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我在明末,波澜壮阔的一生>第506章 睥睨天下 1

当陈羽在南京大校场喊出那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第二天。

南直隶所属的大军开始了代号为“雷霆”的作战计划。

整个计划分为两部分。

其一,由陈羽亲率八万骑兵,十五万火铳军,从陆路直扑北京。

此部大军主要负责关内作战。

其二,由王义为主帅,率领十万骑兵,二十万火铳军,从海路直扑辽南!

此部负责辽东的所有作战。

南洋和北洋舰队负责海路运输。

这个计划气势恢宏,大气磅礴,其核心就是要用无可匹敌的实力,横推一切!

当实力远远超过所有对手时,所谓的计谋,不管是阴谋还是阳谋,都已经不足挂齿,微不足道!

十多年来的蛰伏,陈羽已经完全整合了麾下的所有军队。

如今南直隶的步军完全已不是原本传统的步军,清一色的被转化成了火铳兵。

其中最大的亮点则是火炮的数量达到了惊人的三百比一!

其装备之精良,训练之严格,冠绝当世!

南直隶从海贸上赚来的银子大部分都被用在了这里。

南京城外,大军临行前。

陈羽在按照惯例进行完最后的动员后,原本还要和留守南京的诸位大人们喝一碗壮行酒。

不过当他看到年已八旬,走路已经有些蹒跚的杨镐脸上露出慷慨激昂的表情时。

顿时改变了主意,他抢在杨镐开口前,先沉声道:“军情紧急!本帅这就和诸位告别了!”

说完后头也不回的的策马而去。

“陈帅!何至于此啊!”

在飞驰的骏马上,陈羽的耳中隐约听见杨镐不甘心的呼喊声。

“这老儿!那么大年纪了,还不忘出风头!”陈羽摇头而笑。

三日后,陈羽到达徐州,会合了早已等候在此的陈忠后,二十三万大军犹如滚滚洪流向北方涌去。

沿途所到之处官员百姓无不欢欣鼓舞,夹道欢迎!

第二天在进入山东境内时,所有山东方面的高层官员悉数到场迎接。

陈羽只做了一件事,当场拿下了山东总兵刘泽清!

山东总兵刘泽清,打仗不行,刮地皮拿手,这样的垃圾陈羽最不待见。

既然已经出手了,那些个蝇营狗苟之徒还留着干嘛?

在一众山东官员惊骇的目光中,陈羽继续率军北上。

陈羽相信看到刘泽清这只鸡的下场,山东方面的官员们接下来一定会非常配合南京方面的各种命令!

山东是重要的补给线,决不能有半点差池!

六月初陈羽率军出德州进入北直隶河间府。

此时大军前锋的斥候已经遇上了零星的满清斥候。

陈羽随即下令二十三万大军兵分四路,全力扫荡北直隶各府的清军。

不过令所有人惊讶的是,陈羽一改往日仁慈的做派,下达了必杀令!明确要求对于女真人格杀勿论!

陈羽对此的解释是:“既然敢来,那就都别回去了!难道真以为本帅是吃素的?”

随后的一个月内四路大军宛如秋风扫落叶般,迅速肃清了保定,河间两府的清军。

将战线推进到顺天府内,接连收复了房山,涿州,固安,永清,东安,武清一线,兵锋直至北京!

进展如此神速,并非是清军没有抵抗,相反清军抵抗的非常激烈。

奈何所有的勇武在火炮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南京军队的作战套路简单至极!

先炮击!将你的阵型轰散,随后火铳兵抵近射击,最后骑兵追击!

没有人能在连绵的火炮轰击下能够保持住军阵。

也没人能够在面对如狂风骤雨般的火铳铅弹来袭中不心怀恐惧。

清军不是没想过办法,他们曾用骑兵突袭,意图利用骑兵的战力,率先击毁炮队,只是南京方面骑兵的战力与他们相比毫不逊色。

往往在他们的骑兵陷入苦战的时候,自家的步兵军阵就已经被火炮轰散,随后对方的火铳兵就加入围攻。

而撤离时,骑兵又会遭遇对方肆无忌惮的炮击。

实在无法抵抗!

当陈羽的陆路大军临近北京的时候,在辽东经过一个月的海上漂泊,王义率领的海路大军也踏上了辽南的土地上。

有趣的是,他登陆的地点就是当年陈羽第一次援辽的所在,辽南娘娘宫!

在两洋舰队铺天盖地的炮火洗地后,岸上防御的清军随之飞灰湮灭。

三天后,当大军全部登陆后,王义便下令全军同时攻击北面的塔山,海州,耀州,鞍山一线。

在随后的几天之内,大军顺利的拿下了,包括东胜堡,东昌堡,牛庄驿等一系列位于辽西走廊门口的战略要地。

至此辽西和沈阳的联系被彻底隔断了!同时意味着辽西的清军包括进入关内的清军,他们的退路被截断了!

王义所部彻底掌握了辽东战场的主动权!

六月十五日,北京,紫禁城。

奉天殿内,此时所有满清的重臣们都脸色凝重激烈的讨论着如何应对危险的局势。

十岁的顺治皇帝乖巧的坐在龙椅上,只是他的目光一会儿看向正在激烈争论的重臣们,一会儿又看向坐在他身后不远处的母亲大玉儿。

虽然他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不过他明白,十四叔还有大臣们一定遇到了天大的大难题。

北京的皇宫可比盛京的漂亮太多了!可听见十四叔他们在讨论该不该离开?

要是能一直留在这里就好了!

在年幼的大清皇帝满心期待能一直留在这座无与伦比的皇宫中时,大殿中的争论也已经有了结果。

在一众满清高层强烈要求留在北京与陈羽一决死战的要求下。

已经从梦幻中清醒过来的多尔衮虽然心存忧虑,但还是点头同意了。

一众满清高层给出的理由很实在。

不是摄政王您下令让咱们来北京的吗?

咱们从盛京千里迢迢来到北京这个花花世界,快活日子还没过几天,您又要让咱们回去?

陈羽是厉害,这点咱们都承认!

可如今咱们大清也是春秋鼎盛,决战都没开始,您怎么就拉胯了?

当然这些理由在多尔衮看来都不算什么,本王是摄政王,要你们来,你们就得来!要你们走,你们就得走!

只是一日前,从关外传来密报:南京的大军封锁了辽西走廊。

这个消息,多尔衮谁都没有告知,后路被截断,老家面临倾覆的危险。

这才是多尔衮勉强鼓起勇气准备在北京和陈羽殊死一搏的最大原因。

六月二十九日。

陈羽的大军终于兵临北京城下。

一场决定满清命运的决战即将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