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全球华夏>第187章 心理战

郑义色眯眯的看向多兰,故意戏谑道。

“你说为什么?”

说着还不断打量多兰的身子。

眼光炙热的可怕。

多兰的脸色慢慢变的红润,她没有害羞,反而勇敢的和郑义对视。

甚至还挺了挺胸口,挑衅的意味格外明显。

郑义突然就感觉没有意思了,这女人一看就泼辣豪放,还是不要挑逗她了,以免引火烧身。

见郑义转过了目光,多兰像打了胜仗。

“哼,不管你打什么坏主意,我都不会让你得逞的。”

郑义很无语,鄙视的说道。

“你知道我想干什么吗?就不让我得逞?”

多兰一皱眉头。

“你什么意思。”

郑义呵呵一笑。

“你那可爱的父汗,绑架了你们全族的孩子,来威胁那些成年人,为他的帝国冲锋陷阵。”

“不瞒你说,加上你们这二十多万人,我大明军人已经剿灭了你们将近七十多万人。”

“剩下的那几百万人躲在天山里,惶惶不可终日。”

“你看马上就要春暖花开了。”

“而你们察合台,已经没有了牲口,也没有了牧民,你们还能撑多久?”

杀人诛心。

多兰面色瞬间一白,然后恢复了过来。

她想起来了,父皇还是赶了很多青壮牲口进深山的。

杀完了牲口那是骗牧民背水一战的。

不过郑义说的也没有错,那些牲口支撑不了这么多人。

最多支撑一百多万人。

那剩下的人怎么办?

多兰心中一寒,想到了某种可能。

郑义从多兰的表情中看出了很多信息。

马哈麻果真还有很多牲口留存,那就是说马哈麻制造了杀尽牲口的谎言,是别有所图的。

结合斥候传回来的,几乎所有察合台人都知道的大明人非常富有的传言。

马哈麻的意图不言自明。

他是要刺激察合台人和大明军队拼命。

也就是说朱棣和自己决定就地筑城的策略是对的。

多兰倔强的抬起头,盯着郑义说道。

“我们察合台一定可以杀光你们。”

郑义不以为意,反而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杀光我们?”

“你别搞笑了,只怕再过半年,你那可爱的父汗就要杀孩子当军粮吃了。”

门外的两个侍女闻言,差点摔倒在地,她们惊慌失措的看向对方,想要对方能够说出否认的话。

多兰闻言也起怒羞成怒。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你骗人。”

郑义不慌不忙,好整以暇的开始给多兰算账。

“你看啊,原本足够你们生存下来的牲口,一下子全都被你们杀了。”

“也许原有牲口可以支撑你们生活一年,但是现在因为不断的战争,消耗开始增大,而原先可以产奶的牲口也没有了,进一步增大了消耗。”

“再加上战争期间,消耗本来就大。”

“你说是不是只能坚持半年?”

多兰越想越觉得郑义说的有道理。

脸色也越来越白,没有了补给,那孩子?

不敢想啊,太可怕了,杀孩子吃?

呕,呕………

多兰开始恶心起来。

随后她突然想到什么,恶狠狠的盯着郑义说道。

“不对,既然我们损失了七十万,那就多出了了七十万人的补给。”

一看自己的奸计没有得逞,郑义却是一点都不慌,只要你往这里面跳,以后每过一天,你就陷入的越深,这本来就是心理战的一部分。

挑战的就是古代人的数学不行。

这就像一个深渊,每过去一天,马哈麻要杀孩子的心理暗示就越深。

一直到她们心里防线崩溃为止。

不要问为什么,因为在古代战争期间,这些没有战斗力的人,本身就是一种补给品。

中国历史上不少见,外族更多,尤其是胡人,他们吃人的历史更是源远流长。

不然两脚羊是怎么来的。

为了增加这个效果,郑义又放出了一个炸弹。

“你们少了七十万人的补给负担,确实没有错,但是你们同样失去了八九十万的马匹啊(蒙古人行军是需要驮马的)。”

“这些本身就是补给的一部分啊。”

刚从陷阱中脱身的多兰,闻言又一头栽了进去。

“不……!你骗人。”

她的这句话说的很没有底气。

就连帐篷外的两个侍女,都听了出来。

“父汗一定不会这样做的。”

郑义不屑的看了一眼这个外强内干的女人。

“什么不会,为了一己之私,他都敢拖着整个国家下地狱,他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只怕他会做的更加绝。”

“我们拭目以待吧。”

心里暗示完,就该跑路了,你越不说,她自己脑补的越多。

随后的一段时间,郑义就再也不管这些女人了。

而是调遣奴役和商人,开始筑城。

因为有水泥的关系,草原上的各种石头都被拖了过来,成了城墙的一部分。

被驱赶着搬石头的女人们,一天天看着这座如同神迹一般的巍峨巨城崛起。

心中那点获胜的希望很快就被磨灭了。

倔强的女人们,慢慢变的沉默寡言,然后又在绝望中慢慢的麻木,变成了一个个行尸走肉。

同时她们心中关于孩子要被杀的噩梦越来越壮大。

一直到六月的时候,终于有人开始崩溃了。

女人们开始恳求明军拯救他们的弟弟妹妹或者儿子女儿。

多兰也低下了她高贵的头颅,跪在了郑义面前,痛哭道。

“求你,救救我的族人吧。”

不求不行啊,那两个本来和她关系非常亲密的侍女,这些天看向她的眼神越来越冷了。

那是仇恨的目光。

所以不管为了什么她都要站出来了。

郑义点点头。

“你想好了,救了那些孩子,就预示着你父汗的失败。”

多兰露出一个难看的笑容。

“不救那些孩子,我父皇就能成功吗?”

郑义摇摇头。

“不能,他注定是失败的。”

“你听没有听过一句话。”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到了现在,你父汗手中的那些牧民,早就没有了当初的勇气。”

“他们已经不足为虑了。”

“我们皇帝陛下,只是不想再造太多杀戮,必经已经杀了七十多万人,已经够多了,所以才迟迟没有发动进攻的命令。”

现实是,那些到达中原的女俘虏,很多都被人以三百两以上的价格预定了。

这都是钱啊。

被朱高炽怼了不知道多少次的朱棣,当然不想再肆意杀戮了。

他要挣钱。

即使加上那些老的,朱棣也忍了。

搞十万人,就是几千万,这些适龄和相貌不错的女子,朱棣估计最少还能抓到三十万。

这是多大的财富啊。

所以能劝降的,要努力劝降。

这重担就交给郑义了,郑义也不负众望,拿下了多兰这位公主。

有了这位公主背书,劝降就简单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