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不须归>第84章 夫子唠唠叨

  早市刚过,路上行人并不很多,一路上裴老头对他颐指气使,挑得他浑身都是毛病。

  “走路,身要正,步要稳,昂首挺胸,你看看你,你是皇子,不是市井无赖。”

  “哦。”

  裴老爷斜眼瞪他,“目视前方,你老看我作甚?”

  “我看相爷还有何吩咐。”

  “胡言乱语,你是君,我是臣,尊卑有别,何敢吩咐?”

  “呵呵。”

  “肩端平,背拔直喽,仪态二字叫狗吃了?”

  边上的人听话地将仪态端出来,裴老爷见状,这才有几分满意,他家的孩儿,个个端方雅正,翩然得体,这小子多年无人管束,也不知现在斧正教导还来不来得及,他念起早上同夫人争议之事,“竖子,你今后有什么志向?”

  不待他答话,二人远远只见顾斐带着一队金吾卫气势汹汹,迎头赶来。

  到得近处,慕容胤正要问对方神色匆匆所为何事,面前人竟不由分说指挥手下将他团团围住,“金吾卫奉旨捉拿六皇子慕容胤,请殿下速随我等殿前问话!”

  他瞧着对方铁青的脸,一头雾水指着自己,“抓我?问什么话?”

  裴正寰清晨方从宫中出来,全无风声,见得这般阵仗,也是满腹疑虑,“顾大人,这其中是否有什么误会?”

  顾斐见他主子蒙在鼓里,连相爷也一无所知,明白事出突然,宫中的消息恐怕尚未传出,“昨夜城中捉拿的乱党,一口咬定受主子指使,陛下今晨大发雷霆,特命我等押解主子进宫问罪。”

  慕容胤冷笑一声,正要随他去金殿上论个明白,身旁长者却将他一把拉住,“陛下先识逆臣,又失爱子,心中悲愤,目下正在气头上,莫要冲动,我先去瞧瞧,你等随后。”

  父子二人久未相见,慕容胤心中早知见面的情形不会太好,毕竟也从没好过,更何况是这种时候。

  慕容琉不知自己发疯,还是受人蛊惑,如今铤而走险,逼宫不成,穷途末路之时,死了倒是一了百了,可总要有人来承担君王无处发泄的怒气,用裴老头话来说,这个人恐怕只能是他。

  他安守皇陵,是不忠不孝,作壁上观,入宫救驾,是私自回京,抗旨违逆,更何况,三万府军亲眼见他杀人夺帅,就算没有这些,单凭裴顾两家对他的偏倚爱重,在眼下这般敏感时刻,也足够成为君王发难的理由,唯独有一件事远出意料,有人竟还能借此给他设局。

  “逆子!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慕容胤叫殿前武士押跪在御阶之下,望见那块砸到跟前的令牌。

  盛怒的皇帝冷眼审视到而今还不知悔改,枉做挣扎的人,“你们一个个,翅膀都硬了,一个明着造反,一个暗中作乱,朕当真是养了一群白眼狼!”

  殿下伏地哀呼的叛匪,见君王雷霆大发,显然已认准此事,他等目的达到,越发声嘶力竭,在旁煽风点火。

  “主子!主子不是说,是奉了陛下的旨意,清除乱党,以振朝纲么,主子!”

  “主子,我兄弟死心塌地追随主子,主子不能将我等往火坑里推啊!”

  “主子许我等高官厚禄,此际竟连我等性命也保不得了么!”

  “陛下,陛下我等冤枉,若非殿下授意,我等万万不敢哪!”

  慕容胤面无表情听着早有预谋的一干人争先恐后给他罗织罪名,心中渐渐理出这其间的头绪,他叫十三拿去武家调兵的令牌落在旁人手里,对方便将计就计拉他出来顶罪,“武二少爷怎样了?”

  他话音落下,武将列中那位体貌最是魁梧的忠义侯武兆年大步跨出位列,嗔目直指殿中戴罪之人,“六殿下,我儿常念殿下百般好,未曾想殿下竟命人对我儿痛下杀手!”

