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我在明末,波澜壮阔的一生>第505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

山海关,凌晨。

吴三桂独自坐在书房中已经一整夜了,他的视线一直都没离开过身前的案几上的两封信函。

这两封信函,一封来自李自成,另一封则来自多尔衮。

从听闻京都沦陷皇帝自缢煤山的消息后,吴三桂便率军撤回了山海关。

而这两封信函,在他回到山海关时,几乎同时到达。

李自成的信中除了限令他尽早投降之外,其他的啥都没有。

而多尔衮则开出了一系列令他心动不已的条件,譬如允诺封他为大清的异姓王,封地之内他可一言决之!诚意满满!

照理说两方的条件对比,吴三桂根本不用考虑!肯定要选多尔衮。

可问题是他的父亲吴襄还有一众家眷此时都在北京,被李自成拽在手中。

一边是梦寐以求的荣华富贵,另一边是父亲和亲族的性命!

若是投了满清,父亲与亲族必然性命不保!

可从了李自成,自己就啥都没了,没有了权势活着干嘛?

想到这里,吴三桂的心中其实已经做了决定。

只是该用什么理由投靠满清呢?

投靠异族,背弃祖宗总得找一个说的过去的理由吧!

难道告诉天下人,我吴三桂投靠满清的理由是,为了荣华富贵?为此不惜罔顾父亲和亲族的性命!

那我岂不是禽兽不如?

不行啊!一定要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在为难之际,书房外传来管家的声音:“老爷!有客求见!”

“不是告诉过你,别来打扰?老子谁都不见!”心中烦躁的吴三桂怒斥道。

出乎他的意料,被训斥的管家并没有离开,反而在门外轻声的解释道:“老爷!客人是从关外来的!”

吴三桂闻言心中一动:“关外?这个时候从关外来,要见自己的人,只有满清了!”

他连忙开口道:“快!请客人进来!”

很快外面传来了脚步声,没一会儿一个身披大氅头戴帽兜的人大步流星的走进书房。

“吴将军!你可认得我?”来人拉下了帽兜,似笑非笑的看向吴三桂!

“啊!你是。。。豫亲王!”吴三桂睁大了眼睛,满脸不可置信的表情。

“不错!正是本王!”多铎傲然而笑。

当听到吴三桂称呼自己豫亲王时,多铎知道不虚此行了,心中对二哥多尔衮更是佩服。

他还记得临行前多尔衮和自己的对话:“吴三桂没有选择!他只会,也只能投靠咱们!”

“这是为何?”

“留在北京的大明重臣们都是什么下场?吴三桂会不怕吗?

此刻多铎你代表我去见他,如此的诚意,他还会有别的选择吗?

若是他还是有所犹豫,无非就是缺一个说的过去的理由!

他要理由,咱们就给他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

为大明崇祯皇帝报仇如何?”回忆到这里多铎脸上的笑意更浓。

“豫亲王!你难道不怕吴某杀了你?”吴三桂故作凶狠的看向多铎。

“吴将军!你不是卑鄙小人,你不会这么做!”多铎非常配合的露出深信不疑的表情。

“更何况我大清求贤若渴,本王亲自前来便是证明!”多铎表情要多真诚有多真诚。

“末将吴三桂!参见睿亲王!”吴三桂感动万分的拜倒在地,一副士为知己者死的模样。

“吴将军请起!有了吴将军的加入,我大清如虎添翼啊!”多铎双目含泪一把扶起了吴三桂。

“睿亲王谬赞了!末将惭愧!”

吴三桂与多铎之间的对话虽然比较生硬,配合的也差强人意,表情更是尴尬的令人不忍直视,但不看过程看结果!

不管怎么说,双方都顺利的将这出戏演完了!

各自都得到了想得到的东西。

崇祯十七年,四月初一,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向天下宣告:要为崇祯皇帝报仇雪恨!誓杀李自成!

与吴三桂的誓言一同流传天下的还有一则传闻:因为吴三桂的爱妾,号称天下第一美人的陈圆圆被李自成霸占!所以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

任何时代,名人们的八卦都会被普通百姓们所津津乐道,譬如镇南公陈羽和江南之梦每一期花魁娘子不得不说的故事。

渐渐的所谓为皇帝报仇的理由被人们故意的忽略了!

天下人更加愿意相信,吴三桂是因为陈圆圆,才拒绝了李自成,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说法开始广为流传!

吴三桂做出了选择,李自成自然不会惯着他!他立刻调集大军前往山海关。

崇祯十七年,大清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亲率十万大军在山海关附近的一片石与吴三桂的五万大军展开了决战。

此时雄心勃勃的李自成并不知道吴三桂已经暗中投靠了满清,他还特意带来了大明太子朱慈烺和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一同随军,意图逼降吴三桂。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两军激战一日后,吴三桂渐渐不支,正当李自成以为胜券在握之时。

满清多尔衮率九万满蒙联军从侧后突然杀入战场。

闯军一时措手不及,苦战半日后,大将刘宗敏身受重伤,李自成无奈下令撤军退往北京。

此战闯军损失惨重,回到北京时只剩三万人马!连大明太子朱慈烺也在乱军中失踪。

逃回北京的李自成第一件事就是泄愤!杀了吴襄满门三十八口。

第二件事便是在四月二十九日,仓促登基为帝!

见识了满清铁骑的厉害后,李自成深知北京不是久留之地,于登基次日率军离开北京,撤往西安!

占据北京四十二天后,李自成灰溜溜的走了,虽然他在心中发誓,一定会再回来,只是他不知道,这一走他再也没有机会回来了!

因为在南京的某个人正虎视眈眈的等待着某个在他看来无比重要的时机!

李自成离开北京的六天之后,多尔衮率领清军踏入了,他的父亲,哥哥曾经梦寐以求,求而不得的终极梦想之地——大明的帝京,北京!

此时的多尔衮如同当初的李自成一样,满脑子只有一个想法!入主中原!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

对大明的渴望与贪婪让他忘记了心底深处对陈羽的恐惧。

他向盛京,曾经的沈阳发出了命令:迁都北京!

清军踏入北京的第三天,南京守备府大校场。

陈羽一身戎装神情肃穆的挺立在高台之上,王在晋,杨镐,张溥站在他的身后,再后面则是南京六部的主官。

高台下,密密麻麻的军将们全副武装,排着整齐的方阵,沉默敬立。

此时整个校场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用崇敬,热切,期待的目光注视着陈羽的身影。

万众瞩目中,陈羽霍然振臂高呼:“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时隔三百年,如同当年大明太祖朱元璋一样,面对异族的入侵,镇南公陈羽同样喊出了这句令无数华夏儿女为之热血彭拜的檄文!

校场内顿时沸腾了!震天的呼喊声响彻云霄,并逐渐向校场外蔓延。

没多久,整个南京都回荡着一个声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