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全球华夏>第186章 战争经济学

面对朱棣的旨意,朱高炽的内心是拒绝的。

但是那是自己的老爹,又有什么办法。

只能四处筹措粮草,满天下征调骆驼,给朱棣擦送物资屁股。

而且因为连绵不绝的战争影响,让大明周边的粮食价格翻了一倍。

占婆人发财了,依托粮食,他们这两年挣了很多银子,有了银子就购买了很多大明商品。

就这样大明进口占婆粮食,占婆购买大明商品,形成了良性的经济互动。

占婆人的生活肉眼可见的好了起来。

眼看着占婆挣了钱,暹罗人也增大了粮食的种植,随后真腊人(吴哥王朝)也开始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周边农业区的种植潮,给朱高炽提供了充足的粮食。

只要有钱,朱高炽就能够供应得上朱棣的损耗的。

就是距离太远,损耗过大,给大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要知道从这些国家购买粮食后,还要运到大明,然后再从大明运往赛里木湖,其间的距离岂止是几千里。

粮食全都浪费在了路上。

而对郑义来说一切还好,因为他的补给主要是从东北和漠北获得的粮食和肉干,相比起朱棣来说,近了不知道多少。

而且一路上水草丰茂,给运输大队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这场持久战郑义是耗得起的,而朱棣就不好说了。

所以他没事儿就催促郑义想办法。

而朱棣则不断的收到朱高炽的抱怨,甚至一度朱高炽都想直接撂挑子了。

这一饮一啄,自有缘由。

朱棣为了安慰朱高炽赶忙把俘获的女人,全都给他送了过去。

因为女人的质量很高,让朱高炽回了一把血。

不过,正在经营女训所的徐皇后,现在开始对这种买卖女人的行为极为抗拒。

毕竟身为女人的头头,还是要为女人家说话的。

“大国胜景,岂能有买卖妇女此等龌龊。”

面对自己老娘给自己背后捅刀子,朱高炽赶紧开会研究办法。

停止这种买卖,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大明现在的国库一大部分,就是靠这种买卖挣出来的。

而且女人也不是白来的,不是买的就是通过战争掳掠过来的,不要成本的吗?

不卖钱?

做赔本买卖?

朝廷顶得住吗?

杨溥经过商业的连年熏陶,很快就给出了办法。

“殿下,既然皇后娘娘觉得买卖不好听,不如就改成培育费?”

“她们在女训所的吃喝是所里承担的,而且还承担了教育费用。”

“不如改成收费,让她们自行承担。”

“我们再通过为她们介绍夫家,来偿还这部分债务,这应该算是公平了吧?”

朱高炽一听,这办法好啊,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有舍有得才是道理。

徐皇后收到朱高炽的办法,到底是向着自己的崽的,觉得是这个道理,紧急通知全国的女训所,进行了收费改革。

可怜的女人们,先是被买卖或者俘虏,然后又被强行塞入女训所,然后还没出女训所大门,又成了负债户。

典型的强买强卖。

大部分的人不得不通过女训所的介绍嫁人,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选择独自出来谋生还债。

但是大明可是有逼婚法律的,原先是男十六未娶,女十四未嫁,都要罚款。

现在郑义为了婚育健康,把年龄提高到了男二十二,女二十。

超过这个年龄就会成为官媒的重点目标,年年月月催逼。

这可比现在的父母逼婚狠多了。

以前因为封建王朝的触角伸不到乡下,所以这种法律很多流于形式。

而在上海郑义把朝廷权力深入到了家家户户,田间地头,让这个规定在上海等地获得了推进执行。

而上海的这种模式也开始在全国推广。

这样一来,很多没有选择嫁人的女人,经过一番社会的毒打后,多数人又不得不嫁人消债。

郑义都想不到,这次的社会进步是因为女人生意。

而朱高炽好像是找到了敲门,开始把很多矛盾比较尖锐的事情,用商业的办法化解了。

比如移民,迁民,比如道路建设侵占民田等等。

另外一个朝廷不想取消女训所的原因就是,人口增长。

女训所成立不到三个年头,但是全国人口增加了超过一千万人,一部分是新生儿,一部分是因为女人入籍。

算上这些年朝廷执行的编户政策和迁民政策,把很多黑户挖了出来,陆续让大明多出的上千万人口。

也就是说到了现在,大明已经有了九千多万人口。

这是一个远超汉唐的数字,如果再算上大量的奴役和开拓队,安南移民,朝鲜新民,加上那些还有罪身没有入籍的孩子。

现在整个大明已经拥有将近上亿人口了。

这还是直接控制的人口,像那些都司和三宣六慰,加起来也有千万人口。

也就是说如果大明能够消化掉乌司藏都司和三宣六慰的人,将会拥有一亿一千多万人。

这是什么数字?这是足以载入史册,永耀时间长河的创举。

所以取消女训所?

想都不要想,而且不但不能取消,还要增大。

如果让郑义来,他就把女训所改成女校继续进行这种人口劫掠。

其实抢掠女人这种事情在当前是很常见的。

尤其是对那些游牧渔猎民族看来,女人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抢掠的主要目标。

这种行为很正常,要不然北方政策也不会执行的这么顺利。

而在郑义的帐篷里,那位被抢来的多兰公主,已经醒了过来。

在她看到郑义的第一眼的时候,她凶狠而又惧怕的想要起身和郑义拼命。

郑义一看这货醒了,而且对方好像挺激动的,他连忙拍了拍手掌。

随后帐篷外走进来了两个漂亮的女人,她们在见到多兰醒来后,立马激动的围了上来,开始叽叽喳喳的说起了话。

郑义很识趣的走了出去。

那两个侍女,就是郑义这段时间以来的收获。

是北军对待察合台人思想工作取得进展成果。

当然这和郑义当初积极救治察合台女战士的行为分不开关系。

到了现在郑义手里已经有了将近六万察合台女俘虏。

至于老男人?对不起郑义根本就没有救。

女人能卖钱,老男人能干什么?

就是老女人明军都没有怎么救,救了就是累赘。

就是这种挑剔的救治行为,赢得了那群女俘虏的一点点信任。

当然代价也是不菲的,为了救治这些女人,郑义消耗了价值几十万两银子的药材。

等到这位多兰公主了解清楚现在的状况后,她很诧异。

见到郑义,她立马发出了灵魂拷问。

“你想干什么?”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这里面绝对有她不知道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