  慕容胤闻言变了脸色,“他到底如何?”

  武司乘实也不信六皇子会派人对二弟司阳下手,二弟自小为六皇子伴读,这几年虽从父命,私底下已鲜少与这位殿下来往,但无论如何少时情谊也应留有几分,可二弟找到他时,只说了有人造反,叫他速速率军进宫护驾,之后便伤重昏迷,至今不省人事,加之城中捉拿的乱党,又一口咬定是受六皇子指使。

  他上前一步,“殿下,我二弟身受重伤,目下尚未苏醒。”

  慕容胤听他语气,知晓武司阳性命无虞,不觉暗松一口气。

  “逆子,豢养死士,残害忠良,你知罪么?”

  不待他应声,自殿外大步敢来的人已扑通一声跪在他身侧,高声奏禀,“父皇,昨夜六哥守卫皇陵,儿臣可以作证,他岂会领人在京中作乱!”

  慕容臻一听说有人指证六皇子暗中作乱,假传圣旨,杀戮朝官,连衣裳都来不及换便急急忙忙赶来,将昨夜之事据实陈禀,“父皇,我跟他原本要一道回京平乱,但这人严守父皇旨意,无诏不得返京,故而才留守皇陵,未与儿臣一起,父皇明鉴!”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立时鸦雀无声,慕容臻小心翼翼抬起头来瞄了眼父皇越来越难看的脸色,又不明所以看向安安分分跪在身旁的人。

  慕容胤哂笑,小七儿也学会情真意切落井下石,如此一来他当又多出一项无诏进京,抗旨谋逆的罪名。

  皇帝冷哼一声,“留守皇陵?慕容胤,你敢指天誓日地说一句,昨夜留守皇陵,寸步未离么!”

  入宫之时,已叫裴老头耳提面命,千叮万嘱,此际他也早没了与老父争驳的心气,“父皇既已认定儿臣谋反,儿臣也无法自证清白,事已至此,唯有听凭父皇处置。”

  慕容臻急眼,“父皇,谋反是何意?他又没疯,怎会谋反?还请父皇明察!”

  “七儿你怕是还不知,昨夜这逆子一直在皇城之中,却诓骗你说要留守皇陵,你不如问问他,如此作为,到底是何居心!”

  慕容臻不假思索道,“父皇,这有什么好疑心?他好歹也是个皇子,身负皇命,不得进京,可又担心城中安危,这才私下回来看看,也在情理之中啊,父皇!”

  皇帝浓眉紧拧,“你勿要替他辩解,人证物证俱在,轮得到你来替他说话?不见他进宫戍卫,不见他救火平乱,他担心的是哪门子安危!”

  顾斐守在殿外,他清楚,目下最要紧的是确保武二公子的安全,但到底是谁人在幕后设局,趁四皇子造反之机,在城中铲除异己,又扭脸嫁祸给他主子,一箭双雕,真使的好计!

  朝臣闻得君王喊打喊杀,个个噤声,不敢插嘴,就连备受宠爱七皇子几番陈情,也被皇帝怒不可遏骂了个狗血淋头。

  府尹刘恕上前谏言,“陛下,且容老臣说一句。”

  慕容肇见恩师开口,强压怒气,“讲!”

  “陛下,虽人证物证齐全,可此案尚有疑点,还请陛下允老臣收押乱党,仔细查问。”

  皇帝当然清楚,此事疑点重重,六儿背后有裴顾两大世家,无论如何也不当做出这等无脑蠢事来,但他心里憋着一股气,一股已无法在四儿身上发泄的怨气,他亲生的儿子联合他最信赖的臣子背叛了他,即便他们自不量力,功败垂成,并且都已为之付出代价,可这些依然不能平息他的痛心与愤怒。

