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都市情感>南轩琐梦>第39章

  陈子芹睡着以后,郑南轩没有像往常一样起来活动,他在思考如何一个问题。陈子芹是女孩,尽管她的心智才两岁左右,但是身体却是一年一年在长大,总是和父亲一起睡,也不是办法。可能需要慢慢地过渡,让她最终能独立睡眠。

  分床的话有些激进,一开始可能需要在大床中间制造一些障碍,使得同一张床被分割成两个部分,枕头以上的部位先不隔开,再慢慢全部隔开,这个过程说不定都需要几个月到一年。

  但是陈子芹的睡眠才刚刚有好转,如果贸然地改变床的环境,也有可能使得好不容易好转的睡眠质量再度变差。

  假期结束以后,可能要和青筠商量这个问题。

  这一周的假期里,青筠和南轩带着陈子芹去了很多地方玩,植物园、虎英公园、网球公园、水濂山,还有各个商场。从早到晚他们都在一起,好像回到了小时候的周末一般。他们路过过以往打工的麦当劳,还被陈子芹拉进去吃了她最喜欢的麦麦脆汁鸡。

  青筠当时看着配餐台笑了,笑过后看了他一眼,说:“好怀念啊。”

  好久好久没看他那样笑了。书净开始住院后,青筠几乎没有笑过,只是哭过。

  他不知道青筠有多爱书净,他甚至不敢掂量他们感情的份量。他太微不足道,那种掂量,只能让自己嘲笑自己自不量力。

  青筠把自己的墓地买在了书净的身边,也就是说,他根本没考虑过再婚了。墓地是不可转卖,不可退还的,定在哪里就是哪里。倘若他有一丝想要再婚的念头,都不会那么早把墓地买下来。

  要合葬的话,那必定是最后一个配偶。否则怎么对将来的配偶解释这件事?

  他虽清楚地知道,这些却已不再让他痛苦。在初次见到生病的书净以后,他再也没有想过假如青筠没有遇到书净就好了,他祈祷书净能够活下来,活得长久,唯有如此,青筠才不会再次失去他梦想中的家。

  可是青筠的梦想终究破灭了。写在小学作文本上工整的字句,至今都能浮在他眼前的那些文字,一句也没有实现。

  他看着他日渐憔悴,却只能在他恸哭的时候才敢抱紧他。他和他走在熟悉的街道,转头看见他的脸,想要开口时,总要提醒自己早已物是人非。

  他们成为了室友,他可以和他分享生活上的一切,唯独无法成为他的家人。

  那是一个简单的词,理所当然的词,也是一句咒语。郑南轩辗转反侧,永远得不到的咒语。

  除夕的早上,妈妈打电话让郑南轩今天早点回家,郑南轩说今天书净七七,他要带一下陈子芹,等到青筠回来才可以回家。

  妈妈没有再说什么。父母知道郑南轩和陈青筠一起住,也没说什么特别的,只是爸爸在私下问过歆怡,有没有见过哥哥女朋友,女朋友会不会到东莞来之类的。歆怡就说她有加哥哥女朋友的微信,说嫂子很忙,很少过来,都是哥哥周末去找她,还添油加醋拿了哥哥和女朋友的“合照”给父母看,说这是在嫂子朋友圈看到的。

  有了郑歆怡的大力协助,郑南轩有女朋友一事再也无人怀疑。郑歆怡时不时和父母分享“嫂子朋友圈”的“哥嫂合照”,被高科技欺骗的老人家毫无半点怀疑,到最后妈妈又忍不住打电话给他,说他既然和女朋友感情那么好,为何不早点带回家里?

  “我不想带。还没定下来带什么?”郑南轩如是说。

  “你不要玩弄别人感情啊。”妈妈听起来非常担忧。

  “这么急做什么?”郑南轩三言两语打发了妈妈。

  因为郑南轩向来不是个好说话好脾气的人,父母对他做的事情也是从来不敢过问,妈妈不敢吱声的原因,大概还是因为他离家太久,此时好不容易回来,怕说多了惹他不高兴,又跑了。

  除此以外,郑歆怡还经常在自己朋友圈发“我哥我嫂”的照片炫技,愣是没被人看出来破绽,连书衡都被骗得深信不疑。

  郑南轩到后来不得不阻止郑歆怡,让她不要过于沉迷用AI制作照片,低调一点,免得让父母和亲戚朋友产生过高期待。到时候万一“换一个”,难免让他们不适应。

  “没事的哥,换就换,我同学说你长成这样,不是个花花公子才奇怪了。我同学给你赋诗一首,你要听吗?”

