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山河永固>第92章 月晕夜

  宫门处火光冲天,腾起的浓烟将空中的明月遮盖了个严实。往日威严的宫门承受着撞车一下又一下沉重的撞击,发出不堪重负的咯吱声。

  不断有禁军冲上前,用后背抵住大门,试图阻止宫门被摧毁。高墙上,廉宇观察着底下的局势,指挥禁军放箭阻拦叛军的脚步。

  密雨般的箭矢尽数砸在盾上,孔令行置身射程之外,身后是相当数量的私兵。只要宫门被破开,区区皇城禁军,根本挡不住他们。

  他稍稍侧身,向孔修尧递去个眼神,后者即刻会意。

  “提督,”有士兵匆忙跑到廉宇身边,“咱们的弓箭所剩——”

  那人话还没说完,廉宇便感到一阵热浪贴面袭来,根本来不及出声,只一把将跟前的士兵按倒。那爆炸声仿佛就在耳边,余波震得耳畔止不住嗡鸣,砖石碎屑扑扑簌簌地往下掉,廉宇整个人仿佛被埋进了废墟里,连身下的城楼都在颤动。

  叛军手中的铜管闪着冷冷的金属光泽,黑洞洞的管口指向城楼。

  廉宇太清楚那是什么了。

  “趴下!”他用尽浑身力气嘶声吼道,“快趴下——”

  声音淹没在爆炸的巨响中,城楼摇摇欲坠,火铳的巨大威力使得禁军根本无力抵抗。

  一片混乱之中,宫门破了。

  叛军收起了管口滚烫的火铳,随着孔令行一声令下,抽出刀剑杀了进去。

  廉宇拨掉身上的碎石块,跪在地上用力甩了甩脑袋,撑着最后的清明爬起来吼道:“禁军听令!”

  “是!”

  “随我、誓死守卫皇宫!”

  砰——

  砰——

  砰——

  ……

  数声巨响回荡在辽阔的雪原,打破了雪落的静谧,仿佛某种独特的鼓点,拉开两军交战的序幕。

  火铳会打乱漠北的节奏,冰天雪地不再是漠北的优势,他们像没头苍蝇一般在暴雪里四处躲藏,积攒的士气全被大启一次又一次出其不意的打法和埋伏打乱了。

  守备军已经在风雪中等待了太久,此刻每个人都摩拳擦掌,迎着凛冽的寒风,却能感受到浑身的血液都在沸腾。待一轮轰炸结束,随着主帅一声令下,便挥舞着刀剑冲了上去。

  眼看着大启士兵已经杀到了眼前,漠北士兵只能在一片混乱中惊慌失措地举起刀,还没来得及挥动,便被夺走了性命;更有甚者,在方才火铳炸响忙着逃跑时,便已经丢失了刀剑。

  “迎战——迎战!”阿布尔斯环顾着四周,气急败坏地咆哮,不防一匹战马擦身而过,马蹄扬起雪屑的同时,锋芒闪过,阿布尔斯下意识躲闪,才堪堪避开了要害。

  天气实在过于寒冷了,被冻得太久,连痛感都变得迟钝,只感到一股暖流溢出。阿布尔斯低头,见身上的皮裘被割开了一道长长的口子,里面的伤口应该正在出血。

  他握紧手中的刀,当那匹战马再一次朝他冲来时,矮身避过马上那人的利刃,顺势砍断了马儿的双膝。

  马儿嘶鸣着跪倒,其上之人反应迅速,当即滚下马背,佩戴的头盔被摔掉,露出底下的俊朗面容,正是传回京城的那封信中,音讯全无的故岑。

  落地之后,故岑即刻翻身滚向一旁,方才躺过的地方已经插下了一柄长刀。

  来不及起身,阿布尔斯已经拔出刀追上来,用力朝他砍下去,故岑立刻横剑阻挡,饶是有所防备,仍被对方可怖的力气震得双臂一麻。

  两人就这般僵持着,如胶着的战局一般,一时半刻谁都没办法从对方手下尝到甜头。阿布尔斯一点一点地将刀向下压,刀锋逐渐向故岑逼近。他用蹩脚的大启话咬牙切齿地恨声道:“狡诈的大启人!”

  “漠北的体格的确占优势,但,你们终将是大启的手下败将!”