  经这一场变乱,他又一次真真切切在儿子身上感到了威胁,而这其中威胁最大的莫过于他的六儿,这孩子真好手段,远离皇城却对城中事态了如指掌,三言两语可令数万府军山呼万岁,更让人不能忍受的是,他虽接连上书祈请回宫,可他当真想回宫吗?他作为一个父亲,一国之君,却始终没能找到驾驭他,钳制他的办法,反而处处叫这竖子牵着鼻子走,他感到帝王的威仪遭到了挑衅,父亲的尊严受到了轻视。贬出宫城,谪入皇陵依旧不能打压他的气焰,那就叫那些忙不迭站队押宝的臣子们看看,这大燕国到底是谁说了算。

  慕容胤神情复杂地拉住身旁还要火急火燎上去替他求情的人,自顾自伏地稽首,拜谢皇恩,“儿臣领旨,多谢父皇。”

  “慕容胤!”慕容臻依旧不肯放弃,“父皇……”

  座上君王冷声打断他,“再敢多说一句,你就跟他一起去!”

  慕容臻正要答说“去就去”,却突然被身旁一脸不耐烦的人堪堪点中哑穴,口中话语登时噎在嗓内,半点声音也发不出,他又是恼恨,又是担心地瞪着对方,若非是在金殿上,只怕二人此时又要打起来。

  归巢的倦鸟张开翅膀扑向漫天红霞,城楼上负手而立的锦衣男子远远望着出离城门,列队南下的人马,嘴角勾起一丝略带遗憾的笑容。

  他身后的亲信开口奉承,“主子英明,经此一事,四皇子已死,六皇子被贬丹州,再解决掉七皇子,皇位必是主子囊中之物!”

  慕容琛缓缓摇头,“你干得不错,那块令牌立了大功,但还是不要把事情想得太过简单,谋逆之罪,原本必死无疑,可你瞧父皇给他定罪了吗?贬谪而已,不痛不痒,你知道这说明什么?”

  “属下愚钝……”

  “这说明父皇也不相信城中领兵作乱的是六弟。”

  亲信越加疑惑,“那为何陛下不加查问,就贬了六皇子?”

  “这就叫做君心难测,你知道该怎么做吧?”

  “主子放心,这一路到丹州,有的是机会下手。”

  “被拿住的那些人,想办法尽快处理。”

  “武家二少爷呢?”

  慕容琛斟酌一瞬,“能除掉是最好,但此时武家恐怕十足戒备,不宜打草惊蛇,父皇既然本就不相信六弟造反,武司阳留与不留无关大局,强行灭口,欲盖弥彰,反倒授人以柄。”

  “属下明白了,还有一事……”

  “何事?”

  “前日,那突厥人又来了,主子还见么?”

  慕容琛摆手,“你先应付着,此人对我们还有用,他主子的那个计划我也很感兴趣,只不过时机未到,燕国的事,我原本也不欲外人插手,可瞧老头子这精气神,莫说二十年,再活三十年也不是没有可能,我等不了那么久。”

  有人说去去就回,还特意交代他让厨房做些好吃的等他,裴公子信以为真,便坐在院中等,可等了整整一天,也未见人回来。

  入夜时分,父亲回府向他传告朝中的消息,君王午间下旨遣六皇子前往丹州协助太史勘测燕国南面疆域,绘制舆图,已于日落之时出城南下。

  他只说了一句,“知道了。”但说这句话时,他的脑中浮现的却是《舆地记》里的另外一句话——丹阳有大江,深达数里,宽百余丈,江中鬼怪横行,舟楫难渡,四野俱荒泽,多豺狼虎豹,多野魅山精,食人。

  离京南下,事出突然,匆匆一面,又匆匆远行,若非此去蛮荒之地,真恨不得绑了那人一路同行。

  跨马徐行的人回头望向身后被山影阻断的官道,禁不住又想掉头回去了,身边并辔之人好似知道他在想些什么,急忙伸手拽住他的马缰,再度抽出怀中的圣旨,义正言辞,开口说教,“殿下,陛下有旨,命我等速速离京南下,片刻不得徘徊逗留,还望殿下谨遵圣命,皇恩浩荡,陛下仁慈,殿下身为……”

  慕容胤已被人唠叨一路了,他听得身旁的人念完圣旨,又开始长吁短叹,大发感慨,他忍无可忍地瞪向那位年轻的太史丞,“俞孝卿,你有完没完?”

