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执子之手gl[修真]>第224章

  实事求是的说, 平心娘娘给出的报酬已经足够楚摘星和孟随云出一次手,甚至还有很多富余。

  毕竟平心娘娘允诺的不是它物,而是天书与地书。

  天书名唤无字天书,当然更为人所熟知的称谓是封神榜。只要在在其上寄托一缕神魂并详书姓名, 就再无身死魂消之忧, 因为封神榜是可以不断为列名者塑造新肉身的。

  如此强大的功效已经足以让众多散仙忽略自己会受制于持榜者和神魂上榜者实力不得寸进的弊端。

  因为趋利避害, 贪生怕死, 是人的本能, 所以时刻保证一颗勇猛精进,孜孜探索的道心,并成功渡过三灾九难, 成为历量劫而不死不灭的金仙, 哪怕在天地未发生巨变之前, 比例也极低。

  除非跟脚极厚, 受天地所钟, 或者身具大毅力, 才能有成就金仙的可能。

  更何况如今这个平心娘娘口中的末法时代, 甭说是金仙,就是天仙, 即所谓的渡劫境的修士也是屈指可数。

  只要列名封神榜上, 便可借其威能得到部分金仙特性, 而所付出的仅仅是为持榜者有限度的驱使,这种事也就当初汇洪荒大世界精华的阐、截二教修士有底气说一句瞧不上。

  毕竟仙者, 追求的是无拘无束与超脱物外,受制于人, 还要供人驱使是违背本心的。

  但更多的,是欢呼雀跃, 争着抢着要上榜。

  阐、截二教加起来才多少人啊,就算截教号称万仙来朝,加上阐教,甚至是太清上人所创立的人教,撑死了也就一万来人。因为人、阐两教的弟子连亲传带外门,能修炼到散仙也不过五百之数。

  而这万余人,就已经是洪荒大世界亿万万生灵历经无数个元会所积攒下来的精华。

  否则西方教准提、接引两位圣人也不必苦心孤诣的挑拨道门三清的关系,打着在封神量劫中“度化”许多道门弟子,打着将这些道门弟子带回西方,好充实西方气运的如意算盘了。

  而封神榜上除了三百六十五路正神,其中还包涵了勾陈、紫薇这样帝君高职由这些洪荒大世界所孕育精华担任。

  余下的则是数以十万计的生灵上榜,充作天兵天将,不入正神之列,只做毛神、附神之用,为百废待兴的天庭搭建起真正的运转框架。

  楚摘星深刻怀疑昊天当初去求鸿钧老祖赐下封神榜的真正用意是为了这批乏人问津的天兵天将。

  按平心娘娘所言,阐、截二教的弟子一贯仗着背后有圣人撑腰,视天庭如臣妾,顶多是不当面表现出来,粉饰太平罢了。

  再加上神道与本心相悖,圣人犹存,可以相见这两教的仙人上榜后会何等阳奉阴违,想要支使两教的仙人干活有多么不容易。

  楚摘星估摸着昊天当初去求取封神榜,并指名道姓要阐、截二教的仙人补全空缺神位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这一层,但祂仍旧这么做了,无外乎是存着杀鸡骇猴,并表露你们背后有圣人撑腰,我也不是个没靠山的心思。

  至于各路正神上榜后的不作为,那也无妨。使唤不动你们这些有背景的,还使唤不动你们下边那些没背景的吗?