  “不用,谢谢。”

  除夕的中午,郑南轩带着陈子芹去国贸中心玩耍时,接到了陈青筠的电话。青筠说自己现在回到家了,他可以带陈子芹,让郑南轩早点回东城村里的家中。

  “你昨晚没睡吧?我不着急,你吃过饭先睡一下,我下午四点多回去就行了。”

  陈子芹放假时不睡午觉,其实她在早教也不太愿意睡午觉,但是还是肯躺在小床上的——郑南轩和早教老师商量过,她睡不睡没关系,愿意躺着也行。

  毕竟对于陈子芹来说,愿意和其他小孩一样躺着打发些时间,也是一种规则的学习。

  但是在家中时,郑南轩会利用她不睡的时候尽情带她玩耍,毕竟假期的运动量没有上课的时候大,为了夜晚的睡眠质量,中午就不能再让她躺着。

  “今天过年,你早点回去,我没事的,今晚可以和子芹一起早点睡。”

  “今晚鞭炮那么吵,就算隔音了恐怕也睡不着,你赶紧睡觉,四点钟我把她带回去给你。”

  零星的鞭炮声早已响起,放假的小学生们四处游走,躲着保安偷偷放鞭炮,但好歹有消停的时候。今晚则可能会非常吵,不禁鞭的除夕,一般都是从深夜到清晨响个不停的。

  陈青筠一向拗不过郑南轩。他放下电话,吃了郑南轩准备好的午饭,洗了个澡,回到房间躺了下来。他看到朋友圈的红点,点开来想消除,但发现第一条是郑歆怡发的“我的高颜值哥哥嫂嫂”,两张照片都是郑南轩和一个漂亮女生的,背景好像是在广州的陶陶居。

  陈青筠呼吸一滞,点开郑歆怡的小作文,上面写着“哥哥昨天又跑去找嫂子玩啦!他们在广州陶陶居吃得好好!都不带我!可恶可恶!”

  昨天?昨天上午南轩不是和他一起带着子芹爬了水濂山,中午随便吃了点儿,下午又在万达广场玩了一下午吗?

  陈青筠保存了那两张照片,犹豫再三,发给了郑南轩,问他:“这是AI照片?”

  过了一会儿,郑南轩回复道:“歆怡又做了AI照片?”

  “是歆怡朋友圈发的。”

  “是她做的AI照片。你别理她,抓紧时间睡觉。”

  陈青筠看着那两张完全看不出伪造痕迹的照片,不由失笑。上次书净给他看的时候,他都不敢认真看,此时仔细看着照片,看到“女孩”内眦分明、眼尾上挑、上下睫毛都纤长的琥珀色眼睛,愣了愣,忍不住走到镜子前,摘下眼镜,对着照了照。

  那个“女孩”的眼睛,和他的一模一样。

  这么巧啊?

  陈青筠把手机关了静音,很快就入睡了。

  陈子芹没有办法在一个地方待太久,郑南轩就带着她到处跑,在国贸五楼的游乐场跳了蹦床,消耗了大量体力,再去地下二楼的好吃巷吃各种小吃。等她吃得差不多想走了,他又问她想去坐地铁还是想去逛公园,她说想坐地铁。

  这半年来,一开始陈子芹不会回答选择疑问句,无论选择疑问句问的是什么,她回答的都是后面一个选项,发现这个规律以后,郑南轩会故意把她真正喜欢的选项放在前面,刻板的她选错了以后,就没办法得到真的想要的东西,在她急哭之前,郑南轩会再问一遍,辅助她说出真的想要的答案——这样多次以后,她终于知道怎么回答选择疑问句了。

  对于发育正常的儿童来说,母语好像都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学会的,而对于陈子芹这样的孩子来说,学习母语就像一般人学外语一样痛苦,每一个词句,都必须这样教。

  几个月前,郑南轩尝试带陈子芹坐地铁,坐公交,让她认识除了私家车以外的出行方式,本以为她可能会有些抗拒,但是她却在坐了一次地铁以后爱上了坐地铁,“坐地铁”这个活动甚至成了她的强化物。

  按高晗制定的目标,陈子芹熟悉了代币系统。使用代币系统,延迟发放强化物,很好地磨练了她的“等待”。

  不能等待,不能执行“等一下”这个指令,是这类孩子的通病,他们以为不在眼前的就会消失,以为不能立刻得到的就不属于自己。这和他们理解世界的方式有关系。他们大多数时候的情绪爆发也来自于“等待”。

  所以,学会等待,是控制情绪的重要方式。迄今为止,他们为她引入了“代币系统”“计时器”“数数”“祖母法则”这几种方式,让她学会更好地等待。

  郑南轩拿出了陈子芹的行事历,告诉她,因为这一周她和舅舅一起叠了五次衣服,所以现在可以奖励她去坐地铁,让她把地铁的图片贴到五个“叠好的衣服”代币的后面。

  每个孩子的代币都是根据孩子熟悉或者喜欢的材料制作的,不仅仅是代币,几乎所有的教材都是一人一制的特殊制作,而且需要经常更换,正因为如此,他加班的时候经常是在制作教材。这大概也就是蜗牛和七色花与东乡其他机构的不同之处,据他所知,其他机构的教材大多是购买的,不仅教材无法做到个别化,甚至连教学内容都无法个别化,但这类孩子,每个人兴趣都狭窄,且极不一致,能力也天差地别,如果无法个别化,进步自然是极其缓慢,甚至根本看不到康复效果。

  只不过这样的人力成本自然意味着高收费。郑南轩在带着陈子芹坐地铁时,想:陈子芹的康复费用还是太高了,现阶段也无法降下来。因为有限价要求,市内的儿童康复补助和医疗补助全都不能用于他们机构,她的康复费用每一分钱都得自己出。

  也就是说,青筠经济负担依然没办法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