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全球华夏>第282章 彭佳俊论道

“为什么有风?”

彭佳俊在一处驿站内,诉说着自己的发现。

他的周围围了一群人。

一个三四十岁的汉子,一身劲装,闻言也不过脑子,理所当然的道。

“因为有风呗,还能为什么?”

有老头也说道。

“这风,是风伯管的,听说他有一个口袋,小风,就开小口,大风就开大口。”

“这个我听我奶奶说过,还有雷公电母。”

彭佳俊露出微笑。

“那你们就错了。”

“你们所谓的风伯,雨师,雷公电母,都是道的演化。”

“风当然有风之道。”

“道主已经明说过了,道即是神,神即是道。”

“掌握道者可行神权。”

随后他打开折扇,一扇。

一阵风吹过。

“这便是道之神。”

一群人不以为然。

“这是什么,我们也会。”

“就是啊,这不就是扇扇子吗?谁不会?”

“我还会拉风箱呐!”

彭佳俊笑着,又拿出一张纸,叠了一个纸飞机。

轻轻一抛,纸飞机就轻飘飘的飞了起来。

一直在逗兜着圈子飞,飞了好久才落地。

“你们还能?”

一群人惊奇的看着,好久之后,有人说道。

“让我也试试。”

随后要了一张纸,自己叠了一个纸鸢的样子,用力一抛

嗖,啪!

直接栽到了地上。

汉子不服气,试了很多次,没有一次超过彭佳俊的。

说是彭佳俊,其实是一个西域汉子,曾经是帖木儿帝国的一个贵族子嗣。

在郑义对西域进行民族和宗教改革的时候,改了国姓国名,成了道主的信徒。

在大道之章和万物启华奖发布之后,更是每一期期刊都会花费重金买下。

这为他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金山府地区,风特别多,所以他的研究方向就放在了风上。

“此纸鸢,有鲁班木鸟之能。”

最后那汉子定调,给予了肯定。

彭佳俊觉得是时候了。

“这多亏道主的指引,信道主,明大道。”

随后他拿出了吊坠,正是郑义的身像,道门的信物。

在他亮出身份后,那汉子咦了一声。

“这不是咱家国公爷的坠子吗?”

“我也有!”

随后他也掏出了一个。

彭佳俊欢喜道。

“你也是我道门之人?”

随后又怪罪道。

“为什么没有结道果?”

汉子被他说的一头雾水,解释道。

“我是北上开拓的,我们出去的人,都带身牌,正面是国公爷身像,背后刻自家姓名和编号。”

“一方面是为了得到国公爷的护佑,抵御妖魔鬼怪,行事也方便一点,在北五府没有人敢不给我们国公爷的面子。”

“另一方面,就是为了意外身故后,方便后来人收敛尸骨。”

彭佳俊在知道对方的身份后,肃然起敬,敢于探索极北之地的人,每一个人都值得尊敬。

“原来是北狩壮士,失礼了。”

壮士摆手。

“不敢,不敢,国公爷成立开拓探索基金,为我们这些闲不住的游侠儿提供支持和丰厚的薪酬,探索所得更是能够福延子孙,是我们要谢国公爷,谢朝廷才是。”

“不过,这北方已经探索的差不多了。”

“很快我们就要向东洲转移了。”

“我这次是回哈城交接,准备举家迁入东洲去。”

随着汉子的话音落下,很多人露出了羡慕的神情。

“还是壮士利索,不像我们,还有一大家子要维持。”

“听说咱们国公爷过不了多久就要走了。”

“也不知道国公爷还回不回来?”

“哎,我这辈子是不能报答国公爷了,等我小子长大,送他过去,为我尽孝。”

说到这里,众人尽显落寞。

都是经历过以前苦日子的人,都明白这一切是谁带来的。

这种发自骨子里的爱戴,让他们在知道郑义要就蕃后,尽显悲伤。

很多人恨不能随郑义而去。

但是现在都不是一个人,还有一大家子,不是随随便便能够挪窝的。

只能等孩子长大了,去东洲开枝散叶。

彭佳俊既悲伤又欢喜。

悲伤是因为郑义要走。

欢喜的是道主终于要见他们了。

有人可以随着道主东渡,有人却是无法断舍离。

北五府现在不知道有多少道家门徒,在赶向哈城,准备见道主最后一面。

他是道门的指路明灯,是让他们脱离宗教樊笼,直达道境的恩师,是永恒的人生导师。

“道主虽然走了,但是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是啊,国公爷虽然走了,但是他活在我们心中,他留下的一切,我们也会坚决守护。”

了尘,静静的听着这些过客的话,已经明白了道主和新道门到底是什么。

“无量天尊,贫道这厢有礼了!”

众人闻言看向了他,彭佳俊也好奇的看向他。

壮士更是抱手行礼。

“见过大师!”

壮士对他的尊重,让他受之有愧,了尘连连摆手。

“不敢,不敢,阁下称呼我了尘就好。”

随后他看向彭佳俊,竖掌行礼。

“这位同门,见礼了!”

“同门?”

彭佳俊奇怪的看向他。

了尘连忙解释。

“我们这一派,以内修为主,道主则以外修为主。”

“是道家一体两面。”

“贫道这次下山,入世磨练,是受师命,知道主出世,所以前去拜见。”

彭佳俊听的迷迷糊糊的,但是一众人却是听明白了,这货是去砸场子的。

“嗨,你个道士,难道是去为难我家国公爷的?”

众人露出了恶狠狠的样子。

了尘赶紧解释。

“不不不,众位误会了,贫道是去拜见。”

“内修,外修皆是道家。”

“国公爷是外修之师,自然也是我们道家的天师,身为末学,入世是要拜见的。”

“还有一些师兄弟,钟爱外修,山,医之术练达,所以想入道主门下,行外修。”

“这些人的内修天赋不长,再修行下去平白蹉跎岁月。”

彭佳俊闻言来了兴趣。

“不知师兄外修,修那一道?”

了尘闻言露出了自信了。

“贫道长于医。”

“医药不分家,在药理辨析上也有一些感悟。”

“最末在于丹鼎之术,有所涉猎。”

人才啊,会这么多?

“师兄大才,我前二十年蹉跎了岁月,这四五年才开悟,取道于风,算是初窥门径。”

众人一看,这两人都成师兄弟,那应该不是坏人。

又重新开始感叹,北五府如果没有了国公,未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