  再往恶劣处想,勾陈、紫薇、玄长生、青华,这些尊帝位可是天生就带着制衡昊天的意味。

  你们要是不努力干活拉拢手下人,那到时候被架空了,对我构不成丝毫威胁自然也就不关我的事。

  也正是因为这数以十万计的天兵天将是从非为修道者的罹难凡人中甄选,那场兴周灭纣之战才没有沦为阐、截二教的附庸,而是被称为封神量劫。

  青史上寥寥的几行名姓描述,其下总是埋藏着数不尽的无名尸骸。

  不得不说,平心娘娘给出的这份报酬就是为楚摘星量身打造的。

  楚摘星与昊天之间是道途之争,涉及到三千世界究竟该以何种方式运转,是除非一方死去,否则绝不可能停下的生死局。

  这其实比她和元之间还要严重,因为万物分阴阳正负,楚摘星也是认可生灵不死,心魔长存的,她与元之间的争斗焦点在于到底是哪方强出一筹。

  譬如在平心娘娘所描述的洪荒大世界时期,魔祖罗睺就被道祖鸿钧所制,混沌们只能夹着尾巴在域外飘荡,发出些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狗屁不是的宣言。

  而到现在这个末法时代,魔族占了上风,他们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进入各个世界,把众多生灵当成血肉食粮,其余万族修士只能被动防御。

  楚摘星是人族修士,必须为了保护人族和赖以生存的家园与魔族殊死搏斗。

  至于因立场不同结下的滔天私怨,虽然是主要驱动力,但放在人魔二族的大局上来说,也真的仅是区区副产品。

  闲话少叙,且说正题。若将摆在楚摘星面前的问题分类,那魔族属于外患,昊天及其玉皇朝则属于妥妥的内忧。

  前者在大局还未完全倾覆时可以押后再议,后者却是一刻也耽误不得。

  要不是变数被人为灭杀多次后会失去应有的灵性,此时又到了火烧眉毛的节骨眼上,楚摘星是绝对活不到现在的。

  但她还能活多久这件事谁也无法保证,因为没有人能保证昊天不会发疯。

  这世间最不缺的就是我过得不好,所以你也要给我去死的红眼病患者了。

  前段时间的万剑大会上楚摘星还被伏击就是个再明显不过的例子,昊天并不是没有掀桌子不玩的想法。

  所以楚摘星想要继续活下去,就必须尽快拥有能够自保的实力。

  这于她而言其实并不难,她杀性天予,能让她改变主意的孟随云在她的成长过程中非但没有削去她的杀性,反而大加保护,让她长成了个不折不扣的杀星,念头无比通达。

  又有玄现成的例子在前导引,可以说就算是成天睡觉,也终有一日会拥有与昊天争锋的本钱,无非是速度慢些,花更多的时间而已。

  但事情麻烦就麻烦在魔族攻势愈演愈烈,她没多少时间了。

  由她聚合而起的北武会虽然看起来似模似样,架构很严谨的样子,但和昊天经历无数个纪元搭建出的玉皇朝而言,那是比草台班子还草台班子。

  旁的不说,就这聚合人才,搭建势力的速度就能让楚摘星一个头两个大。

  别看楚摘星教徒弟的时候言之凿凿说什么聚同道而行,但真要她这个剑痴成天去向别人抒发自己的志向,她恐怕会立刻去翻一翻自家师姐的乾坤袋,看看有没有什么能长睡不醒的丹药。

  再说速度不一定能快多少。

  对此平心娘娘给了她名为封神榜的诱惑,以同道者为核心骨干,同利者为门下走狗。

  给前者一个无后顾之忧的保证,而后者中应该没有几人能抵御住只需些许代价,就能长生不死的诱惑。

  翌日若能功成,这就是她统御人间的天庭班底。这是个妥帖到了极致,且几乎不可能拒绝的厚礼。

  可平心娘娘好似极为了解楚摘星,祂还允诺了地书和另外一件事。

  前者与孟随云有关,后者楚摘星毫不犹豫让出来了。

  楚摘星要强警惕还叛逆,单但给出封神榜十有八九会被拒绝。

  因为在楚摘星这个杀星眼中,魔族是无论如何都要杀的,那为了报酬杀和杀退魔族之后再给虚弱至极平心娘娘一剑拿到自己想要的,区别并不大。

  所谓与天地同寿的远古神祇,不过是和昊天穿一条裤子,把她杀了一遍又一遍的自私自利之辈罢了。

  在听闻事情的真相后没有当场闹起来都是师姐在侧,技不如人,强行摁住了火气。

  可以说后两个理由才是楚摘星站出来的关键。

  地书者,混沌初开后天地胎膜所化,记载一切山泽河流,地脉灵物,乃是那地仙之祖镇元子的伴生之宝。持此书者不仅能号令地仙界内一切人物,还可在处于大地上时获得足矣抵挡圣人攻击的防御力。

