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全球华夏>第121章 棱堡和西方美景

后面几天,关于“嗨,嗨,嗨嗨!”的声音越来越多了。

就连“打工人打工魂。”也开始在明人之间相互传唱。

偶尔还有几声“奥利给”在福余卫的上空漂过。

虽然没有人鄙夷郑义的不修德行。

甚至这片地方有越来越开放的姿态展现,没办法,这边的人都没有被儒家的深刻教育过,所以还在解放天性,更加容易接受郑义的狂放不羁。

但是郑义是待不下去了。

尴尬死了。

giaogiao你的giaogiao!

郑义一路飞奔到了永安城。

城内的夯土房子,已经建造了很多。

城墙也用水泥加城砖砌了两米高,城墙中间则是碎石、煤渣、石灰、水泥加粘土的混合物夯实的墙芯。

这种墙芯随着时间的流逝会不但不会溃散,反而会越来越紧固。

二十一世纪的国道公路地基就是这样搞的。

而且城墙的设计上,郑义大量借鉴了棱堡的优点和中国城墙三角敌台的先进设计经验,直接让永安城拥有了更强大的火炮防御力。

张辅对城墙上的那些尖角颇有微词。

“建造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反倒增加了敌方的攀爬面积。”

“这样守城的压力就更大了。”

郑义带着他在城墙上来回走动。

“这些棱角,是用来抵挡对方的炮击的,同时也消除了城墙的防御死角。”

“想象一下,两个尖角之间,所有的敌人都在火炮的射击范围之内。”

“用霰弹炮轰几回,还有多少人能够生存?”

“而敌方想要轰破我们的炮台,首先就要摧毁这些尖角。”

“而根据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所有射过来的炮弹,都会因为角度倾斜,而造成力量分散,无法形成最大杀伤力。”

“再加上我们炮台的居高临下,射程更远更准确,敌方的火炮就在我们的射程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方的火炮被我们轰坏的越来越多,而我们的火炮损伤却微乎其微。”

“张国公,你觉得这种情况下敌人需要多久才能攻破永安城。”

张辅瞬间就明白这种结构的优势,眼睛立马就亮了。

“这种城墙如果推广开来,那不是我们大明将固若金汤?”

郑义翻了一个白眼。

“推广啥?这种城墙是普通城墙消耗的两三倍还多。”

“而且内地要城墙干什么?”

“你还想天天动乱?”

“把它们建在这里是因为要防护瓦剌和其他异族。”

“等到瓦剌被灭后,永安城的城墙使命也就结束了。”

张辅没有争辩而是指指远处的山头上的工地。

“那是干什么的?”

郑义嘴角上扬。

“堡垒。”

这才是他准备大力推行的,同时上海府,也在修建堡垒来拱卫上海城。

堡垒的出现,让城墙的价值越来越低,加上火药对城墙的巨大破坏力,敌人如果到了城墙根,也就预示着很可能城墙会被炸毁。

另外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墙也成为了限制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得不偿失。

所以郑义根本就没在上海建造城墙。

“堡垒?”

张辅疑惑的道。

“干什么用的?”

郑义指着四周。

“布置火炮和防守用的。”

“只要四周山头上布置上堡垒,里面再安装百十门大炮,永安城将固若金汤。”

“任何想进攻永安城的军队,都要受到几百门火炮攻击。”

“如果想进攻堡垒,更加艰难。”

“在山上的堡垒中,四处情况一览无余,任何进攻都会受到反击。”

“它们可以干掉几十甚至上百倍的敌人。”

“加上粮食和弹药充足,坚守半年一点问题都没有。”

“国公爷,感觉怎样?”

张辅对于郑义连续喊他国公爷,很受用,这是清理阿鲁台和脱鲁乎察儿的奖励。

“很好啊,简直是天才的设计。”

张辅不吝商业互吹。

“永安城在,漠北将再无祸乱。”

郑义可不同意他的论断。

因为再过百年俄罗斯就会东扩过来。

沙皇俄国东扩几乎是和欧洲大航海同时进行的,一个是从陆地上,一个是从海上。

一个成就了西班牙,一个成就和沙俄。

所以过些年,大明必须去怼罗斯公国一次,让他不敢东扩,安心的向西发展,制造战端。

“等我们拿回汉唐旧土之后,在边境上全修成棱城,堡垒。”

“再安心发展几年,多迁移一些百姓过去,努力站稳脚跟。”

“我们再向西扩张,一直找到欧罗巴,然后把路也修过去。”

“从陆地上,也展开贸易,到时候还不发财吗?”

张辅瞪大了眼睛。

“你小子,想的可真大啊。”

“打到西方?”

“向成吉思汗一样?”

郑义呵呵笑起来。

“现在的各大汗国,可都是他的子孙。”

“既然我们大明继承了大元的衣钵,其他汗国当然也应该是属于我们大明的。”

“有什么不对吗?张国公!”

张辅哪里敢说不对。

只是这个牛批有点大。

四大汗国有多大,几乎统治了整个亚洲,东西几万里。

他完全无法想象,如何统治如此之广的土地?

郑义倒是不觉得有什么难的,像成吉思汗一样分封呗。

朱棣的几个亲儿子可能不愿意去,毕竟都是荒漠,好地方不多。

但是那些兄弟们,可没有挑挑拣拣的权利。

尤其是朱权,对于朱棣的卸磨杀驴,不遵守诺言一定是颇有怨言的。

这样的隐患朱棣必定会送出去,还会送的远远的。

这就让玉蒲团中的宁王造反再也不可能发生了,王阳明的一大功绩也要烟消云散。

“都是我们的,这都是我们大明的。”

说着张辅伸出手然后一把握住,像是抓住其他汗国。

郑义看他这么配合,故意逗他道。

“不如国公爷接下这个担子,到时候封到西面,做个西海王。”

“我听说西海那边,各色美女都有,而且水草丰茂。”

“如果再往西去金帐汗国那边,还有出海口。

还有广袤的良田,都是一握能握出油的黑土地等着发财把。”

郑义使劲引诱着。

“到时候,那里就是东西方贸易中转站,收收关税,都能收出金山银山来。”

“一劳永逸,躺着挣钱的机会,国公爷可要把握住。”

张辅眼睛放光,不过很快就收了回来。

“这种事情哪里轮得到我,就是真的西征,也是陛下西征,断没有我一个国公去西征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