也没办法……唉。”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又看了他们好几眼,目光落在陈闻初身上,看着这个瞎子安安静静地啃着自家的黄瓜。

  他摇摇头,说:“不瞒你说,我的妻,瘫痪在床已有一月,如今又染了风寒……得治呀。”

  谢风雪也看向陈闻初,说:“是,得治。”

  他闭上眼,似乎在回忆这些年的艰辛。

  许久,他才开口:“实在不好意思,有些失态。”

  “无妨。生活艰苦,朝廷可能相助一二?”

  “朝廷没有补助……”他苦笑,“我还有一子,已经加冠,官家认为他算是个年轻劳力,可以做家里顶梁柱,将来再娶新妇,一起操持,也算是可以……只是啊,我家穷苦,哪有人愿意嫁来?我儿子倒是无所谓娶妻生子这些的,他一点也不着急……他一边念书一边做些零工,帮人搬东西之类的,只是苦了他了。”

  谢风雪深觉,这一路上遇到的穷苦人实在太多,各有各的难处,一件事情解决不了,剩下的事情都不会得到好转。就像机关里面,互相牵连着的齿轮,一个卡住了,剩下的都会卡住。

  此时,陈闻初拉了拉他的手。

  谢风雪不解地看向他。

  只听他说:“老人家,再来跟黄瓜吧,挺好吃的。”

  “哎哟、哈哈哈——哎,不收你们钱了,送你们了。”他说着,就弯下腰去竹筐里拿出两根黄瓜,“算听老儿故事的报酬吧。”

  “岂能啊。”谢风雪把钱塞在他的手里,“您给我们讲故事,还没收我们钱呢。我们怎么能白要您的黄瓜。”

  他摆摆手,不肯要钱,又推回来:“不要不要了!两根黄瓜,值不了什么钱的。”

  谢风雪瞥见竹筐里那么多黄瓜,新鲜的,一根一根积在一起,被他肩挑过来的,一根黄瓜是小钱,那么多了,不就是大钱么?何况对于他来说,又怎么会是不值钱呢?

  谢风雪无奈一笑,心里却觉得酸涩。

  “您这样,我都不好意思要了。”

  陈闻初此时却把话题岔开:“您老伴是为什么瘫痪啊?”

  “中风。”

  中风瘫痪的,现实中实在不少见。

  陈闻初想了一下,点了点头,拉着谢风雪,打算和他小声嘀咕。

  “你有没有想法,给治一下呢?”

  谢风雪吓得看了老人一眼,确定他没听见,才松了一口气,拉着陈闻初后退了半步,咬牙切齿:“你疯啦?!我不会啊。”

  “中风你不会,风寒总能治吧?”陈闻初笑了一下,“谢风雪,你总不能一直看医书下去吧?”

  他们从江城走到大湖,每晚几乎都在看医书,他是觉得枯燥乏味的,但也就打发时间这么看了。陈闻初说得有那么点道理,不能只纸上谈兵,不去试试。可总不能拿别人人命开玩笑吧?

  “没必要吧……万一我不行呢?”

  “我去生个病,你给我治,先试试?”

  “……真疯了啊。”谢风雪摇摇头,眼见陈闻初皱起眉头,他也跟着无奈皱眉,恨不得现在两手一摊作罢。

  谢风雪拉着他的手,示意他别乱说话,笑着对老人说:“爷啊,这天色也不早了,既然不收我的钱,我们就搭把手,帮你把这些菜运送回去,成吗?”

  老人眯着眼睛看天空,的确是日落西山,霞光余晖漫天了。

  “行。我住得近,走两步路就到了,我家靠着大湖呢。”

  “哈,那引水灌溉的,应该很方便吧?”

  “这旱能灌溉,涝能排水,方便得很!”他弯着腰收拾菜筐,把筐上的绳子绕了两圈挂在扁担上,他把扁担架在肩膀上,摇摇晃晃地抬起站起来。

  “哎,不是让我们来吗?”

  “哈哈哈——”他爽朗地笑起来,“你们两个,哪个能干这种活?能陪我走会,聊会天,也不错啦!”

