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山河永固>第86章 寄飞鸿

  思来想去,晏谙还是决定来找皦玉,不料却吃了闭门羹。他在外头等了许久,始终不见皦玉出来见他,只听得里间不停传出晃动龟壳时铜钱碰撞的声响。纵使心下焦灼,晏谙生怕自己贸然进去会影响占卜的准确性,按捺着没有打扰他。

  时间在这种时候总是显得格外漫长,又或许他的确等了太久,直到更漏里的沙子都流尽了,里间才终于彻底安静下来,又过了片刻,方才见皦玉推门出来。

  晏谙当即迎上去,却在看见他的那一刻忍不住皱起了眉:“你脸色怎么差成这样?朕让人去给你请太医。”

  皦玉虚弱地摇头,他撑着门框舔了舔苍白得没有半点血色的嘴唇,哑着嗓子道:“我没事,我知道你来找我是想知道什么,我已经算过了,故岑他可以去。”

  “你能确定吗?”晏谙上前一步,“他的安危远比胜负重要,朕要他可以平安无恙地回来!”

  皦玉闭了闭眼睛,看上去很难受,却还是坚持着道:“放心吧,他会没事的。”

  晏谙悬着的一颗心这才稍稍落下来了些,他看着皦玉,歉疚道:“你是为了算这个才损耗成这样的吧。”

  “算不算都是早晚的事……”皦玉原本以为自己至少能撑到跟晏谙把话说完,再回去好生修养一段日子就没什么大碍了,但他高估了自己的身体,话音刚落便眼前一黑,倒了下去,失去意识前隐约听到晏谙在耳边喊他醒一醒。

  他这样的不祥之人,死在大街上都会被人嫌晦气,但是好久好久之前,也有个人这样在他耳畔,喊他醒一醒……

  安置好皦玉,吩咐太医守着时刻关照,晏谙这才有些疲惫地回寝殿,半路上还问随行的宫人,宫门此刻可落钥了不曾。

  宫人回答,这个时辰,早就落了。

  天早就黑透了。

  寝殿内亮着灯,晏谙以为是宫人提前点的,不料推开门竟瞧见故岑捧着本书倚在榻边等他,身上早就换好了寝衣,长发散下来柔软地披在肩上。

  晏谙颇为意外,“你怎么回来了?”

  原本按照两个人商量好的,故岑今日归家,要在府上留宿一晚,明日再回宫的。

  故岑笑了笑,随手将书放在床头,“皇上若是不想臣回来,臣走便是。”

  “宫门都落钥了,你走哪儿去?”晏谙解下外袍,身上只剩里衣。

  “偌大的皇宫,那么多宫殿,臣上哪儿不行,非得要跟皇上挤在一张榻上……”

  话没说完,晏谙便已经上前将他揽进怀里,“哪都不许去,我都没抱够呢。”

  顿了顿,他低声说,“我想你。”

  便听得怀里的人声音闷闷的:“我也是。”

  烛台上的蜡烛静静燃着,殿内一时无话,只剩两个人紧紧相拥,隔着一层薄薄的衣料,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晏谙只有在这种时候才能感受到短暂的心安。

  “我去找了皦玉,让他帮忙替你卜了一卦,他说你此战可去。”

  故岑新奇地抬头,“皇上从前不是不信这些的吗。”

  “关系到你安危的大事,如何谨慎都不为过,我只恨不能有万全之策。”

  “那皇上是信他多一点还是信我多一点?老天都站在咱们这边了还这么不开心,看样子是不太信他?”