  话音未落,故岑飞起一脚重重踹在阿布尔斯胸前伤处,借着对方吃痛挺腰起身。他甩了甩酸痛的手腕,提剑迎了上去。

  无论阿布尔斯如何自视,他身上的伤口却是实打实的在增多,即便许多是故岑拼着自己同样负伤换来的。

  他疲于应对,对手的难缠超乎他的预料。

  刀剑碰撞的声音格外刺耳,两人近在咫尺,故岑的面颊被风雪吹得通红,眸中是阿布尔斯看不懂的坚毅。

  朝鲁的声音穿过周遭的厮杀,遥遥传入阿布尔斯的耳朵。刀剑相触的地方发出令人齿酸的摩擦声,故岑当即收手撤剑,对方的刀险些削过他的脖颈,在颈侧擦出一道血线。

  阿布尔斯抓住时机后撤,他奔跑着翻身上马,一边策马狂奔,一边用漠北话高声喊着“撤退”。

  漠北的士兵早就撑不下去了,听到王的命令转身撤退,守备军还要追,但故岑抬手制止了。

  他轻轻蹭过颈侧那道血线,“接下来,就是他们漠北自己的事情了。”

  京城的境况很不容乐观,如孔令行所料,禁军寡不敌众,差异悬殊之下无法抵挡叛军,更何况他们手中还有火铳。

  不多时,禁军便死伤大半,而端平侯从城外本就所剩不多的戍卫营借调援兵,被拦截于半路,迟迟无法赶到,禁军孤立无援,已是强弩之末。

  孔令行已经迫不及待,甚至等不及将禁军剿杀干净便先行带人闯入皇宫,留孔修尧在宫门口盯着所剩无几的禁军被杀光。

  廉宇用已经卷了刃的剑抗下数道钢刀,被逼得退至墙角,绝望地看着孔令行领兵长驱直入。

  今晚的宫道无人点灯,黑暗而漫长的宫道上,只有少年孤零零的一道身影。冷风长驱直入,带着砭骨寒意,逼得少年不得不停下脚步,裹紧身上的狐裘。

  他的身体已经虚弱到穿着狐裘,也受不住这样的寒冷了。

  皦玉喘着气,抬头望向夜空,今晚是个月圆之夜,月光惨白惨白的,然而圆月的周遭却晕开了一层暗红色的光圈,在这个注定不平静的夜晚显得格外诡异。

  他摸到了怀里的铜钱,捏在掌心,却没有用来占卜,强逼自己收起心中那些不安,加快脚步向宫门赶去。

  宫门处,禁军还在做最后的挣扎,皦玉没能在一片混乱中找到孔修尧的身影,还险些被叛军盯上误伤。

  他只好躲上了城楼,其上尽是尸体,有的地方被炸的坑坑洼洼,却胜在视野开阔。

  也就是在这时,他扶着墙垛,看到不远处一大片军队浩浩荡荡地朝着宫门的方向奔涌而来。

  那是谁?是端平侯领来的援军吗?怎么会有这么多?

  离得太远,夜又太暗,根本看不清为首者。

  这样庞大的阵仗也自然惊动了城楼底下的人,感受到地面传来的马蹄震动,廉宇等幸存的禁军几乎都要喜极而泣了。

  是援兵!

  对方正在以极快的速度策马狂奔,不过几息,已经近在咫尺。看清楚为首者面孔的那一刹,孔修尧满眼错愕。

  一切早已注定,终极不过只是徒劳。

  身后是拼死抵抗的禁军,面前是浩浩荡荡的援兵,孔修尧甚至来不及让人给已经闯进皇宫的孔令行传个讯号,便狠狠摔下马背。

  被马蹄吞没之前,奇异地,孔修尧竟然能在马蹄、惨叫、兵戈相撞的混乱声中,听见他的少年歇嘶底里地喊他“公子”。

  他凭着本能循声望去,头顶的皎月如此耀眼,他却只看到了他的少年。

  皦玉粲以曜目,荣日华以舒光。

  他的阿玉,当与皓月共生,似皦玉粲华。

  孔修尧扬起一抹释然的笑,夜这样黑,不知道他的阿玉能否看到。

  大军如严霜过境,援军由此踏入皇宫。

  城楼上,皦玉跪倒在地,喷出一口血,三枚铜钱跌在地上,发出的细微脆响也尽数被底下的马蹄声淹没。

  禁军的兵力几乎尽数压在了宫门口,孔令行领着叛军长驱直入,以这样一种姗姗来迟的方式与百官在大殿会面。

  众官员纷纷后退。只有傅明海一人由人搀扶着站了出来,怒目而视:“孔令行,你怎敢谋反!”

