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全球华夏>第281章 新道

郑义对于杨浦以地养人的办法是非常支持的。

因为这是目前,成本最低的福利政策。

不用发钱,不会成为持续负担,因为只要把人一转移走,负担就消失了。

这有点金融机构处理坏账的意思。

负担一丢,就可以轻装上阵了。

而坏账,只要处理好了,也可以产生收益。

想到这里。

郑义有点明悟了。

任何知识技术的诞生都需要土壤。

有了土壤,他们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杨浦解决城市冗余人口的手段,只怕会成为资产管理的最重要例子。

时间匆匆,又是一年。

永乐十九年,这一年在另一个时空,朱棣正式迁都北京。

现在燕京还是那样,没有北京。

朱棣在这一年,正式决定退位,传位给太子朱高炽。

这是历史上少有的,主动传位的皇帝。

一时间,满世界都是对朱棣的歌功颂德。

而朱高炽的登基,也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奢华的盛世。

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派使者来了。

周边的小国,国王更是亲自前来观礼。

在朱棣把玉玺皇册正式交给朱高炽之后,无边无际的人海中,传来铺天盖地的万岁之声。

朱高炽瞬间感觉得自己升华了。

这感觉,爽,真的太爽了。

甚至有那么一瞬间,他都感觉自己真的是上天之子了。

那些西方来人,也明白大明关于天子的说法。

所以他们叫声是这样式儿的。

“神子万岁!”

“上帝万岁。”

“圣子万岁!”

“耶稣万岁!”

“拉比万岁!”

…………

…………

总之什么称呼的都有。

神话帝王,在西方是一件很流行的事情。

在阿拉伯世界更是习以为常,因为他们的国王本身就是宗教首领。

“世界主宰万岁。”

不知道是谁叫出来的,不过这个世界主宰的称呼,好像非常合大家的心意。

“世界主宰万岁!”

“世界主宰万岁!”

……

“主宰万岁”

………

“主宰,主宰!”

朱高炽站在高台之上,听着世界主宰的称呼。

爽,爽,真爽!

就连旁边的朱棣都羡慕了。

他是杀了多少人才登上这个位置的,他还清楚的记得,当初自己的登基的时候是有多冷清。

和现在的朱高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浓烈的不甘,嫉妒充斥着心头。

凭什么啊,这天下是老子打下来的,凭什么你朱高炽,可以受到如此大的荣耀。

甚至有那么一瞬间,他都想把眼前这个胖子从高台拉下来。

徐皇后看出了朱棣面色的不自然。

赶紧过来拉住了他的手。

杨浦也觉得这场面对朱高炽来说有点太大了,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啊。

于是他开始大喊。

“世界征服者,永乐大帝万岁。”

杨浦身边的人,没有傻子,也跟着喊了起来。

“世界征服者,永乐大帝万岁。”

随后越来越多的朝臣跟着喊了起来。

“世界征服者万岁。”

然后就是大明百姓。

“世界征服者万岁。”

随后就是各国使臣。

“世界征服者万岁。”

随着世界征服者的声音铺天盖地的传来,朱棣躁动的心,终于平复了压来。

朱高炽这时候也明白自己刚才有点忘乎所以了。

赶紧把自己的老爹,也拉到了高台上,一起享受这震撼世界的荣光。

随着典礼的结束。

世界征服者和世界主宰的称呼,开始迅速向大明全境传播。

所有的报纸这一天几乎啥事儿没干,全都是关于世界征服者和世界主宰的报道。

各国使者也在这巨大的震撼中久久无法回过神来。

西方加冕,去尼玛的吧。

搞的还没有朱高炽向各国授王印的场面大。

只能说,西方的加冕,太尼玛寒掺了。

这一年。

称为,永明元年。

也在这一年,大明的北方和西部,很多人骑着马向哈城赶来。

他们一路走来,一路传唱,每到一处都会停留一天,宣扬道主的荣光。

这种自发信仰,最为汹涌。

和别人的不同,凡是信仰道主的人,几乎都是生活的不错的人。

生活不好的人,在信仰道主之后,生活也会慢慢变好。

尤其是大道之章和万物启华这两个道主的经典,最为振聋发聩。

它们阐述的是自然之理,世间大道。

是可以触碰神辉的无上道则。

这种信仰是越信仰,越无法自拔,知道的越多,越感觉自己的渺小,对大道的敬畏之心就越重,对道主也就越追捧。

如果说永明大帝登基是普通人的盛世。

那取消路引,道主开始接见信徒,就是道家信徒的另一场盛会。

这里的道家和道教不是一回事儿。

郑义的道家是新道,是脱胎于道家思想,重新绽放的新道。

太行山中的一座道观内,正在坐于山石上,内修的道士们,收到了这些消息。

“天师,北五府的新道家,开始聚集了,而且他们的信仰传播速度很快。”

“这怕不是另一个佛教吧?”

一个身体清瘦精神矍铄须发皆白的老道士开口道。

“这个新道家,我也有所听说。”

“我们讲究修心,用心感悟世界。”

“他们讲究修物,以表象寻大道。”

“形虽不同,但核心却是相通,都是对世界本质的体悟追随。”

“目前看来,他们的方法更加有效。”

“而且还可以福延万众。”

“别把他们当敌人。”

“追随大道,可以清修,也可以求索。”

“这是世间万物的两个方面,不是敌人,而是可以相互成全的同伴。”

“我决定融合新旧两道,再筑道统。”

“你们下山去吧,这是我们的使命。”

道士下山?

不是非乱世不入吗?

“天师,此时非我等下山之机啊。”

“而且我们也不可插手世俗。”

“张角当年乱世之祸,不可重演啊。”

老道士看向了他们。

“扶危救困,是道家本意,顺天应命也是我道家本意。”

“新道迸发,正是顺天应命,也是我们追随大道的一个机遇。”

“此时不下山,更待何时。”

“这是关于道的事情,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岂能置身事外?”

“大道若水,岂能自困?”

“下山吧,既然是机遇,就需要我们入世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