  晏谙却难得沉郁,“别在这种事上开玩笑。”

  故岑不甚在意地笑了笑,拉晏谙坐下,“臣定给皇上打一场胜仗回来。”

  “可我只想听你许诺平安无恙。”晏谙不想故岑被自己的情绪影响,但他高兴不起来,他在故岑的注视下显得低落,像是输掉了一场博弈,懊恼不已。

  “怎么办,故岑,我后悔了。”

  故岑微讶。

  “我从前只想着你若有战功傍身,便有了与我并肩的底气,虽不知能不能堵住悠悠众口,至少能更容易被他们接纳;可战场上刀剑无眼,此战太险,我如今又怕。”

  晏谙自登基以来一向稳重自持,此刻却罕见地带着几分戾气,“回来的路上我便在想,接纳如何,不接纳又如何,朕是皇帝,要迎你为后,任谁都不能反驳!”

  故岑知道晏谙这是不愿他被诟病,也知道这是气话,“臣当日决心跟皇上回宫,便做好了准备迎接日后诸多磨难,皇上来雪中寻臣,难道就没预想到今后的万般不易?”

  怎么可能想不到。晏谙垂眸收敛了情绪,不过是如今真到了面对的时候,忍不住替故岑委屈罢了。

  他不惧流言蜚语,却想给故岑一个名正言顺。

  “可是你瞧,才说过叫你什么都不用想、放心交给我便是,一转眼便食言了,刀光剑影都推你一个人去抗。”晏谙抬手抚摸着故岑的头发,“会不会怪我?”

  “怎么会,”故岑弯起眼睛,拍了拍晏谙的手,“若说凶险,皇上在京中要面对的血雨腥风,不比臣的刀光剑影少上半分,这怎么能叫食言?收复失地、捍卫边疆不是皇上一个人的意愿,是民心所向,更是臣之所向,于理,臣不能退,于情,臣也不能退。”

  “你留京解除内忧,我替你荡平外患。臣想求一道旨意,”故岑倾身凑近了些,在咫尺间轻声说,“让我做你的将军。”

  离得这样近,能看到眸光闪动,眼底有爱意流转。

  晏谙反握了他的手,十指交扣压在榻上,另一只手顺势扶在故岑脑后,之后是温柔、缠绵的触碰,气息交混在一起,鸦色长发乱得没有章法。

  “驻边大军听你调令,敕令军三万人随你走,虽然数量不多,但胜在尽是精锐,他们与你相熟,无论是配合还是忠心都信得过,必要时或可保命。”

  “那怎么能行,”故岑不同意,“丞相未除仍是隐患,臣带走了敕令军,皇上怎么办?”

  “宫中有禁军,已经排除异党由廉宇接管,城外有京畿戍卫营,只要用好这些人,孔令行就算是放手谋反也没那么容易。你放心,就算是为了保你物资供应不断,我也会拼尽全力保京中无虞。”

  故岑还想说什么,但晏谙没有让他开口,“敕令军从前是侯爷的心血,如今是你我的心血,虽然在孔令行的限制下只艰难扩张到这个程度,投入战场或许不过九牛一毛,但他们不是去打仗的,而是替我保护你的。”

  “无论如何,保全自己。”四目相对自有真情流露,万般情愫不必述出于口,心下便各自明了,“我等你回来成亲。”

  毫不意外,故岑领兵出征之事一经提出便遭到了满朝质疑,晏谙没有多费口舌争论,只是向他们索要一个足以承担此战之人的名字,放眼朝野无人顶替,于是这些不和谐的声音便自行消失了。

  敕令军配备上了早就该属于他们的火铳,二十年过去,这支上聆敕令的军队终于等到了帝王全身心的信任,即便时过境迁,今日这场仗他们不是主力,但他们身上背负的不再是猜忌,而是深沉的托付。

  阿布尔斯已将漠北大军聚于两国交界处,京城的雪还没有化,故岑就领了旨意,挂帅出发了。

  晏谙以战事告急无心他事为由,驳回了礼部奏请选秀的章程,太后也不好再多说些什么,毕竟按照除夕宴上皦玉的那番说辞,她若是不肯配合执意再生事端,晏谙真的有可能会将她“请”去寺院为国祈福。