  “谋反?”孔令行笑出声,他游刃有余,门外的私兵尽是他的底气。

  “首辅当真是糊涂了,怎么给我扣了这样大的一项罪名?我不过是,匡扶社稷罢了。他晏谙德不配位,不堪为帝,原本也轮不上他继位。尔等愿意将错就错,只好由我来当这个恶人。”

  “先皇膝下仅有三子,先太子和怀王皆已不在人世,除却今上,还有谁人可以继位?”

  “先皇无他子,宗室却有的是晏氏后嗣,”孔令行堂而皇之,“总之,只要不是他晏谙,任是谁都可以。”

  最开始,孔令行将希望寄托在何馥的孩子身上,随着希望落空,又想往晏谙后宫塞人,让晏谙早日留下个子嗣。最后见此计也不成,干脆不再执着于此。

  只要将晏谙拉下皇位,权柄落在他的手里,谁会计较这些?

  “你怎敢如此——”

  “够了,”孔令行抬手打断他的话,声音骤然冷了下来,“我原本想积攒福德,不愿大开杀戒,若你们执意如此,就别怪我今日血洗皇宫了!”

  “少痴心妄想了,你这等乱臣贼子,我等绝不屈服!”年轻的官员义正言辞喊道。

  孔令行冷笑一声,“还真是晏谙提拔出来的忠犬啊!既然这么不怕死,就别怪我容不下你们了!”

  “等等等等,我愿追随丞相您,匡扶社稷、匡扶社稷!”一听小命不保,有人当下便急了,人群中挤出个人来,正是何馥的父亲。

  “何大人果然识时务。”孔令行和颜悦色地看着他站到自己这边,抬眼往向剩下的人,“你们呢?”

  被瞥了一眼,人群缩瑟着,静默了几瞬,随后开始有人走出来,站到孔令行那一边,一个,两个……稀稀拉拉,竟走出十数个来。

  孔令行见状满意点头,含笑望向剩下的人,“那你们就是执意不肯了吗?他晏谙都注定回不来了,你们何至于如此死心塌地?”

  “谁说朕回不来了——”

  殿外忽然一阵骚动,孔令行吩咐在外把守的叛军被迅速控制起来,晏谙等人大步迈入殿内。

  变故发生得太突然,满殿惊愕,在看到晏谙的那一刻,有官员先反应过来,惊呼“皇上”,紧跟着哗啦啦跪了一地,孔令行转过身立在群臣最前方,表情更像是活见了鬼,脱口而出:“你怎会在此?”

  “朕若不在,如何揭穿你的谋逆之意?”

  “陛下早知你狼子野心!”

  孔令行的目光被这一声喝断吸引过去,见跟在晏谙身面的是个面孔陌生的青年,皱了眉问:“你又是何人?”

  “你不认得他?”安怀元道,“ 他是祯王世子,晏诩。”

  “祯王世子……”孔令行的视线落在晏诩身上,之后转而看向本该在外“查税”的安怀元,他是何等的聪明,目光流转间,便已将前因后果猜出个大概。

  是了,回过头来想想,晏谙明知他不臣之心,怎么可能毫不设防地离京,只是他急于求成,自以为手中有私兵作为仰仗,一时大意落入圈套,眼下说什么都已经晚了。

  “原来……”大局已定,他失魂落魄地放声大笑,“原来如此!你们早有预谋!竟隐瞒得这样好,半点不曾泄露!”

  晏谙眸光一沉,“丞相,时过境迁,二十年前的招数用在朕的身上,已经不会再奏效了。”

  晏诩听见这话,眼神黯淡了一瞬。

  当年,孔令行为着一己私欲,使得祯王一脉蒙冤遭忌二十载,今日,他终于得以和晏谙联手设局,正以他的野心为饵、请君入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