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全球华夏>第122章 瓦剌与朝鲜

朝鲜汉城。

李远芳来到驿馆旁边的一处院子中。

没等多久,就偷偷摸摸的来了一个蒙古人。

见到来人后,李远芳也没有起身,而是审视的看着来人。

“见过朝鲜皇帝陛下!万岁万万岁。”

李远芳闻言,瞬间眼神紧缩。

“你想死?”

博尔赤并不惊慌,继续恭敬的道。

“自古以来高丽都是强盛之国,几次冲击中原,更是雄霸整个白山黑水。”

“作为继任之国,当得起皇帝两个字。”

李元芳哼了一声。

“收起你的小心思,我不是你们马前卒,也永远不会成为你们的马前卒。”

“忽必烈的时代早就过去了,我劝你们安心事主,不要做无谓的挣扎。”

“不然卫拉特就是下一个被大明除掉的对象。”

“脱鲁乎察儿和鬼力赤就是你们的榜样。”

博尔赤依然镇定自若。

“陛下可知大明在北方所行的政策?”

“已经归附他们的兀良哈和女真人部落,都遭到了非人待遇。”

“陛下觉得,朝鲜可以避免吗?”

“要知道,你们可是占领了对方大面积的土地。”

“你说大明会不会趁机扫平朝鲜?”

“而且我听闻大明北洋舰队的王统制,每个月都会从朝鲜带走上万的适龄女子。”

“每年流失近十万女子,陛下,长此以往,朝鲜还有人吗?”

李远芳嗤了一声。

因为这个人口买卖本身就是他在做。

一个女子好五十两,一年就是几百万两,傻子才不做。

而且朝鲜这两年从大明进口的商品越来越多了,但是没有拿得出手的商品,贸易逆差相当严重,国内钱都快花光了。

长此以往下去,那才是大问题,弄不好就会国家动荡。

现在好了,每个月都可以从百姓送来的姑娘里面挑出一万资质不错的,稍稍培训就是五十万两银子。

还有比这更挣钱的买卖?

这极大的补充了国内银钱不足的问题,还能让自己发财,何乐而不为?

而且被卖的女子也非常高兴,因为是去大明做妾室的,简直是一步登天。

卖闺女的家人也非常高兴,为自己的女儿谋了一个好前程,还挣了三十两银子的货物,货物再转手一卖就是一百多两的银子。

简直是赢麻了好不好。

至于女人减少对国家的影响,生呗,有钱挣谁不愿意生?

而且只不过是把以前要溺死的女孩拯救回来,然后养到十几岁够了。

对朝鲜能有多少影响?

李远芳听到这些话,已经没有什么耐心了,有这功夫,回家数银子他不开心吗?

“你还有其他事情吗?如果没有就算了,我很忙的。”

说着不耐烦的就要送客。

博尔赤此时才有点急,心里想。

“这朝鲜国王不会是有什么大病吧,面对大明如此的欺压掠夺,竟然无动于衷。”

他想不明白,而且明显感觉到这次自己应该是大意了,没有认真研究大明和朝鲜的情况。

“陛下难道不怕大明拿朝鲜侵占的白山以东和鸭绿江以南的地方做文章吗?”

李选芳还认为他能说点什么新鲜玩意,结果就这。

“到时候给他们不就行了,本来就是人家的,失之我命,得之我幸。”

“有什么好计较的?”

有发财大事儿来的重要?再说了那片地方都是一些山沟沟,有多少价值?

为了那些不毛之地,和大明结仇值得吗?

不知道大明现在有多强吗?那可是一口气干掉了兀良哈和鞑靼的,有毛病啊。

明显博尔赤根本不明白这个道理。

本来准备合纵连横的,结果到这里李远芳的表现,让他不知所措。

博尔赤见这样说不通,又换了一种方法。

“陛下对松辽地区不感兴趣吗?”

“要知道大明现在正在那里大规模开垦良田。”

“如果陛下能够得到这块地方,大金之路就在眼前啊。”

威胁不了就利诱。

不信你不上钩。

而李远芳闻言竟然像是触电了一样,一下子跳了起来,再没有了那种沉稳。

“狗日的,活得不耐烦了,给我乱棍打个死,然后送到王统制那里。”

博尔赤闻言瞬间惊恐起来,知道自己这是说错话了。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

“我也是为陛下着想啊,一旦让明人在北方站稳脚跟,对于朝鲜来说,可谓危在旦夕啊。”

“陛下想想自古以来,中原对于朝鲜的征伐可曾停过?”

“这里是每一任中原雄主彰显威名的必然攻伐之地,汉,唐,金,辽,元谁没有攻击过朝鲜?”

李远芳闻言,伸手摆了摆,自己身边的护卫就退了回去。

“我国是大明钦定的不征之国,没有兵伐之祸。”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本王也不杀你,你,立刻,马上,给我滚出朝鲜领土,还有你们瓦剌人,从今以后不准进入朝鲜之地。”

“不然本王见一个杀一个。”

“给我滚!”

博尔赤说错了吗?

说的一点都没有错。

但是大明有火绳枪和大炮啊。

那可不是自己手里的土玩意,没有什么杀伤力。

那可是一群民兵用上,就能覆灭一个国家的神器啊。

自己有反抗的余地吗?

“只能巴结啊。”

“等到自己学会了大明的神器铸造方法,再做打算。”

身不由已啊。

他叹了一声,对自己身边的太监说道。

“回去以后准备五百美人,十斗人参,五斗珍珠,让太子带上,去大明上供去。”

“另外准备一张地图把清川江和咸镜道划出去,送给朱皇帝。”

“就说,归还上国土地。”

这博尔赤不来,他还想不到这些,经过他一说,他才明白,自己这边竟然还有如此之多的后患。

这一次把这些年扩张的土地让了出去,大明皇帝就算再不是东西,也不敢再无理攻伐朝鲜了吧。

想到这里他感觉还不行。

“再挑选一千名学生,上大明赶考。”

“告诉他们必须在两个月内把大明话学好,不然别回来了。”

这样应该差不多了吧。

到时候怎么也能有几十人考上,然后落在大明境内做官吧。

有了这几十人应援,自己在大明就不算是孤家寡人,无人支援了。(真实事件,朝鲜士子能够来南京应考,还能做官。)

安排完这些事情,他的心里才算是安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