  他们所在的这一片,靠大湖很近,又在镇上,农业发展的同时,商业也在发展。谢风雪这一路来,少见良田湖水和镇上靠得这么近的。

  他们走的也不是乡间小路了,这里发展太好,是宽阔的道路,可容两车马并行,旁边是良田与村屋,有的是田亩围着屋,有的是田亩后安着屋。他们站在田垄上,眺望远处,在很远的某处,湖水接着天,被侵染得泛橙的湖水与火红的天空。

  他们转了几个拐口,走进长长的小道,此处容的是一车马,再往里走些,就能见到几座错落有致的村屋。他们并非是聚在一起的,而是分散的,中间有着良田,或者是鱼塘,有小道相连着。

  老人停下来,指了一处:“那儿,就是我家。”

  谢风雪抬头看,就看到炊烟袅袅,一缕一缕的烟升上了天,从屋顶上冒出来。他几乎能闻见柴火味和饭香了。不过不是那家,他看见老人所指的那家,却是烟火气中,最清冷的那家。

  他点点头,说:“青瓦红木,门前还有几棵树呢。那是什么树啊?”

  “橘子树。等收成了,还能摘些拿去卖呢。”

  “橘子呀,橘生淮南则为橘,好呀。”谢风雪心想,如果他要继续北上的话,兴许就见不到橘子树了呢。

  “得等到十月才熟,冬天也能吃,不过现在是吃不着了。”老人哈哈一笑,“你们呀,来得不是时候,要是十月来,还能摘几个尝尝。”

  “要是十月来啊,可就吃不到黄瓜了呀。”

  谢风雪他们走到屋前了,他看到屋旁边还架着黄瓜架,藤蔓缠在架子上,黄花已经落了,结了果,还剩些小黄瓜在架子上。

  屋内没有烟火气,不像别人家那样炊烟袅袅。屋子里只有个瘫痪在床的老妇人,她眯着眼睛瞧着他们,有些警惕又有些惊讶。

  她没有说话,是老人先开口的。

  “茹娘啊,我带了两人回来,好人呐。”

  她依旧没有说话,只是轻咳了两声,变为干巴巴地看着他们。

  “爷啊,趁着天色不晚,我们就先回去了。”谢风雪看了一眼床上妇人的状态,他本是打算跟着老人回家,说不定能看看他妻子状态的,他没办法给人家打包票说自己能治好,想着偷偷摸摸先把个脉试试。

  但是如今一看到她瘫痪在床,不说话,浑身像是透着死气一般,他顿时心里难受起来。他觉得自己还是没这个能力,还是作罢得好。

  “不急!我做个饭,你们留下来吃两口,怎么样?晚上还能睡这里。”

  “爷啊,你怎么……”谢风雪不得已一笑,“怎么就这么相信我们二人呀?”

  “……我也有私心啊。”他叹了口气,望着床上的茹娘,“我老了,听力尚好……便听到,你的朋友说你兴许能帮忙瞧瞧。”

  难怪……

  谢风雪抿了抿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事情发展成这样了,一瞬间从主动方变为被动方,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陈闻初拉着他的手,开口道:“我朋友经验不足,只能看看,给些建议,开药施针一类具体操作,恐怕不能。”

  老人感激道:“看看吧——看看吧——”

  谢风雪斜睨了他一眼,虽然知道陈闻初看不见,却还是恶狠狠地瞪着他。

  “自作主张替我做决定是吧——”谢风雪笑着打了他手背一下。

  “我只是帮你说你的心里话而已,怎么能怪我呢。”陈闻初一脸无辜,“瞧瞧吧,谢大夫,不然那么多医书,岂不是白看了。”他拉着谢风雪的手,跟鼓励似的,“总得要重新再迈步吧。”

  自从读医书开始,谢风雪都不给人写方子了,也不当江湖游医了。因此他也没实践的机会,遇到了病人也只能看着,最多帮忙找个大夫。可他若是不去试试,又是停滞不前了。

  谢风雪了然,松了口气似的:“行。我以后若是真成了个好大夫,定然是托你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