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全球华夏>第发78章 如何推动工业化

郑义为了朱高煦的请求,考察了下汉王国。

这里依然是以农业为主,印度河和恒河为汉王国带来了广袤的土地。

而且这里的自然条件很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冬天有高大的西藏高原,为它挡住了北方的寒流,这就让这里的农作物可以一年四季的生长。

这也是未来印度可以成为农业出口大国的原因。

郑义还考察了印度人聚集区,相比较起大明人来说,这里的人过的很随性,他们有大量的时间礼佛拜教,所以这里的宗教氛围很浓厚。

强盛的农业环境,是种姓制度生存的天然土壤。

他们不太介意自己被打上低种姓的标志,因为土地上的收成足够他们生存。

能够吃饱,同时这里天气炎热,穿的问题也解决了,吃穿不愁的人,没有太多的反抗意识。

而且种姓制度也对抗了土地兼并的发生,使印度摆脱了像中国王朝一样的轮回宿命。

郑义看着远处蹲在一起休息的身毒人,表情精彩。

你敢相信,一个民族如果自然给予的太多了,也会造成他们文明的衰减?

这就让郑义想到了非洲,那里的人难道真的进化的不完全?

会不会是那里生存环境实在太好了,不用开展农牧业,就能生存的很好,所以他们根本不需要太多的创造了?

中华文明的崛起,会不会是因为自然选择的结果。

中原大地,虽说沃野千里,但是大都受四季影响,土地产出有限。

加上多山地丘陵,种植条件很差,让生活在这里的人很难长时间的保持食物充足。

食物不足促使他们开发智慧,制造先进的工具和研究先进的种植经验………

在古代,现在的平原,很多地方都是沼泽………

相互印证,答案就在眼前,他们活的太好了,所以没有动力。

想明白这个事情,郑义转头就去找朱高煦了。

朱高煦见郑义风风火火的样子,知道困扰自己的难题解决了。

“怎么样,我们的东华王……”

郑义抬眼看向了他说道。

“你要激发他们的动力。”

“才能激活社会的创造力。”

“通过这么久的观察,我发现,我们大明人,被那些本地人给带歪了,他们正在失去勤奋刻苦耐劳的品质。”

“这对整个国家来说都是一种灾难。”

“你现在最重要的不是搞什么工业化,而是让这些人动起来。”

“办法我帮你想好了,就是通胀……”

朱高煦一脸懵逼的问道。

“通胀?什么意思?”

郑义解释道:“就是物价上涨,提高生存成本。”

“艰苦的环境才可以锻炼这些人勤奋的本质。”

“说到底,就是用经济的手段,让他们不努力,就无法生存。”

“同时拿一些勤奋的人做榜样,给予他们财富荣誉和女人,让他们有追随的目标。”

“这样他们就有了动力。”

“这人有了动力,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就会想挣钱,而工业化是目前最挣钱的买卖。”

经过郑义这一说,朱高煦明白了。

“你是说,他们生活的太好了?”

郑义点点头。

确实是活的太好了,没有生存压力,而且物资富足道,大明人把他们当奴隶,他们都甘之若饴。

尤其是在引进大明的农业技术后,农业产出突飞猛进,使的这些人更加没有生存压力了。

朱高煦闻言傻眼了。

“我引进了华龙灌溉系统,正在施工,如果像你说的那样,我岂不是好事办坏了?”

郑义嘿嘿一笑。

“不要紧,你可以增大粮食出口,然后开放汉王国市场。”

“这样一来,粮食大量出口,必然造成本地粮食稀缺,粮价自然就涨了。”

“同时随着大量的商品涌入,也可以带来大量的物质需求。”

“再通过金融手段,让物价每年良性上升。”

“这样一来,他们不但有了物质需求,还有了生存压力。”

“慢慢的他们懒惰的毛病就少了。”

“而且随着生存压力的增大,这些本土人的生育欲望就会减少,也可以增大大明人的融合速度。”

“可以说好处多多。”

朱高煦越听越觉得郑义说的好,但是越听越觉得哪里有点不对。

“爵爷,你不会是想我彻底向郑家开放汉王国市场吧?”

这是一个套啊。

郑义义正言辞的说道。

“开放市场本来就是大势所需,你看看东洲,有那个没有开放市场的,你看看人家这些年的发展速度。”

“别光想着别人沾了你多大的光,你还要想想,可以带给你多大的好处。”

“市场开放,可以借助外部的力量盘活汉王国市场,市场活跃了,需求就有了,需求有了,机会不就来了吗?”

“巨大的市场需求,那就是巨大的生产动力,这就给工业化打了一针强心针。”

“工业化,也就自然而然的来了。”

是这样?朱高煦摸摸脑门,总感觉自己被忽悠了。

不过他说的好有道理啊。

再想想北五府,东华国,朱高煦咬了咬牙。

“行,那就听你的。”

“我这就让首相府,加大粮食出口,同时开放汉王国市场,研究通胀计划。”

“爵爷你可不能坑我!”

郑义眉头一皱,不满道。

“你别得了好处还卖乖,我的指点,那是谁都能有的?”

“你爹听了我的指点,有了现在的大明,你听了我的指点,有了汉王国,你弟听了我的指点,建了赵王国。”

“北五府因我而昌盛,东华国因我而崛起。”

“这都是多大的成就?我坑你?”

“咱的指点,换一个人,没有一亿两白银,我看都不看。”

“你还怀疑我。”

“伤了个大心,啊!”

说完郑义扭头就走。

朱高煦见状连忙追上来道歉:“我的错,我的错,爵爷,你原谅我吧。”

郑义。

“哼,不知好歹。”

弄的朱高煦尴尬不已,只能低头哈腰的继续道歉。

有了郑义摆出来的谱,打消了朱高煦的所有疑虑。

立马去找汉王国首相府商讨方案去了。

郑义也没有说错,这种方法,确实可以提振生产力,但是这手段过犹不及,太过了,就是另类形势的躺平了。

反正没有希望,那还奋斗什么。

这种漏洞,郑义没有说,全看朱高煦那些人有多少良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