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全球华夏>第233章 城镇模式的农业集群产业

郑义离开时再一次回头看向了那些风车和水车,它们的任务是加工农产品。

比如小麦磨粉,比如大豆炒香磨粉榨油,比如玉米粗磨制造饲料,比如红薯磨粉制造粉条,比如土豆磨粉制造土豆粉等等,经过加工以后,他们的农产品可以卖出更高的价格。

这是现代农业的标志,生产和加工一体化,增加了农业的剩余价值。

这种一体化自产自销的模式,可以让农业产品不会过度商业化。

过度商业化的世界是可怕的。

郑义就是从那个世界来的,为了盈利,太多人扪着良心对粮食和粮食制品进行有毒化处理,为的就是让它们看起来更加好看,保存的时间更长。

而人们明明就在粮食产地,却吃不到一口放心的饭。

那是一个可悲的现实。

具有再加工能力的小集群农业的兴起,可以有效阻止农产品过度商业化。

也有助于产品的多样化和进步,第一产业没有巨头是美好的,给了小农业集群产业足够的生存空间。

再加上新三司下村,可以有效的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郑义不喜欢大城市结构,更加喜欢小城镇的发展模式。

小而优,才是第一产业的未来。

初级农产品,本身就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根本没有必要搞什么巨头产业,现做现卖才是最好的农业。

而不应该是成立巨型企业,垄断市场,压死本地的生产者,然后千里迢迢的运过来。

这样一来,为了保证产品不变质,就只能添加各种添加剂,甚至直接用化学品勾兑成商品。

农产品加工产业一旦规模过大,就必然无法保证质量。

因为规模越大就代表着更大的成本和风险,农副产品它本身就是易变质商品,难以长久保存,为了减少这种成本,他必然要想歪门邪道。

而小城镇集群产业,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时间短路途短,现做现卖。

不但为地方经济做出了贡献,还为大家提供了优质产品。

这样的产业,才可以带领乡村共同发展。

而不是把乡村当成大城市成长的养料。

不保护第一产业的地方,是不称职的,未来的倭国虽然国小,但是在这方面却做的比很多国家都好的多。

郑义回想着上一世的经历,小时候酱油和醋是可以拌饭吃的,酱油和醋里是可以生虫子的,它们吃起来是香的。

但是在他长大后,再也没有散打的酱油和醋了,酱油和醋再也没有那种香甜的味道了。

很多时候郑义都会想,社会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如果是进步了,为什么我们吃的还不如以前?

郑义摆摆脑袋,把前世的糟心事甩出脑袋,这一世他是绝对不想再过那样的日子的。

大航海时代,可以为他带来足够的财富,来让他打造他心中的理想世界。

出了芦花村,后方传来了欢声笑语,鸟语花香,鸡鸣狗叫这是属于理想世界的乡土的气息。

牛马羊猪,驴骡鸡鸭满世界的撒欢,向路过的人诉说着,这里足够富足,也拥有足够的希望。

这一切都是大航海带来的,大航海让郑家团结了工商阶层,让郑家拥有了足够的财富。

正是拥有了这样的财富,郑义才能推进一系列的改变,让普通人有了钱。

普通人有了钱,才能打造出如此美丽的乡村。

不然只怕这些人一辈子,都挣不够打造这一片各具特色的乡村建筑的钱财。

哈城能够越来越热闹,也和松辽运河的开通脱离不开关系。

而松辽运河是郑家凭借一己之力开通的。

要知道这条运河到了即使到了现代依然停留在纸面上。

这就是财富的魅力。

加了减震的马车在土路上行驶还是颠簸的厉害。

这也让这条土路上的行人非常少。

芦花村的人是有钱的,他不信那些商人会白白放手这种挣钱的机会。

路上看不到,那就是他们是通过水路和芦花村联系的。

这条路需要早一点修。

又行之一会儿,马车就来到了官道上。

路上的轨道非常忙碌。

郑义可以从一节节车厢中看出,那都是粮食。

现在北五府的粮食已经多的快要溢出来了,粮食商人就看到了机会,想要倒卖粮食挣钱。

郑义的马车通过一个弯道,混入了车流中。

路上坐轨道车的人很多,骑马的人也很多。

郑义对骑马的人很很好奇,因为他从他们的武器盒的大小可以看出,他们携带的都是重武器。

“嗨,这半年,向北,我们战队立了三百里地标,搜罗了野生部落上千人。”

“可以挣三万两地标钱加一万两人口钱,还要加上一万两地图钱,总共五万两。”

五万两是什么概念,顶现在几百万。

这是人家半年挣的钱。

另一个问道。

“你们站队多少人?”

那人说道。

“五十个。”

另一个人点点头。

“平均一个人一千两,可以了。”

那人笑着问道。

“你们那?”

另一个人摆摆手。

“我们就不行了,我们是从玄武湖沿着河一直往北走的。”

“探了五百里路,发现了几万人的野部落。”

“但是我们没有把人带回来。”

“他们好像知道我们一样,看到我们就跑到林子里了。”

“没有办法抓捕。”

那人闻言,臭骂道。

“这还不行?”

“光地标钱加上绘图钱,就够你们吃饱了。”

另一个人说道。

“我们有一百二十人。”

那人闻言这才停嘴。

一百二十人平均下来,收获确实比不上他们。

郑义听着两个人的话,知道拓土计划开始了。

北方的冻原,现在没有什么人,谁插标,就属于谁。

沙俄能够拥有那么大的领土,都是这样捡回来的。

那时候大清感觉北方就是一片荒芜之地,根本没有什么价值,所以才那么大方,随手丢给了哥萨克。

谁知道那片不毛之地,竟然有那么多的资源。

如果那时候的大清皇帝知道,那片土地下埋藏着巨量的财富,只怕他们会和哥萨克拼命。

再过几年北方应该会被插遍大明地标。

以后那片广阔的土地就是大明无可争议的领土了。

再往西,是西伯利亚,那里现在已经有主了,属于西伯利亚汗国。

现在陈懋还在和科利贾克和马哈木玩换地游戏,不适合现在破坏金帐汗国和大明的和谐关系。

所以之后再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