  原以为孔令行会不依不饶,至少纠缠些时日,没想到他听到之后竟然也点了头,称应以国事为重。

  倾举国之力供应这一战,旁的可以一切从简,但早已定下的恩科却不能省。春天降临之时,无数学子上京赴考,由内阁首辅傅明海主持,安怀元从旁协助,彻头彻尾公平公正,不复去年那场贡院闹剧,也不会再有如唐鸿汝那般的学子含冤蒙屈。

  开榜授官之后,一大批有识青年涌入朝堂,世家在朝中逐渐趋于边缘化,孔令行对朝堂的操控越来越少。

  晏谙批完了最后一本奏章,一抬头才发现桌案上被他东一本西一本,摆得乱七八糟。故岑在时,都会在一旁替他分门别类地摆放好,如今人走了,晏谙又不准许别人插手,只能自个儿闷头收拾。

  收着收着,晏谙忽然就有些感慨,从前那个一步不离跟在自己左右,连行踪都不知道提前安排通报的小侍卫,如今已经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替他撑起整个战场的大将军了。

  发了会儿呆,晏谙铺开一张信纸,提笔沾墨,才写了四个字,外头守门的宫人便来报,说首辅傅明海在外求见。晏谙便搁了笔,让人进来。

  “臣傅明海参见皇上。”

  “首辅不必多礼。”晏谙抬了抬手,示意傅明海平身。

  直起身子之后,傅明海看了一眼刚刚收拾整齐的桌面,询问道:“臣今日来是有事想同皇上商议,敢问皇上,朝臣们上奏的奏章皇上可都看过了吗?”

  倚重这么一位刚直严肃的老臣,晏谙常常生出一种被先生查功课的错觉,不过他倒是不缺这个底气:“都已经看完了。”

  闻言,傅明海神色稍霁,“那对于从寒门纳妃之事,皇上意下如何?”

  “首辅认可此法?”晏谙不置可否,脸上看不出喜怒。

  “前些日子,臣问皇上恩科一事是否要因为战事推迟,皇上说朝中急需人才,此事不可有误,并命臣确保考试公正,从中擢拔真正可用之才。如今擢选的学子已经入仕,臣以为,若要以此抗衡世家,仅仅入朝还不够,尚需进一步提拔。”

  “首辅既然明白朕的意思,为何还出此问?太后和丞相都不再执意于充盈后宫,朕着实没有想到来朕面前谈起这个的居然会是首辅。”晏谙的声音已然冷了下去。

  “皇上,老臣并非要皇上大办选秀,此举劳财伤民,边关战事未平,的确不合时宜,更何况前朝与后宫紧密相连,若是举办选秀,入宫秀女只怕多数出自世家,于皇上大计无利。臣的意思是从新入朝的寒门士子家中择选女眷为妃,以示恩宠……”

  “这几本奏折,”晏谙拍了拍左手边的一小摞,打断傅明海的话,“就是如首辅所言,劝朕从寒门中纳妃的,朕打算全部留中不发。”

  傅明海哑然,“皇上的意思是——”

  “首辅的话不错,寒门学子,朕会进一步提拔,择优重用,不过是用别的法子。男子入朝为官,功名利禄官职升贬考自己的本事争取,而不是依赖女子入宫博取恩宠。”晏谙回绝得清清楚楚,“世家的陋习早就该改改了,首辅若是没有旁的事,便回罢。”

  “是臣思虑不周,”傅明海低了低头,“臣告退。”

  御书房中重新只剩下他一个人,晏谙望着窗外叹了口气,重新执笔,在方才那四个字下头接着写。

  吾爱亲启

  恩科初结,寒门入朝,京中一切安稳,并无异动。唯有一事告急,念尔甚也。军报虽至,然多关战事,无尔数言。食否?安否?伤否?患否?万分挂念。遥遥万里,寥寥数言,无从慰藉。朝政之余,常见枕侧空空,榻边无人,一身孤苦,后位空悬,长盼君归,万望保全自身,切莫伤损,早日归来。

  盼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