  老头子怕不是在故意给他找不痛快,竟指名道姓遣了国中这个迂直刻板出了名的史官与他同行。

  俞孝卿气得满脸通红,可想起临行前陛下的谆谆重托,还是勉强收起胸中意气,语重心长规劝教导,“殿下一言一行,俱是皇家表率,岂可如此轻慢?出了皇城,下往州府,举止更须端庄得体,处事务必谨言慎行,否则叫州官怎么看,百姓怎么看?殿下且听下官一言……”

  慕容胤见这人启了话匣子,又开始喋喋不休,只觉额上乱挣的青筋直要连他脑子也扯将出来,“俞大人,自我们出城,你说的可不只一言,只怕千言万言也有了,你累不累?”

  俞孝卿面露感慨,“殿下关心体贴下官,下官甚是欣慰,但下官还有一言,纵使出了皇城,殿下身份犹在,还请殿下时刻注意你的皇家礼仪。”

  “我又哪点对不起皇家礼仪了?”

  俞孝卿见对方虚心请教,甚是高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殿下自今日起随我诵读《仪礼》,用不了多久,必能有所体悟。”

  慕容胤出声告饶,“能不能不这么较真,又不招摇过市,谁知道我跟皇家有半文钱关系?”

  “殿下此言差矣,京城去往丹州,途径七州十三府五十四个县,沿途州官接驾乃我朝规制,岂可轻言弃置?”

  他一脸诚恳,“俞大人,咱们商量件事情如何?”

  俞孝卿好奇地问道,“殿下有何事要与下官商议?”

  慕容胤实话实讲,“我走得这样匆忙,还未同心上人话别,你在此等我一等,叫我回去同他说几句话,说完立刻就回来,不管你是教我礼仪,还是教我做人,都依大人。”

  俞孝卿不假思索摇头反驳,“殿下,非是下官不近人情,实是圣旨在此,叫殿下片刻不得逗留,更不得在京中徘徊,圣意不可违。”

  “你放心,我去去就回,圣上决然不会知晓。”

  面前人眉头皱得死紧,“殿下此言,实在荒谬,无论陛下知与不知,既有欺君之举,便是欺君之罪,殿下有此妄念,已是万万不该,怎还敢说出口来与下官商议!”

  慕容胤服了,果然不该跟一个榆木脑袋铁疙瘩废话,他瞥眼身后老头子专门派来监视他的侍卫,知趣不再多说,也罢,裴相应当会将原委告知那人,此时回京,再出入裴府,叫父皇晓得,恐怕又要怀疑他在密谋什么大事。

  俞孝卿见对方不再纠缠,也稍稍放下心来,前往边境绘制舆图虽是一早就定下的事情,但未曾想皇命下得这样紧急,还要带个皇子同去,加之昨夜城中又生内乱,许多人尚属惊魂未定之时,他心中同样有诸多疑问,“殿下此番……可是因为昨夜之事?”

  身边人闻声点头,“大人未听说么,有人诉我谋反。”

  俞孝卿摆手,“无稽之谈。”

  慕容胤诧异,“俞大人认为不是本殿下?”

  “自然不会是殿下,殿下乃燕国独一无二的嫡皇子,依我朝祖制,储君人选,非殿下莫属,当日陛下册立二皇子为太子之时,家父亦曾多次上书劝谏,无奈陛下一意孤行。”

  慕容胤笑他也不是,不笑他也不是,更不想多谈这陈芝麻烂谷子的话题,“俞大人,咱们这是要赶夜路?”

  “不须如此匆忙,殿下金玉之躯,不堪劳碌,前方镇中当有客店,咱们过去落脚歇息。”

  “那夜晚本殿下可以自由活动么?”

  “殿下,起居有定时,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些都是受命贴身保护殿下的卫士,殿下好自为之。”

  他无语望天,“……算我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