  放在当下,那就是站立于地即无敌。

  哪怕以师姐当下的实力去驾驭必会付出不小的代价,那也强过她一直担心昊天会不顾面皮强拿师姐为质迫她就范。

  更为重要的是那个未曾明言为何的额外要求,这玩意不是给一剑能强求来的。

  楚摘星用脚指头想都能想明白师姐会问平心娘娘什么问题。

  必然是乙那只滑不留手的老泥鳅埋哪了。

  因为如果说如今的天地间还有谁会知道乙埋在哪,那么必然只有执掌人书生死薄,手握轮回权柄的平心娘娘。

  受玄的影响,楚摘星一直很瞧不上乙,也就玄临死前乙的救援稍稍扭转了一下固有印象。

  但偏偏,师姐继承的是乙的衣钵,那本让师姐不继续学下去还不成的手札还是她亲自从乙的疑陵中给掘出来的。

  师姐学了那本手札,成道之基就已经定为了《东华长生经》。

  一边是只要再找到另外半本功法就能走上通天大道,另一半是自毁道基重修,还有极高的失败率,傻子都知道怎么选了。

  现在想想,这绝对是乙那个老王八蛋算好的。

  师姐会继承祂的衣钵,而混元宗自然会归于师姐麾下,这是当师傅给亲传徒弟的礼物,也算是祂对道统继承者的关爱。

  天地将倾,给你们送一个高个子的遮风挡雨。

  但混元宗传承数万年,说内部派系林立都是好听的,阶级固化才恰如其分。

  要是有外来者进入想分一杯羹,别说是早已亡故祖师中意的亲传弟子,就是祖师还活着,指定的亲传弟子都能成假的。

  众口铄金,积销毁骨,绝非虚妄。

  而楚摘星是拜入了混元宗的,哪怕一直在主动疏远,到现在也没个师承,那也是拜入混元宗的。

  关系论本事,又有谁比她更适合去扫平这一路上的荆棘坎坷呢?

  真是好算计,好手段,偏偏是为了师姐。

  所以楚摘星想要掘了乙的坟,把祂拉出来再打一顿的想法也就愈发炽烈。

  最烦这种神神叨叨,暗地里算计她的家伙了!

  而心中所想多半会反应在剑招上。

  “楚摘星,你心太乱了,这样子可是会输的哦~”

  心中窝着一团火的楚摘星明显让元很是开心,衣服上如同小蝌蚪一般四处游弋的小眼睛都睁开了不少,齐齐朝楚摘星望来。

  “废话真多。”楚摘星冷哼一声,挥出一剑迫开元,重新落回地面,聊做喘息。

  还是有些勉强了,地脉之力,真不是那么好借用的,元与昔年相比也宛如云泥之别。

  谁都没闲着。

  “如果这些年你就这点长进的话,那么这地道和轮回的权柄,我可就毫不客气的收下了。

  风雨可进,我自可进。”

  “那你就试试看,这回我可要你的头。”

  楚摘星手腕一翻,剑指元的眉心。

  她历经上万世,只有未曾觉悟责任为何浑浑噩噩过下去的,没有明白了责任为何不敢承担的。

  攘外?安内?对她来说都区别也不大,既然皆不合己道,那自然是谁敢露头就先揍谁。

  天下之事,无非生与死,豁的出去与豁不出去的区别而已。